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子接头、连接器及其组装方法

文档序号:7180260阅读:10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端子接头、连接器及其组装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端子接头、连接器及其组装方法。
背景技术
日本未审实用新型公布No.2005-222815公开了一种通过将端子接头插入外壳中而构造的连接器。该端子接头包括位于后侧处的开口筒形式的导线筒部,并且该导线筒部巻曲成与通过移除导线的绝缘涂层而暴露的导体电连接。与端子接头相连接的导线被从外壳中抽出。
将具有相对低刚度的铜用作通常导线中的导体。使用比铜具有更高刚度的材料(例如,铝)或比铜具有更低电导率的材料(例如,铝)导致导体变厚,结果是导体的刚度可能增加。在此情形中,如果从外壳中向后抽出的导线在受到沿与从外壳中的抽出方向相交的方向作用的外力时移置,则存在端子接头由于导线的刚度而在外壳中倾斜的可能性。如果导线的姿态改变,则与匹配端子的接触状态可能变得不稳定并且可能降低接触的可靠性。

发明内容
基于上述情形研发出本发明而且本发明的目的是防止端子接头在受到沿与从外壳中的抽出方向相交的方向作用的外力时在外壳中倾斜。
根据本发明,此目的通过独立权利要求的特征来解决。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是从属权利要求的主题。
根据本发明,提供一种将至少部分地插入连接器的外壳的腔中的端子接头,该端子接头包括
端子连接部以及在该端子连接部之后的导线连接部,该端子连接部用作与位于该端子连接部前侧处或前侧附近的匹配端子的连接装置,其中导线连接部将与导线的导体相连,
其中该导线连接部形成有
至少一个倾斜限制部,其能够通过与腔的内壁形成接触来限制端子接头沿与轴线方向相交的方向的倾斜,以及
至少一个姿态校正部,其相对于端子接头的轴线方向倾斜并且在将端子接头插入腔中的过程中能够与腔处的开口缘形成基本滑动接触。
由于 导线连接部形成有能够通过与腔的内壁形成接触来限制端子接头沿与轴线方向相交的方向的倾斜的倾斜限制部,所以防止了端子接头的倾斜,即使外力沿与从外壳中的抽出方向相交的方向作用在导线上。
此外,如果导线的外径可小于端子连接部,则由于腔的内壁与绝缘筒部之间的间隙而可将端子接头以倾斜的姿态插入。在这方面,由于导线连接部形成有相对于端子接头的轴线倾斜的姿态校正部,所以通过姿态校正部与腔处的端子插入开口的开口缘的基本滑动接触来校正端子接头的姿态,即使端子接头以倾斜的姿态插入腔中。
根据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倾斜限制部形成为与姿态校正部连续。
优选地,导线连接部包括至少一个导线筒部和/或至少一个绝缘筒部,该导线筒部将被巻曲成与通过移除导线的绝缘涂层而暴露的导体相连接,而该绝缘筒部将被巻曲成与通过该绝缘涂层环绕的导线的一部分相连接。
进一步优选地,绝缘筒部形成有至少一个倾斜限制部和/或至少一个姿态校正部。
仍进一步优选地,在将绝缘筒部巻曲成与导线连接时,通过绝缘筒部的一个或多个巻曲件的延伸端形成向外突出的至少一个突出部。
最优选地,该突出部使得一个或多个、优选一对当沿与导线的轴线正交的横向方向看时优选具有大致三角形或尖形或大致梯形形状的侧板部被装配在一起,和/或其中突出部从绝缘筒部的前端到后端连续形成。
根据本发明,提供一种连接器,该连接器包括外壳,其中形成有至少一个腔,
根据本发明或其优选实施例的至少一个端子接头,该端子接头沿插入方向、优选基本从后面至少部分地插入腔中,以及
导线,其形成为使得导体至少部分地被绝缘涂层环绕,其中导线连接部与通过移除绝缘涂层而暴露的导体相连接,和/或导线连接部与通过绝缘涂层环绕的导线的一部分相连接。
