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扁端子的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902245阅读:8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用于扁端子的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主要涉及连接器,特别涉及一种能与柔性印刷电路(以下称为
"FPC")连接的用于扁端子的连接器(以下称为"FPC连接器")。
背景技术
于2001年4月20日公开的日本专利申请No. 2001-110483公开了一种 用于电缆的连接器。该连接器包括分别具有第一触点和第二触点的第一触 头和第二触头;保持第一触头和第二触头的壳体;以及用于将第一触头和第 二触头分别与插入壳体中的FPC的扁端子中露出的导电图案连接的杆件 (lever)(致动器)。露出的导电图案以均匀的间隔布置。第一触头和第二 触头沿壳体的长度(宽度)方向以特定的间隔交替布置。
杆件具有分别由杆件的两侧伸出的多个枢接件以及交替布置在枢接件 之间的第一凸部(cam)和第二凸部。每个第一触头具有上弹性部和下弹性 部,并且每个上弹性部具有第一枢转支承部。每个第二触头也具有上弹性部 和下弹性部,并且第二触头的每个上弹性部具有第二枢转支承部。枢接件布 置在位于壳体的两侧的孔(支承件)中。第一枢转支承部分别与杆件的第一 凸部接合。当杆件打开时,第二枢转支承部分别由杆件的第二凸部闭锁。当 杆件闭合时,第二枢转支承部分别与第二凸部接触。由此,杆件被枢转地支 承。
本发明的申请人(或受让人)己经提交了扩大杆件的旋转范围的相关技 术,即2007年3月27日提交的名称为"用于电缆的连接器"的日本专利申 请No. 2007-081569。如图1和图2所示,连接器是可以与FPC连接的FPC 连接器,并且包括第一触头2、第二触头3、杆件4、内侧板5和5以及壳体 6。壳体6由合成树脂制成并且具有端子凹槽60,所述端子凹槽60具有能通 过杆件4开启和闭合的顶部开口,以及狭缝开口 (slit叩ening)。
第一触头和第二触头在壳体6中交替布置在端子凹槽60的两侧。每个第一触头2包括上梁,所述上梁具有第一枢转支承部210以枢转地支承杆
件4;以及下梁22,所述下梁22具有第一触点220。每个第二触头3包括 上梁,所述上梁具有第二枢转支承部310以枢转地支承杆件4;以及下梁, 所述下梁具有第二触点。第一触点和第二触点可以分别与在FPC的扁端子中 露出的导电图案连接。第一枢转支承部和第二枢转支承部沿壳体6的长度方 向近似地布置成直线。在每个第一触头2中,第一触点220沿扁端子插入端 子凹槽60的方向从第一枢转支承部210以特定间距向后布置。在每个第二 触头3中,第二触点沿插入方向从第二枢转支承部310以特定间距向前布置。 杆件4包括枢接件41,所述枢接件41分别由杆件4的两侧伸出;第 一凸部;以及压部(presser) 43。支承件(支承平面)512和512分别位于 壳体6中的端子凹槽60的两侧并且支承枢接件41和41 。在杆件4中形成插 孔(通孔)420,第二枢转支承部310插入所述插孔420中,并且由此设置 第一凸部。因此,每个第一凸部位于杆件4的基端部(base end)与其自身 的插孔420之间。每个压部43具有插孔(通孔)430,第一触头2的第一 枢转支承部210插入所述插孔430中;以及第二凸部431 。每个第二凸部431 位于杆件4的基端部与其自身的插孔430之间。每个压部43还形成为,使 得其厚度大于杆件4的其他部分。第二枢转支承部310分别与第一凸部接合, 并且由此壳体6枢转地支承杆件4。 g卩,端子凹槽60可以通过杆件4开启和 闭合,并且当端子凹槽60由杆件4闭合时,在端子凹槽60内的扁端子被每 个压部43挤压。此外,当开启杆件时,第一枢转支承部210插入插孔430 中,并因此与公开号为No. 2001-110483的日本专利申请相比,杆件4的旋 转范围可以扩大。
