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路板边缘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974260阅读:20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电路板边缘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路板边缘连接器,尤指一种将一子电路板电性连接至一主 电路板的电路板边缘连接器。该子电路板可以承载一种电子电路模块,例如记忆模块或因 特网模块。
背景技术
一般的电路板边缘连接器主要是用来制造一子电路板与一主电路板间的电性连 接。子电路板上可以布设电子电路及电子零件,使该子电路板对主电路板而言具有特定的 功能,例如该子电路板上配置有内存电路使该子电路板成为一内存模块,或该子电路板上 配置有因特网电路而使该子电路板成为一因特网模块。通常该子电路板的某一或某些边缘 区域配置有导电接点或金手指(Golden Finger),且该子电路板的各导电接点被插入该电 路板边缘连接器时,该子电路板上的各导电接点与该电路板边缘连接器的各导电端子电连 接,通过该电路板边缘连接器内的导电端子,使该子电路板与该主电路板间的电子电路呈 可以被移除的电性连接状态。如图7所示,美国第7,494,361号专利揭露一种现有的电路板边缘连接器。该现 有电路板边缘连接器主要是由一绝缘壳体Al、多个端子A2及一对金属拴锁臂A3所组成。 该绝缘壳体Al具有一板边缘容纳槽Al 1及多个端子容纳槽A12,该绝缘壳体Al的板边缘容 纳槽All可容该子电路板(图标中未绘示)插入一距离。各端子A2是分别被组装于各绝 缘壳体Al端子容纳槽A12。各端子A2分别朝该绝缘壳体Al的板边缘容纳槽All延伸一接 触臂A21,且各端子A2分别朝该主电路板(图标中未绘示)延伸一连接脚A22,利用各端子 A2的接触臂A21与连接脚A22分别与子电路板及主电路板形成电性连接。美国第7,494,361号专利的绝缘壳体Al相对两端分别延伸一辅助臂A13,且各辅 助臂A13上分别装设一金属拴锁臂A3,各金属拴锁臂A3上分别一体设有一垂片A31,即各 金属拴锁臂A3与各垂片A31是同时成形自同一金属薄板。各金属拴锁臂A3的垂片A31可 以被焊接于主电路板上的电路接点,使各垂片A31可以将各金属拴锁臂A3支撑离该主电路 板保持一定距离。由于在不同电子装置对于主电路板上各电子装置或电子零件的高度有不同的限 制条件,而美国第7,494,361号专利所揭露的技术中,该金属拴锁臂A3与该主电路板间的 距离是固定且不可变动。当不同系统对电路板边缘连接器有不同高度限制时,各金属拴锁 臂A3与该主电路板间的距离限制也必须因此而变动,则在美国第7,494,361号专利所揭露 的技术中,所有生产各金属拴锁臂A3的制造模具及设备必须因此而全部重新制作。如图8所示,美国第6,517,378号专利揭露一种电路板边缘连接器,该电路板边缘 连接器的各金属拴锁臂B3与各垂片B31是可分离的,因此各金属拴锁臂B3与各垂片B31 可以是被成形自不同金属薄板。由于美国第6,517,378号专利的各金属拴锁臂B3分别朝 该主电路板延伸一支架B32,且各垂片B31是以间隙配合(Clearance Fit)方式被组装于各 金属拴锁臂B3的支架B32,使各垂片B31于各金属拴锁臂B3的支架B32上有一定的自由范
3用微量调整金属拴锁臂B3与主电路板间的尺寸差异。由于美国第6,517,378号专利的各垂片B31是以间隙配合的方式被组装于该各金 属拴锁臂B3的支架B32,因此若各垂片B31被允许有较大的自由范围时,则各垂片B31被焊 接于主电路板(图标中未绘示)时,各垂片B31不见得与各金属拴锁臂B3具有稳定的电性 连接关系,因此主电路板与各金属拴锁臂B3间有电性连接不确实的风险。此外,若以各垂 片B31的自由范围作为适应金属拴锁臂B3高度变化的手段并不实际,因为各垂片B31的自 由范围是因各垂片B31组装配合时至少有二轴向是属于间隙配合,过多的组装间隙将无法 确保各垂片B31被定位于主电路板上的预期位置,因此各垂片B31的微量可调范围是有局 限的。由于美国第7,494,361号专利及美国第6,517,378号专利所揭露的金属拴锁臂 A3、B3都不足以被使用于对电路板边缘连接器有不同高度需求,因此当不同系统对电路板 边缘连接器有不同高度要求时,制造各金属拴锁臂A3、B3的模具设备都必须重新制作,以 适应不同高度条件的限制。由于现有电路板边缘连接器的金属拴锁臂A3、B3无法以单一模 具设备满足各种不同高度限制条件,而生产所需的模具及设备使用效率欠佳,应将电路板 边缘连接器的金属拴锁臂A3、B3改良。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路板边缘连接器,该电路板边缘连接器可 以依需求而调整金属拴锁臂在主电路板上的高度。本实用新型所揭露的电路板边缘连接器主要是由一绝缘壳体、多个端子及一对金 属拴锁臂所组成。该绝缘壳体具有一板边缘容纳槽及多个端子容纳槽,该绝缘壳体的板边 缘容纳槽是可供一对接的子电路板的边缘插入一预定距离。各端子分别被组装于该绝缘壳 体各端子容纳槽,且各端子分别朝该绝缘壳体电路板边缘容纳槽中央延伸,使各端子可分 别与该子电路板上的电子电路电连接。各金属拴锁臂是分别被固定于该绝缘壳体上,该金 属拴锁臂将该对接的子电路板固定在该电路板边缘连接器的一定相对位置。各金属拴锁臂 是分别装设有一金属垂片,各金属垂片可分别支撑各金属拴锁臂,使各金属拴锁臂距离主 电路板一段距离,且各垂片是以塑性变形加工法而被组装于各金属拴锁臂。其中,各金属拴锁臂成形有一承板,各承板大致平行于该主电路板。其中,该塑性变形加工法为激光熔接。其中,该塑性变形加工法为焊接。其中,各金属拴锁臂的承板上具有至少一用于作为各垂片组装定位的基准的穿 孔。其中,各垂片的适当位置被拉伸有多个凸缘,且各凸缘对应相应的各金属拴锁臂 的穿孔。其中,该塑性变形加工法为铆接。其中,各金属拴锁臂分别以间隙配合而被固定于该绝缘壳体上,使各金属拴锁臂 在沿该绝缘壳体的特定方向上具有自由度。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在于,该电路板边缘连接器可以依需求而调整金属拴 锁臂在主电路板上的高度。

