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脂压型体及承模、以及使用这些的按键用部件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6888704阅读:30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树脂压型体及承模、以及使用这些的按键用部件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的是树脂压型体及承模、以及使用这些的按键用部件的制 造方法。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下,为了制造更多的树脂成形零件,而采用在制造出将多个 树脂成形零件的侧方端面通过浇口(将其称为侧面浇口)连接的树脂压型 体后,使该树脂压型体的侧面浇口与各树脂成形零件之间分离的方法。
作为其一例,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将树脂成形零件通过浇道结合, 并将该树脂成形零件与浇道通过侧面浇口连接而形成的树脂压型体。
专利文献l:日本公开公报,特开平8-183072号(图1)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上述现有的方法,也被使用于制造携带式电话机等所使用的按键用部 件的情况。最近,将携带式电话机的正面零件的顶部面板的一部分,从配 置于其背面侧的光源进行照光的类型的携带式电话机也广为所知。在这种 类型的携带式电话机的正面零件的制造工序中,采用制造包括构成按键用 部件的透明的树脂成形零件的树脂压型体,并在该树脂压型体的表面及侧 面除掉照光的一部分而实施用于遮光的涂装后,从该树脂压型体分离各树 脂成形零件的方法。
但是,如上述现有的方法那样、将各树脂成形零件通过侧面浇口连接 的话,使侧面浇口与各树脂成形零件分离后,各树脂成形零件的侧端面上, 会形成未被涂装的区域。其结果是,将分离后的各树脂成形零件作为按键 用部件的正面零件使用的话,就会产生光从该零件的侧端面漏泄这样的问 题。另外,由于携带式电话机小型化的要求,作为按键用部件的主要的正 面零件的键之间的间隙变得极其狭窄。因此,侧面浇口分离后产生浇口残 留的话,也存在给键操作带来障碍这样的问题。为了解除这样的从树脂成 形零件的侧端面的漏光及键操作上的障碍,而考虑制造在各树脂成形零件 的背面的一部分连接浇口(将其称为重叠浇口)而形成的树脂压型体的方
4法。树脂成形零件的背面本来就未进行用于遮光的涂装,因此即使将重叠 浇口与树脂成形零件分离,也不会产生漏光的问题。另外,由于饶口残留 仅存在于树脂成形零件的背面,因此即使将树脂成形零件作为键而采用, 也不会产生键操作上的障碍。
但是,将重叠浇口与树脂成形零件有效地进行分离的方法尚未被开 发,强烈要求能够以短时间、且容易地从树脂压型体分离树脂成形零件的 方法。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问题而形成的,其目的在于,容易地从树脂压型体 分离从侧面的漏光少、且没有键操作上的障碍的按键用部件用的树脂成形 零件。
解决课题的手段
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发明的树脂压型体,设有:构成按键用部件的 一个以上的树脂成形零件,包围该树脂成形零件的外侧的一个框架,将多 个树脂成形零件之间、或树脂成形零件与框架进行连接的一个以上的浇 口,以及与浇口的纵向交叉的一个以上的浇道;浇口连接于未被遮光涂料 涂敷的树脂成形零件的背面;浇道以与连接有树脂成形零件的面相同侧的 面与浇口连接、且连接框架的相对边彼此之间。
这样,通过设置浇道,向树脂压型体施加振动的话,能够通过浇道而 将该振动传送于各浇口,其结果是,能够容易地分离树脂成形零件。
另外,其他的发明是在上述发明的基础上,进而,浇道的厚度及宽度 中的至少任意一方,分别小于浇口的厚度及宽度中的至少任意一方;浇道 上的与浇口连接的连接部的宽度,大于未与浇口连接的非连接部的宽度。
这样,通过使连接部的宽度大于非连接部的宽度,能够使浇口与浇道 的连接强度变大。其结果是,能够优先进行浇口与树脂成形零件的分离。
另外,其他的发明是在上述发明的基础上,进而,浇道上的从非连接 部向连接部的连接部分上,形成有宽度逐渐变大的弯曲部。通过这样地构 成,能够有效地防止施加在树脂压型体上的振动集中于浇口与浇道的连接 部分上。因此,提高了该连接部分的耐久性。其结果是,能够容易地从浇 口分离树脂成形零件。
另外,其他的发明是在上述发明的基础上,进而,浇道包含形成于将 浇口之间进行连接的非连接部上的宽幅部。通过这样地构成,浇道的强度 变大。因此,能够有效地防止在从浇口分离树脂成形零件之前浇道被破坏 的情况。
进而,其他的发明是在上述发明的基础上,进而,宽幅部被形成为在弯曲部上宽度逐渐变大。通过这样地构成,能够使宽幅部的边界部分的强 度更大。因此,能够容易地从浇口分离树脂成形零件。
进而,其他的发明是在上述发明的基础上,进而,设有将浇道逸接于 浇口的一个以上的突起部,该突起部形成于与树脂成形零件的背面相同的 一侧。通过这样地构成,能够使浇口与浇道的连接部的强度更大。因此, 浇口与浇道不会容易分离,从而能够优先分离树脂成形零件与浇口。