如图2所示,杆件4向下移动并且随后与内侧板5 —同连接至壳体6。 在此过程中,每个压部43的厚度大于杆件4的其他部分,因此由合成树脂 制成的杆件4的基端部即第二凸部431分别与第一触点220接触,并且可以 被刮削(shave)。因此,如果树脂粉末粘在第一触点220上,在第一触点 220与FPC的露出的导电图案之间会发生接触不良。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在将杆件固定至壳体的过程中使杆件的基端部与触点分离,并且使得基端部与触点不接触。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扁端子的连接器,该扁端子包括露出的导电图案。 该连接器包括杆件、壳体和触头。杆件具有分别自杆件的两侧伸出的多个枢 接件。壳体形成有形状与扁端子对应的端子凹槽。壳体还设有多个支承件, 所述多个支承件位于端子凹槽的两侧并且支承多个枢接件以使得杆件可以 分别开启和闭合端子凹槽。触头位于端子凹槽中并且具有触点,当扁端子插 入由杆件闭合的端子凹槽中时所述触点与露出的导电图案连接。壳体包括多 个导引肋,所述多个导引肋用于在将杆件连接至壳体的过程中将杆件的基端 部与触点分离。触点位于多个导引肋之间。多个导引肋形成在壳体中的端子 凹槽的底部上,并且比触点从端子凹槽的底部伸出得更多。
在本发明中,在将杆件连接至壳体的过程中杆件的基端部与触点接触之 前,杆件的基端部与比触点伸出得更多的多个导引肋接触。因此,在将杆件 连接至壳体的过程中杆件的基端部可以与触点分离。即,即使杆件由合成树 脂制成,也可以防止杆件被触点刮削。因此,可以防止在扁端子的露出的导 电图案与触头之间的接触不良,并且可以改善连接器的连接可靠性。
在一个实施例中,端子凹槽具有顶部开口和狭缝开口,顶部开口和狭缝 开口构成一个开口。顶部开口能够通过杆件被开启和闭合。狭缝开口形成在 壳体的前侧,并且具有对应于扁端子的端面的形状。每个导引肋具有斜面, 所述斜面的后端部高于前端部。壳体具有分别与多个导引肋的后端部结合的 多个内壁,并且壳体还设有由金属制成的多个内侧板。多个内侧板分别位于 端子凹槽的两侧。多个内侧板的每个顶端面包括临时支承面、导引斜面和支 承面。临时支承面在将杆件连接至壳体的过程中临时支承所述多个枢接件中 相应的枢接件。在将杆件连接至壳体的过程中通过使杆件的基端部与多个导 引肋和内壁接触,导引斜面将相应的枢接件朝向多个支承件中相应的支承件 导引。当杆件连接至壳体时,支承面支承相应的枢接件。所述导引斜面的前 端部高于其后端部。导引斜面的后端部与所述临时支承面结合。所述支承面 为所述相应的支承件并且与所述导引斜面的前端部结合。所述支承面的高度 高于所述临时支承面的高度。
在一个实施例中,杆件一体地包括基部和把手。基部包括多个枢接件, 以及布置在多个枢接件之间的至少一个第一凸部和至少一个压部。在一个实施例中,触头包括至少一个第一触头,所述至少一个第一触头 包括上梁和下梁。下梁具有第一触点,所述第一触点为所述触点;以及挡 止件,所述挡止件固定至在壳体中的端子凹槽的前边缘。压部具有插孔, 上梁的顶端能插入所述插孔中;以及形成在插孔的后上部的第二凸部。第二 凸部位于第一触头的上梁与下梁之间。第二凸部与上梁的顶端接触,使得当
端子凹槽由杆件闭合时压部的压面在多个内侧板之间下降(sunk)。
在一个实施例中,连接器包括至少一个第二触头,所述第二触头位于端 子凹槽中并且具有上梁和下梁。端子凹槽包括露出的导电图案。第二触头的 上梁具有枢转支承部,所述枢转支承部与在第二触头的上梁与上梁之间的第 一凸部接合。第二触头的下梁具有第二触点,所述第二触点位于第一触点之 前并且可以与扁端子的露出的导电图案弹性连接。


以下进一步详细地描述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参照以下的详述和附图可
以更好地 理解本发明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其中
图1为与本发明相关的技术中的用于电缆的连接器的立体图; 图2为图1的连接器的局部剖视图3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用于扁端子的连接器的立体图4为图3的连接器的局部剖视图5为图3的连接器的局部剖视图6为图3的连接器的仰视图7为图3的连接器的局部剖视图8为在图3的连接器中的主要部件的立体图9为在图3的连接器中的主要部件的剖视图10为图3的连接器的局部剖视图;以及