根据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提供一种连接器,该连接器包括外壳,其中形成有腔,
端子接头,其形成有端子连接部以及在该端子连接部之后的导线连接部,该端子连接部用作与位于该端子连接部前侧处的匹配端子的连接装置,该端子接头从后面插入腔中,以及
导线,其形成为使得导体被绝缘涂层环绕,导线筒部被巻曲成与通过移除绝缘涂层而暴露的导体的前端部相连接,绝缘筒部被巻曲成与通过绝缘涂层环绕的导线的一部分相连接,并且导线被从外壳中向后抽出,
其中该绝缘筒部形成有
倾斜限制部,其能够通过与腔的内壁形成接触来限制端子接头沿与轴线方向相交的方向的倾斜,以及姿态校正部,其相对于端子接头的轴线方向倾斜并且在将端子接头插入腔中的过程中能够与腔的后端处的开口缘形成滑动接触。
由于绝缘筒部形成有能够通过与腔的内壁形成接触来限制端子接头沿与轴线方向相交的方向的倾斜的倾斜限制部,所以防止了端子接头的倾斜,即使外力沿与从外壳中的抽出方向相交的方向作用在导线上。
此外,如果导线的外径小于端子连接部,则由于腔的内壁与绝缘筒部之间的间隙而可将端子接头以倾斜的姿态插入。在这方面,在本发明中由于绝缘筒部形成有相对于端子接头的轴线倾斜的姿态校正部,所以通过姿态校正部与腔的后端处的端子插入开口的开口缘的滑动接触来校正端子接头的姿态,即使端子接头以倾斜的姿态插入腔中。
优选地,倾斜限制部形成为与姿态校正部连续。
由于倾斜限制部与姿态校正部的后端连续,所以能在倾斜限制部的前端没有被腔的开口缘卡住的情况下平滑地完成端子接头的插入。
根据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组装或安装连接器的方法,具体地根据本发明或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提供具有外壳的连接器,该外壳中形成有至少一个腔,
提供端子接头,该端子接头形成有端子连接部以及在该端子连接部之后的导线连接部,该端子连接部用作与位于该端子连接部前侧处或前侧附近的匹配端子的连接装置,将导线连接部与导线的导体相连,以及
将端子接头至少部分地插入腔中,包括
通过使至少一个倾斜限制部与腔的内壁形成接触来限制端子接头沿与轴线方向相交的方向的倾斜,以及
使相对于端子接头的轴线方向倾斜的至少一个姿态校正部与腔处的开口缘基本滑动接触,从而校正端子接头的相对于该腔的姿态。
根据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倾斜限制部形成为与姿态校正部连续。
优选地,导线连接步骤包括将至少一个导线筒部巻曲成与通过移除导线的绝缘涂层而暴露的导体相连接,和/或将至少一个绝缘筒部巻曲成与通过绝缘涂层环绕的导线的一部分相连接。
进一步优选地,绝缘筒部形成有至少一个倾斜限制部和/或至少一个姿态校正部。
仍进一步优选地,在将绝缘筒部巻曲成与导线的连接时,通过绝缘筒部的一个或多个巻曲件的延伸端形成向外突出的至少一个突出部。
最优选地,该突出部使得一个或多个、优选一对当沿与导线的轴线正交的横向方向看时优选具有大致三角形或尖形或大致梯形形状的侧板部被装配在一起,和/或其中突出部从绝缘筒部的前端到后端连续形成。
在阅读了下文优选实施例和附图的详细描述后,本发明的这些和其它目的、特征和优点将变得较为明显。应当理解,尽管实施例是单独描述的,但是其单一特征可结合到另外的实施例。


图l是第一实施例的截面图,
图2是端子接头的后视图,以及图3是第二实施例的截面图。
附图标记清单
10A ...连接器
10 ...外壳
11 ...腔
20 ...端子接头
21 ...端子连接部
22 ...导线连接部
23 ...导线筒部
24 ...绝缘筒部
31 ...姿态校正部
