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缆连接器模块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884110阅读:11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线缆连接器模块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关于一种线缆连接器模块,特别是指一种线缆两端的连接器 能够提供在水平方向相互呈九十度的电信转接,而可利用以适用于低构形组 装的对接型态的线缆连接器模块。
背景技术
目前电子产品由于薄型化与多功能的发展趋势,组装于电子产品内的主 机板,其上的电子组件也相应须作配合性的微型化设计,因而,不论是主机 版的面积縮小,或是电子组件如输入/输出连接器的体积縮小等,都使得设 计与制造上的难度与要求提高。总所周知,线缆连接器模块为一种用于系统与系统间的传输线,现有的 构造以线缆两端所组接的连接器型式不同大致分为线缆两端分别为插头连 接器与插座连接器、或线缆两端都为插头连接器、或线缆两端都为插座连接 器等,而与本实用新型有关的为线缆两端都为插头连接器。现有线缆两端都为插头连接器的传输线主要用于主机板上讯号转接的传 输,其与对接连接器的对接型式可提供相互水平或相互呈九十度方向的电信转接,其中相互呈九十度方向的对接型式,鉴于线缆一端的插头连接器本身 呈九十度垂直方向的设置关系,无法使得对接的插座连接器在主机板上达到 低构形的薄形化配置,因此,不符合小型化的设计趋势。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线缆连接器模块,其适用于低构形组装 对接型态的线缆连接器模块,该线缆连接器模块能够提供在水平方向相互呈 九十度的电信转接,从而使得对接的插座连接器可在主机板上以低构形的薄 形化配置,达到符合小型化的设计趋势。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线缆连接器模块包括线缆,其具有两 端;及第一插头连接器,组设于该线缆的一端;以及第二插头连接器,组设 于该线缆的另一端;该第二插头连接器的对接部与连接部在水平方向相互呈 九十度,利用这样的构造特征使得对接的插座连接器可在主机板上以低构形 的薄形化配置。本实用新型线缆连接器模块的有益效果是第二插头连接器的对接部与 连接部在水平方向相互呈九十度,使得对接的插座连接器在主机板上可以低 构形的薄形化配置,而达到符合小型化的设计趋势。为了能更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的特征以及技术内容,请参阅以下有关 本实用新型的详细说明与附图,然而所附图式仅提供参考与说明用,并非用 来对本实用新型加以限制。


以下结合附图,通过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详细描述,将使本实 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他有益效果显而易见。 附图中,图1A、图1B为本实用新型线缆连接器模块的第一实施例不同角度的立 体图;图2为图1A所示线缆连接器模块的第二连接器的立体分解图; 图3为图2的立体组合图;图4A、4B为本实用新型线缆连接器模块的第二实施例平面图; 图5为图4A所示线缆连接器模块的第二连接器的立体分解图; 图6为图5的立体组合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阅图1A-图3,其为本实用新型线缆连接器模块的第一实施例,如图 1A所示,该线缆连接器模块1包括线缆2、第一插头连接器3及第二插头 连接器4,其中该线缆2为软排线或电源线,具有两端20、 21,用于与该第 一、第二连接器3、 4组接。该第一插头连接器3,组设于该线缆2的一端,具有第一绝缘本体30,其内收容有电路板31,该电路板31的一端部设有与对接插座连接器电信接 触的数个接触簧片(未图示),且第一绝缘本体30上设有第一对接部33与第 一连接部34,其中第一对接部33与该接触簧片相对应,用于与对接插座连 接器(未图示)电信连接。另外,第一绝缘本体30设有组接槽35,并于该 组接槽35上组装一压钮36,以利于对接时的操作。且,第一绝缘本体30的 对接部33设有上卡制面331与下卡制面332,该上、下卡制面331、 332保 持一适当间距,用于配合对接插座连接器的对接部。配合参阅图2-3,该第二插头连接器4,组设于该线缆2的另一端,具 有第二绝缘本体40,其内收容有电路板41,顶面设有组接槽45,并于该组 接槽45上组装一压钮46,利于对接时的操作。该电路板41的一端部设有数 个接触簧片42,且第二绝缘本体40上设有第二对接部43与第二连接部44, 其中第二对接部43与该接触簧片42相对应,且该第二对接部43与第二连接 部44在水平方向相互呈九十度,即如图1B所示,该第二绝缘本体40形成 以线缆2直摆为中心,具有X轴形体与Y轴形体,并使该X轴形体位于Y 轴形体的右边,该X轴形体上设置该第二对接部43,该Y轴形体上设置该 第二连接部44。且,该第二绝缘本体40的对接部43设有上卡制面431与下 卡制面432,该上、下卡制面431、 432保持一适当间距,用于配合对接插座 连接器的对接部。由于该第二绝缘本体40的第二对接部43与第二连接部44在水平方向 相互呈九十度的设置,使得对接的插座连接器在主机板上可以低构形的薄形 化配置,而达到符合小型化的设计趋势。参阅图4A-图6,其为本实用新型线缆连接器模块的第二实施例,如图 所示,该线缆连接器模块l'同样包括线缆2'、第一插头连接器3'、第二 插头连接器4'、电路板41'及组接槽45',以及压钮46',同时,该第二绝 缘本体40,的对接部43,设有上卡制面431,与下卡制面432,,上、下卡制面 431'、 432'保持一适当间距,用于配合对接插座连接器的对接部。