图11为图3的连接器的装配过程的示意性简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图3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用于扁端子的连接器。连接器1例如为 与FPC9连接的FPC连接器,并且包括至少一个第一触头2、至少一个第二
8触头3、由合成树脂制成的杆件4、内侧板5和5以及壳体6,所述壳体6由 合成树脂制成并且具有端子凹槽60。端子凹槽60的形状对应于FPC9的扁 端子90。然而,本发明的扁端子可以是扁平带状电缆等的一个端部,但不限 于此。
在图3的示例中,连接器1设有八个第一触头2和七个第二触头3。第 一触头和第二触头由金属制成,并且交替布置在壳体6的端子凹槽60的两 侧之间。
如图3和图4所述,每个第一触头2具有"U"形并且具有基部20、上 梁21和下梁22。在每个第一触头2中,基部20具有与壳体6的上部(顶壁) 的内表面接合的保持倒钩(retention barb) 200,并且基部20适配入壳体6 内。上梁21具有第一枢转支承部210,并且上梁21的基侧的厚度大于每个 第二触头3的上梁的基侧的厚度,并且因此上梁21沿竖直方向不易变形。 第一枢转支承部210具有形成在顶端的凸起部211,并且凸起部211具有形 成在凸起部211的底部的接合表面212。下梁22具有形成在下梁22的中点 处的第一触点220、以及用于调节第一触头2插入壳体6的插入长度的挡止 件(例如勾)221。第一触点220位于从第一枢转支承部210向后特定间距 处。当扁端子卯插入由杆件4闭合的端子凹槽60时,第一触点220与在扁 端子90中露出的导电图案(未示出)连接。挡止件221固定至壳体6中的 端子凹槽60的前边缘,从而挡止件221的底部从壳体6的下部(底壁)略 微伸出。由此,挡止件221用作表面安装的引线(lead)。
如图3和图5所示,每个第二触头3也呈"U"形,并且具有基部30、 可弹性变形的上梁31和下梁32。在每个第二触头3中,基部30具有与壳体 6的上部的内表面接合的保持倒钩300,以及用于调节第二触头3插入壳体6 的插入长度的挡止件301,并且基部30适配入壳体6内。挡止件301与壳体 6的下部的后边缘接触,使得挡止件301的底部从壳体6的底部稍微伸出。 由此,挡止件221用作表面安装的引线。上梁31具有形成在顶端的第二枢 转支承部(例如勾)310。下梁32具有形成在顶端的第二触点320。第二触 点320位于从第二枢转支承部310向前特定间距处。当扁端子插入由杆件4 闭合的端子凹槽60时,下梁32向下弹性变形,并且因此第二触点320与在 扁端子90中对应的露出的导电图案弹性连接。如图3和图6所示,杆件4 一体地具有基部40和把手45。基部40包括: 枢接件41和41 ,所述枢接件41和41沿基部40的轴线方向自杆件4的两侧 各自伸出;以及至少一个第一凸部42和至少一个压部43,布置在枢接件41 和41之间。在图3和图6的实例中,在枢接件41和41之间交替布置七个 第一凸部42和八个压部43。
通过形成插孔(第一通孔)420,杆件4设有第一凸部42,第二枢转支 承部310分别插入所述插孔420中。即,杆件4的第一凸部42分别形成在 杆件4的基端部与插孔420之间。如图5所示,每个第一凸部42对应于多 个第二触头3中的一个相应的第二触头3位于上梁31与下梁32之间,并且 与相应的第二触头3的第二枢转支承部310接合。在图5的实例中,第一凸 部42悬挂在第二枢转支承部(勾)310上。杆件4通过枢接件41和41、内 侧板5和5 (两个支承件)、第二枢转支承部310以及第一凸部42由壳体6 枢转地支承。
