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950482阅读:9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连接器。
背景技术
日本专利申请特开No. 2005-5135披露了一种连接器,该连接器具有外壳和密封 环。所述外壳由外壳主体和装配管整体形成。所述外壳主体容纳多个阴性端子接头,所述装 配管围绕所述外壳主体的周边。配合壳体的护罩可以装配在所述外壳主体和装配管之间。 所述密封环与所述外壳主体和护罩紧密接触,以获得不透液密封(liquid-tightsealing) 的效果。所述密封环沿着与所述外壳装配在一起的方向相交叉的方向挤压在所述外壳主 体的外周面和护罩的内周面之间。所述密封环也沿着所述装配方向被挤压在所述外壳主体 的台阶和护罩的前端之间。所述被挤压的密封环沿着使所述外壳彼此分离的方向施加回复 力。因此,必须防止所述外壳在其彼此装配的方向上发生松动,以使得容纳在所述外壳中的 端子接头不会由于其间的滑动接触而受到磨损。配合端子接头之间具有较长的接触长度具有诸多优点。上述日本专利申请特开 No. 2005-5135所述的端子接头之间获得了稳定的连接。然而,所述密封环的回复弹性使得 所述外壳在分离方向上受力,并且减小阴性端子接头的接触部分的长度。因此,上述现有的 结构难于保证有效的接触长度。

发明内容
基于上述情况而完成了本发明。本发明的目的在于保证端子接头的有效的接触长 度,同时还防止外壳松动。本发明涉及一种连接器,所述连接器具有容纳阳性端子接头的内壳、设置为围绕 所述内壳的周边的外壳、以及位于所述内壳和外壳之间的橡胶件。配合壳体能够装配在所 述内壳和外壳之间,并沿着装配方向压缩所述橡胶件,从而所述内壳的装配表面和配合壳 体的装配表面在受压状态下彼此保持接触。所述橡胶件优选呈环形,且装配在所述内壳的周面上。在所述内壳上优选形成内锁,在外壳上形成外锁。所述内锁和外锁彼此接合,以将 所述内壳和外壳保持在结合状态下。所述内锁和外锁具有弯曲表面,从而当所述内锁和外 锁锁定在一起时,所述内锁和外锁的位置能够相对于彼此发生改变。从所述内壳中抽出的电线优选连接至端子接头。在所述电线的周边上设置衬垫, 所述衬垫与所述外壳的内周面紧密接触。所述橡胶件夹在所述内壳和外壳之间,且当配合壳体装配在所述内壳上时,所述 橡胶件沿着装配方向保持在受压状态下。在受压状态下,所述内壳的装配表面和所述配合 壳体的装配表面彼此接触。因此,所述壳体不会在装配方向上松动,而且也不会彼此分离。 从而,所述阳性端子接头和阴性端子接头能够在纵向方向上伸长,且能够可靠地获得用于阳性端子接头和阴性端子接头的有效接触长度。所述橡胶件优选为环形。因此,所述橡胶件的弹性回复力均勻地作用在所述内壳 和配合壳体的装配表面的整个周边上。从而,可以防止装配表面彼此接触。所述内锁部分和外锁部分的位置能够沿着所述弯曲表面彼此发生改变。因此,可 以防止所述内壳随着外壳发生移动。从而,容纳在所述内壳中的端子接头不会由于所述端 子接头和配合阳性端子接头之间的滑动接触而受到磨损。所述电线的周边上的衬垫紧密接触所述外壳的内周表面。当电线发生振动时,电 线的振动力传递至外壳,并传递至内壳,从而防止容纳在内壳中的端子接头由于所述端子 接头和配合端子接头之间的滑动接触而受到磨损。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1所述连接器的分解立体图。
图2为正常装配在配合壳体上的所述连接器的平面图。
图3为初始阶段时、装配在配合壳体上的所述连接器的截面图。
图4为中间阶段时、装配在配合壳体上的所述连接器的截面图。
图5为正常装配在配合壳体上的所述连接器的截面图。
图6为正常装配在配合壳体上的所述连接器的侧视图。
图7为从前侧看去时、正常装配在配合壳体上的所述连接器的截面图。
图8为所述连接器的截面图。
