扁平电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963169阅读:13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扁平电缆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可用于电器内的布线等的扁平电缆。
背景技术
作为连接到液晶显示器、等离子显示器等上的电器的高速传输用屏蔽型扁平电 缆,已知有这样的电缆为了使特性阻抗适合于高速数字信号的传输信号用或接收信号用 IC的特性阻抗,在绝缘膜的外面包覆低介电常数介电层,并且以由聚烯烃树脂构成的树脂 组合物作为低介电常数介电层的主成分,从而使其具有良好的柔软性(例如,参照专利文 献1) O[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8-47505号公报(中国专利申请公开号101127257)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问题人们要求在一根扁平电缆中随导体不同而具有不同的特性阻抗。为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随导体不同而具有不同阻抗的扁平电缆。解决问题所采用的方法能够解决上述问题的本实用新型所涉及的扁平电缆,其中,多根平角导体以规定 的排列节距排布,并且从所述平角导体的假设排布面的两侧贴合绝缘层;其特征在于至少在一侧所述绝缘层的外面,在电缆宽度方向的一部分中设置第一低介电常数 介电层,并且至少在所述第一低介电常数介电层的外面设置屏蔽层;存在有所述第一低介电常数介电层的部分与不存在所述第一低介电常数介电层 的部分的特性阻抗不同。在本实用新型的扁平电缆中,至少在一侧所述绝缘层的外面,在电缆宽度方向的 一部分电缆中设置与所述第一低介电常数介电层不同的第二低介电常数介电层;也可以使存在有所述第一低介电常数介电层的部分与存在有所述第二低介电常数介电层的部分的特性阻抗不同。此外,优选的是,设置在所述第一低介电常数介电层的外面的屏蔽层与设置在所 述第二低介电常数介电层的外面的屏蔽层是不同的。优选的是,在本实用新型的扁平电缆中,所述屏蔽层由金属网构成。实用新型的效果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扁平电缆,通过在电缆宽度方向的一部分电缆中设置第一低介 电常数介电层,从而可以调节存在有所述第一低介电常数介电层部分的导体的特性阻抗。 而且,可以容易地使存在有所述第一低介电常数介电层的部分与不存在所述第一低介电常 数介电层的部分的特性阻抗不同。此外,通过在电缆宽度方向的一部分电缆中设置与所述第一低介电常数介电层不同的第二低介电常数介电层,从而可以调节不存在所述第一低介 电常数介电层的部分的特性阻抗。这样,可以根据导体不同而调节所述扁平电缆的特性阻 抗。 附图的简单说明[

图1]是示出第一实施方案中的扁平电缆的一面的平面图。[图2]是示出第一实施方案中的扁平电缆的另一面的平面图。[图3]是示出第一实施方案中的扁平电缆的宽度方向的截面图。[图4]是示出第二实施方案中的扁平电缆的宽度方向的截面图。[图5]为在一面上贴附有1张屏蔽膜状态下的扁平电缆的宽度方向的截面图。[符号说明]UlAUB 扁平电缆,2 平角导体,3 绝缘膜(绝缘层),6 低介电常数介电层(第 一低介电常数介电层),6a 第一低介电常数介电层,6b 第二低介电常数介电层,9 屏蔽层本实用新型的最佳实施方案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扁平电缆的实施方案的例子进行说明。(第一实施方案)首先,对第一实施方案的扁平电缆进行说明。如图1至图3所示,扁平电缆1具备多根(在本实施方案中为10根)平角导体2, 这些平角导体2以规定的排列节距排列,并且从平角导体2的排布面(假设排布面)的两 侧贴附(层压)绝缘膜(绝缘层)3。在绝缘膜3的外面,在电缆宽度方向的一部分电缆中, 从两侧沿着长度方向贴附低介电常数介电层(第一低介电常数介电层)6。而且,在含有该 低介电常数介电层6的外周上贴附具有屏蔽层9的屏蔽膜7。这样,扁平电缆1形成了具有 屏蔽的软性扁平电缆的形态。