如图4和图6所示,每个压部43具有插孔(通孔)430,在多个第一触 头2中的一个相应的第一触头2中的上梁21的第一枢转支承部210可以插 入所述插孔430中,并且第二凸部431形成在插孔430的后上部。每个压部 43也形成为使得其厚度大于杆件4的其他部分。杆件4的第二凸部431形成 在杆件4的基端部与插孔430之间并且分别位于第一触头2的上梁21与下 梁22之间。杆件4的第一凸部和第二凸部沿基部40的轴向方向布置。当杆 件4开启时,第一触头2的凸起部211分别插入杆件4的插孔430中,并且 杆件4的第二凸部431分别与第一触头2的接合表面212接合。由此,第一 触头2的第一枢转支承部210将杆件4保持在上部位置以从杆件4的压部43 开启端子凹槽60。在这种情况下,形成在杆件4的基端部的上部的斜面410 与端子凹槽60的底部平行,并且端子凹槽60被开启。当杆件4闭合时,杆 件4的第二凸部431分别与第一触头2的第一枢转支承部210接合,使得杆 件4的压部43的压面(pressing surface)在内侧板5和5之间下降。特别地, 在杆件4中的第二凸部431的上表面432分别与在第一触头2中的第一枢转 支承部210的下表面213接触,并且第一枢转支承部210保持杆件4。由此, 在端子凹槽60中的扁端子90通过杆件4的压部43被压在端子凹槽60的底 部上,并且第一触头和第二触头的触点分别与在扁端子90中露出的导电图案连接。在这种情况下,每个第二触点320与相应的露出的导电图案弹性连
接,同时每个第一触点220与相应的露出的导电图案的连接比每个第二触点 320与相应的导电图案的连接更牢固。
如图3和图7,每个内侧板5为加固金属附件,并且一体地具有插入 壳体6的插入部50、用于支承相应的枢接件41的支承部51、以及凸出的端 部52。
在每个内侧板5中,支承部51的顶端面包括临时支承面510、导引斜面 511和支承面(支承件)512。临时支承面510用于在将杆件4连接至壳体6 的过程中临时地支承两个枢接件41中的一个相应的枢接件41。导引斜面511 用于在将杆件4连接至壳体6的过程中通过将杆件4的基端部与壳体接触而 朝向支承面512导引相应的枢接件41。导引斜面511的前端部高于导引斜面 511的后端部,并且导引斜面511的后端部与临时支承面510相结合。支承 面512用于当杆件4连接至壳体6时支承相应的枢接件41 。支承面512与导 引斜面511的前端部结合,并且支承面512的高度高于临时支承面510。
如图3和图8所示,壳体6具有顶壁(后上壁)61、底壁62、左侧壁 65和右侧壁66,并且由此形成端子凹槽60。
如图4、图5和图8所示,底壁62具有凹槽(长窄槽)以交替布置第一 触头和第二触头的下梁,底壁62形成在壳体6中的端子凹槽60的底部。凹 槽的深度比下梁的厚度大,并且低于第一触头和第二触头的每个触点。特别 地,底壁62包括凹槽621和凹槽622。凹槽621形成为使得第一触头2可以 分别由壳体6的前侧插入。凹槽622形成为使得第二触头3可以分别由壳体 6的后侧插入。另一方面,顶壁61具有分别对应于凹槽621的凹槽611和分 别对应于凹槽622的凹槽612。第一触头2的挡止件221分别固定至壳体6 中的端子凹槽60的前边缘,即凹槽621的底部的凹入的前边缘。
端子凹槽60具有顶部开口 601和狭缝开口 602,顶部开口 601和狭缝开 口 602构成一个开口。顶部开口 601可以通过杆件4开启和闭合。狭缝开口 602形成在壳体6的前侧并且其形状对应于扁端子90的端面900。
壳体6还设置有两个支承件,所述支承件分别位于端子凹槽60的两侧 (即在左侧壁65与右侧壁66之间)并且支承枢接件41和41以使得端子凹 槽60可以通过杆件4开启和闭合。在此实施例中,支承件为通过将内侧板5和5分别放入左侧壁65和右侧壁66内而实现的前述支承面512和512。因 此,壳体6包括内壁67和67,所述内壁67和67分别形成在左侧壁65和右 侧壁66内并且分别具有孔670和670,并且内侧板5和5的插入部50和50 分别插入孔670和670中。
如图8至图10所示,壳体6还具有导引肋620和620,以在将杆件4连 接至壳体6的过程中使杆件4的基端部与第一触点220和220分离。第一触 点220和220布置在导引肋620和620之间。导引肋620和620形成在壳体 6中的端子凹槽60的底部即底壁62上,并且比每个第一触点220自端子凹 槽60的底部伸出得更多。每个导引肋620具有斜面,该斜面的后端部高于 其前端部。导引肋620和620的后端部分别与内壁67和67结合。