图9为所述连接器的侧视图。
图10为所述连接器的平面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如图1至图10所示,根据本发明所述的连接器具有壳体10、保持器60、橡胶件70 以及阴性端子接头80。所述壳体10包括内壳11和外壳12,且配合壳体90能够装配在所 述内壳11和外壳12之间。在下述说明中,所述壳体10和90的装配表面被认为纵向方向 上的前侧。竖直方向则对应于图3所给出的指向。所述配合壳体90由合成树脂制成,且直接联接到设备上。管状护罩91在所述配 合壳体90上向前突出,配合端子接头95的突片96在所述护罩91内突出。在所述护罩91 的内周面上形成有台阶98,在所述台阶98的前方形成有薄部92。锁部93从所述薄部92 的上壁的周面突出。如图7所示,在所述护罩91的内周面上形成有导向凹槽94。所述导向 凹槽94沿纵向延伸,并且彼此沿周向间隔。所述内壳11由合成树脂整体制成。如图1和图8所示,所述内壳11具有扁块形 内壳体13,并且凸缘14从所述内壳体13的后端突出。所述凸缘14在所述内壳体13的整 个周边上延伸。内管15从所述内壳体13的后端向后突出,并且具有彼此联接的两个管体。如图8所示,空腔16纵向延伸穿过所述内壳体13,并且能够容纳阴性端子接头 80。所述空腔16在宽度方向上成对形成,并且与所述内管15的内部连通。在每个空腔16 的前表面上形成有前壁17。如图8所示,在所述前壁17的前表面上形成有导向开口 18,所 述导向开口 18的尺寸设定为接收所述突片96。如图8所示,在每个空腔16的下表面上形成有向前朝向的台阶19,所述台阶19与所述导向开口 18连通。如图8所示,插入孔21形成为穿过所述内壳体13的上表面,且与所述空腔16连 通。板状保持器60从上方插入到所述插入孔21中。所述保持器60由合成树脂制成,且包 括连接部分61。两个平行的锁定件62从所述连接部分61的横向两端突出,且防止移除件 63从所述连接部分61的下表面向下突出。当所述保持器60插入所述插入孔21中时,所述 连接部分61闭合所述插入孔21。所述锁定件62弹性锁定所述内壳体13的内侧表面,以将 所述保持器60保持在锁定位置。当所述保持器60位于所述锁定位置时,防止移除件63与 所述阴性端子接头80的后部相接合,并且锁定所述阴性端子接头80。左右前部导向突起22和左右后部导向突起22形成在所述内壳体13的外表面上 的前部位置和后部位置上,从而所述插入孔21沿纵向夹在所述前部导向突起22和后部导 向突起22之间。导向突起22还形成在所述内壳11的左侧表面和右侧表面上。左右前部 导向突起22和左右后部导向突起22还形成在所述内壳体13的下表面上。所述上部导向 突起22和下部导向突起22沿着所述内壳体13的宽度方向形成在彼此不同的位置上。在 每个上部导向突起22和下部导向突起22的突出端表面上形成有纵向延伸肋23。如图7 所示,肋23还形成在所述内壳体13的两侧表面上,从而所述内壳体13的侧表面上的导向 突起22夹在所述肋23之间。因此八个肋23以一定间隔沿周向设置。在所述配合壳体90 正常安装在所述壳体10上的受压状态下,所述肋23的突出端与所述护罩91的内周面相接 触,以防止所述内壳11相对于所述配合壳体90发生松动。环形密封环24装配在所述内壳11的、位于所述后部导向突起22和凸缘14之间 的一部分周向表面上。所述密封环24由诸如硅橡胶之类的橡胶制成,并且在内表面和外表 面上具有唇部25。当所述配合壳体90正常装配到所述壳体10上时,所述唇部25被弹性压 缩在所述护罩91的薄部92的内周面和所述内壳体13的周面之间,以密封所述壳体10、90 之间的缝隙。所述密封环24的纵向长度被设定为几乎与所述后部导向突起22和凸缘14 之间的间隔相等。左右内锁部26在所述内管15的两个侧表面的后端突出。如图9所示,每个内锁 部26的大约前半部限定半圆柱形内锁体27。