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963168阅读:19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电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有关一种电连接器,用以与对应的它端连接器进行插接以完成信号 的导通。
背景技术
电子连接器的功能在提供一可分离的介面,来连接电子系统内部的两个子系统 (或装置),其主要的作用方式,是通过连接器与该系统(或装置)相互装配时,在接触介面 上产生的正向接触力,从而达到传递信号的目的。所述接触介面,通常是由复数个金属端子 所组成,在实际的应用上,将这些金属端子分别安装在连接器预先成型的槽穴内,通过各种 不同的定位方式,例如在金属端子上设计凸刺与槽穴的内壁强迫干涉而固定。由于这些金 属端子被隐埋于槽穴中,所以与它连接器对插时易遭受到阻碍;其次,金属端子的固定方式 也不够稳定,容易导致接触不良的状况;再者,这些金属端子必须在连接器的塑胶本体成型 后再逐步装配,在生产的效率上一直无法有效地提升。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更为新颖的电连接器构造,用以改善前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 问题与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电连接器包括一主体部,一提供与它连接器对应的插拔空间,一提 供它连接器信号端对接的端子定位座,及,跨接在前述端子定位座的复数端子,所述端子具 有一与前述端子定位座的横向断面形状匹配的第一接触部,及自该第一接触部两端延伸的 第二接触部与固定部,所述第一接触部横跨端子定位座的外表,固定部隐埋于主体部中,第 二接触部则穿过主体部并自主体部的背面外露与外部的线缆连接导通。以此,端子的第一 接触部完全曝露在定位座的外部,可以提供较现有技术更广阔的接触面并增加与它连接器 的信号端对接时的可靠度;其次,端子的固定部隐埋在主体部中,及第二接触部与主体部的 干涉方式,则更能加强其定位的稳定性;更特别是,端子的固定方式可以在连接器成型时同 步完成,对于生产效率的提升有绝大的帮助,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电连接器的正面结构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电连接器的端子定位方式参考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电连接器的端子的结构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电连接器的背面结构图。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电连接器配合金属外框的分解图。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电连接器配合金属外框的组合图。主要元件符号说明电连接器2
3[0013]主体部 20插拔空间 22端子24
侧墙部21 端子定位座23 第一接触部240第二接触部241固定部 242第一料带243第二料带244金属外框3抵接块 210勾部30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电连接器2,包括一具有预定形状的主体部20,该主体部20概略呈矩形;自所述主体部20各外周缘朝同一方向垂直延伸的侧墙部21 ;所述侧墙部21与主体部20的正面之间构成一提供它连接器对应的插拔空间22 ;在所述插拔空间22中,具有一提供它连接器信号端对接的端子定位座23 ;及,跨接在前述端子定位座23的复数端子24。请同时参考图2至图4,所述端子24具有一轮廓与前述端子定位座23的横向断面 形状匹配的第一接触部240,及自该第一接触部240两端延伸的第二接触部241与固定部 242,所述第一接触部240横跨端子定位座23的外表,固定部242隐埋于主体部20中,第二 接触部241则穿过主体部20并自主体部20的背面外露与外部的线缆(图未显示)连接导
ο如此,端子的第一接触部240完全曝露在定位座23的外部,可以提供较现有技术 更广阔的接触面而增加与它连接器的信号端对接时的可靠度;其次,端子的固定部242隐 埋在主体部20中,及第二接触部241与主体部20的干涉方式,则更能加强其定位的稳定 性。为了达成上述这种端子24的定位方式,通过在模具内射出成型(InsertMolding) 技术加以实现。如图2所示,端子组中每一端子24的第二接触部241与固定部242在并行 排列后分别以第一料带243与第二料带244连接成串,通过第一料带243及第二料带244 预先定位在连接器射出的模具上,与包括连接器的主体部20、侧墙部21及端子定位座23 — 起成型,固定后再取下第一及第二料带243、244即可完成。因此,相较于现有技术,其生产 的速度亦有大幅地提升。为了增强前述连接器的结构性,请同时参考图5及图6所示,在连接器的侧墙部21 外表包覆一层金属外框3,以防止连接器扭曲变形;实施的方式包括在所述侧墙部21上设 有复数的抵接块210,金属外框3则对应侧墙部21的顶面形成复数分段的勾部30,在金属 外框3包覆住连接器的侧墙部21后,通过勾部30勾持于侧墙部21的顶面,并通过侧墙部 21的前述抵接块210与金属外框3相抵予以防脱。当然,通过金属外框3亦可以提供连接 器接地的作用。综上所述,通过本实用新型的电连接器,不仅可以增加与它连接器对插时信号导 接的稳定性,更能够加速生产的制程。以上所列举的各种实施方式,并非用以限制本实用新 型,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内容所作的等效修饰或变化,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权利要求一种电连接器,包括一主体部,一提供与它连接器对应的插拔空间,一提供它连接器信号端对接的端子定位座,及,跨接在前述端子定位座的复数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端子具有一轮廓与前述端子定位座的横向断面形状匹配的第一接触部,及自该第一接触部两端延伸的第二接触部与固定部,所述第一接触部横跨端子定位座的外表,固定部隐埋于主体部中,第二接触部则穿过主体部并自主体部的背面外露与外部连接的信号导通。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部外周缘朝同一方向垂直延 伸有侧墙部,侧墙部与主体部的正面之间构成所述的插拔空间,所述端子定位座设于该插 拔空间。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侧墙部外表包覆一层金属外框。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侧墙部上设有复数的抵接块,金属 外框对应侧墙部的顶面形成复数分段的勾部,在金属外框包覆住连接器的侧墙部后,通过 勾部勾持于侧墙部的顶面,并通过侧墙部的抵接块与金属外框相抵予以防脱。
专利摘要一种电连接器的结构设计,用以增加与它连接器对插时信号导接的稳定性,及加速生产的制程;包括一主体部,一提供与它连接器对应的插拔空间,一提供它连接器信号端对接的端子定位座,及,跨接在前述端子定位座的复数端子,所述端子具有一与前述端子定位座的横向断面形状匹配的第一接触部,及自该第一接触部两端延伸的第二接触部与固定部,所述第一接触部横跨端子定位座的外表,固定部隐埋于主体部中,第二接触部则穿过主体部并自主体部的背面外露与外部的线缆连接导通。
文档编号H01R13/40GK201656063SQ201020116118
公开日2010年11月24日 申请日期2010年2月8日 优先权日2010年2月8日
发明者郭铭宗 申请人:璞瑞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