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太阳能电池板规避雨雪连杆连接方法

文档序号:6937618阅读:17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太阳能电池板规避雨雪连杆连接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多块太阳能电池板恥遮雨雪的连杆连接方法,还涉 及一种太阳能电池板调整角度的连杆连接方法,属新能源领域。
背景技术
太阳能发电的原理是以太阳能电池板接受太阳光的照射后,将光能 转化为电能的过程,因此,在太阳能电池板的采光面上必须时刻保持清 洁,以高效率的将光能转化成电能。然而,例如,将太阳能发电场设置 在沙漠地区,由于沙尘爆的影响,太阳能电池板的采光面经常会出现一
层厚厚的沙尘,从而直接影响着太阳能发电的效率;再例如,将太阳能 发电场建设在雨雪地区(例如我国的中、西部等地),当雨雪来临时,太 阳电池板上会堆积厚厚的积雪,即使雪后天晴,太阳能电池板也会在很 长一段时间内无法工作。
解决上述问题的一种最为有效的方案是将多块太阳能电池板通过连 杆串联在一起,使之驱动连杆从而对太阳能电池板作旋转而进行规避沙 尘、雨雪,该方案不仅可以有效的降低太阳能发电场的建设成本,而且 还可以减少运行过程中运行成本和维护费用等,因此,如何进行连杆的 连接设计对太阳能发电产业有着重要意义。

发明内容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提高太阳能发电效率,降低运行和维护成本, 本发明提出一种太阳能电池板 雨雪连杆连接方法。 本发明通过下迷技术方案实现技术目标
一种太阳能电池板规避雨雪连杆连接方法,将多块太阳能电池板a 前后依次设置在无阻碍物的空中,采用连杆15将多块太阳能电池板a 有次序的串联成一体,通过运动连杆15,从而带动多块太阳能电池板a 以铰链件16为圆心作旋转,使之采光面21变换为朝上、朝下、倾斜、垂直的任何一种。所述连杆15与X轴平行设置;连杆15平行设置在X轴 上方或下方,在两端的太阳能电池板a外部均设有滑轮12,在连杆15 的两端设有牵引绳索22,在牵引绳索22的末端均设置驱动设备13,使 之驱动牵引绳索22运动从而带动多块太阳能电池板a作旋转,达到采光 面21变换为朝上、朝下、倾斜、垂直的任何一种的目的,滑轮12应设 置在X轴上或在连杆15相反方向的X轴的另一侧。
所述连杆15平行设置在X轴上、下方,在两端的太阳能电池板a 外部,至少有一端设有滑轮12,在上、下连杆15的两端均设有牵引绳 索22,使之上、下连杆15—端的牵引绳索22相连,在另一端的牵引绳 索22末端设置驱动设备13,使之驱动牵引绳索22运动从而带动多块太 阳能电池板a作旋转,达到采光面21变换为朝上、朝下、倾斜、垂直的 任何一种的目的,所述滑轮12应设置在X轴上。
所述i炎计太阳能电池板a作顺时针方向旋转,L1>H2,且L2〉H1; 设计太阳能电池板a作逆时针方向旋转,L1〉H1,且L2〉H2。
所述连杆15为刚性杆件或为柔性绳索,连杆15为柔性绳索,连杆 15与牵引绳索22为同一根绳索。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积极效果
1. 该方案具有安装简单,运行时的故障率小,维护成本低。
2. 可实现大规模、远程及自动控制。