另外,其他的发明是,在向上述树脂压型体施加振动而使构成按键用 部件的一个以上的树脂成形零件分离时,作为承受台而使用的承模,该承
模在接受树脂压型体的面侧,设有:将浇口的多个端部、 一个以上的浇道、 或框架中的至少一个从其表面进行支撑而使树脂成形零件与承模成为非 接触的一个以上的突出部,其中,浇口将多个树脂成形零件之间、或者包 围树脂成形零件外侧的一个框架与树脂成形零件进行连接、且被连接在未 被遮光涂料涂敷的树脂成形零件的背面,一个以上的浇道与饶口的纵向交 叉、以与连接有树脂成形零件的面相同侧的面与浇口连接、且连接框架的 相对边彼此之间,在与浇口、浇道及框架中的至少一个相对的位置上,形 成于突出部内部的一个以上的凹部,以及填充于凹部的一个以上的弹性 体。
采用这样构成的承模的话,浇口的端部、浇道及框架中的至少一个通 过突出部而被支撑,树脂成形零件与承模成为非接触状态。因此,在向树 脂压型体施加振动时,振动有效地施加于浇口与树脂成形零件的连接部分 上。另外,在突出部上形成有凹部,其内部填充有弹性体。因此,在将树 脂压型体配置在承模上的状态下,浇口、浇道及框架中的至少一个与弹性 体相接。因此,在向树脂压型体施加振动的情况下,能够将振动有效地传 送至浇口。其结果是,能够容易地从浇口分离树脂成形零件。
另外,其他的发明是,在向上述的树脂压型体施加振动而使构成按键 用部件的一个以上的树脂成形零件分离时,作为承受台而使用的承模,该 承模在接受树脂压型体的面侧,设有将浇口的多个端部、一个以上的浇道、 或框架中的至少一个从其表面进行支撑而使树脂成形零件与承模成为非 接触用的一个以上的弹性体,其中,浇口将多个树脂成形零件之间、或者 包围树脂成形零件外侧的一个框架与树脂成形零件进行连接、且被连接在 未被遮光涂料涂敷的树脂成形零件的背面,一个以上的浇道与浇口的纵向 交叉,以与连接有树脂成形零件的面相同侧的面与浇口连接、且连接框架的相对边彼此之间。
采用这样构成的承模的话,在将树脂压型体配置在承模上的状态下, 浇口的端部、浇道及框架中的至少一个通过弹性体而被支撑,树脂成形零 件与承模成为非接触状态。因此,在向树脂压型体施加振动时,振动有效 地施加于浇口与树脂成形零件的连接部分上。其结果是,能够容易地从浇 口分离树脂成形零件。
另外,其他的发明是将树脂压型体配置在上述的承模上,从树脂压型
体分离树脂成形零件的按键用部件的制造方法,其中,该树脂压型体设有: 构成按键用部件的一个以上的树脂成形零件,包围该树脂成形零件外侧的 一个框架,将多个树脂成形零件之间、或者树脂成形零件与框架进行连接 的一个以上的浇口,以及与浇口的纵向交叉的一个以上的浇道;浇口连接 在未被遮光涂料涂敷的树脂成形零件的背面,浇道以与连接有树脂成形零 件的面相同侧的面与浇口连接、且连接框架的相对边彼此之间,该按键用 部件的制造方法,包括将树脂压型体配置在承模上的配置工序、和从产生 振动手段向浇口与树脂成形零件的背面施加振动的振动工序。通过采用这 样的制造方法,能够容易地分离树脂成形零件的背面与浇口。因此,在可 以谋求工作效率的提高及工作程序的消减的同时,也可以谋求制造成本的 削减。
另外,其他的发明,是在上述的按键用部件的制造方法中,进而包 括至少在树脂成形零件与浇口上涂装遮光涂料的涂装工程、和在作为树脂 成形零件与浇口的边界的边界涂装面上形成切口的切入工序。通过追加上 述工序,能够防止在使树脂成形零件与浇口分离时,由浇口表面的涂膜形 成的毛刺残留在树脂成形零件上。
发明的效果
采用本发明的话,能够容易地从树脂压型体分离从侧面的漏光少、且 没有键操作上的障碍的按键用部件用的树脂成形零件。


图1是表示本发明第一实施形态涉及的树脂压型体的构成的立体图, (A)是使表面朝向上方的状态的示意图,(B)是使背面朝向上方的状 态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第一实施形态涉及的树脂压型体的主要部位的放大图, (A)是图1 (A)中以点划线A圈出的部分的放大图,(B)是图1 (B) 中以点划线B圈出的部分的放大图。图3是以图1中的C-C线切断的剖面的示意图。 图4是以图2 (B)中的G-G线切断的剖面的示意图。 图5是表示本发明第一实施形态涉及的承模的构成的立体图。 图6是表示本发明第一实施形态涉及的按键用部件的制造方法的流 程图。
图7是用于说明本发明第一实施形态涉及的按键用部件的制造方法 中的配置工序的图。
图8是用于说明本发明第一实施形态涉及的按键用部件的制造方法 的图,是表示树脂压型体配置于承模上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9是表示以图8中的D-D线切断的剖面的部分剖面图。
图10是用于说明本发明第一实施形态涉及的按键用部件的制造方法 的图,(A)是用于说明下降工序的图,(B)是用于说明振动工序的图, (C)是从浇口分离树脂成形零件后的状态的示意图。
图11是表示本发明第二实施形态涉及的树脂压型体的构成的立体 图,(A)是使表面朝向上方的状态的示意图,(B)是使背面朝向上方 的状态的示意图。
图12是本发明第二实施形态涉及的树脂压型体的主要部分的放大 图,(A)是图11 (A)中以点划线E圈出的部分的放大图,(B)是图 11 (B)中以点划线F圈出的部分的放大图。