每个内锁部26的大约后半部限定渐缩形内锁 导向部28。所述内锁体27设置为朝向圆弧形内接合面29。所述内锁导向部28从所述内 锁体27的突出端表面的径向延伸边缘向下且向后倾斜。所述阴性端子接头80通过弯曲导电金属板而整体形成。如图1所示,所述阴性端 子接头80具有端子主体81、与所述端子主体81的后端连续的开口线筒82以及位于所述线 筒82后方的开口绝缘筒83。所述线筒82压固至暴露于电线89端部的芯线。所述绝缘筒 83压固至装配在所述电线89的端部的橡胶止动件50。所述端子主体81具有扁平接收板 84和从所述接收板84的两侧朝着所述接收板84的中央弯曲的两个连接件85。因此,所述 端子主体81近似为心形。当配合壳体90装配在壳体10上时,配合阳性端子接头95的突 片96弹性地夹在接收板84和所述接触件85的前端之间。因此,端子接头80和端子接头 95彼此电连接。矛杆(参看图8)86从所述接收板84升起,且向后开放。当所述阴性端子 接头80正常插入到所述空腔16中时,所述矛杆86的前端锁定所述空腔16的台阶19的向 内表面,以对所述阴性端子接头80进行初步锁定。当所述保持器60到达用于额外锁定所 述阴性端子接头80的锁定位置时,防止移除件63设置为对端子主体81的两个接触件85的后端进行锁定。所述橡胶止动件50由诸如硅橡胶之类的橡胶制成,并且限定长形窄管。所述橡胶 止动件50具有用于压固至所述绝缘筒83的薄的被压固部51。密封部分53位于所述被压 固部51的后方,且具有向内和向外突出的唇部52。衬垫54从所述密封部分53的后端向 后延伸。所述被压固部51和密封部分53插入到所述空腔16的、位于所述内壳体13 —侧 的部分中,而所述衬垫54插入到所述空腔16的、位于所述内管15 —侧的部分中。所述衬 垫54的后端位于所述内管15的后端的后方,且位于外管32内。当所述阴性端子接头80 正常插入到所述空腔16中时,所述密封部分53被弹性压缩在所述空腔16的内周面和电线 89之间,以密封所述空腔16的内部。此时,所述衬垫54的周面紧密接触所述内管15的内 周面。外壳12具有外壳体31,且所述外管32与所述外壳体31的后端连续。所述外壳体 31围绕所述内壳体13的周边,所述外管32围绕所述内管15的周边。所述外壳体31和外 管32通过沿着正交于装配方向的方向延伸的台阶33而联接。纵向孔34以周向间隔延伸 穿过所述外壳体31。挠性锁定臂35联接到所述外管32的上表面的前端。如图8所示,所述锁定臂35 具有两个支撑件36,所述支撑件从所述外管32的上表面的前端升起,臂37从相应的支撑 件36的上端向前和向后延伸。锁定体38连接两个臂37的前端,解锁操作部39连接所述 臂37的后端。所述臂37能够弹性枢转且围绕所述支撑件36移位。当所述配合壳体90装 配在壳体10上时,所述锁定体38与所述锁部93相接合,以将所述壳体10和90保持在一 起。所述解锁操作部39略高于所述臂37和锁定体38,并且能够被挤压为将所述锁定体38 从锁部93中释放。开口 41形成在所述外壳体31的上壁中的、面向所述锁定臂35的位置 处,如图10所示。所述锁定臂35通过所述开口 41可见,并且所述解锁操作部39能够通过 所述开口 41而受到挤压。外管32具有内围绕部42和主体43。所述内围绕部42围绕所述内管15的周面。 所述主体43与所述内围绕部42的内周面相连,并且从所述内围绕部42向后突出。在所述 内围绕部42的内周面和所述主体43的周面之间限定有小间隙。在所述内围绕部42和主 体43的内周面之间形成有台阶44,从而所述主体43的直径小于所述内围绕部42的直径, 如图8所示。当所述内壳11安装在外壳12上时,所述内管15的后端直接设置在所述台阶 44的前方,所述橡胶止动件50的衬垫54插入到所述主体43中,衬垫54的周面紧密接触 所述主体43的内周面。衬垫54的后端与所述主体43的后端齐平,或者从其后端略向后突 出ο所述外管32上形成有外锁45,用于接收所述内锁26,如图3所示。