在扁平电缆1的长度方向的两端,在一面(图1所示的面)上形成所有的多根平 角导体2均裸露出来的导体露出部15,并且,在另一面(图2所示的表面)上贴附绝缘膜 3,导体露出部15起到接线端子(其可以与电连接器的弹性接触片等连接)的功能。此外, 如图2所示,在导体露出部15中的平角导体2未漏出来的一侧面(另一面)上,从绝缘膜 3的上面贴附由聚酯等绝缘树脂构成的终端加强带14,由此支承所露出的平角导体2从而 防止变形。在平角导体2的截面为长方形的铜基材上层压镀锡层。在本实施方案中,在铜基 材的整个外周区域形成镀锡层。作为铜基材,可以使用铜或铜合金。此外,在作为接线端子 的导体露出部15中,由于受到用于电接触的压缩应力,平角导体2的表面上出现针状晶体 (晶须),因此,为了抑制晶须的产生,优选的是,在平角导体2上镀金。通过进行镀金,不会 出现晶须,并且以狭窄的节距排列的各平角导体2不会发生短路,从而提高了平角导体2与 电连接器的电连接的可靠性。平角导体2的宽度尺寸W优选为大于或等于0.2mm而小于或等于0.8mm。另外,平 角导体2的厚度优选为大于或等于0. 02mm而小于或等于0. 1mm。此外,平角导体2的排列 节距P优选为0. 5mm 1. Omm左右。绝缘膜3由作为绝缘体的绝缘树脂层5和绝缘性粘附层4构成,例如,绝缘树脂层 5为聚酯、或聚酰亚胺、或者PPS等树脂,绝缘性粘附层4为聚酯类粘附剂或阻燃PVC。相对于并列的平角导体2,使绝缘性粘附层4的表面相对而将两张绝缘膜3贴合。由此,实现各平 角导体2之间的电绝缘。绝缘膜3的厚度优选为大于或等于0. 03mm而小于或等于0. 10mm。低介电常数介电层6用于调节扁平电缆1的特性阻抗,在本实施方案的扁平电缆 1中,通过层压在低介电常数介电层6上的粘附剂层11,将低介电常数介电层6贴附在绝缘 膜3的外面。例如,在具有30根平角导体2的情况下,低介电常数介电层6设置在沿宽度 方向一分为二的15根平角导体2的内外两面。这样,在电缆宽度方向的一部分中设置有低 介电常数介电层6的扁平电缆1,贴附有低介电常数介电层6的部分的介电常数变小,并且, 与没有贴附低介电常数介电层6的范围内的平角导体2相比,贴附有低介电常数介电层6 的范围内的平角导体2的特性阻抗更大。为了进一步加大特性阻抗,可以增加低介电常数 介电层6的厚度,或者可以改变材质以减小低介电常数介电层6的介电常数。为了进一步 减小特性阻抗,可以减小低介电常数介电层6的厚度,或者可以改变材质以增大低介电常 数介电层6的介电常数。 作为低介电常数介电层6,使用介电常数小的、并且柔软性和加工性均优异的树脂 材料作为主成分的物质,在本实施方案中,使用聚烯烃树脂或聚酯树脂。作为该聚烯烃树 月旨,可以列举(例如)聚乙烯树脂(PE)、聚丙烯树脂(PP)、酸改性聚乙烯树脂、酸改性聚丙 烯树脂、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EVA)、乙烯-甲基丙烯酸甲酯共聚物(EMMA)、乙烯-丙烯 酸乙酯共聚物(EEA)、乙烯-甲基丙烯酸共聚物(EMAA)、以及离聚物。而且,在这些树脂中, 作为柔软性特别优异的聚烯烃树脂,可以列举聚乙烯树脂、酸改性聚乙烯树脂、乙烯-醋酸 乙烯酯共聚物、乙烯-丙烯酸乙酯共聚物、以及乙烯-甲基丙烯酸共聚物。另外,作为加工 性特别优异的聚烯烃树脂,可以列举(例如)低密度聚乙烯树脂(LDPE)或线性低密度聚乙 烯树脂(LLDPE)等聚乙烯树脂。作为聚酯树脂,可以列举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PET)。特别是,在低介电常数介电 层的厚度较薄的情况下,优选使用PET。这可以确保柔软性、并且可以实现低廉化。此外,在本实施方案中,通过形成以由聚烯烃树脂构成的树脂组合物为主成分 的低介电常数介电层6,可以使树脂组合物不发泡,并可以提高扁平电缆1的柔软性。因 此,可以有效地防止扁平电缆1弯曲时的屈曲(弯折)。此外,由于可以使具有规定厚度 (100 μ m 350 μ m)的低介电常数介电层6的介电常数降低至2. 2 3. 2的范围内,因此, 可以将特性阻抗值设定为50 Ω 110Ω的范围内的任意值。另外,上述的聚烯烃树脂可以单独使用、或者可以作为两种以上的混合物使用。另外,当形成以由聚烯烃树脂构成的树脂组合物为主成分的低介电常数介电层6 时,可以使低介电常数介电层6中含有阻燃剂以赋予其阻燃性。