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接器胶套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918383阅读:18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连接器胶套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连接器技术领域,特指一种连接器胶套。
技术背景
现有技术中,有的连接器需要在其铁壳外再包覆有绝缘材料,而 现有做法是直接将铁壳放入模具中一起射出成型外包的绝缘层。这种 结构容易出现铁壳受压变形,使接口插接不畅,与插头发生干涉,以 及造成铁壳上的弹扣失效,不具有弹性,不能起到卡接作用;同时上 述方式不仅导致连接器结构性能降低,而且成型制作较为困难,成品 率低。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匹配连接器铁壳套接,具有保护 铁壳和方便铁壳射出成型加工的胶套。
本实用新型再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制作简便的连接器 胶套。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连接器胶套,该胶套为框形,内部成型有与连接器铁壳匹配的内 通孔,以内通孔去套接连接器铁壳,在内通孔的相应侧壁上设有避空槽,以提供连接器铁壳上的弹扣之活动空间。
上述胶套之前端部设有定位台,定位台与连接器铁壳前端上的外 翻边形成定位卡接,于胶套后端部分设有止退卡槽,用于配合连接器 铁壳相应部位上的卡点,以此形成防退卡接。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胶套,结构简单,实用,用于套接连接器铁壳, 具有如下优点-
1、 胶套可有效保护铁壳,使之结构稳定,不易变形,获得理想 的插接性能。
2、 铁壳套上胶套后再用于射出成型,成型加工更方便,降低加 工难度,提高产率及成品率,节省成本。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立体结构示意附图2为本实用新型剖视结构示意附图3为连接器铁壳结构示意附图4为胶套与铁壳组合动作示意附图5为胶套与铁壳组合后立体示意附图6为胶套与铁壳组合后内部结构示意附图7为胶套与铁壳组合后用于插接外部插头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参阅图1 7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连接器胶套10,用于包覆连接器铁壳20,胶套10为框形,内部成型有与连接器铁壳20匹配 的内通孔11,以内通孔11去套接连接器铁壳20,在内通孔11的相 应侧壁上设有避空槽12,以提供连接器铁壳20上的弹扣21之活动 空间,即胶套10内部具有适当的闪位空间,套接组合后,弹扣21依 然保持足够的弹性用于卡扣工作,以达到稳定插接连接。
胶套10前端部设有定位台13,定位台13与连接器铁壳20前端 上的外翻边22形成定位卡接。图中所示,定位台13跟随胶套一体成 型制作,为胶套端口内周沉陷形成的台阶结构,组装时,胶套10从 铁壳20后端套入,定位台13与外翻边22配合具有定位和卡制的作 用。于胶套10后端部分设有止退卡部14,用于配合连接器铁壳20 相应部位上的卡点23,以此形成防退卡接。图2、 3、 4、 6所示,止 退卡部14是由胶套内壁上凹设一凹部获得,而卡点23是在铁壳相应 部位打压并凸出铁壳外表面形成,卡点23带有弧顶,利于卡入;图 6所示,卡点23与止退卡部14卡接后可防止胶套20退出,限制胶 套,稳定胶套与铁壳之间连接。
参阅图l、 4、 5所示,胶套10外表面设有防滑槽15,以此可加 大装拆时的作用力及防止表面縮水变形,防滑槽15跟随胶套10本体 一体成型制作。
图7所示,胶套10组装后,依然保证铁壳20良好的对插功能。 装上胶套后,再将铁壳用于射出成型包覆绝缘材料时,胶套具有保护 铁壳,使之不变形的作用,使成型制作更可靠,有利于保证产品质量 和成品率。
权利要求1、连接器胶套,该胶套系为用于包覆连接器铁壳,其特征在于该胶套(10)为框形,内部成型有与连接器铁壳(20)匹配的内通孔(11),以内通孔(11)去套接连接器铁壳(20),在内通孔(11)的相应侧壁上设有避空槽(12),以提供连接器铁壳(20)上的弹扣(21)之活动空间。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胶套,其特征在于胶套(10) 前端部设有定位台(13),定位台(13)与连接器铁壳(20)前端上 的外翻边(22)形成定位卡接。
3、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连接器胶套,其特征在于于胶 套(10)后端部分设有止退卡部(14),用于配合连接器铁壳(20) 相应部位上的卡点(23),以此形成防退卡接。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胶套,其特征在于于胶套(IO) 外表面设有可加大装拆时的作用力及防止表面縮水变形的防滑槽(15)。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电连接器技术领域,特指一种连接器胶套。该胶套系为用于包覆连接器铁壳,胶套为框形,内部成型有与连接器铁壳匹配的内通孔,以内通孔去套接连接器铁壳,在内通孔的相应侧壁上设有避空槽,以提供连接器铁壳上的弹扣之活动空间。胶套可有效保护铁壳,使之结构稳定,不易变形,获得理想的插接性能;铁壳套上胶套后再用于射出成型,成型加工更方便,降低加工难度,提高产率及成品率,节省成本。
文档编号H01R13/46GK201285883SQ200820201099
公开日2009年8月5日 申请日期2008年9月22日 优先权日2008年9月22日
发明者李重志 申请人:蔡添庆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