所述外锁45 通过切割所述内围绕部42的两侧表面而形成为槽形,从而所述外锁45纵向延伸,并且在所 述内围绕部42的后端开放。外锁体46形成在所述外锁45的前部,并且与所述主体43的 前边缘相隔。所述外锁体46的结构对应于所述内锁26的结构,因此所述内锁26能够从内 侧弹性地装配到所述外锁体46中。从而,内壳11由外壳12保持在结合状态下。所述外锁 体46的前边缘限定圆弧形外接合面47,该外接合面装配在所述内锁体27的内接合面29上 (参看图6)。所述内接合面29和外接合面47被弯曲为当所述内锁26和外锁45锁定在 一起时,所述内壳11和外壳12的位置能够相对于彼此而改变。
当所述内壳11安装在所述外壳12上时,橡胶件70设置在所述外管32的向前朝向 的表面和内壳11的凸缘14之间。所述橡胶件70由诸如硅橡胶之类的橡胶制成,并且相对 于所述凸缘14设置与所述密封环24相反的一侧。所述密封件70呈环形,且装配在所述内 管15的周面上。更具体而言,如图1所示,所述橡胶件70部分为圆形,且在其整个周向上 具有基本相同的结构。所述橡胶件70无须具有密封性能,因此不必在其周面上具有唇部。 更确切而言,所述橡胶件70被弯曲,且在其整个表面上不具有不规则性。当所述配合壳体 90装配在壳体10上时,所述橡胶件70沿纵向被弹性地压缩在所述外管32的台阶33和凸 缘14之间。此时,所述橡胶件70的弹性回复力作为挤压力、沿着配合壳体90和内壳11彼 此强力接触的方向作用在所述配合壳体90的前装配面和内壳11的前装配面上。因此,当 所述配合壳体90装配在壳体10上时,配合壳体90的前表面和内壳11的前表面在受压状 态下彼此接触。通过将所述密封环24和橡胶件70装配在内壳11的周面上的、位于所述凸缘14 的相应的前后位置处来组装所述连接器。电线89和橡胶止动件50通过压固而连接到所述 阴性端子接头80,然后所述阴性端子接头80从后方插入到所述内壳11的空腔16中。矛 杆86在所述空腔16中对每个阴性端子接头80进行保持。然后,保持器60被压入所述锁 定位置,以对每个阴性端子接头80进行双重锁定。然后,内壳11从前方插入到外壳12中。从而,内锁导向部28在所述外管32的内 周面上滑动,并且使得所述外管32弹性膨胀。当所述内壳11正常插入到所述外壳12中 时,整个内锁26弹性地装配到外锁体46中。因此,所述外壳12保持所述内壳11。所述内 管15装配在所述外壳12的外管32中,并且橡胶止动件50的衬垫54被保持在所述外管32 的主体43内,从而所述衬垫54与所述主体43紧密接触。此时,在所述橡胶件70被保持在 自然状态的情况下,橡胶件70沿着装配方向夹在凸缘14和外管32之间。如图8至10所 示,内壳U的前端从外壳12的前端向前,且暴露于外侧。然后,组装后的壳体10与所述配合壳体50相对设置,且内壳11插入配合壳体90 的护罩91中。如图4所示,在将所述内壳11装配到配合壳体90的过程中,锁定臂35的锁 定体38与所述锁部93相干涉。因此,两个臂37均弹性抬起。当所述配合壳体90正常装 配到壳体10上时,所述臂37弹性回复至其初始状态。因此,锁定体38弹性锁定所述锁部 93,如图2至图5所示。此时,所述橡胶件70在装配方向上被压缩在凸缘14和外管32之 间。因此,橡胶件70的弹性回复力作用在所述锁定体38和锁部93之间、以及内壳11和配 合壳体90的前表面之间。从而,锁定体38和锁93被牢固锁定在一起,且配合壳体90和内 壳11彼此紧密接触。此外,在内锁26的内接合面29和外锁45的外接合面之间形成小间 隙。而且,突片96插入到所述端子主体部分81预定正常深度,从而突片96和接触件85在 纵向方向上沿着预定的接触长度彼此导电相连。当配合壳体90正常装配到壳体10上时, 护罩91的前端设置在凸缘14的外侧,且在护罩部分91的前端和外壳12的台阶33之间形 成小间隙。