一种强电信号电缆穿舱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215587阅读:33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强电信号电缆穿舱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缆穿舱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高压干式焊接试验舱的强电信号电缆穿舱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对水下管道干式焊接修补主要可以分为围桶式、高压式和常压式三种,其中高压干式焊接水下高压干式焊接维修技术由美国于1954年率先提出,1966年开始用于生产,在北海海域已有300m以下深水域的成功焊接修补作业记录。除了水下生命保障、水面与水下通讯联络等配套系统外,水下干式高压焊接维修技术的核心问题首先在于水下干式高压焊接工艺,因为环境气体压力、环境气体成分、焊接修补对象材料特性等因素的变化,都会使得焊接电弧特性、冶金特性及焊接工艺特性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因而在每次水下焊接修补作业之前都需要对焊接工艺参数进行研究,为此就需要建立相应的高压干式焊接工艺研究试验装置,试验装置的主体就是高压焊接试验舱。
高压焊接试验舱必须能够满足以下要求(1)能够在舱内模拟并维持压力对应于具体水深的气体环境,即能够实现可靠的高压气体密封;(2)能够在舱内进行高压焊接作业;(3)高压焊接过程中的各种焊接动作能够由处于试验舱外常压环境中的人员进行控制;(4)能够将焊接过程中与焊缝或熔池有关的一些图像信息或场景信息传输到试验舱外的常压环境中供研究人员使用;(5)能够对焊接过程中试验舱内气体环境的温度、湿度、组分变化等情况进行监控;等等。为此就必须使用大量的电缆穿舱装置,以解决各种强弱电信号在高压焊接试验舱内外不同压力环境之间的传递或传输问题。
如图1所示,其为压力容器业界经常采用的一种强电信号电缆穿舱件的结构示意图,在容器腔体91上开孔焊接了一个异形接管92,接管92的内孔有三种不同的直径,最小直径孔段与所用电缆93的直径相称并较其略大,以保证电缆93不与接管体相接触;在接管92最外端的最大内孔段加工有内螺纹,通过旋转螺塞94推动压块95以挤压石棉或橡胶块从而抱紧电缆93以保证密封。该方案的最大不足就是将穿舱件的设计制造与压力容器的设计制造融为一体,一旦异形接管92的结构尺寸确定下来之后,整个穿舱件的结构及其密封方式也随之确定,无法再对其进行改进;同时一旦异形接管92的内螺纹等处出现故障,对其进行维修改造的难度较大。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密封性好、且特别适合高压干式焊接试验舱的强电信号的电缆穿舱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技术方案一种强电信号电缆穿舱装置,其通过舱壁外侧开设的螺纹盲孔并配合螺钉设置在舱壁的外侧,它包括有一本体,其中央设置有一衬套容置槽,其四周对应所述螺纹盲孔设置有通孔;一中间衬套,其截面呈“丁”字型,且轴向中空,该中间衬套的末端内壁设置有内螺纹;一电缆快速接头,其前端外壁设置有外螺纹,并通过该外螺纹与所述中间衬套末端的内螺纹连接;一双头螺杆,其末端连接电缆快速接头的中心处,其前端穿过所述舱壁并延伸进舱壁内。
在实际操作的时候,所述电缆快速接头的前端内壁设置有内螺纹,并通过该内螺纹与所述双头螺杆末端的外螺纹连接。另外,所述本体与舱体的连接处,以及所述本体与所述中间衬套的连接处均设置有密封垫圈;所述中间衬套与电缆快速接头的连接处也设置有密封垫圈。
上述的强电信号电缆穿舱装置中,所述中间衬套由绝缘材料制成。所述双头螺杆与舱体穿孔之间设置有橡胶垫圈。另外,所述电缆快速接头的末端设置电缆接口。
本实用新型由于采取以上设计,其具有以下优点1、本实用新型能够满足不同工况下各类压力容器电缆穿舱件结构设计的要求,具有较大的通用性,且其特别适用于高压干式焊接试验舱的强电信号的电缆穿舱装置。2、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密封性好、即使部分零件出现故障,对其进行维修改造也十分容易。


图1为传统的强电信号电缆穿舱件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2所示,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强电信号电缆穿舱装置,其通过舱壁1外侧开设的螺纹盲孔11并配合螺钉2设置在舱壁1的外侧,它包括有一本体3,其中央设置有一衬套容置槽31,其四周对应螺纹盲孔11设置有通孔32;一中间衬套4,其截面呈“丁”字型,且轴向中空,该中间衬套4的末端内壁设置有内螺纹41;一电缆快速接头5,其前端外壁设置有外螺纹51,并通过该外螺纹51与中间衬套4末端的内螺纹41连接;一双头螺杆6,其末端61连接电缆快速接头5的中心处,其前端62穿过舱壁1并延伸进舱壁1内;为了方便双头螺杆6穿过舱壁1,可以在舱壁1上开设一穿孔12,从而使双头螺杆6穿过穿孔12。
在本实施例中,具体来说,电缆快速接头5的前端内壁设置有内螺纹52,并通过该内螺纹52与双头螺杆6末端61的外螺纹连接。另外,为了保证密封性,本体3与舱体1的连接处,以及本体1与中间衬套4的连接处均设置有密封垫圈7;中间衬套4与电缆快速接头5的连接处也设置有密封垫圈7。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强电信号电缆穿舱装置,为了保证在强电信号使用时的安全性,特别将中间衬套4由绝缘材料制成。具体来说,中间衬套4可以用绝缘尼龙棒车削而成,这样即使在焊接电源的电流较大,也可以保证可靠的绝缘性,避免发生危险。另外,双头螺杆6与舱体穿孔12之间还设置有橡胶垫圈。橡胶垫圈一方面可以起到辅助支撑的作用,另一方面也可以起到密封绝缘的作用。