图13是表示本发明第二实施形态涉及的承模的构成的立体图。
图14是用于说明本发明第二实施形态涉及的按键用部件的制造方法 的图,是表示在树脂压型体配置于承模上的状态下,以与图8中的D-D 线相同的线切断的剖面的部分剖面图。
图15是用于说明本发明第二实施形态涉及的按键用部件的制造方法 的图,(A)是用于说明下降工序的图,(B)是用于说明振动工序的图, (C)是从浇口分离树脂成形零件后的状态的示意图。
图16是本发明的变形例的示意图,(A)是在本发明第一实施形态 涉及的承模中的弹性体上设置凹部的情况的示意图,(B)是在本发明第 二实施形态涉及的承模中的弹性体上设置凹部的情况的示意图。
图17是本发明的变形例的示意图,是在本发明第一实施形态涉及的 树脂压型体上设置突出部的情况的示意图。
图18是本发明的变形例的示意图,是在本发明第一实施形态涉及的 承模上设置圆形凹部及槽部的情况的示意图。
图19是表示在将设有突出部的树脂压型体配置于设有圆形凹部及槽 部的承模上的状态下,以图8中的P-P线切断的剖面的部分剖面图。
8图20是本发明的变形例的示意图,是在本发明第一实施形态涉及的 树脂压型体的浇道上设置补强部的情况的示意图。
符号说明
10、 70 树脂压型体 12 树脂成形零件 面
架 口
面 道
接部
26、 80 非连接部
28 连接部分
29 弯曲部 30、 82 宽幅部 34 边界部 36 弯曲部 38、 83 突起部
具体实施方式
(第一实施形态)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第一实施形态涉及的树脂压型体10进行 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第一实施形态涉及的树脂压型体10的构成的立体 图,(A)是使表面朝向上方的状态的示意图,(B)是使背面朝向上方的状态 的示意图。图2是树脂压型体10的主要部分的放大图,(A)是图l(A)中以 点划线A圈出的部分的放大图,(B)是图l(B)中以点划线B圈出的部分的 放大图。图3是以图1中的C-C线切断的剖面的示意图。图4是以图2(B) 中的G-G线切断的剖面的示意图。另外,在以下的说明中,分别将图l 图5、图11 图13以及图17 图20中所示的箭头XI方向规定为前方, 箭头X2方向规定为后方,箭头Y1方向规定为左侧,箭头Y2方向规定 为右侧,箭头Z1方向规定为上方或者表面,箭头Z2方向规定为下方或 者背面。而且,在以下的说明中,所谓的涂装,包括利用蚀刻(etching)、 蒸镀或者溅射(sputter ing)等的加饰。
背框浇表浇连如图l(A)、 (B)所示,树脂压型体IO设有:构成按键用部件的合计十 二个树脂成形零件(以后,仅称为"零件")12,包围零件12外侧的框架 14,连接零件12彼此间的背面12b、或者零件12的背面12b和框架14 的重叠浇口 (overlap gate)(以后,仅称为"浇口" )16,以及连接多个浇口 16而将框架14的相对边彼此之间进行连接的浇道(runner)18。树脂压型 体10,通过将树脂材料整体成形而形成。形成树脂压型体IO的材料没有 特别的限定,例如,可以举出聚乙烯(PE)、聚丙烯(PP)、聚丁烯(PB)、 聚偏二氯乙烯(PVDC)、氯化聚氯乙烯(PVC-C)、聚苯乙烯(PS)、聚 碳酸酯(PC )、苯乙烯-丙烯腈树脂(SAN)、以及丙烯腈-丁苯树脂(ABS ) 等。
如图l(A)、 (B)所示,零件12在框架14的内侧隔开规定间隔而排列 成四行三列。各零件12具有矩形的平板形状。零件12的表面12a和侧面 12c上,通过实施涂装而形成有涂装层12d。另外,零伴12的表面12a上, 通过蚀刻等而形成有数字"0" "9",以及"*"和"#"的记号。在前 后方向上邻接的零件12之间通过浇口 16而被连接。另外,分别配置在最 前方和最后方的各三个零件12和框架14之间,通过浇口 16而被连接。 各浇口 16连接在零件12的左右方向上的略中央。
如图2(A)、 (B)及图3所示,浇口 16具有略长方体的形状。浇口 16 的尺寸没有特别的限定。如图3所示,浇口 16的两端部20、 20的表面 16a以相接触的形式与零件12的背面12b的边缘连接。相当于该接触部 分的横向长度的重叠量H的尺寸以0.15 0.30mm范围的值为佳,但不限 于此。
如图l(A)、 (B)所示,框架14具有剖面为四角形的四角方框形状,且 从其四个角的附近朝向背面而突出有合计四个突起22。另外,从构成框 架14的前方侧的前框架部14a和后方侧的后框架部14b,分别朝向前方 和后方而延伸出平板状的平板部23a、 23b。配置于最前方的三个零件12 与前框架部14a之间,通过浇口 16而被连接。该浇口 16和前框架部14a, 以该浇口 16的表面16a接触于前框架部14a的背面14c的形式而连接。 另外,配置于最后方的三个零件12与后框架部14b之间,通过浇口 16 而被连接。该浇口 16与后框架部14b,以该浇口 16的表面16a接触于后 框架部14b的背面14d的形式而连接。
如图l(A)、 (B)所示,在前后方向上邻接的零件12之fe],沿着左右方 向而设有连接左框架部14e和右框架部14f的浇道18。浇道18和左框架 部14e、及浇道18和右框架部14f的各连接部分19,其宽度随着分别朝 向左框架部14e和右框架部14f而逐渐变大。在连接部19与浇道18的非