作为该阻燃剂,例如可以列 举卤素类阻燃剂、磷酸酯或磷化合物、含氮化合物、金属氢氧化物等。即使不赋予低介电常数介电层6以阻燃性,只要使扁平电缆1的阻燃性试验合格, 也可以在低介电常数介电层中不含有阻燃剂。屏蔽膜7优选为由粘附层8、屏蔽层9和树脂层10构成的物质。作为屏蔽层9,可 以使用铝或铜等金属箔或者金属网。当使用金属网时,通过改变网的密度可以调节特性阻 抗,并且可以使低介电常数介电层的厚度变薄。此外,树脂层10为PET等聚酯。树脂层10可防止屏蔽层9的剥离或腐蚀,从而提 高扁平电缆1的机械强度。[0045]也可以使用由屏蔽层9和粘附层8这二层构成的屏蔽膜。如图3所示,在内外两面分别使用两张屏蔽膜7,分别贴附在低介电常数介电层6 的外面以及没有低介电常数介电层6的部分的绝缘膜3的外面。通过沿宽度方向分开贴屏 蔽膜7,从而即使在低介电常数介电层6和没有低介电常数介电层6的部分的边界部分处形 成阶梯状,也可以将屏蔽膜7分别贴附在低介电常数介电层6和绝缘膜3的外面而不形成 间隙。屏蔽膜7只要贴附在至少需要调节特性阻抗的导体上即可。另外,并不排除在一 面上贴附1张膜时的情况。该屏蔽膜7的屏蔽层9不必为了阻抗匹配而接地,但是,也可以通过导电性粘附材 料而与作 为接地线的一根或多根平角导体2导通。此外,也可以设置接地棒,并且通过导电 性粘附材料,使屏蔽膜7的屏蔽层9与接地棒导通。另外,屏蔽膜7也可以仅设置在扁平电缆1的一面上,在这种情况下,也可以获得 一定的屏蔽效果,而且可以控制成本。在将屏蔽膜7仅设置在扁平电缆1的一面上的情况 下,可以将低介电常数介电层6仅设置在一面上,也可以将低介电常数介电层6设置在双面 上。此外,作为屏蔽膜7,如上所述,使用具有PET等树脂层10的物质,只要在贴附时使 树脂层10位于外侧,就不必在其外侧进一步贴附树脂膜等。然而,在屏蔽膜7的整个外周 上可以缠绕由PE T等构成的树脂膜,或者可以从内外贴合树脂膜以覆盖屏蔽膜7的整个外周。根据第一实施方案的扁平电缆1,由于低介电常数介电层6设置在沿宽度方向的 一部分电缆中,因此,在一根扁平电缆1中可以容易地使存在有低介电常数介电层6的部分 与不存在低介电常数介电层6的部分的特性阻抗不同。此外,通过在宽度方向上进一步精细地分开贴附低介电常数介电层6,可以将特性 阻抗不同的部分进一步细分化。另外,作为屏蔽膜7的粘附层8,使用聚酯类粘附剂时,也可以使该粘附层8本身起 到低介电常数介电层的作用。在这种情况下,考虑粘附层8的介电常数以调整低介电常数 介电层6的厚度,从而可以获得所要求的特性阻抗。通过从两面贴附具有由聚酯类等粘附 剂构成的粘附层8的屏蔽膜7,(例如)也可以使信号线的特性阻抗达到50 Ω。(第二实施方案)接下来对第二实施方案的扁平电缆进行说明。另外,对于与第一实施方案中相同的组成和相同的结构部分,编以相同的符号,从 而省略说明。如图4所示,在该扁平电缆IA中,在绝缘膜3的外面,沿宽度方向并列设置具有不 同介电常数的第一低介电常数介电层6a和第二低介电常数介电层6b。在第一低介电常数 介电层6a和第二低介电常数介电层6b的外面贴附屏蔽膜7。包含第一低介电常数介电层6a和第二低介电常数介电层6b是为了调节扁平电缆 IA的特性阻抗。例如,在具有30根平角导体2的情况下,将第一低介电常数介电层6a布置 在沿宽度方向上一分为二的15根平角导体2的内外两面,而第二低介电常数介电层6b布 置在另外的15根平角导体2的内外两面。与第一低介电常数介电层6a相比,所形成的第二低介电常数介电层6b的介电常数更小、或者厚度更厚。由此,与贴附有第一低介电常数 介电层6a的范围内的平角导体2相比,贴附有第二低介电常数介电层6b的范围内的平角 导体2的特性阻抗更大。在该扁平电缆IA的情况下,在内外两面分别使用两张屏蔽膜7,并且分别贴附在 第一低介电常数介电层6a的外面以及第二低介电常数介电层6b的外面。由此,即使在厚度 不同的第一低介电常数介电层6a和第二低介电常数介电层6b的边界部分处形成阶梯状, 也可以将屏蔽膜7分别贴附在第一低介电常数介电层6a和第二低介电常数介电层6b的外 面而不形成间隙。本实用新型并不排除只在一面上贴附1张屏蔽膜时的情况。例如,如图5所示,可 以形成这样的扁平电缆只在一面上并列排布第一低介电常数介电层和第二低介电常数介 电层,并在其上贴附一张屏蔽膜。