32 ...倾斜限制部
40 ...导线
41 ...导体
42 ...绝缘涂层
B..连接器
50 ...端子接头
51 ...端子连接部
52 ...绝缘筒部
56 ...姿态校正部
57 ...倾斜限制部
具体实施方式
下文,参照图1和图2描述本发明的第一优选实施例。此实施例的连接器A设有外壳10、至少一个端子接头20和至少一条导线40。
导线40通常具有通过绝缘涂层42环绕导体41的已知形式。在导线40的前端处或前端附近,在与端子接头20连接之前,将绝缘涂层42或至少部分地将绝缘涂层42移除,从而使导体41至少部分地暴露。将具有比铜更高刚度的材料(例如,铝)和/或具有比铜更低电导率的
材料(例如,铝)用作导体41的材料。外壳10由例如合成树脂制成,而在外壳10中形成在向前和向后方向上大体窄而长的腔11。优选地,腔11的后端用作外壳10的后端
面上的端子插入开口 12。
特别地,端子接头20是通过向冲压或切削成指定(预定或可预定)形状的导电(优选金属)板材应用弯曲、折叠和/或压纹等而形成的阴端子,并且端子接头20的前侧或前部用作优选大致(优选大致矩形、多边形、圆形、滚圆形等)管的形式的端子连接部21。特别地,端子连接部21具有已知的形式并用作与形成在匹配(优选为阳)端子上的
窄而长的凸出部(未示出)的连接装置。
优选大致至少一个开口筒的形式的导线连接部22形成在端子接头20的后侧处或后侧附近(当在沿端子接头向腔11中的插入方向ID看时,在端子连接部21之后)。导线连接部22包括形成在导线连接部22处或其附近(优选前侧)的至少一个导线筒部23以及优选形成在后侧处或后侧附近(在导线筒部23之后)的至少一个绝缘筒部24。
导线筒部23使得一个或多个、优选一对第一巻曲件27从第一底壁26 (优选大致相对的侧(左和右)缘)竖起或突出并且能巻曲或弯曲或折叠成与导线40的导体41的电连接。在巻曲或弯曲或折叠时,第一巻曲件27变形并至少部分地在置于第一底壁26上的导体41周围缠绕,由此导体41至少部分地、优选基本完全地被导线筒部23环绕。在将导线筒部23巻曲或弯曲或折叠成与导体41的连接的情况下,导线筒部23的上端的高度低于端子连接部21的上表面。
绝缘筒部24使得一个或多个、优选一对第二巻曲件29从与导线筒部23的第一底壁26基本连续的第二底壁28竖起或突出。将绝缘筒部24巻曲或弯曲或折叠成与至少部分地被绝缘涂层42覆盖的导线40的前端部的一部分的电连接。在巻曲或弯曲或折叠时,第二巻曲件29变形并至少部分地绕置于第二底壁28上的导线40缠绕,由此导线40
12至少部分地、优选基本完全地被绝缘筒部24环绕。
在将绝缘筒部24巻曲成与导线40的连接时,通过绝缘筒部24的第二巻曲件29的延伸端形成向外或向上(与朝着第二底壁28的方向基本相反的方向)突出的突出部30。突出部30使得一个或多个、优选一对当沿与导线40的轴线方向竖直的横向方向观察时,(优选具有大致三角形或尖形的)侧(左和/或右)板部装配在一起,并且突出部30从绝缘筒部24的前端到后端连续形成。突出部30的前端处于最低的位置(径向最向内的位置)处,突出部30的后端(或与其靠近的部分)处于最高的位置(径向最向外的位置)处,并且突出部30的上缘朝着前侧向下或向内倾斜或有斜度。此突出部30的上缘或外缘用作从前端到后端的姿态校正部31。此外,突出部30的后端,即最高部(或径向最向外的部分)用作倾斜限制部32。绝缘筒部24的第二底壁28的下表面优选与端子连接部21的底壁的下表面处于基本相同的高度(径向位置),和/或倾斜限制部32的上缘优选与端子连接部21的上或外表面处于基本相同的高度(径向位置)。
沿插入方向ID、优选基本从后面将端子接头20插入腔11中。插入到基本合适位置的端子接头20通过未示出的已知锁定部或锁定矛杆保持。在端子接头20被插入的情况下,将导线40从外壳10、优选从外壳10的后表面基本向后抽出。在端子接头20的前侧处,在端子连接部21的上和/或下表面与腔11的顶和底表面之间仅限定用于端子接头20向腔11中平滑插入的微小间隙。因而,没有供端子接头20进行大地竖直抖动的空间。