此实施例与第一实施例的差异在于如图4B所示,第二绝缘本体40' 形成以线缆2'直摆为中心,具有X轴形体与Y轴形体,该X轴形体位于Y 轴形体的左边,而于该X轴形体上设置该第二对接部43',该Y轴形体上设 置该第二连接部44'。这样的设置同样可以达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即,利用该第二绝缘本体40,的第二对接部43,与第二连接部44,在水平方向相互呈九 十度的设置,使得对接的插座连接器在主机板上可以低构形的薄形化配置, 从而达到符合小型化的设计趋势。以上所述,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可以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 术方案和技术构思作出其他各种相应的改变和变形,而所有这些改变和变形 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后附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1、一种线缆连接器模块,其特征在于,包括线缆,其具有两端;及第一插头连接器,组设于该线缆的一端,具有第一绝缘本体,其内收容有电路板,该电路板的一端部设有数个接触簧片,且第一绝缘本体上设有第一对接部与第一连接部,其中第一对接部与该接触簧片相对应;以及第二插头连接器,组设于该线缆的另一端,具有第二绝缘本体,其内收容有电路板,该电路板的一端部设有数个接触簧片,且第二绝缘本体上设有第二对接部与第二连接部,其中第二对接部与该接触簧片相对应;该第二插头连接器的第二对接部与第二连接部在水平方向相互呈九十度,利用这样的构造特征使得对接的插座连接器可在主机板上以低构形的薄形化配置。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缆连接器模块,其特征在于,第二对接部与第 二连接部在水平方向相互呈九十度,将该第二绝缘本体形成以线缆直摆为中 心,具有X轴形体与Y轴形体,并使该X轴形体位于Y轴形体的右边,该 X轴形体上设置第二对接部,该Y轴形体上设置第二连接部。
3、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缆连接器模块,其特征在于,该第二绝缘本体 形成以线缆直摆为中心,具有X轴形体与Y轴形体,并使该X轴形体位于 Y轴形体的左边,该X轴形体上设置第二对接部,该Y轴形体上设置第二连 接部。
4、 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线缆连接器模块,其特征在于,第一绝缘本 体与第二绝缘本体上分别设有组接槽,并于该组接槽上组装一压钮。
5、 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线缆连接器模块,其特征在于,第一绝缘本体的 对接部设有上卡制面与下卡制面,上、下卡制面保持一适当间距,用于配合 对接插座连接器的对接部。
6、 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线缆连接器模块,其特征在于,第二绝缘本体的 对接部设有上卡制面与下卡制面,上、下卡制面保持一适当间距,用于配合 对接插座连接器的对接部。
7、 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线缆连接器模块,其特征在于,该线缆采用软排 线或电源线。
8、 一种线缆连接器模块的插头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插头连接器包含具有对接部与连接部的绝缘本体,该对接部与连接部在水平方向相互呈九十 度,利用这样的构造特征使得对接的插座连接器可在主机板上以低构形的薄 形化配置。 '
9、 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线缆连接器模块的插头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对 接部与连接部在水平方向相互呈九十度,以组装的线缆为中心,于绝缘本体 上具有X轴形体与Y轴形体,并使该X轴形体位于Y轴形体的右边,该X 轴形体上设置对接部,该Y轴形体上设置连接部。
10、 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线缆连接器模块的插头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对接部与连接部在水平方向相互呈九十度,以组装的线缆为中心,于绝缘本 体上具有X轴形体与Y轴形体,并使该X轴形体位于Y轴形体的左边,该 X轴形体上设置对接部,该Y轴形体上设置连接部。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关于一种线缆连接器模块,包括线缆,其具有两端;及第一插头连接器,组设于该线缆的一端;以及第二插头连接器,组设于该线缆的另一端;该第二插头连接器的对接部与连接部在水平方向相互呈九十度,利用这样的构造特征使得对接的插座连接器可于主机板上以低构形的薄形化配置,达到符合小型化的设计趋势。
文档编号H01R35/00GK201104342SQ20072017850
公开日2008年8月20日 申请日期2007年9月17日 优先权日2007年9月17日
发明者谢炎忠 申请人:香港商安费诺(东亚)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