上述实施例中,电缆快速接头5的末端还设置电缆接口53。从而方便了本实用新型与电缆线之间的连接。
本实用新型在使用的时候,首先选好穿舱的位置,并在舱壁上开设一供双头螺杆6穿过的穿孔12,并对应本体上通孔32的位置和数量开设螺纹盲孔11。然后,将中间衬套4容置在本体的衬套容置槽31中,并使用螺钉穿设本体3的通孔32和螺纹盲孔11,将本体3固定在舱体1上;且在拧紧螺钉的过程中,本体3与舱体1之间的密封垫圈7以及本体3与中间衬套4之间的密封垫圈7被压紧,从而保证了密封性。最后,将双头螺杆6的末端61通过螺纹连接在电缆快速接头5上,并将双头螺杆6依次穿过中间衬套4轴向的中空部以及舱壁上穿孔12,电缆快速接头5最后通过螺纹与中间衬套4的末端连接,电缆快速接头5在拧紧的过程中,中间衬套4与电缆快速接头5之间的密封垫圈7被压紧,从而保证了密封性。本实用新型固定连接完成后,舱体外的电缆可以直接连接在电缆快速接头5的电缆接口53上,而舱体内的电缆则可以盲接连接在双头螺杆6的前端61。
权利要求1.一种强电信号电缆穿舱装置,其通过舱壁外侧开设的螺纹盲孔并配合螺钉设置在舱壁的外侧,其特征在于,它包括有一本体,其中央设置有一衬套容置槽,其四周对应所述螺纹盲孔设置有通孔;一中间衬套,其截面呈“丁”字型,且轴向中空,该中间衬套的末端内壁设置有内螺纹;一电缆快速接头,其前端外壁设置有外螺纹,并通过该外螺纹与所述中间衬套末端的内螺纹连接;一双头螺杆,其末端连接电缆快速接头的中心处,其前端穿过所述舱壁并延伸进舱壁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强电信号电缆穿舱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缆快速接头的前端内壁设置有内螺纹,并通过该内螺纹与所述双头螺杆末端的外螺纹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强电信号电缆穿舱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与舱体的连接处,以及所述本体与所述中间衬套的连接处均设置有密封垫圈;所述中间衬套与电缆快速接头的连接处也设置有密封垫圈。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强电信号电缆穿舱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与舱体的连接处,以及所述本体与所述中间衬套的连接处均设置有密封垫圈;所述中间衬套与电缆快速接头的连接处也设置有密封垫圈。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或4所述的强电信号电缆穿舱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衬套由绝缘材料制成。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或4所述的强电信号电缆穿舱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双头螺杆与舱体穿孔之间设置有橡胶垫圈。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强电信号电缆穿舱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双头螺杆与舱体穿孔之间设置有橡胶垫圈。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或4所述的强电信号电缆穿舱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缆快速接头的末端设置电缆接口。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强电信号电缆穿舱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缆快速接头的末端设置电缆接口。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强电信号电缆穿舱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缆快速接头的末端设置电缆接口。
11.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强电信号电缆穿舱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缆快速接头的末端设置电缆接口。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强电信号电缆穿舱装置,其通过舱壁外侧开设的螺纹盲孔并配合螺钉设置在舱壁的外侧,它包括有一本体,其中央设置有一衬套容置槽,其四周对应所述螺纹盲孔设置有通孔;一中间衬套,其截面呈“丁”字型,且轴向中空,该中间衬套的末端内壁设置有内螺纹;一电缆快速接头,其前端外壁设置有外螺纹,并通过该外螺纹与所述中间衬套末端的内螺纹连接;一双头螺杆,其末端连接电缆快速接头的中心处,其前端穿过所述舱壁并延伸进舱壁内。本实用新型能够满足不同工况下各类压力容器电缆穿舱件结构设计的要求,具有较大的通用性,且其特别适用于高压干式焊接试验舱的强电信号的电缆穿舱装置。
文档编号H01R11/26GK2924868SQ20062000201
公开日2007年7月18日 申请日期2006年1月27日 优先权日2006年1月27日
发明者焦向东, 房晓明, 陈家庆, 张卫义, 周灿丰, 章怡圣, 马洪新 申请人: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 海洋石油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北京石油化工学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