在端子接头20的后端处,在第二底壁28的下表面与倾斜限制部32之间仅限定用于将端子接头20向腔11中平滑插入的微小间隙。因而,没有供端子接头20进行大地竖直抖动的空间。因此,即使外力沿与从外壳10的抽出方向相交的方向作用在导线40上,通过第二底壁28与腔11的底面的接触或者通过倾斜限制部32与腔11的顶面的接触,也没有使端子接头20在腔11中倾斜的可能性。
因为导线40的外径小于端子连接部21,所以由于腔11的内壁与绝缘筒部24之间的空间而可将端子接头20以倾斜的姿态插入。在这方面,在此实施例中,由于绝缘筒部24形成有相对于端子接头20的轴线AL和/或端子接头20向腔11中的插入方向ID倾斜的至少一个姿态校正部31,所以通过姿态校正部31与腔11的端子插入开口 12的开口缘(或与其靠近的部分)的接触(优选基本滑动接触)来校正端子接头20的姿态,即使端子接头20以倾斜的姿态插入腔11中。
此外,由于倾斜限制部32优选形成为与姿态校正部31的后端连续,所以能在倾斜限制部32的前端没有被腔11的端子插入开口 12的开口缘卡住的情况下平滑地完成端子接头20的插入。
因此,要防止端子接头在受到沿与从外壳中的抽出方向相交的方向作用的外力时在外壳中倾斜,端子接头20的导线连接部(优选导线连接部的绝缘筒部24)形成有至少一个倾斜限制部32和至少一个姿态校正部31,该倾斜限制部32通过与腔11的内壁形成接触能够限制端子接头20沿与轴线方向AL(或端子接头20向腔U中的插入方向ID)相交的方向的倾斜,而该姿态校正部31相对于端子接头20的轴线方向AL (或插入方向ID)倾斜并且在将端子接头20插入腔11中的过程中能够与腔11的后端处的开口缘形成(优选基本滑动)接触。
<第二实施例〉
接下来,参照图3描述本发明的第二优选实施例。第二实施例的连接器B在形成于端子接头50的绝缘筒部52中的至少一个倾斜限制部57和/或至少一个姿态校正部56的构造上与第一实施例不同。由于其它构造与第一实施例中相似或基本相同,所以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这些构造,并且不再对其结构、功能和效果进行描述。绝缘筒部52形成有大致向外或向上(与朝着第二底壁53的方向基本相反的方向)突出的至少一个突出部55,该突出部55优选在通过巻曲或弯曲或折叠而与导线40连接时由第二巻曲件54的延伸端形成。突出部55使得一个或多个、优选一对(优选当沿与导线40的轴线正交的横向方向观察时,具有大致非等腰梯形形状)侧(左和/或右)板部装配在一起,和/或优选从在绝缘筒部52的前端之后的位置到绝缘筒部52的后端连续形成。
突出部55的前端侧用作姿态校正部56,姿态校正部56的上缘朝着前部向下(或径向向内)倾斜。姿态校正部56的前端(或靠近前端的部分)处在最低的位置(径向最向内)处,而姿态校正部56的后端(或靠近后端的部分)处于最高的位置(径向最向外)处。突出部55的后端侧(或靠近后端的部分)用作倾斜限制部57,倾斜限制部57的上缘具有基本恒定的高度。绝缘筒部52的第二底壁53的下表面优选与端子连接部51的底壁的下表面处于基本相同的高度(或径向位置),和/或倾斜限制部57的上缘或外缘与端子连接部51的上表面处于基本相同的高度(或径向位置)。
沿插入方向ID插入腔11中的端子接头50的竖直倾斜通过绝缘筒部52的第二底壁53或倾斜限制部57与腔11的内表面的接触来限制。此外,当端子接头50以倾斜的姿态插入腔11中时,姿态校正部56与端子插入开口 12的开口缘(或靠近开口缘的部分)形成(优选基本滑动)接触以基本校正端子接头50的姿态。
由于倾斜限制部57优选形成为与姿态校正部56的后端基本连续,所以能在倾斜限制部57的前端没有被腔11的端子插入开口 12的开口缘卡住的情况下平滑地完成端子接头50的插入。
