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接装置及其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180258阅读:7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连接装置及其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关于一种连接装置及其连接器,尤其涉及一种连接电子装置信号 线的连接装置及其连接器。
背景技术
目前各式电手装置进行连接以传输信号时, 一般通过连接缆线连接到两 个电子装置的连接端子后加以传输。例如主机板与显示屏幕,通过支持显示 接口标准的连接缆线加以连接,以利从主机板传输显示输出信号到显示屏 幕。连接缆线的线路会根据其所欲连接的电子装置而设置,使连接线路两端 所连接的电子装置可通过连接缆线而正确对应连接。然而,不同规格的显示
屏幕与主机板的连接配置方式不同,例如不同分辨率的显示屏幕与主机板 的接脚对应位置不完全相同。因此,例如在电脑系统的测试过程中,若要轮 流测试主机板与不同规格的显示屏幕连接后的运作状况时,必须准备多条对 应不同接脚配置的连接缆线,根据每次所欲连接的不同显示装置而替换不同 的连接缆线。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了提供一种连接装置及其连接器,以供简便地更换所欲连接的 电子装置,免除为了连接不同电子装置而需准备多种连接缆线的不便。
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根据本发明的其中一种方案,提供一种连接装置, 用于供连接多个信号线及电子装置的一组信号端子。连接装置中包括一连接 器及一转接器。连接器还包括一基座、多个连接端子、多个连接槽及固定结 构。转接器还包括一主体、多个转接端子及多个连接槽。基座具有数个端子
开口和数个连接开口;连接端子设置在基座的外侧,其中每一连接端子开设
一个贯穿连接端子的第 一连接槽,第 一连接槽的设置位置对应于基座的端子
开口;第二连接槽的设置位置对应于连接开口,其用于连接信号端子;每一 个连接端子与一个第二连接槽经由基座电性连接;每一个连接端子用于供至
4少 一条信号线穿入其第 一连接槽。
转接器的主体设有数个转接开口;多个转接端子设置于主体的外侧,转 接端子一一穿入第二连接槽并电连接连接器;第三连接槽的设置位置对应于 转接开口,用以电连接电子装置的该组信号端子;每一个转接端子与一个第 三连接槽经由主体电性连接。
借此,电连接到连接装置的信号端子,即可与穿入至少一个第一连接槽 的信号线电性连接,信号线所传送的信号经由对应电性连接的信号端子传送 到电子装置,以供电子装置才艮据信号运作。


图1本发明所提供的一-连接器实施例的下视图2本发明所提供的一-连接器实施例的上视图3本发明所提供的一-连接器实施例的固定结构立体图4本发明所提供的另一连接器实施例的下视图5本发明所提供的一-连接装置实施例的分解下视图6本发明所提供的一-连接装置实施例的分解上视图7本发明所提供的一-连接装置实施例的组合示意图;及
图8本发明所提供的一-电子装置控制系统实施例的示意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1, la-b连接器 10, 10a-b基座 100端子开口 102连4妄开口 104第一外侧 104a第一基座外侧 106第二外側 106a第二基座外侧 108内侧壁 12连接端子 120第一连接槽 14凸起14a第一凸起部 140第二连接槽 16导电端子 18固定结构 180本体 182卡合件 1820第一夹持部 18202连接部 18204第一开口 1822第二夹持部 18222延伸部 18224第二开口 1824夹持空间 3转接器 30主体
300第一主体外侧 302第二主体外侧 304转接开口 32转接端子 34第二凸起部 340第三连接槽 36导电端子 50连接装置 52主机板 520信号传输端子 54显示装置 540信号端子 56信号线 58连接缆线
具体实施方式
图1所示为本发明所提供的一种连接器实施例的下视示意图,请同时参
照图2所示该连接器上视示意图。该连接器1包括一基座10、多个连接端子 12、 一凸起部14及一固定结构(图未示)。
基座IO具有多个端子开口 100和多个连接开口 102,分别设置于基座 10的第一外侧104及第二外侧106。连接端子12i殳置在基座10的第一外侧 104,且每一个连接端子12均设有一个贯穿连接端子12的第一连接槽120, 每个第一连接槽120对应于一个设置在第一外侧104的端子开口 100的位置 而设置。凸起部14设置于基座10的第二外侧106,并在凸起部14设有贯穿 凸起部14的多个第二连接槽140 (参照图2),每个第二连接槽140的设置 位置则对应于设置在第二外侧106的连接开口 102。每一连接端子12通过基 座10中的导电端子16与一个第二连接槽140对应连接。