10连接部26之间的连接部分上,形成有曲率半径R的值在0.5 1.0mm范 围内(R0.5 R1.0)的弯曲部。
如图2(A)所示,浇道18与沿着前后方向而被设置的浇口 16交叉, 并与浇口 16的表面16a连接。作为该被连接部分的连接部25的前后方向 的宽度,大于未与浇口 16连接的非连接部26的宽度。另外,在浇道18 上的非连接部26与连接部25之间的连接部分28上,形成有宽度从非连 接部26朝向连接部25而逐渐变大的弯曲部29。弯曲部29的曲率半径R 的值,以在2.0 4.0mm的范围内(R2 R4)为佳。但是,曲率半径R的 值并不限定于这些值。
另外,在非连接部26上的浇口 16间的略中央部上,形成有宽度大于 非连接部26的宽度的宽幅部30。非连接部26上的成为窄幅部32与宽幅 部30的边界的边界部34上,形成有宽度从窄幅部32朝向宽幅部30而逐 渐变大的弯曲部36。弯曲部36的曲率半径R的值,以在2.0 4.0mm的 范围内(R2 R4)为佳。但是,曲率半径R的值并不限于这些值。
如图2 (B)所示,在浇口 16与浇道18的连接部25的背面侧上,设 有厚度从浇道18朝向浇口 16而逐渐变厚的突起部38。如图4所示,突 起部38由具有平坦斜面的平面倾斜部38a、和从该平面倾斜部38a延续 的弯曲部38b构成。平面倾斜部38a被设置为从浇道18朝向浇口 16而向 上方倾斜。平面倾斜部38a的宽度K的值以在1.3 1.6mm的范围内为佳, 高度L的值以在0.2 0.4mm的范围内为佳。但是,平面倾斜部38a的宽 度K和高度L的值并不限于这些值。弯曲部38b如从平面倾斜部38a连 接于浇口 16那样而被设置。弯曲部38b的曲率半径R的值以在0.1 0.5mm 的范围内为佳。但是,弯曲部38b的曲率半径R的值并不限于这些值。 树脂压型体IO通过注射模塑成形而形成。该注射模塑成形的周期,根据 成形条件及零件12与浇口 16的相互重叠部分的长度(重叠量)而不同。 例如,在重叠量为0.3mm、金属模温度为80。C的条件下进行注射模塑成 形的情况下,注射模塑成形的周期约为8.5秒。
在将作为按键用部件的零件12从树脂压型体IO进行分离时,向各零 件12与浇口 16间施加振动而分离各零件12的方法被适宜地采用。此时, 作为支撑树脂压型体IO的承受台,使用承模40。接下来,对承模40的 构成进行说明。
图5是表示承模40的构成的立体图。
承模40是使零件12从树脂压型体IO分离时所使用的承受台。承模 40主要由铝或不锈钢等的金属构成。另外,作为承模40的材料,并不限 于铝或不锈钢,也可以为其他的金属。如图5所示,承模40具有凹处(cavity)42。凹处42被设置为与树脂 压型体10的形状相对应的形状、以使树脂压型体10被收容于凹处42中。 即,在与构成树脂压型体10的各零件12、框架14、浇口 16以及浇道18 相对应的位置上设有凹部。
如图5所示,凹处42具有与各零件12相对应而设置的零件用凹部 44、与框架14相对应而设置的框架用凹部46、与浇口 16相对应而设置 的浇口用凹部48、以及与浇道18相对应而设置的浇道用凹部50。
零件用凹部44,隔开规定的间隔而设置成四行三列。另外,零件用 凹部44具有与零件12的平面形状略相同的形状。框架用凹部46被设置 为具有包围零件用凹部44外侧的四角方框形状。浇道用凹部50沿着左右 方向而设置于在前后方向上邻接的零件用凹部44之间。浇口用凹部48 被设置为将前后的零件用凹部44之间连通。另外,浇口用凹部48被设置 为使最前方的三个零件用凹部44分别与框架用凹部46连通,同时,被设 置为使最后方的三个零件用凹部44分别与框架用凹部46连通。
艮P,凹处42中的位于左右方向中央的零件用凹部44的两侧上,竖立 地设置有略"I"字状的I字壁52。另外,在位于左侧的零件用凹部44的 左侧,竖立设置有呈右括号形状的右括号型壁53,同时,在位于右侧的 零件用凹部44的右侧,竖立设置有呈左括号形状的左括号型壁55。在I 字壁52的左右方向略中央部上,设有从前后方向的外侧向内侧凹陷的凹 部57、 57。另外,框架用凹部46的外侧竖立设置有外壁59。在外壁59 的前方及后方的各壁面中央,设有分别朝向前方及后方凹陷的突出凹部 60、 60。 I字壁52、右括号型壁53、左括号型壁55、以及外壁59的高度 分别形成为相同的高度。
设置于零件用凹部44之间的浇口用凹部48上,从右括号型壁53的 左侧壁面的位置至左括号型壁55的右侧壁面的位置而配置有弹性体62。 弹性体62由硅酮橡胶等的树脂形成,但不限定于此,也可以由其他的树 脂形成。另外,最前方侧和最后方侧的浇口用凹部48中,配置有具有略 长方体形状的弹性体64。弹性体62、 64的高度,低于I字壁52、右括号 型壁53、左括号型壁55及外壁59的高度。
接着,参照附图对树脂压型体IO的制造方法、以及使用承模40使构 成按键用部件的各零件12振动而从树脂压型体IO分离的按键用部件的制 造方法进行说明。
图6是表示本发明第一实施形态涉及的按键用部件的制造方法的流 程图。图7是用于说明本发明第一实施形态涉及的按键用部件的制造方 法中的配置工序的图。图8同样是用于说明本发明第一实施形态涉及的