<其它实施例>
本发明不限于上文所述和所示的实施例。例如,下面的实施例也被包含在由权利要求限定的本发明的技术范围内。
(1) 尽管在上面的实施例中,倾斜限制部形成为与姿态校正部的后端连续,但是倾斜限制部可布置在与姿态校正部的后端向后隔开的位置处。
(2) 尽管在上面的实施例中,端子接头是阴端子接头,但是本发明也可应用于端子接头是在前端处包括窄而长的凸出部的阳端子接头的情形中。
(3) 尽管将端子接头描述为通过巻曲连接到导线,但是诸如绝缘置换等对它的任何其它连接也是可能的。
权利要求
1.一种待至少部分地插入连接器(A;B)的外壳(10)的腔(11)中的端子接头(20;50),包括端子连接部(21)以及位于所述端子连接部(21)之后的导线连接部(22),所述端子连接部用作与位于其前侧处或前侧附近的配合端子相连的连接装置,其中,所述导线连接部(22)待与导线(40)的导体(41)相连接,其中,所述导线连接部(22)形成有至少一个倾斜限制部(32;57),所述至少一个倾斜限制部能够通过与所述腔(11)的内壁相接触来限制所述端子接头(20;50)在与轴线方向(AL)相交的方向上的倾斜,以及至少一个姿态校正部(31;56),所述至少一个姿态校正部相对于所述端子接头(20;50)的所述轴线方向(AL)倾斜,并且在将所述端子接头(20;50)插入所述腔(11)中的过程中,所述至少一个姿态校正部能够与所述腔(11)处的开口缘基本滑动接触。
2.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端子接头,其中,所述倾斜限制部(32; 57)形成为与所述姿态校正部(31; 56)连续。
3. 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的一项或多项所述的端子接头,其中,所 述导线连接部(22)包括至少一个导线筒部(23),所述至少一个导线筒部被巻曲成与通 过移除所述导线(40)的绝缘涂层(42)而暴露的所述导体(41)相 连接,和/或至少一个绝缘筒部(24; 52),所述至少一个绝缘筒部被巻曲成 与被所述绝缘涂层(42)环绕的所述导线(40)的一部分相连接。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端子接头,其中,所述绝缘筒部(24; 52)形成有所述至少一个倾斜限制部(32; 57)禾Q/或所述至少一个姿态校正部(31; 56)。
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端子接头,其中,在将所述绝缘筒部(24; 52)巻曲成与所述导线(40)相连接后,由所述绝缘筒部(24; 52) 的一个或多个巻曲件(29)的延伸端而形成向外突出的至少一个突出 部(30; 55)。
6.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端子接头,其中,所述突出部(30; 55) 使得一个或多个、优选一对侧板部被装配在一起,和/或其中所述突出 部(30; 55)从所述绝缘筒部(24; 52)的前端到后端连续形成,并 且,当沿着与所述导线(40)的轴线相正交的横向方向看时,所述侧 板部优选具有大致三角形或尖形或大致梯形形状。
7. —种连接器(A; B),包括-外壳(10),在所述外壳中形成有至少一个腔(11), 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的一项或多项的至少一个端子接头(20; 50),所述端子接头(20; 50)沿插入方向(ID)、优选基本从后面至少部分地插入所述腔(11)中,以及导线(40),其形成为使得导体(41)至少部分地被绝缘涂层(42)环绕,其中,所述导线连接部(22)与通过移除所述绝缘涂层(42)而 暴露的所述导体(41)相连接,和/或所述导线连接部(22)与被所述 绝缘涂层(42)环绕的所述导线(40)的一部分相连接。