这样,通过上述的扁平电缆1A、1B,沿宽度方向并列设置介电常数不同的多个第一 低介电常数介电层6a和第二低介电常数介电层6b,因此可以容易地使第一低介电常数介 电层6a和第二低介电常数介电层6b的部分中的特性阻抗不同。另外,第一低介电常数介电层6a和第二低介电常数介电层6b之间可以厚度不同、 或介电常数不同、或者这两者均不相同。此外,在上述的扁平电缆1A、1B中,是沿宽度方向并列设置介电常数不同的两个 介电层,即第一低介电常数介电层6a和第二低介电常数介电层6b,但是并不限定于两个介 电层,也可以是三个以上。[实施例](实施例1)测定下述扁平电缆(第一实施方案的扁平电缆,其为只在一面上设置低介电常数 介电层和屏蔽膜的例子)的特性阻抗,所述扁平电缆是这样的扁平电缆在一侧绝缘膜的 外面,在沿宽度方向的一部分电缆中设置有低介电常数介电层,而且在其外面设置有屏蔽膜。(1)各部分的材质和厚度平角导体材质铜厚度35μπι绝缘膜(包括粘附层)材质聚酯厚度60μπι低介电常数介电层材质聚乙烯厚度170μ m屏蔽膜材质铝(包括聚酯类粘附层和由PET构成的树脂层)厚度60μπι(2)测定结果[0081]设置了低介电常数介电层的部分100Ω未设置低介电常数介电层的部分55Ω这样,在上述的扁平电缆中,相对于没有设置低介电常数介电层的部分,可以使设 置有低介电常数介电层的部分的阻抗增大。(实施例2)测定下述扁平电缆(第二实施方案的扁平电缆,其为在一面上设置低介电常数介 电层和屏蔽膜的例子(图5))的特性阻抗,所述扁平电缆是这样的扁平电缆在一侧绝缘膜 的外面,并列设置有介电常数不同的第一低介电常数介电层和第二低介电常数介电层,而 且在其外面设置有屏蔽膜。(1)各部分的材质和厚度平角导体材质铜厚度35μπι绝缘膜(包括粘附层)材质聚酯厚度60μπι第一低介电常数介电层材质=PET厚度50μπι第二低介电常数介电层材质聚乙烯厚度170 μ m屏蔽膜材质招(包括聚酯类粘附剂和由PET构成的树脂层)厚度60μ (2)测定结果 设置有第一低介电常数介电层的部分90Ω设置有第二低介电常数介电层的部分100Ω这样,在上述的扁平电缆中,可以容易地使设置有第一低介电常数介电层的部分 和设置有第二低介电常数介电层的部分的阻抗不同。
权利要求一种扁平电缆,其中,多根平角导体以规定的排列节距排布,并且从所述平角导体的假设排布面的两侧贴合绝缘层,其特征在于至少在一侧所述绝缘层的外面,在电缆宽度方向的一部分电缆中设置有第一低介电常数介电层,并且至少在所述第一低介电常数介电层的外面设置有屏蔽层;存在有所述第一低介电常数介电层的部分与不存在所述第一低介电常数介电层的部分的特性阻抗不同。
2.权利要求1所述的扁平电缆,其特征在于至少在一侧所述绝缘层的外面,在电缆宽度方向的一部分电缆中设置有与所述第一低 介电常数介电层不同的第二低介电常数介电层,存在有所述第一低介电常数介电层的部分与存在有所述第二低介电常数介电层的部 分的特性阻抗不同。
3.权利要求2所述的扁平电缆,其特征在于设置在所述第一低介电常数介电层外面的屏蔽层与设置在所述第二低介电常数介电 层外面的屏蔽层是不相同的。
4.权利要求1至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扁平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屏蔽层由金属网构成。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根据导体不同而具有不同的阻抗特性的扁平电缆。在本实用新型涉及的扁平电缆1中,多根平角导体2以规定的排列节距排布在平面上,并且在所述平角导体2的排布面的两侧贴附有绝缘膜3,在绝缘膜3的外面,在沿电缆宽度方向的一部分电缆中设置有低介电常数介电层6,在包含低介电常数介电层6的外面设置有屏蔽层7,并且存在有低介电常数介电层6的部分与不存在低介电常数介电层6的部分的特性阻抗不同。
文档编号H01B5/12GK201773632SQ201020116138
公开日2011年3月23日 申请日期2010年2月12日 优先权日2010年2月12日
发明者黑田秀雄 申请人:住友电工(上海)电子线制品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