所述护罩91的前端最多与橡胶件70的前端处于相同位置,然而所述护罩91的 前端不与所述橡胶件70相接触。如图6所示,当配合壳体90装配在壳体10上时,橡胶件 70通过在外壳体31的两侧表面上开口的孔34的内端而部分可见。令人担心的是,直接联接到所述配合壳体90的设备的振动可能会使得配合壳体 90的护罩91内的内壳11发生松动,并且可能产生令端子接头80和95发生磨损的滑动接触。然而,当配合壳体90装配在壳体10上时,橡胶件70沿着装配方向被压缩在内壳11和 外壳12之间。橡胶件70的弹性回复力使得配合壳体90的前表面和内壳11的前表面在受 压状态下彼此紧密接触。因此,振动并不会使得内壳11相对于配合壳体90发生移位,和/ 或在护罩91内发生松动。当配合壳体90装配在壳体10上时,配合壳体90的前表面和内 壳11的前表面彼此接触。因此,阳性端子接头95的突片96以及阴性端子接头80的接触 件85的接触长度可以在纵向方向上伸长为超过间隙设置于配合壳体90和壳体10之间的 结构。因此,能够获得用于端子接头80和95的有效的接触长度。所述内锁26和外锁45的位置能够分别沿着所述内接合面29的弯曲表面以及外 接合面的弯曲表面相对于彼此发生变化。因此,在所述内壳11和外壳12被保持在结合状 态的情况下,所述内壳11和外壳12能够沿着装配方向以及正交于装配方向的方向相对于 彼此改变位置。因此,内壳11不会跟随外壳12发生移动,容纳在内壳11中的阴性端子接 头80也不会被阴性端子接头80和阳性端子接头95之间的滑动接触所磨损。当从所述壳体10中抽出的电线89发生振动时,电线89的振动力通过橡胶止动件 50的衬垫54传递至外壳12。因此,降低了传递至内壳11的电线89的振动力。从而,容纳 在内壳11中的阴性端子接头80不会被阴性端子接头80和阳性端子接头95之间的滑动接 触所磨损。而且,装配在内壳11的周面上的橡胶件70呈环形。因此,橡胶止动件50的弹性 回复力均勻作用在内壳11和配合壳体90的前表面的整个周边上。从而,在倾斜状态下,内 壳11的前表面不会接触配合壳体90,配合壳体90的前表面也不会接触内壳11的前表面。本发明并不限于参照附图所述的实施例。例如,以下实施例也包括在本发明的技 术范围内。所述橡胶件可以由硬度大于密封环和橡胶止动件的橡胶材料制成。所述衬垫可以与所述橡胶止动件的密封部分隔开。
权利要求
1.一种连接器,包括内壳(11),所述内壳中容纳有端子接头(80);外壳(12),所述外壳围绕所述内壳(11)的周边;以及夹在所述内壳(11)和外壳(12)之间的橡胶件(70),所述橡胶件被设置且尺寸设定为 当配合壳体(90)装配在所述内壳(11)和外壳(12)之间时,所述橡胶件沿着装配方向被压 缩在所述内壳(11)和外壳(12)之间,从而所述橡胶件(70)在受压状态下使得所述内壳 (11)的装配表面推靠所述配合壳体(90)。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其中,所述橡胶件(70)呈环形,且装配在所述内壳 (11)的周面上。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其中,所述内壳(11)具有内锁(26),所述外壳(12)具 有外锁(45),所述外锁(45)被锁定至所述内锁(26),用于将所述内壳(11)和外壳(12)保 持在结合状态下,所述内锁(26)和外锁(45)具有弯曲表面,所述弯曲表面构造为当所述 内锁(26)和外锁(45)锁定在一起时,允许所述内锁(26)和外锁(45)的位置相对于彼此 发生改变。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其中,电线连接至所述端子接头(80),且从所述内壳(11)向外抽出,在所述电线(89)的周边上设置有衬垫(54),所述衬垫紧密接触所述外壳(12)的内周面。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其中,所述内壳(11)具有凸缘(14),所述凸缘(14)在 所述内壳(11)的外周面上突出,所述外壳(12)具有台阶(33),所述橡胶件(70)被夹在所 述凸缘(14)和台阶(33)之间。