8. —种组装连接器(A; B)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提供具有外壳(10)的连接器(A: B),所述外壳中形成有至少—个腔(11),提供端子接头(20; 50),所述端子接头形成有端子连接部(21) 以及位于所述端子连接部(21)之后的导线连接部(22),所述端子连 接部用作与位于其前侧处或前侧附近的配合端子相连的连接装置;将所述导线连接部(22)与导线(40)的导体(41)相连接,以及 将所述端子接头(20; 50)至少部分地插入所述腔(11)中,包括通过使至少一个倾斜限制部(32; 57)与所述腔(11)的内壁相 接触来限制所述端子接头(20; 50)在与轴线方向(AL)相交的方向 上的倾斜,以及使得相对于所述端子接头(20; 50)的轴线方向(AL)而倾斜的 至少一个姿态校正部(31; 56)与所述腔(11)处的开口缘基本滑动 接触,从而校正所述端子接头(20; 50)相对于所述腔(11)的姿态。
9. 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倾斜限制部(32; 57) 形成为与所述姿态校正部(31; 56)连续。
10. 根据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导线连接步骤 包括将至少一个导线筒部(23)巻曲成与通过移除所述导线(40) 的绝缘涂层(42)而暴露的所述导体(41)相连,禾B/或将至少一个绝 缘筒部(24; 52)巻曲成与被所述绝缘涂层(42)所环绕的所述导线(40)的一部分相连接。
11. 根据权利要求IO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绝缘筒部(24; 52) 形成有所述至少一个倾斜限制部(32; 57)和/或所述至少一个姿态校 正部(31; 56)。
12. 根据权利要求ll所述的方法,其中,在将所述绝缘筒部(24; 52)巻曲成与所述导线(40)相连接后,由所述绝缘筒部(24; 52) 的一个或多个巻曲件(29)的延伸端而形成向外突出的至少一个突出 部(30; 55)。
13. 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突出部(30; 55) 使得一个或多个、优选一对侧板部被装配在一起,和/或其中所述突出部(30; 55)从所述绝缘筒部(24; 52)的前端到后端连续形成,并 且当沿着与所述导线(40)的轴线正交的横向方向看时,所述侧板部 优选具有大致三角形或尖形或大致梯形形状。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端子接头、连接器及其组装方法,其目的是要防止端子接头在受到沿与从外壳中的抽出方向相交的方向作用的外力时在外壳中倾斜。端子接头(20)的绝缘筒部(24)形成有倾斜限制部(32)和姿态校正部(31),该倾斜限制部能够通过与腔(11)的内壁形成接触来限制端子接头(20)沿与轴线方向相交的方向的倾斜,而该姿态校正部相对于端子接头(20)的轴线方向倾斜并且在将端子接头(20)插入腔(11)中的过程中能够与腔(11)的后端处的开口缘形成滑动接触。
文档编号H01R13/42GK101673892SQ20091020308
公开日2010年3月17日 申请日期2009年5月19日 优先权日2008年9月10日
发明者野田昌宏 申请人:住友电装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