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线圈热电偶与双线圈电磁阀的连接结构改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186843阅读:20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双线圈热电偶与双线圈电磁阀的连接结构改良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双线圈热电偶与双线圈电磁阀的连 接结构。
背景技术
一般双线圈热电偶与双线圈电磁阀通过双线圈热电偶连 接公端和双线圈电磁阀连接母端相互对插实现连接的,这种连 接结构由于仅采用对插的方式,双线圈热电偶连接公端和双线 圈电磁阀连接母端在运输过程中容易松开或相互脱离,使得双 线圈热电偶和双线圈电磁阀间连接的牢靠性不佳。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双线圈热电偶 与双线圈电磁阀的连接结构改良,该双线圈热电偶与双线圈电 磁阀的连接结构改良可以使双线圈热电偶与双线圈电磁阀间 的连接更为牢靠,且本例结构简单、易于实施。
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双线圈热电偶与双线圈电磁阀的连接结构改良,包括 双线圈热电偶连接公端和双线圈电磁阀连接母端,所述双线圈 热电偶连接公端插于所述双线圈电磁阀连接母端中,所述双线 圈热电偶连接公端外壳的外壁上设有至少一个弹性钩,所述弹性钩具有径向的伸縮性,所述弹性钩不受外力时钩住双线圈电 磁阀连接母端外壳的内壁,此时不受较大的人为外力无法将双
线圈热电偶连接公端从双线圈电磁阀连接母端中拔出;弹性钩 受到径向挤压的外力时脱离双线圈电磁阀连接母端外壳的内 壁,此时可以将双线圈热电偶连接公端从双线圈电磁阀连接母 端中拔出。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是 所述弹性钩可以有以下两种结构
一、 所述弹性钩由支部、弹性臂和钩部构成,弹性钩的支 部与双线圈热电偶连接公端的外壁一体连接,弹性臂连接钩部 和支部,所述双线圈电磁阀连接母端外壳端部的内壁径向向内 一体延伸有挡板,挡板中间形成有与所述双线圈热电偶连接公
端外壳相匹配的插孔,弹性钩的弹性臂不受径向挤压的外力时 弹性钩的钩部钩住挡板的内表面,弹性钩的弹性臂受到径向挤 压的外力时弹性钩的钩部脱离挡板的内表面;
二、 所述弹性钩由压簧和卡钩构成,所述压簧嵌于双线圈 热电偶连接公端外壳的外壁中,且压簧的一端固定于双线圈热 电偶连接公端外壳的外壁中,卡钩固定于压簧的自由端,所述 双线圈电磁阀连接母端外壳上与卡钩相对应的部位开设有与 卡钩相匹配的卡孔,压簧自然状态时其自由端的卡钩卡于双线 圈电磁阀连接母端外壳上的卡孔中,卡钩受到径向挤压的外力 时脱离卡孔并縮入双线圈电磁阀连接母端外壳内。所述压簧也 可替换成弹簧片。
所述双线圈热电偶有两个连接母端,所述双线圈电磁阀有两个连接公端,所述弹性钩设有两个或两个以上,且径向对称 位于所述双线圈热电偶连接公端外壳的外壁上。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由于所述双线圈热电偶连接公 端外壳的外壁上设有至少一个弹性钩,所述弹性钩具有径向的 伸縮性,当所述双线圈热电偶连接公端插于所述双线圈电磁阀 连接母端中后,所述弹性钩不受外力钩住双线圈电磁阀连接母 端外壳的内壁,使得双线圈热电偶连接公端很难从双线圈电磁 阀连接母端中拔出,弹性钩受到径向挤压的外力脱离双线圈电 磁阀连接母端外壳的内壁时才能将双线圈热电偶连接公端从 双线圈电磁阀连接母端中拔出,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易于实 施。


图1为本实用新型外观立体图2为本实用新型剖视结构示意图3为图2的A部放大图4为本实用新型所述双线圈热电偶连接公端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所述双线圈电磁阀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种双线圈热电偶与双线圈电磁阀的连接结构改 良,包括双线圈热电偶连接公端1和双线圈电磁阀连接母端2,
所述双线圈热电偶连接公端插于所述双线圈电磁阀连接母端 中,所述双线圈热电偶连接公端外壳的外壁上设有至少一个弹性钩11,所述弹性钩具有径向的伸縮性。所述弹性钩不受外 力时钩住双线圈电磁阀连接母端外壳的内壁,此时不受较大的 人为外力无法将双线圈热电偶连接公端从双线圈电磁阀连接
