底座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226700阅读:8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底座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底座连接器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有关一种底座连接器,尤其涉及具有更方便开合的底座连接器。背景技术
现有的底座连接器一般设有上盖体与下盖体,二者配合后形成收容空间, 电路及端口收客在上述收容空间内。现有产品通常通过两种方式实现上下盖体的结合,第一种为在盖体上设置 螺丝实现上盖体与下盖体的结合,该实施方式需将螺丝暴露在底座连接器外以 方便装配,当需要开启上下盖体时,需使用工具将螺丝旋出,并需要双手共同 作用才能完成该动作。第二种实施方式为在上下盖体对应设置扣合装置,组装时,直接按压盖体 将二者扣合在一起,该实施方式结构简单,制造及安装简易,但是使用者若要 将上下盖体分开,则需要直接用力将上下盖体掰开,这种方式会对扣合装置造 成一定的损害,数次拆装后,上下盖体可能无法使用。综上所述,确有必要提供一种具有更方便开启方式的底座连接器。发明.内容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底座连接器,其具有更为方便的开 启方式。为达成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底座连接器,包括顶盖、 锁扣盖、底座、第一连接模组;锁扣盖收容于顶盖与底座之间,并与底座形成 收容空间,上迷第一连接模组部分收容于该收容空间内;顶盖与底座在水平面定位,锁扣盖可相对于底座与顶盖在水平面转动,且顶盖与锁扣盖之间还可相 对转动以实现锁扣盖对顶盖的开启与锁扣;其中顶盖内表面设有可支撑顶盖翘起的支撑凸部,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底座连接器当顶盖可从底座连接器分离时,只需 按压顶盖靠近支撑凸部的一侧即可打开顶盖,操作者只需单手便可完成操作,方侵Z使用。
图l是本发明底座连接器的立体分解图。图2是本发明底座连接器另 一角度的立体分解图。 图3是图2的另一角度的立体分解图。 图4是本发明底座连接器的部分组件的立体分解图。 图5是本发明底座连接器的锁扣盖相对底座在锁扣位的俯视图。 图6是本发明底座连接器的锁扣盖相对底座在开启位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图1及图2,底座连接器100具有底座3、顶盖l及设置在上述二者之间 用于连接底座3与顶盖1的锁扣盖2,该底座连接器100设有第一连接模组5与第 二连接模组6,上述模组通过线缆连接后,将使用者的产品与其他设备相连。请参阅图4,第一连接才莫组5倾斜的安装于底座3,并部分穿过锁扣盖2与顶 盖l显露于连接器外,第一连接模组5包括第一连接端口51、用于安装第一连接 端口51的第一电路板52及用于安装第一电路板52的扣持座53。第一电路板52 的边缘设有至少一个固定凹口521,该扣持座53设有与固定凹口521相对应的固 定凸块531 ,在扣持座53安装第 一电路板52—侧还设有至少一个弹性扣持爪 532,该扣持爪从扣持座53凸伸形成,设有弹性部533、配合斜面534及扣持面 535。将第一电路板52与扣持座53安装时,第一电路板52抵压于配合斜面534, 带动弹性部533向外侧偏移,将弹性扣持爪532撑向两边,进而允许第一电路板 52压至配合斜面534下,此时弹性扣持爪532恢复原状,并通过扣持面535对电 路板扣持,此时扣持座53通过固定凹口521与固定凸块531对第一电路板52进行 水平方向的限位,弹性口持爪对第一电路板52进行轴向的限位,则第一电路板 52^L固定于扣持座53中。通过在扣持座53上^:置至少两个螺孔,通过螺丝将第 一连接模组5固定于底座3上。在本实施例中,在第一连接模组5与底座3之间设 有弹簧352,使笫一连接模组5可沿着对接方向做弹性移动以緩冲对接连接器的 插拔力。请参阅图2及图4,第二连接才莫组6包括一个第二连接端口61及一个第二电 路板62,第二连接端口61焊接于第二电路板62,第二电路板62通过螺丝固定于底座3。第一电路板52与第二电路板62之间通过线路电性连接。请参阅图2A困3,顶盖B殳有顶盖本体ll、开口12、第一定位柱13、第二 定位柱14、支撑凸部15、保护框16及扣合钩17。开口12用于通过部分第一连接 端口51及其对接连接器,扣合钩17设有从顶盖本体1 l上延伸形成的柱状连接体 171及扣合体172,扣合体172包括一个对接斜面173及扣合平面174。