图1是本发明连杆15平行设置在X轴下方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太阳能电池板a处于倾斜状态的示意图。 图3是图l的太阳能电池板a处于水平状态(采光面21变换为朝上) 的示意图。
图4是连杆15平行设置在X轴上方的示意图。 图5是连杆15平行设置在X轴上、下方的示意图。 图中a—太阳能电池板;b—支座;X—设置在主横杆10上的铰链 件16构成的轴线;10—主横杆;11—支架;12a—中滑轮;12b—边滑轮; 12c—附属滑轮;13—驱动设备;15—连杆;16—铰链件;17—支座;18—支撑柱;21—采光面;22—牵引绳索;L—相邻两支座b的距离;Ll、 L2 --支座b与滑轮12的距离;Hl、 H2—支座b与太阳能电池板两端的距
离;
具体实施例方式
如图1--3所示,该方案包括支撑柱18、主横杆10等组成一空间结 构体系,将多块太阳能电池板a(图示为3块太阳能电池板,也可以为2 块或者20块、200块......)前后依次设置在无阻挡物的该空间结构体系
中,在各太阳能电池板a上设有铰链件16并与支座b铰链连接(铰链件 16图中未示出),使之各太阳能电池板a具有以铰链件16为圆心、以采 光面21前、后或上、下方向作旋转;
连杆15平行设置在X轴下方,在两端的太阳能电池板a外部均设有 滑轮12,在连杆15的两端设有牵引绳索22,在牵引绳索22的末端均设 置驱动设备13,滑轮12设置在X轴上或在连杆15相反方向的X轴的另 一侧。
以上,当设计太阳能电池板a作顺时针方向旋转,L1〉H2,且L2〉 Hl;设计太阳能电池板a作逆时针方向旋转,L1〉H1,且L2〉H2。
当L《H1+H2,太阳能电池板a旋转角度R〈180度;L>H1+H2, 太阳能电池板a旋转角度R > 180度;连杆15为刚性杆件或为柔性绳索, 当连杆15为柔性绳索,连杆15与牵引绳索22为同一根绳索。
连杆15设置在太阳能电池板a的任何一边或在两边对称设置。连杆 15与太阳能电池板a上的支座17作固定连接。
当两端的驱动设备13同时工作时,牵引绳索22驱动连杆15向左或 向右运动,连杆15上的太阳能电池板a緩慢的旋转。
如图2、 3所示,当连杆15向图示方向左侧运动时,连杆15上的太 阳能电池板a緩慢的作顺时针方向旋转,当驱动设备13继续工作,牵引 绳索22相应继续驱动连杆15向图示方向左侧运动,太阳能电池板a经 旋转变换为水平面或者是趋于水平面,即采光面21变换为朝上,此时, 切断电动机电源,驱动设备13停止工作。在驱动i殳备13工作或停止的 任何一个动作过程中,均为驱动设备13驱动连杆15、牵引绳索22运动,而连杆15或牵引绳索22不能反向使驱动设备13工作,因此,当太阳能 电池板a处于任何一种状态时,在连杆15的作用下任何一块太阳能电池 板a都是相对稳定不动的,即使是太阳能电池板a受到风荷栽或其它外 力时也能保ii^目对与该主横杆IO相对稳定。当太阳能电池板a受到的外 力越大,连杆15及牵引绳索22的拉力或压力IW大,因此连杆15及牵 引绳索22必须保证有足够的强度,当连杆15为柔性绳索时,连杆15 及牵引绳索22应选用钢丝绳或尼龙绳等抗拉强度较大的绳索,以确保安 全。
如图4所示,该方案是通过附属滑轮12c将两台驱动设备13设置在 同一側。
如图5所示,连杆15平行设置在X轴上、下方,在两端的太阳能电 池板a外部,两端均设有滑轮12,滑轮12设置在X轴上。在上、下连 杆15的两端设有牵引绳索22,使之上、下连杆15 —端的牵引绳索22 相连,在另一端的牵引绳索22末端^:置驱动i殳备13。
以上方案,当沙尘、雨雪来临时太阳能发电厂的管理人员或自动控 制系统对上述牵引绳索22进行驱动,使之采光面21变换为朝下或倾斜, 即可达到规避沙尘、雨雪的目的;当沙尘或雨雪过后,牵引绳索22又进 行上述操作,即可进行太阳能发电,因此,该方案不仅可以作MJt沙尘、 雨雪,而且还可以调整采光面21与太阳光的照射角度使用,对提高太阳 能发电效率、P条低建设成本有着重要的意义。
权利要求
1.一种太阳能电池板规避雨雪连杆连接方法,将多块太阳能电池板(a)前后依次设置在无阻碍物的空中,采用连杆(15)将多块太阳能电池板(a)有次序的串联成一体,通过运动连杆(15),从而带动多块太阳能电池板(a)以铰链件(16)为圆心作旋转,使之采光面(21)变换为朝上、朝下、倾斜、垂直的任何一种,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杆(15)与X轴平行设置。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杆(15 )平行设置 在X轴上方或下方,在两端的太阳能电池板(a )外部均设有滑轮(12 ), 在连杆(15)的两端设有牵引绳索(22),在牵引绳索(22)的末端 均设置驱动设备(13),使之驱动牵引绳索(22)运动从而带动多块 太阳能电池板(a)作旋转,达到采光面(21)变换为朝上、朝下、 倾斜、垂直的任何一种的目的。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杆(15 )平行设置 在X轴上、下方,在两端的太阳能电池板(a)外部,至少有一端设 有滑轮(12),在上、下连杆(15)的两端均设有牵引绳索(22),使 之上、下连杆(15)—端的牵引绳索(22)相连,在另一端的牵引绳 索(22)末端设置驱动设备(13),使之驱动牵引绳索(22)运动从 而带动多块太阳能电池板(a)作旋转,达到采光面(21)变换为朝 上、朝下、倾斜、垂直的任何一种的目的。
4.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设计太阳能 电池板(a)作顺时针方向旋转,(Ll) > (H2),且(L2) > (Hl )。
5.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设计太阳能 电池板(a)作逆时针方向旋转,(Ll) > (Hl),且(L2) > (H2)。
6.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杆(15 ) 为刚性杆件或为柔性绳索。
7.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杆(15 ) 为柔性绳索,连杆(15)与牵引绳索(22)为同一根绳索。
8.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滑轮(12 )设置在X 轴上或在连杆(15)相反方向的X轴的另一側。
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滑轮(12 )设置在X 轴上。
全文摘要
一种太阳能电池板规避沙尘、雨雪方法,所述将多块太阳能电池板a前后依次设置在无阻挡物的空中;采用连杆15将多块太阳能电池板a有次序的串联成一体;电动机驱动连杆15运动,从而带动多块太阳能电池板a同时、同方向作旋转,使之采光面21变换为朝上、朝下、倾斜、垂直的任何一种,以达到规避沙尘、雨雪的目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杆15与X轴平行设置。该方案具有安装简单,运行时的故障率小,维护成本低,且可实现大规模、远程及自动控制。
文档编号H01L31/05GK101630698SQ200910183128
公开日2010年1月20日 申请日期2009年8月7日 优先权日2009年8月7日
发明者叶春全, 宇 曹 申请人:宇 曹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