每个连接端子12用于供穿入至少一条信号线到第一连接槽120中,信 号线并可穿透第一连接槽120及通过端子开口 100,而多个第二连接槽140 则用以电连接一组信号端子。由于每个连接端子12与一个第二连接槽140 对应连接,因此,穿入第一连接槽120的信号线即与连接在相对应的第二连 接槽140的信号端子电连接,借此而将信号线所传输的信号(如低电压差分 信号)送到信号端子所在的电子装置上。使用者若在连接端子12的同一个 第一连接槽120中穿入传输不同信号源的信号线,连接在相对应的第二连接 槽140的信号端子即接收到不同的信号源,借此可使电子装置依该组信号端 子所接收到的不同信号源的组合,与信号源的来源端(如一控制装置)通信。
为了防止穿入第一连接槽120的信号线松脱,在本实施例中利用固定结 构将信号线加以固定。请参照图3所示,其为本发明所提供一种固定结构实 施例的示意图。固定结构18埋设在基座10内,其包括沿着基座10的端子 开口 100而设置的一本体180及多个与本体180连结的卡合件182。卡合件 182数量与连接端子12相同,且设置位置对齐端子开口 IOO及第一连接槽 120,其用于将穿过第一连接槽120及端子开口 100的信号线加以卡合固定, 防止线材脱落。
每一卡合件182还包括一第一夹持部1820及一第二夹持部1822;第一 夹持部1820具有两端, 一端i殳有连冲妻部18202、另一端则i殳有一第一开口 18204;第二夹持部1822亦具有两端,其一端"i殳有延伸部18222、另一端则 设置一第二开口 18224。其中,第一夹持部1820与第二夹持部1822为具有弹性的材质;第一夹持部1820的连接部18202穿过第二夹持部1822的第二 开口 18224而连4妄到本体180,而第二夹持部1822的延伸部18222则穿过第 一夹持部1820的第一开口 18204,并抵靠于基座10的内侧壁108。借此, 使得第一夹持部1820与第二夹持部1822之间形成一个可略为扩张的夹持空 间1824,当信号线通过卡合件182的夹持空间1824时,由第一夹持部1820 及第二夹持部1822共同夹持信号线以防止其脱落。信号线穿过基座10的端 子开口 IOO后即通过卡合件182的夹持空间1824,以电连接导电端子。当然, 固定结构不限于图3所示的实施例一种,上述说明及附图仅为一参考例示作 法。
除上述连接器1实施例外,图4为本发明提供的另一种连接器实施例下 一见示意图。本实施例的连接器la亦包括基座10a、设置在第一外侧104的多 个连接端子12及其第一连接槽120,本实施例与第一及图2所示实施例的差 异在于第二连接槽140设置在基座10a之内,而第二连接槽140设置的位 置仍对应于连接开口 102的位置。当信号端子穿入第二连接槽140时,信号 端子即穿入基座10a。本实施例的基座10a中亦可埋-没由本体180及卡合件 182固定结构18,由卡合件182将穿入第一连接槽120的信号线加以卡固, 使信号线的金属线芯穿过由第一夹持部1820及第二夹持部1822所形成的夹 持空间1824,并稳固地接触导电端子,与穿入第二连接槽140的信号端子电 连接。
图5为本发明所提供的一种连接装置实施例的下视示意图,连接装置50 包括一连接器lb及一转接器3。请一并参照图6所示的上视示意图。连接器 lb如第一及图2所示的实施例,包括i殳有数个端子开口 IOO和数个连接开口 102的基座10b、设置在第一基座外侧104a的多个连4妻端子12及其第一连 接槽120、及设置在第二基座外侧106a的第一凸起部14a及其第二连接槽 140。每个连接端子12与多个第二连接槽140的其中一个利用基座10b中的 导电端子16互相电连接。
转4^器3包括一主体30、多个转接端子32及一第二凸起部34。主体30 具有第一主体外侧300、第二主体外侧302及多个转接开口 304。转接端子 32设置在第一主体外侧300,第二凸起部34则设置在第二主体外侧302。其 中,第二凸起部34设有多个贯穿第二凸起部34的第三连接槽340,每个第 三连接槽340的设置位置对应于主体30所设置的多个转接开口 304。每一转接端子32利用主体30中的导电端子36与一个第三连接槽340电连接。
其中,连接器lb的每个连接端子12仍用于供信号线穿入其第一连接槽 120,而转接器3的多个转接端子32则——对应穿入连接器lb的第二连接 槽140,使转接端子32与穿入第一连接槽120的信号线电连接。转接器3 的第三连接槽340用于电连接一组信号端子。
本实施例的连接装置50的组合示意图请参照图7。由于每一连接端子 12个别与一个第二连接槽140电连接;每一个转接端子32个别与一个第三 连接槽340电连接;而连接器lb与转接器3又通过转接端子32穿入第二连 接槽140而一一电连接;因此,穿入第三连接槽340的信号端子,即可接收 到穿入第一连接槽120的信号线所传送的信号源。当^f吏用者将传送信号源的 信号线穿入不同的第一连接槽120时,信号源就会由该组信号端子中不同的 端子所接收。
