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连接器端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906138阅读:13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电连接器端子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有关一种电连接器端子,尤其是指一种能调整上下端子接触部的偏移量以适应客 户不同需求的电连接器端子。背景技术
电连接器广泛应用于电子领域,用以将晶片模组电性连接至电路板,以实现晶片模组与 电路板间信号和数据的传输。根据晶片模组导电组件的形状和结构,电连接器一般又可分为 针状栅格阵列(Pin Grid Array, PGA)连接器、球状栅格阵列(Ball Grid Array, BGA)连接 器和平面栅格阵列(Land Grid Array, LGA)连接器。相应地,容设于电连接器中的导电端子 也分为PGA端子、BGA端子和LGA端子。
LGA端子与晶片模组导电片及电路板导电片之间的接合无需采用焊接技术。中国 02287752. 5号专利公开了一种LGA端子,其包括分别与晶片模组及电路板抵接的第一臂部和 第二臂部,还包括连接第一臂部和第二臂部的连接部。该LGA端子呈弓形,第一臂部、第二 臂部与晶片模组、电路板之间的接触部于上下方向在同一竖直面上,然,伴随着晶片模组高 密度的发展趋势,晶片模组与电路板二者之间需连接的导电片并非位于垂直方向上,故,此 种接触部上下方向上处于同一竖直面上的LGA端子逐渐不能满足需要。
美国6, 186,797号专利揭示了一种对向端子,其包括一中心扭转臂、 一体连接在中心扭 转臂两端的两侧板及自该中心扭转臂的中部相对延伸的两弧形弹臂。每一弧形弹臂具有收容 在绝缘本体内的较窄中间部及两端延伸于绝缘本体外的较宽自由接触部,两接触部分别与晶 片模组及电路板接触且接触部于上下方向不在同一竖直面上。此类LGA端子可满足晶片模组 与电路板二者之间偏移量的需要,理论上亦可通过整体旋转的方式而适应晶片模组与电路板 之间不同偏移量的需要。然,实际操作中,LGA端子整体旋转的方式需改变绝缘本体以使 LGA端子的中心扭转臂两端的两侧板固持其内,从而,容设LGA端子的绝缘本体每个端子收容 孔均需调整,由于晶片模组高密度的发展趋势,会使得制程繁琐,成本加大。
因此,确有必要提供一种新的电连接器端子,以克服先前技术中所存在的缺陷。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的电连接器端子,其通过调整上下端子接触部的偏移量以 适应客户不同需求。
3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电连接器端子,其包括第一、第二端子 及连接第一、第二端子的结合部。第一、第二端子均包括接触部及与接触部相连的端子臂, 分别为第一接触部、第一端子臂及第二接触部、第二端子臂。结合部与第一、第二端子为一 体成型,且第一端子或第二端子以结合部为轴旋转实现第一接触部和第二接触部之间相对位 置的调整。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其通过结合部实现上下端子之间的连接, 且可以调整上下端子之间的角度,进而调整上下端子接触部的偏移量,满足客户不同的需求


图1是本发明电连接器端子的立体图。 图2是本发明电连接器端子的正视图。 图3是本发明电连接器端子的侧视图。 图4是本发明电连接器端子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图1至图4介绍本发明电连接器端子1的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电连接器端 子l为一体成型,其包括第一端子ll、第二端子12及连接第一、第二端子ll、 12的结合部13 。第一端子ll包括与晶片模组(未图示)或电路板(未图示)连接的第一接触部lll及与第一接 触部111相连的第一端子臂112。第一端子臂112包括呈弓形的第一连接部1121及自第一连接 部1121下端竖直向下延伸的第一尾部1122。第一尾部1122上设有固持部1123。第二端子12包 括对应地与电路板或晶片模组连接的第二接触部121及第二端子臂122。第二端子臂122包括 呈竖直状态的第二尾部1222及连接第二尾部1222与第二接触部121的第二连接部1221。第二 连接部1221自第二尾部1222斜向下且呈直线状延伸。第一、第二端子ll、 12之间的衔接通过 结合部13连接第一端子11的第一尾部1122及第二端子12的第二尾部1222实现。第一端子ll、 第二端子12以结合部13为轴,沿轴向相对延伸,则第一接触部111与第二接触部121位于结合 部13两端。电连接器端子1通过第一端子11上的固持部1123实现与绝缘本体(未图示)的固持 。当然,固持部1123也可成型于第二端子12的第二尾部1222上。
整个冲压过程为,首先,将平板状的金属板冲成位于同一平面内且平行的上、下两直线 状端子,上、下端子的延伸方向相反且二者之间通过结合部13连接;接着,上端子进一步冲 压成为主体为弓状的第一端子ll,下端子进一步冲压成为弯折状的第二端子12,然,此时, 第一端子11的第一尾部1122与第二端子12的第二尾部1222及结合部13还处于同一平面内;最后,根据客户需求,第一端子ll的尾部1122与第二端子12的第二尾部1222冲成一定的角度a ,二者之间仍通过结合部13连接。第一、第二端子ll、 12的接触部111、 121的运动轨迹投影 到一个平面内,就好像以结合部13为轴线,其中一个接触部相对于轴线不动,而另外一个接 触部的运动轨迹是以轴线为圆心的一个圆,如是,调整第一、第二端子ll、 12的接触部111 、121之间的偏移量。容设该电连接器端子l的绝缘本体配合地预留出可供运动端子(不包含 固持部的端子)活动的空间,故,绝缘本体具通用性。端子制程中,第一、第二步冲压过程 通用而只需更换第三步的模具而设计出不同的角度,即可实现晶片模组导电片与电路板导电 片之间不同偏移量的需要。本发明仅针对端子模具做小范围的改变,而不需要调整塑胶的成 型模具,简化了制程,节约了成本。
权利要求
1.一种电连接器端子,其包括第一、第二端子及连接第一、第二端子的结合部,第一、第二端子均包括接触部及与接触部相连的端子臂,分别为第一接触部、第一端子臂及第二接触部、第二端子臂,其特征在于结合部与第一、第二端子为一体成型,且第一端子或第二端子以结合部为轴旋转实现第一接触部和第二接触部之间相对位置的调整。
2 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电连接器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第二 端子沿轴向方向延伸。
3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连接器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第二 接触部位于结合部两端。
4 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连接器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端子臂 包括呈弓形的第一连接部及自第一连接部下端竖直向下延伸的第一尾部。
5 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连接器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尾部上 设有固持部。
6 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连接器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端子臂 包括呈竖直状态的第二尾部及倾斜向下呈直线状的第二连接部。
7 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连接器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尾部上 设有固持部。
8 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连接器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尾部与 第二尾部之间通过结合部连接。
9 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连接器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尾部与 第二尾部之间形成可调整的角度。
全文摘要
一种电连接器端子,其包括第一、第二端子及连接第一、第二端子的结合部。第一、第二端子均包括接触部及与接触部相连的端子臂,分别为第一接触部、第一端子臂及第二接触部、第二端子臂。结合部与第一、第二端子为一体成型,且第一端子或第二端子以结合部为轴旋转实现第一接触部和第二接触部之间相对位置的调整。本发明电连接器端子通过结合部实现上下端子之间的连接,且可以调整上下端子之间的角度,进而调整上下端子接触部的偏移量,满足客户不同的需求。
文档编号H01R12/57GK101593886SQ20081030178
公开日2009年12月2日 申请日期2008年5月27日 优先权日2008年5月27日
发明者刘家豪, 林俊甫, 许修源 申请人: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