6.一种连接器组件,包括第一壳体(90),所述第一壳体具有设置前表面的端子安装部、从所述端子安装部向 前突出的护罩(91)、以及形成在所述护罩(91)上的锁部(93);内壳(11),所述内壳具有相反的前端和后端以及在所述前端和后端之间延伸的外周, 所述内壳(11)能够插入到所述第一壳体(90)的护罩(91)中,从而所述内壳(11)的前端 抵靠所述第一壳体(90)的端子安装部的前表面;外壳(12),所述外壳安装在所述内壳(11)的外周上,且能够安装在所述第一壳体(90) 的整个护罩(91)上,在所述外壳(12)上形成有可弹性偏转锁(35),所述可弹性偏转锁 (35)能够与所述护罩(91)上的锁部(93)相接合;以及橡胶件(70),所述橡胶件被压缩在所述内壳(11)和外壳(12)的相对表面之间,并且被 设置为当所述外壳(12)上的可弹性偏转锁(35)与所述护罩(91)上的锁部(93)相接合 时,使得所述内壳(11)的前端推靠所述第一壳体(90)的端子安装部的前表面。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连接器组件,还包括安装在所述第一壳体(90)的端子安装部 中的第一端子接头(95)和容纳在所述内壳(11)中的第二端子接头(80),当所述外壳(12) 上的可弹性偏转锁(35)与所述护罩(91)上的所述锁部(93)相接合时,所述第一端子接头 (95)和第二端子接头(80)相连。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连接器组件,其中,凸缘(14)在所述内壳(11)的外周面上向 外突出,所述外壳(12)具有位于所述凸缘(14)后方、且向前朝向的台阶(33),所述橡胶件 (70)夹在所述凸缘(14)和台阶(33)之间。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连接器组件,其中,所述橡胶件(70)呈环形,且装配在所述内壳(11)的外周面上。
10.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连接器组件,其中,所述内壳(11)具有内锁(26),所述外壳(12)具有外锁(45),所述外锁(45)锁定至所述内锁(26),用于将所述内壳(11)和外壳 (12)保持在结合状态下。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连接器组件,其中,所述内锁(26)和外锁(45)具有弯曲表 面,所述弯曲表面构造为当所述内锁(26)和外锁(45)锁定在一起时,允许所述内锁(26) 和外锁(45)的位置相对于彼此发生改变。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连接器。所述连接器具有内壳(11),该内壳容纳阴性端子接头(80);外壳(12),该外壳设置为围绕所述内壳的周边;以及橡胶件(70),该橡胶件设置为夹在所述内壳(11)和外壳(12)之间。当配合壳体(90)装配在所述内壳(11)和外壳(12)之间时,所述橡胶件(70)保持在其间,并且在装配方向上受到压缩,同时所述内壳(11)和配合壳体(90)的装配表面在受压状态下保持接触。
文档编号H01R13/514GK101997228SQ20101025599
公开日2011年3月30日 申请日期2010年8月11日 优先权日2009年8月18日
发明者中村英人 申请人:住友电装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