12按键用部件的制造方法的图,是表示树脂压型体10配置于承模40上的 状态的立体图。图9是表示以图8中的D-D线切断的剖面的部分剖面图。 图10同样是用于说明本发明第一实施形态涉及的按键用部件的制造方法 的图,(A)是用于说明下降工序的图,(B)是用于说明振动工序的图,(C) 是零件12从浇口 16分离后的状态的示意图。
首先,对树脂压型体IO的制造方法进行说明。
在具有与零件12、框架14及浇口 16相对应的凹处的成形用金属模 中注入聚碳酸酯等的树脂,利用注射模塑成形而形成模制品(树脂成形工 序S101)。树脂成形工序中所用的树脂并不限定于聚碳酸酯,例如,也 可以使用聚乙烯(PE)、聚丙烯(PP)、聚丁烯(PB)、聚偏二氯乙烯 (PVDC)、氯化聚氯乙烯(PVC-C)、聚苯乙烯(PS)、苯乙烯-丙烯腈树 脂(SAN)、以及丙烯腈-丁苯树脂(ABS)等其他的树脂。
接着,利用遮光涂料将模制品的表面及侧面进行涂装而形成涂装层 12d(涂装工序S102)。在该涂装工序中,也可以再涂异色的涂料。另 外,对涂装层12d进行激光加工,然后作为保护层而形成透明的涂层(over coat)也可以。另外,欲通过金属层来保护表面时,也可以实施作为涂装的 一形态的蒸镀。接着,通过蚀刻等除去零件12的涂装层12d的一部分, 从而形成文字、记号或者图案等(文字形成工序S103)。另外,该文字、 记号或者图案等并不限定于蚀刻,也可以通过其他方法而形成。经过以上 的工序形成树脂压型体10。
接下来,对按键用部件的制造方法进行说明。
如图7所示,将树脂压型体10以使背面朝向上方的状态,配置在承 模40上(配置工序S104)。如图8及图9所示,在树脂压型体10配 置在承模40上的状态下,浇口 16相对于承模40向上方突出。另外,如 图9所示,在树脂压型体10配置在承模40上的状态下,浇道18的连接 部25与弹性体62的顶面62a接触。另一方面,零件12与凹处42的底 面42a成为非接触的状态。这样,树脂压型体10是,浇口16的部分通 过弹性体62、 64而被支撑。 一
接着,如图10 (A)所示,使超声波振动器的变幅杆(horn)68从配 置于承模40的树脂压型体IO的上方下降(下降工序S105)。变幅杆 68的前端上,与浇口 16的位置对应而设有多个突起69。使变幅杆68下 降的话,各突起69的端面69a分别与各浇口 16的背面16b相接。然后, 将变幅杆68向浇口 16按压。将变幅杆68向浇口 16按压的话,连接部 25稍微被压入于弹性体62的内部(被压入状态的图示省略)。接着,如 图10 (B)所示,施加超声波振动(振动工序S106)。于是,如图10(C)所示,通过施加在浇口 16上的超声波振动的冲击和由该冲击所产 生的热,零件12和浇口 16之间分离。分离后的零件12,通过机械或人 而被把持,分别重新排列在规定的组装用夹具(jig)中的规定位置(排列工 序S107)。另外,由于弹性体62、 64的存在,树脂压型体10的其他 部分不会受到大的冲击,树脂压型体IO不会被破坏。另外,施加在浇口 16上的超声波振动的频率以在10 40kHz的范围内为佳。进而,超声波 振动的频率以在15 30kHz的范围内为更佳。各突起69的端面69a向浇 口 16的接触,以在0.1 1.0秒的范围内持续为佳。进而,接触时间以0.5 秒为更佳。变幅杆68的振动的峰值间振幅,以在上下方向上在40 80pm 的范围内为佳。进而,峰值间振幅以约60pm为更佳。而且,以在配置工 序S104之前,进行从零件12与浇口 16的边界表面形成切口的切入工序 为更佳。该切入工序,能够使零件12与浇口 16相互彻底地分离。其结 果是,在树脂成形零件与浇口相互分离时,可以防止由涂膜材料形成的 毛刺残留在树脂成形零件上。切口的深度,以从涂膜表面至浇口 16的内 部为佳,特别是,以从浇口 16的表面至0.1 0.3mm的范围内为更佳。 切口以使用成形工具、刀具等形成为佳。
以上那样构成的树脂压型体10,由于设有浇道18,向树脂压型体10 施加振动的话,能够通过浇道18而将该振动传送至各浇口 16,其结果是, 能够以短时间分离零件12。进而,由于连接部25的宽度大于非连接部 26的宽度,因此能够使浇口 16与浇道18的连接强度变大。其结果是, 能够容易地进行浇口 16与零件12的分离。
另外,在树脂压型体IO中,浇道18上的从非连接部26向连接部25 的连接部分28上,形成有宽度从非连接部26向连接部25而逐渐变大的 弯曲部29。因此,可以有效地防止施加在树脂压型体IO上的振动集中于 浇口 16与浇道18的连接部分28上,从而连接部分28的耐久性提高。 其结果是,能够容易地从浇口 16分离零件12。
另外,树脂压型体10中,在连接浇口 16之间的非连接部26的略中 央部上,形成有宽幅部30。因此,能够将浇道18中强度最弱的部分补强。 因此,能够有效地防止在从浇口 16分离零件12之前浇道18被破坏的情 况。
另外,树脂压型体10中,在非连接部26上的宽幅部30和窄幅部32 的边界部34上,形成有宽度从窄幅部32向宽幅部30而逐渐变大的弯曲 部。因此,能够使边界部34的强度更大,其结果是,能够容易地从浇口 16分离零件12。
另外,树脂压型体10中,在浇口 16与浇道18的连接部34的背面
14度方向上厚的突起部38。因此,能够使浇口 16与浇道18的连接部25的强度更大。其结果是,浇口 16与浇道18不 会容易分离,从而能够优先分离零件12和浇口 16。