在连接器l中,第一枢转支承部和第二枢转支承部交替沿壳体6的长度 (宽度)方向布置成直线。第一触点220分别位于从第一枢转支承部210向 后特定间距处,同时第二触点320分别与第二枢转支承部310以特定的间距 向前布置。简而言之,第一触点220成直线布置在壳体6的中点处,且第二 触点320邻近壳体6的前侧布置成直线。当扁端子90插入由杆件4闭合的 端子凹槽60中时,第一触点和第二触点分别与扁端子90中沿宽度方向布置 的露出的导电图案接触。
此外,在连接器1中,扁端子90插入壳体6的端子凹槽60中并且杆件 4被闭合,并且随后杆件4的压部43挤压扁端子90。由此,第一触点和第 二触点分别与扁端子90的露出的导电图案接触并且与图案电连接。在这种 情况下,下梁32通过扁端子90被向下挤压并且因此弹性变形,因此每个第 二触点320可以在适度的压力下与相应的露出的导电图案弹性连接。
以下参照图11说明连接器1的装配过程。在图11中,每幅在左栏的附 图为沿着内侧板5的长度方向切取的连接器1的局部剖视图,每幅在右栏的 附图为沿着凹槽621的长度方向切取的连接器1的局部剖视图。
如图11的"步骤A"所示,降下的杆件4的枢接件41和41分别位于 内侧板5和5的临时支承面510和510上。于是内侧板5和5的插入部50 和50分别插入壳体6的孔670和670中。
由此,如图11的"步骤B"所示,杆件4的基端部(即,每个压部43 (第二凸部431))更加靠近每个第一触点220,随后如图11的"步骤C"所示,杆件4的基端部到达导引肋620和620。随后,插入部50和50进一 步插入,并且由此杆件4沿着导引肋620和620的斜面向上运动并且杆件4 的基端部接着与壳体6的内壁67和67接触。因此,杆件4的枢接件41分 别通过导引斜面511和511被导引至支承面512和512,并且由此杆件4向 上运动并且因此枢接件41和41分别到达支承面512和512的后端部,如图 11的"步骤D"所示。每个第一凸部42还向上运动并且随后插入相应的第 二触头3的第二枢转支承部310、即插入前述的勾中。
如图11的"步骤E"所示,在内侧板5的支持部51和51中的下底端部 恰好在内壁67和67的孔670和670之下与凹入的底壁62接触。因此,完 成了连接器1的装配过程并且枢接件41和41分别位于支承面512和512上。 每个第一凸部42还与相应的第二触头3的第二枢转支承部310接合。
因此,在将杆件4连接至壳体6的过程中,杆件4的基端部与每个第一 触点220分离并且该基端部与每个第一触点220不接触,因此可以防止杆件 4被每个第一触点220刮削。因此,可以防止扁端子90的每个露出的导电图 案与每个第一触头2之间的接触不良,并且可以改善连接器1的连接可靠性。
尽管本发明已经通过一些优选实施例说明如上,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 不脱离本发明的实质精神和保护范围的情况下对本发明进行等同性的变化 和修饰。
权利要求
1. 一种用于扁端子(90)的连接器(1),所述扁端子(90)包括露出的导电图案,所述连接器(1)包括杆件(4),其具有分别从所述杆件(4)的两侧伸出的多个枢接件(41);壳体(6),其形成有形状与所述扁端子(90)对应的端子凹槽(60),所述壳体(6)还设有多个支承件(512),所述多个支承件(512)位于所述端子凹槽(60)的两侧并且支承所述多个枢接件(41),以使得所述杆件(4)能分别开启和闭合所述端子凹槽(60);以及触头(2),其位于所述端子凹槽(60)中并且具有触点(220),当所述扁端子(90)插入由所述杆件(4)闭合的所述端子凹槽(60)中时所述触点(220)与所述露出的导电图案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6)包括多个导引肋(620),所述导引肋(620)用于在将所述杆件(4)连接至所述壳体(6)的过程中使所述杆件(4)的基端部与所述触点(220)分离,所述触点(220)位于所述多个导引肋(620)之间,所述多个导引肋(620)形成在所述壳体(6)中的所述端子凹槽(60)的底部(62)上,所述多个导引肋(620)比所述触点(220)从所述端子凹槽(60)的所述底部(62)伸出得更多。