本实施例 中,顶盖1与底座3为圆形,第一定位柱13与第二定位柱14为非中心对称设计, 当顶盖1与底座3装配时,可避免对称设计导致的装配错误。支撑凸部15包括至 少一个设于顶羞l内表面的凸起,该支撑凸部15设于接近底座3开关孔36(容后 详述)处。^护框16与顶盖1的开口12相连接,部分第一连接端口51穿过保护框 16与开口12进而与外部相连,该保护框16由四个壁围成,这四个壁的边形成一 个平面,当安装完成后,该平面与第一电路板52的平面相平行,其中一个壁还 部分设有延长壁161,当顶盖1与底座3配合时,延长壁161与第一电路板52接触, 当扣持爪失效时,可防止第一电路板52从扣持块中弹起。请参阅图2,底座3包括一个底座本体31、第一收容柱33、第二收容柱34、 至少一个限位柱32、至少一个弹性模块35、端口孔37及开关孔36。其中第一、 第二收容柱33、 34分别对应上述第一、第二定位柱13、 14设置,用以收容定位 柱,确保顶盖1与底座3之间不会产生相对转动。在本实施例中,弹性模块35 包括两个挡壁353、弹簧352及用于套设弹簧352的弹簧柱351,弹簧352包括一 个螺旋体354及两个弹簧臂355,上述弹簧臂355被挡臂353限定位置,且至少一 个弹簧臂355延伸出挡臂353。请参阅图2及图3,锁扣盖2设于顶盖1与底座3之间,包括扣合孔21、限位 孔22、挡块25、第一收容孔23、第二收容孔24、开关26及端口通孔27。扣合孔 21设有引导斜面211,与扣合钩17相配合,限位孔22用于收容限位柱32,第一、 第二收容孔23、 24分别对应收容第一、第二收容柱33、 34,开关26收容于上述 开关孔36内,端口通孔27用于收容连接器内的第一连接端口51,挡块25抵接于 一个弹簧臂355上。扣合孔21、 P艮位孔22、第一收容孔23、第二收容孔24、开关孔36及端口通 孔27的形状为绕轴心的弧形,当锁扣盖2相对其他部件产生相对转动时,可确 保各部件在其对应的孔内可自由转动。请参阅图2、 3及图5、 6,在组装锁扣盖2与底座3时,先将弹簧352的螺旋 体354套设于底座3的弹簧柱351上,并将两个弹簧臂355分别抵接于底座3对应 的挡臂353上,以限制弹簧臂355的旋转范围,弹簧臂355的长度较长,从挡臂 353突伸出来;将锁扣盖2放置于底座3上,并且第一收容孔23与第一收容柱33、 第二收容孔24与第二收容柱34、限位孔22与限位柱32——对应,在安装时,第 一、第二收容柱33、 34及限位柱32分别设置于对应的孔的顺时针方向的边,此 时锁扣盖2在锁扣位(参图5),第一连接端口51穿过端口通孔27,开关26收容 于底座开关孔36内并处于锁扣位置;在P艮位柱32上装有限位螺丝321,该限位 螺丝321穿过锁扣盖2,螺尾的直径宽于限位孔22的宽度,且螺尾与锁扣盖2之 间还有一定缝咪,则限位螺丝321与限位柱32共同作用防止锁扣盖2在轴向的移 动,同时对锁扣盖2的在平面上的旋转也不构成干扰;当锁扣盖2安装后,挡块 25则抵接于底座3的较长的弹簧臂355上,该弹簧臂355施加一个力于挡块25上, 保持锁扣盖2在锁扣位。将顶盖1组装至锁扣盖2与底座3时,因为第一、第二定位柱13、 14较长, 先分别伸入第一、第二收容柱33、 34中,确保顶盖1与底座3之间只能够实现上 下位移,随着顶盖l进一步下压,扣合钩17所设置的对接斜面173与扣合孔21 的引导斜面211相互抵接,顶盖l所受到的下压力通过斜面产生水平分力,引导 锁扣盖2与顶盖1产生相对转动,使锁扣盖2绕轴心旋转至开启位(参图6),进 而允许扣合钩17完全伸入扣合孔21中,当锁扣盖2由锁扣位向开启位顺时针旋 转时,挡块25将带动弹簧臂355顺时针旋转,进而受到弹簧臂355逆时针方向的 作用力,当扣合钩17完全伸入扣合孔21时,扣合钩17的对接斜面173与扣合孔 21的引导斜面不再相互抵接,挡块25受到弹簧臂355的作用力,带动锁扣盖2 从开启位向锁扣位旋转,使得扣合钩17的扣合平面174与锁扣盖2的下表面相互 接触,则扣合过禾呈完成。若使用者需要打开顶盖1时,将开关孔36内的开关26从锁扣位置拨动至开 启位置,则锁扣盖2亦从锁扣位转动至开启位,此时扣合钩17的扣合平面174 与锁扣盖2的下表面脱离,扣合钩17亦可在扣合孔21中上下自由移动,则顶盖l 可被拆卸,使用者可通过按压顶盖1靠近开关26的边缘,则支撑凸块可作为一 个支撑点使远离开关26的顶盖1翘起,则顶盖l完全打开。在实际操作中,使用者仅需用食指拨动开关26,大拇指按压顶盖l就可将其卸下,容易操作。在本 实施例中,第一连接模组5向开关26方向倾斜,当使用者按照上述方法按压顶 盖l时,.顶盖1移动的轨迹与第一连接端口51的倾斜角度相近,则第一连接端口 51不会刮伤顶益1的开口12。