另外,树脂压型体10中,零件12的表面上通过蚀刻而形成有文字 和记号。因此,形成有文字和记号的部分具有透光性。因而,从内部光 源照射出的光透过该形成有文字和记号的部分,其结果是,即使在暗处 也可以辨认文字或记号。另外,由于零件12的侧面上也进行了涂装,因 此可以有效地防止光的漏泄。
另外,承模40是,在将树脂压型体10配置在承模40上时,弹性体 62支撑浇口 16的连接部25。因此,在将树脂压型体10配置在承模40 上的状态下,仅浇口 16通过弹性体62、 64而被支撑,零件12与承模40 成为非接触的状态。因此,向树脂压型体IO施加振动时,能够有效地将 振动传送至浇口 16与零件12的连接部分上。其结果是,能够容易地从 浇口 16分离零件12。
另外,在本实施形态涉及的按键用部件的制造方法中,将树脂压型 体10配置在承模40上,并在该状态下从浇口 16的背面16b施加振动。 因此,能够容易地分离零件12的背面12b与浇口 16。其结果是,能够谋 求工作效率的提高和工作程序的消减,同时,能够谋求制造成本的削减。 (第二实施形态)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第二实施形态涉及的树脂压型体70进行说 明。另外,在第二实施形态涉及的树脂压型体70中,对于与第一实施形 态共同部分的一部分,赋予同一符号的同时省略或简化其说明。
图11是表示本发明第二实施形态涉及的树脂压型体70的构成的立 体图,(A)是使表面朝向上方的状态的示意图,(B)是使背面朝向上 方的状态的示意图。图12是树脂压型体70的主要部分的放大图,(A) 是图1.1 (A)中以点划线E圈出的部分的放大图,(B)是图11 (B)中 以点划线F圈出的部分的放大图。
如图11 (A) 、 (B)所示,树脂压型体70主要设有合计十二个零 件12、框架14、浇口72、以及浇道74。
如图11 (A) 、 (B)所示,零件12在框架14的内侧隔开规定的间 隔而排列成四行三列。零件12的表面12a上,通过蚀刻等而形成有数字 "0" "9",以及"*"和的记号。在前后方向上邻接的零件12 之间通过浇口 72而被连接。另外,分别配置在最前方和最后方的各三个 零件12与框架16之间通过浇口 72而被连接。
如图11 (B)及图12 (B)所示,浇口 72具有略长方体的形状。另
15外,浇口 72的背面的前后两端上,设有朝向上方突出的凸部76。如图 ll(A)、 (B)所示,在前后方向上邻接的零件12之间,沿着左右方向 而设有连接左框架部14e与右框架部14f的浇道74。
如图12 (A)所示,浇道74与沿着前后方向而被设置的浇口 72交 叉,并与浇口 72的表面72a连接。作为该被连接部分的连接部78的前 后方向的宽度,大于未与浇口 72连接的非连接部80的宽度。另外,浇 道74上的从非连接部80向连接部78的连接部分81上,设有平缓的弯 曲部。另外,在非连接部80上的浇口 72之间的略中央部上,形成有宽 度大于非连接部80的宽度的宽幅部82。宽幅部82从上方观察时具有略 椭圆形状。浇口 72与浇道74的连接部78的背面侧,为了补强强度而设 有突起的突起部83。
接下来,对向树脂压型体70施加振动而使构成按键用部件的零件12 分离时,作为承受台而使用的承模86的构成进行说明。
图13是表示承模86的构成的立体图。
如图13所示,承模86上设有凹处88。凹处88具有与各零件12相 对应而设置的零件用凹部89、与框架14相对应而设置的框架用凹部90、 以及与浇道74相对应而设置的浇道用凹部91。
零件用凹部89隔开规定的间隔而被设置成四行三列。另外,零件用 凹部89,具有与零件12的平面形状略相同的形状。框架用凹部90,具 有包围零件用凹部89的外侧那样的四角方框形状。浇道用凹部91,沿着 左右方向而设置于在前后方向上邻接的零件用凹部89之间。
艮P,凹处88中,如通过浇道用凹部91被隔开那样地、在前后方向 上设有四个壁体92。各壁体92上,左右方向上设有三个零件用凹部89。 各壁体92的浇道用凹部91的前后壁成为厚度薄的侧壁92a。各浇道用凹 部91中,从壁体92的左侧壁面的位置至右侧壁面的位置配置有弹性体 93。弹性体93由硅酮橡胶等的树脂形成,但并不限定于此,也可以由其 他的树脂形成。弹性体93的高度,形成为与壁体92的高度相同的高度。
本实施形态中的树脂压型体70和按键用部件的制造方法,与第一实 施形态中所采用的制造方法相同。因此,对在利用树脂压型体70和承模 86制造按键用部件时,与第一实施形态不同的部分进行说明。
图14是用于说明本发明第二实施形态涉及的按键用部件的制造方法 的图,是表示在树脂压型体70配置于承模86上的状态下,以与图8中 的D-D线相同的线切断的剖面的部分剖面图。图15,同样是用于说明本 发明第二实施形态涉及的按键用部件的制造方法的图,(A)是用于说明 下降工序的图,(B)是用于说明振动工序的图,(C)是从浇口72分离
16零件12后的状态的示意图。
如图14所示,将树脂压型体70以背面朝向上方的状态,配置在承模86上(配置工序S104)。于是,浇道74的连接部78与弹性体93的顶面93a接触。零件12与凹处88的底面88a成为非接触的状态。因此,树脂压型体70通过弹性体93而被支撑。