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其中所述端子凹槽(60)具有顶部开口 (601)和狭缝开口 (602),所 述顶部开口 (601 )和所述狭缝开口 (602)构成一个开口 ,所述顶部开口 (601) 能够通过所述杆件(4)被开启和闭合,所述狭缝开口 (602)形成在所述壳 体(6)的前侧,所述狭缝开口 (602)的形状对应于所述扁端子(卯)的端 面,其中每个所述导引肋(620)具有斜面,所述斜面的后端部高于前端部, 其中所述壳体(6)具有分别与所述多个导引肋(620)的后端部结合的 多个内壁(67),并且所述壳体(6)还设有由金属制成的多个内侧板(5), 所述多个内侧板(5)分别位于所述端子凹槽(60)的两侧,所述多个内侧板(5)的每个顶端面包括临时支承面(510),用于在将所述杆件(4)连接至所述壳体(6)的过程中临时支承所述多个枢接件(41 ) 中相应的枢接件(41);导引斜面(511),用于在将所述杆件(4)连接至 所述壳体(6)的过程中通过使所述杆件(4)的基端部与所述多个导引肋(620) 接触而使所述相应的枢接件(41)朝向所述多个支承件(512)中相应的支 承件(512)导引;以及支承面(512),用于当所述杆件(4)连接至所述 壳体(6)时支承所述相应的枢接件(41),所述导引斜面(511)的前端部高于所述导引斜面(511)的后端部,所 述导引斜面(511)的后端部与所述临时支承面(510)结合,所述支承面(512)为所述相应的支承件(512)并且与所述导引斜面(511) 的前端部结合,所述支承面(512)的高度高于所述临时支承面(510)的高
3.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连接器,其中所述杆件(4)一体地包括基部(40) 和把手(45),所述基部(40)包括多个所述枢接件(41),以及布置在所述多个枢接 件(41)之间的至少一个第一凸部(42)和至少一个压部(43)。
4. 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连接器,其中所述触头(2)包括至少一个第一 触头(2),所述第一触头(2)包括上梁(21)和下梁(22),所述下梁(22)具有第一触点(220),所述第一触点(220)为所述 触点(220);以及挡止件(221),所述挡止件(221)固定至在所述壳体 (6)中的所述端子凹槽的前边缘,其中所述压部(43)具有插孔(430),所述上梁(21)的顶端能插 入所述插孔(430)中;以及第二凸部(431),形成在所述插孔(430)的 后上部,所述第二凸部(431)位于第一触头(2)的所述上梁(21)与所述下梁 (22)之间,所述第二凸部(431)与所述上梁(21)的顶端接触以使得当 所述端子凹槽(60)由所述杆件(4)闭合时所述压部(43)的压面在所述 多个内侧板(5)之间下降。
5. 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连接器,所述连接器包括至少一个第二触头(3), 所述第二触头(3)位于所述端子凹槽(60)中并且具有上梁(31)和下梁(32),其中所述扁端子(90)包括露出的导电图案,其中所述第二触头(3)的所述上梁(31)具有枢转支承部(310), 所述枢转支承部(310)与在所述第二触头(3)的所述上梁(31)与所述下 梁(32)之间的所述第一凸部(42)接合;以及所述第二触头(3)的所述下梁(32)具有第二触点(320),所述第二 触点(320)位于所述第一触点(220)之前并且与所述扁端子(90)的露出 的导电图案弹性连接。
全文摘要
一种用于扁端子的连接器,该连接器包括杆件、壳体和触头。杆件包括枢接件。该壳体设有端子凹槽和支承件。该触头具有触点并且位于端子凹槽中。该壳体包括多个导引肋,以在将杆件连接至壳体的过程中将杆件的基端部与触点分离。该触点位于多个导引肋之间。所述多个导引肋形成在壳体中的端子凹槽的底部上,并且比触点从端子凹槽的底部伸出得更多。
文档编号H01R12/08GK101447610SQ20081017868
公开日2009年6月3日 申请日期2008年11月27日 优先权日2007年11月27日
发明者林拓哉, 桥本俊辅, 西山吉晴 申请人:松下电工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