在其他的连接装置实施例中,所述的连接器可如图4所示,将第二连接 槽140设置在基座10a中,并且亦以固定结构18将信号线固定;而转接器 的设置亦可仿照图4的连接器的结构,将第三连接槽340设置在主体30中, 以减少连接装置的体积。
图8为本发明所提供的一种电子装置控制系统实施例的示意图,其供控 制单元利用上述实施例中的连接装置,便利地对不同规格的电子装置进行控 制。在本实施例中,控制单元为嵌入式系统的一主机板52,电子装置为一显 示装置54, 二者以低电压差分信号(Low Voltage Difference Signal, LVDS ) 传输接口进行信号传输,显示装置54的一组信号端子540及主机板52的一 组信号传输端子520相容于低电压差分信号的标准。
当测试人员欲将显示装置54连接到主机板52以进行测试时,可先将信 号端子540插入连接装置50中的第三连接槽以对应电连接;或是经由一连 接缆线58,由连接缆线58两端分别将信号端子540与第三连接槽对应连结。 与显示装置54连接后的连接装置50,其每一连接端子12即相当于信号端子 540上的每一接脚(pin)。测试人员即可将信号线56的一端连接到主机板52 的信号传输端子520上,另一端则根据每一个信号端子540与每一个信号传 输端子520的接脚配置(pin assignment)关系,将连4妄到信号传输端子520 上特定孔位的信号线56穿入连接端子的第一连接槽,以将信号通过连接装 置50传送到应与所述孔位对应连接的信号端子540接脚上。经由连接装置50传送信号的优点在于,当使用者欲连接不同规格的各 个显示装置到主机板52上——测试,而各个显示装置与主机板52的接脚配 置不同时,使用者并不需要为了适应各种不同接脚配置关系,而准备多种专 用传输线。使用者只需要根据显示装置的信号端子与信号传输端子520的接 脚配置关系,改变信号线56所穿入的第一连接槽120的位置即可。
举一具体例子说明,例如显示装置A为一 1280 x 1024像素的双通道面 板,而显示装置B为一 1680 x 1050像素的双通道面板,其信号端子a及b 各具有30个接脚,自第1个接脚到第30个接脚分别用于传输不同的信号, 如电源(VCC)输入、电源接地(GND)或时钟(CLK)输入。显示装置A 与主机板52的接脚配置不同于显示装置B与主机板52的接脚配置,换句话 说,信号端子a与信号端子b中相同的接脚位置并不一定连接到信号传输端 子520上的相同孔位。例如信号端子a的第30个脚位不需要连接到信号 传输端子520,但是信号端子b的第30个脚位则需要连接到信号传输端子 520的第15个孔位上。在此情形下,当显示装置A连接在连接装置50上时, 连接装置50的第30个连接端子12不需穿入任何信号线56;但显示装置B 连接到连接装置50时,第30个连接端子12则穿入连着信号传输端子520 的第15个孔位上的信号线56。如此,即可供使用者,特别是嵌入式系统的 测试人员,自由变换不同规格的电子装置,而便利且省时地进行与控制单元 的连4妄测试。
虽于上述各实施例中所述的连接器当中,连接端子与第二连接槽分设在 基座的第一及第二外侧,然而根据实施例所公开的内容和附图,技术人员可 经过调整后,将此二者均设置在基座的同一侧,而连接端子仍分别和第二连 接槽通过基座的导电端子一一电连接;连接装置中的转接器亦然。
综合上述,本发明已明确公开一种连接装置及其连接器,借由连接装置 可灵活地连接电子装置的信号端子。即使因不同电子装置的信号端子的接脚 配置相异,亦无须为了适用每一种不同接脚配置而准备不同的连接缆线。使 用者可通过连接器或连接装置,依照每种电子装置的接脚配置, 一一将连接 另一装置(如主机板)的信号线穿入正确的连接端子位置,以传送信号到信 号端子的正确接脚上,供电子装置根据所接收的信号运作。
此外,以本发明所提供的连接装置及连接器连接信号线与电子装置,运 用在电子系统的测试过程中,可节省测试人员时间,避免为了测试具有不同接脚配置的电子装置而另行准备多种连接缆线,或是在置换连换缆线的过程 中损坏连接缆线或信号端子,并且也节省购买多种不同连接缆线的成本。
上述所列举的项目仅为供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手段,并非用以限制本发明 所适用的范畴,如有其他符合本发明的精神与未实质改变本发明的技术手段 的,均属本发明所涵盖保护的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连接器,用于供连接一到多条信号线及一电子装置的一组信号端子,该连接器包括一基座,具有多个端子开口及多个连接开口;多个连接端子,设置于该基座的一第一外侧,每一连接端子设有贯穿该连接端子的一第一连接槽,所述第一连接槽的设置位置对应于所述端子开口,每一所述连接端子用以供穿入一条所述信号线到该第一连接槽;多个第二连接槽,其设置位置对应于所述连接开口,用以电连接该组信号端子,每一所述第二连接槽与所述连接端子之一经由该基座对应连接;及一固定结构,用以固定穿过所述第一连接槽的信号线;借此,该组信号端子电连接到该连接器,以接收穿入该第一连接槽的所述信号线的信号。