母端中拔出;弹性钩受到径向挤压的外力时脱离双线圈电磁阀 连接母端外壳的内壁,此时可以将双线圈热电偶连接公端从双 线圈电磁阀连接母端中拔出。
所述弹性钩可以有以下两种结构
一、 所述弹性钩由支部111、弹性臂112和钩部113构成, 弹性钩的支部与双线圈热电偶连接公端的外壁一体连接,弹性 臂连接钩部和支部,所述双线圈电磁阀连接母端外壳端部的内 壁径向向内一体延伸有挡板21,挡板中间形成有与所述双线 圈热电偶连接公端外壳相匹配的插孔22,弹性钩的弹性臂不 受径向挤压的外力时弹性钩的钩部钩住挡板的内表面,弹性钩 的弹性臂受到径向挤压的外力时弹性钩的钩部脱离挡板的内 表面;
二、 所述弹性钩由压簧和卡钩构成,所述压簧嵌于双线圈 热电偶连接公端外壳的外壁中,且压簧的一端固定于双线圈热 电偶连接公端外壳的外壁中,卡钩固定于压簧的自由端,所述 双线圈电磁阀连接母端外壳上与卡钩相对应的部位开设有与 卡钩相匹配的卡孔,压簧自然状态时其自由端的卡钩卡于双线 圈电磁阀连接母端外壳上的卡孔中,卡钩受到径向挤压的外力 时脱离卡孔并縮入双线圈电磁阀连接母端外壳内。所述压簧也 可替换成弹簧片。
所述双线圈热电偶有两个连接母端,所述双线圈电磁阀有
7两个连接公端,所述弹性钩设有两个或两个以上,且径向对称 位于所述双线圈热电偶连接公端外壳的外壁上。
权利要求1、一种双线圈热电偶与双线圈电磁阀的连接结构改良,包括双线圈热电偶连接公端(1)和双线圈电磁阀连接母端(2),所述双线圈热电偶连接公端插于所述双线圈电磁阀连接母端中,其特征在于所述双线圈热电偶连接公端外壳的外壁上设有至少一个弹性钩(11),所述弹性钩具有径向的伸缩性,所述弹性钩不受外力时钩住双线圈电磁阀连接母端外壳的内壁,弹性钩受到径向挤压的外力时脱离双线圈电磁阀连接母端外壳的内壁。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线圈热电偶与双线圈电 磁阀的连接结构改良,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钩由支部(lll)、 弹性臂(112)和钩部(113)构成,弹性钩的支部与双线圈热 电偶连接公端的外壁一体连接,弹性臂连接钩部和支部,所述 双线圈电磁阀连接母端外壳端部的内壁径向向内 一体延伸有 挡板(21),挡板中间形成有与所述双线圈热电偶连接公端外 壳相匹配的插孔(22),弹性钩的弹性臂不受径向挤压的外力 时弹性钩的钩部钩住挡板的内表面,弹性钩的弹性臂受到径向 挤压的外力时弹性钩的钩部脱离挡板的内表面。
3、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一种双线圈热电偶与双线圈电磁阀的连接结构改良,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钩由压簧和卡钩构成,所述压簧嵌于双线圈热电偶连接公端外壳的外壁中,且 压簧的一端固定于双线圈热电偶连接公端外壳的外壁中,卡钩 固定于压簧的自由端,所述双线圈电磁阀连接母端外壳上与卡 钩相对应的部位开设有与卡钩相匹配的卡孔,压簧自然状态时其自由端的卡钩卡于双线圈电磁阀连接母端外壳上的卡孔中,卡钩受到径向挤压的外力时脱离卡孔并縮入双线圈电磁阀连接母端外壳内。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之一所述的一种双线圈热电偶与双线圈电磁阀的连接结构改良,其特征在于所述双线圈热电 偶有两个连接母端,所述双线圈电磁阀有两个连接公端,所述 弹性钩设有至少两个,且径向对称位于所述双线圈热电偶连接 公端外壳的外壁上。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双线圈热电偶与双线圈电磁阀的连接结构改良,包括双线圈热电偶连接公端和双线圈电磁阀连接母端,双线圈热电偶连接公端插于双线圈电磁阀连接母端中,双线圈热电偶连接公端外壳的外壁上设有至少一个弹性钩,弹性钩具有径向的伸缩性,当双线圈热电偶连接公端插于双线圈电磁阀连接母端中后,弹性钩不受外力钩住双线圈电磁阀连接母端外壳的内壁,使得双线圈热电偶连接公端很难从双线圈电磁阀连接母端中拔出,当弹性钩受到径向挤压的外力脱离双线圈电磁阀连接母端外壳的内壁时才能将双线圈热电偶连接公端从双线圈电磁阀连接母端中拔出,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易于实施。
文档编号H01R13/633GK201408877SQ20092004030
公开日2010年2月17日 申请日期2009年4月17日 优先权日2009年4月17日
发明者廖金柱 申请人:樱花卫厨(中国)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