接下来,如图15(A)所示,使超声波振动器的变幅杆68从配置在承模86上的树脂压型体70的上方下降(下降工序S105)。于是,突起69的端面69a与分别设置于各浇口 72上的凸部76的背面76b相接。然后,将变幅杆68向凸部76按压的话,连接部78稍微被压入于弹性体93的内部(被压入状态的图示省略)。该状态下,向浇口 72施加超声波振动(振动工序S106)。于是,如图15 (C)所示,零件12与浇口 72之间分离。分离后的零件12通过机械或者人而被把持,重新排列在组装用夹具中的规定位置(排列工序S107)。
以上那样构成的树脂压型体70中,连接部78的宽度大于非连接部80的宽度。因此,能够使浇口 72与浇道74的连接强度变大。因此,能够优先进行零件12和浇口 72的分离。进而,在连接浇口72之间的非连接部80的略中央部上,形成有宽幅部82。因此,浇道74中强度最弱的部分被补强。因此,能够有效地防止在从浇口 72分离零件12之前浇道74被破坏的情况。
另外,在树脂压型体70中,浇口 72与浇道74的连接部78的背面侧,形成有在零件12的厚度方向上厚的突起部83。因此,能够使连接部78的强度更大。其结果是,浇口 72与浇道74不会容易分离,从而能够优先分离零件12与浇口 72。
另外,承模86是,将树脂压型体70配置在承模86上的话,弹性体93支撑浇口 72的连接部78。另外,在将树脂压型体70向承模86按压的状态下,仅浇口 72通过弹性体93及侧壁92a而被支撑,零件12与承模86成为非接触的状态。因此,在向树脂压型体70施加振动时,能够有效地将振动传送至浇口 72,同时,能够防止大的振动传送于浇道74。因此,从浇口 72分离零件12变得容易。
以上,对本发明的第一及第二实施形态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并不限定于上述形态,能够以各种变形形态进行实施。
在上述各实施形态中,在树脂压型体10、 70上设置了合计十二个零件12,但不限定于该数目,可以设置为十三个以上,也可以设置为十一个以下。
另外,在上述各实施形态中,浇道18、 74仅设置于左右方向,但也
17可以设置在前后方向。另外,也可以设置在前后、左右的两方向。此时,
必须使承模40、 86的构成与这些相对应而构成。
另外,在上述各实施形态中,零件12的形状形成为矩形的平板,但不限定于此,例如,也可以是具有六角形或圆形等其他形状的平板。
另外,在上述各实施形态中,变幅杆68上设置了多个突起69,但也可以将变幅杆68中的与树脂压型体10、 70相对的端面作为平坦的面,而不设置突起69。
另外,在上述各实施形态中,树脂压型体10、 70中,零件12在框架14的内侧隔开规定的间隔而排列成四行三列,但不限定于此,例如,也可以通过五行三列等其他的排列进行配置。另外,也可以在框架14的内侧配置零件12以外的其他部件。
另外,在上述各实施形态中,承模40、 86的弹性体62、 93的顶面62a、 93a具有平面形状,但不限定于此,如图16 (A)及16 (B)所示,也可以在弹性体62、 93的顶面62a、 93a上设置能够使连接部25、 78嵌入的凹部95、 96。
另外,在上述各实施形态中,在树脂压型体10、 70配置在承模40、78上的状态下,浇道18、 74的连接部25、 78通过弹性体62、 93而被支撑,但不限定于此,也可以形成为弹性体62、 93支撑浇道18、 74上的非连接部26、 80的构成。另外,也可以形成为将弹性体配置于框架用凹部46、 90,该弹性体支撑框架14的构成。
另外,在上述第一实施形态中,连接部25及宽幅部30的表面侧未设置突出部,但是,如图17所示,也可以分别设置从连接部25及宽幅部30的各表面侧分别向上方突出的突出部97a、 97b。该情况下,如图18所示,承模40中,以在与各突出部97a、 97b分别对应的位置上,分别设置剖面为圆形的圆形凹部98和凹形的槽部99为佳。圆形凹部98在弹性体92上的两个凹部57、 57之间的区域,朝向下方凹陷而形成,槽部99,将弹性体62上的浇口用凹部48的区域向前后方向切除而形成。在将树脂压型体10配置在承模40上的状态下,如图19所示,各突出部97a、 97b,以与弹性体62之间分别具有间隙100a、 100b的状态,分别嵌入于槽部99和圆形凹部98中。
另外,在上述第一实施形态中,浇道18的形状具有完全相同的形态,但是,例如,如图20所示,也可以在浇道18的背面设置相对于浇道18在前后方向和上下方向上尺寸大的补强部101。
产业上的利用可能性本发明的树脂压型体,能够利用于各种电气设备的按键上。
权利要求
1. 一种树脂压型体,其特征在于,设有构成按键用部件的一个以上的树脂成形零件,包围该树脂成形零件的外侧的一个框架,将多个所述树脂成形零件之间、或所述树脂成形零件与所述框架进行连接的一个以上的浇口,以及与所述浇口的纵向交叉的一个以上的浇道;所述浇口连接在未被遮光涂料涂敷的所述树脂成形零件的背面;所述浇道以与连接有所述树脂成形零件的面相同侧的面与所述浇口连接、并连接所述框架的相对边彼此之间。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树脂压型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浇道的厚度 及宽度中的至少任意一方,分别小于所述浇口的厚度及宽度中的至少任意 一方;所述浇道上的、与所述浇口连接的连接部的宽度,大于未与所述浇 口连接的非连接部的宽度。