2. 才艮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其中,该固定结构还包括 一本体,埋设于该基座;及多个卡合件,所述卡合件埋设于该基座而连接到该本体,并分别对应于 所述第 一连接槽的位置而设置;其中,每一卡合件用于卡合穿透该卡合件所对应的该第一连接槽的该信号线。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连接器,其中,所述卡合件为弹性材质。
4.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连接器,其中,每一卡合件还包括 一第一夹持部,具有两端,其一端^1有一连接部,另一端设有一第一开口;及一第二夹持部,具有两端,其一端设有一延伸部穿过该第一开口至该基 座的一内侧壁,另一端i殳有一第二开口;其中,该连接部穿过该第二开口而连接该本体。
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其中还包括一凸起部,设置于该基座 的一第二外侧,所述第二连接槽穿透该凸起部。
6.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其中,该连接器用以连接相容于低电 压差分信号的所述信号线。
7.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其中,该电子装置为显示屏幕,该组信号端子用于接收低电压差分信号。
8. —种连接装置,用于供连接一到多条信号线及一电子装置的一组信号 端子,该连接装置包括一连接器-.一基座,具有多个端子开口及多个连接开口;多个连接端子,设置于该基座的一第一基座外侧,每一连接端子设有贯 穿该连接端子的一第 一连接槽,所述第 一连接槽的设置位置对应于所述端子 开口,每一所述连接端子用以供穿入一条所述信号线到所述第一连接槽;及多个第二连接槽,其设置位置对应于所述连接开口,所述第二连接槽与所述连接端子分别经由该基座对应电连接; 一转接器,包括 一主体,具有多个转接开口;多个转接端子,设置于该主体的一第一主体外侧,所述转接端子穿入所 述第二连接槽以电连接该连接器;及多个第三连接槽,其设置位置对应于所述转接开口,用以供连接该组信 号端子,所述第三连接槽与所述转接端子分别经由该主体对应电连接;借此,该组信号端子电连接到该连接装置,以接收穿入该第一连接槽的 所述信号线的信号。
9. 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连接装置,其中,该连接器还包括 一固定结构,用以固定穿过所述第一连接槽的信号线。
10. 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连接装置,其中,该连接器还包括 一第一凸起部,设置于该基座的一第二基座外侧,所述第二连接槽穿透该第一凸起部。
11. 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连接装置,其中,该转接器还包括 一第二凸起部,设置于该主体的一第二主体外侧,所述第三连接槽穿透该第二凸起部。
12. 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连接装置,其中,该连接装置用以连接相容于 低电压差分信号的所述信号线。
13. 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连接装置,其中,该电子装置为显示屏幕,该 组信号端子用以传输低电压差分信号。
全文摘要
一种连接装置,包括连接器及转接器。连接器包括基座、多个连接端子及多个第二连接槽;转接器包括主体、多个转接端子及多个第三连接槽。连接端子设置在基座的外侧,每个连接端子并设有一个第一连接槽;第二连接槽与连接端子一一经由基座对应电连接。转接端子设置于主体的外侧,其穿入第二连接槽以电连接到连接器;第三连接槽与转接端子分别经由主体对应电连接。其中,每一连接端子可穿入至少一条信号线到第一连接槽,而第三连接槽则用以连接电子装置的一组信号端子,借此,连接到连接装置的信号端子,可接收穿入第一连接槽的信号线的信号。
文档编号H01R31/06GK101552391SQ20091020305
公开日2009年10月7日 申请日期2009年5月19日 优先权日2009年5月19日
发明者傅文楷, 詹彦坤 申请人:威盛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