在本实施倒中,通过底座3设置的弹簧352提供锁扣盖2恢复锁扣位的回复 力,在其他实施例中,则可以通过在底座3上设置一个一端固定的弹片,该弹 片的另一端4氐接于锁扣盖2的挡块25上,这种实施例可将用于套i殳弹簧352的弹 簧柱351及相应挡臂353简化为一个可固定弹片的模块,可降低模具的开发难 度,降低成本;并可降低组装的复杂程度。本实施例中,在底座连接器100的外侧还设有一个橡胶底4,该橡胶底4通 过胶粘或其他方式与底座3连接,可增大底座连接器100与接触面的摩擦力,防 止其滑动。在底座3内还"&有一个配重块7,可增加底座连接器100的重量,增 大底座连接器100与桌面的摩擦,增强底座连接器的质感。
权利要求
1. 一种底座连接器,包括顶盖、底座、第一连接模组,锁扣盖与底座形成收容空间,上述第一连接模组部分收容于该收容空间内,其特征在于顶盖内表面设有可支撑顶盖翘起的支撑凸部。
2. 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底座连接器,其特征在于顶盖和底座设有可实现 二者在水平面上相互定位的限位柱与收容柱。
3. 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底座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在顶盖与底座之间设有 可在二者所形成的收容空间内,在锁扣顶盖的位置与开启顶盖位置,即锁扣位 与开启位之间水平旋转的锁扣盖。
4. 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底座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底座设有可限制锁扣盖 在水平面转动范围,即开启位与锁扣位的限位柱与P艮位螺丝。
5. 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底座连接器,其特征在于顶盖与锁扣盖分别设有 可相互扣合的扣合钩与扣合孔。
6. 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底座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扣合钩设有可抵接于锁 扣盖扣合孔并使锁扣盖旋转的对接斜面。
7. 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底座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扣合孔设有可引导扣合 钩以方便扣合钩与扣合孔相互锁扣的引导斜面。
8. 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底座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底座连接器设有可让锁 扣盖从开启位回复锁扣位的弹性;f莫块。
9. 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底座连接器,其特征在于锁扣盖设有方便使用者 将锁扣盖从锁扣位拨向开启位的开关。
10. —种底座连接器,包括顶盖、锁扣盖、底座、第一连接才莫组;锁扣盖 收容于顶盖与底座之间,并与底座形成收容空间,上述第一连接模组部分收容 于该收容空间内;顶盖与底座在水平面定位,锁扣盖可相对于底座与顶盖在水 平面转动,且頂盖与锁扣盖之间还可相对转动以实现锁扣盖对顶盖的开启与锁 扣;其特征在于顶盖内表面设有可支撑顶盖翘起的支撑凸部。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揭示了一种底座连接器,包括顶盖、锁扣盖、底座、第一连接模组;锁扣盖收容于顶盖与底座之间,并与底座形成收容空间,上述第一连接模组部分收容于该收容空间内;顶盖与底座在水平面定位,锁扣盖可相对于底座与顶盖在水平面转动,且顶盖与锁扣盖之间还可相对转动以实现锁扣盖对顶盖的开启与锁扣;其中顶盖内表面设有可支撑顶盖翘起的支撑凸部。本发明底座连接器当顶盖可从底座连接器分离时,只需按压顶盖靠近支撑凸部的一侧即可打开顶盖,操作者只需单手便可完成操作,方便使用。
文档编号H01R13/514GK101257164SQ20071002017
公开日2008年9月3日 申请日期2007年3月2日 优先权日2007年3月2日
发明者冰 杜, 郭洲荣 申请人: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