3.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树脂压型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浇道上的、 从所述非连接部向所述连接部的连接部分上,形成有宽度逐渐变大的弯曲 部。
4. 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树脂压型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浇道包 含形成于将所述浇口之间进行连接的所述非连接部上的宽幅部。
5. 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树脂压型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宽幅部被形 成为,在弯曲部上宽度逐渐变大。
6. 如权利要求1 5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树脂压型体,其特征在于, 设有将所述浇道连接于所述浇口的一个以上的突起部,该突起部形成于与 所述树脂成形零件的背面相同的一侧。
7. —种承模,在向权利要求1 6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树脂压型体施 加振动而使构成按键用部件的一个以上的树脂成形零件分离时,作为承受 台而使用,其特征在于,在接受所述树脂压型体的面侧,设有:将浇口的多个端部、 一个以上的浇 道、或所述框架中的至少一个从其表面进行支撑而使所述树脂成形零件与 所述承模成为非接触的一个以上的突出部,其中,浇口将多个所述树脂成 形零件之间、或者包围所述树脂成形零件外侧的一个框架与所述树脂成形零件进行连接、且被连接在未被遮光涂料涂敷的所述树脂成形零件的背 面, 一个以上的浇道与所述浇口的纵向交叉,以与连接有所述树脂成形零 件的面相同侧的面与所述浇口连接、且连接所述框架的相对边彼此之间, 在与所述浇口、所述浇道及所述框架中的至少一个相对的位置上,形成于 所述突出部内部的一个以上的凹部,以及 填充于所述凹部的一个以上的弹性体。
8. —种承模,在向权利要求1 6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树脂压型体施 加振动而使构成按键用部件的一个以上的树脂成形零件分离时,作为承受 台而使用,其特征在于,在接受所述树脂压型体的面侧,设有将浇口的多 个端部、 一个以上的浇道、或所述框架中的至少一个从其表面进行支撑而 使所述树脂成形零件与所述承模成为非接触用的一个以上的弹性体, 其中,浇口将多个所述树脂成形零件之间、或者包围所述树脂成形零件外 侧的一个框架与所述树脂成形零件进行连接、且被连接在未被遮光涂料涂 敷的所述树脂成形零件的背面, 一个以上的浇道与所述浇口的纵向交叉, 以与连接有所述树脂成形零件的面相同侧的面与所述浇口连接、且连接所 述框架的相对边彼此之间。
9. 一种按键用部件的制造方法,将树脂压型体配置于权利要求7或8 所述的承模上,从所述树脂压型体分离所述树脂成形零件,其中,该树脂 压型体设有:构成按键用部件的一个以上的树脂成形零件,包围该树脂成 形零件的外侧的一个框架,将多个所述树脂成形零件之间、或所述树脂成 形零件与所述框架进行连接的一个以上的浇口,以及与所述浇口的纵向交 叉的一个以上的浇道;所述浇口连接在未被遮光涂料涂敷的所述树脂成形 零件的背面;所述浇道以与连接有所述树脂成形零件的面相同侧的面与所 述浇口连接、并连接所述框架的相对边彼此之间,其特征在于,包括 将所述树脂压型体配置在所述承模上的配置工序、和由产生振动手段向所 述浇口与所述树脂成形零件的所述背面施加振动的振动工序。
10. 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按键用部件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进而 包括:至少在所述树脂成形零件与所述浇口上涂装遮光涂料的涂装工序、 和在作为所述树脂成形零件与所述浇口的边界的边界涂装面上形成切口 的切入工序。
全文摘要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容易地从树脂压型体分离从侧面的漏光少、且没有键操作上的障碍的按键用部件用的树脂成形零件;树脂压型体(10)构成为,设有构成按键用部件的一个以上的树脂成形零件(12),包围该树脂成形零件(12)的外侧的一个框架(14),将多个树脂成形零件(12)之间、或树脂成形零件(12)与框架(14)进行连接的一个以上的浇口(16),以及与浇口(16)的纵向交叉的一个以上的浇道(18);浇口(16)连接在未被遮光涂料涂敷的树脂成形零件(12)的背面;浇道(18)以与连接有树脂成形零件(12)的面相同侧的面与浇口(16)连接、且连接框架(14)的相对边彼此之间。
文档编号H01H11/00GK101511562SQ20078003354
公开日2009年8月19日 申请日期2007年9月12日 优先权日2006年9月15日
发明者中山智弘, 铃木孝郎 申请人:信越聚合物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