示意图<
示意图<
示意图<
示意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立体外观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立体分解图。 图3A,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一金属拴锁臂与一垂片自·
-第一角度投影的组装
图3B,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一金属拴锁臂与一垂片自一第二角度投影的组装
图4,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立体分解图。 图5A,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一金属拴锁臂与一垂片自·
-第一角度投影的组装
图5B,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一金属拴锁臂与一垂片自一第二角度投影的组装
图6,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组装完成后的俯视图。 图6A,为图6中的AA剖面图。
图7,为现有美国第7,494,361号专利所揭露的技术示意图。
图8,为现有美国第6,517,378号专利所揭露的技术示意图。
其中,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Al绝缘壳体All板边缘容纳槽
A12端子容纳槽 A13辅助臂
A2端子 A22连接脚 A31垂片 B31垂片 1绝缘壳体 12端子容纳槽 131扩大阶级 21第一型端子 212连接脚 221接触臂 3金属拴锁臂 311极限凸块 321倒勾 331扣押指 34承板 342极限凸块 351凸缘
A21接触臂 A3金属拴锁臂 B3金属拴锁臂 B32支架 11板边缘容纳槽 13穿置通道 2端子 211接触臂 22第二型端子 222连接脚 31本体部 32基部 33弹臂 332限位勾 341穿孔 35垂片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及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所揭露的电路板边缘连接器主要是由 一绝缘壳体1、多个端子2 (图中未标出)及一对金属拴锁臂3所组成。该绝缘壳体1具有 一板边缘容纳槽11,该绝缘壳体1的板边缘容纳槽11可供一对接子电路板(图标中未表 示)的边缘插入,该子电路板可插入电路板边缘连接器的边缘排列有多个电子电路接点, 这些电子电路接点通常是一系列的金手指(图标中未表示)。该绝缘壳体1还具有多个端 子容纳槽12,使各端子2可以分别被组装于该绝缘壳体1的各别端子容纳槽12内。如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揭露中,该电路板边缘连接器的多个端子2 大略可分为第一型端子21及第二型端子22两种。虽然各第一形端子21与各第二型端子 22在端子尺寸上有些微差异,但各第一端子21及第二端子22分别具有一接触臂211、221 及一连接脚212、222。被组装于该绝缘壳体1各别端子容纳槽12的各端子2接触臂211、 221分别朝该绝缘壳体1的板边缘容纳槽11中央延伸;则当该对接的子电路板被插入该绝 缘壳体1的板边缘容纳槽11时,该被组装于该绝缘壳体1的各端子2可以分别通过该接触 臂211、221而与该子电路板上的金手指电性连接。各端子2的连接脚212、222分别朝主电 路板延伸,则当子电路板插入该绝缘壳体1的板边缘容纳槽11时,各端子2可以电性连接 该子电路板及该主电路板,以此,各端子2将该子电路板与主电路板建立电性连接。由于该子电路板可自该绝缘壳体1的板边缘容纳槽11移除,因此通过本实用新型 第一实施例的电路板边缘连接器而建立电性连接的子电路板及主电路板,两者间的电性连 接是可被移除的电性连接。如图1、图3A及图3B所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所揭露的电路板边缘连接器中, 各金属拴锁臂3是由一金属薄板材料以机械加工法裁切并拗折成形。各金属拴锁臂3分别 自一本体部31延伸有一基部32、一弹臂33及一承板34。该绝缘壳体1的相对两端对应各 金属拴锁臂1的基部32分别设有一穿置通道13,各绝缘壳体1的穿置通道13可分别拘束 一前述的金属拴锁臂3的基部32,使各金属拴锁臂3被固定于该绝缘壳体1的相对两端。 在本实施例中,各自金属拴锁臂3的本体部31延伸的基部32大致成一 U形,且各金属拴锁 臂3的基部32可以被组装入各前述绝缘壳体1的穿置通道13,使各金属拴锁臂3的基部 32与各绝缘壳体1的穿置通道13发生干涉而被固定于其中。在本实施例中,各绝缘壳体11的穿置通道13的尺寸略小于各金属拴锁臂3,因此 一旦各金属拴锁臂3被组装入各绝缘壳体1的穿置通道13,则各金属拴锁臂3与各绝缘壳 体1穿置通道13产生干涉现象,使各金属拴锁臂3与各绝缘壳体1的穿置通道13产生干 涉配合(Interference Fit)。各自金属拴锁臂3的本体部31延伸的弹臂33具有一自由端,各金属拴锁臂3的 弹臂33的自由端形成有一扣押指331及一限位勾332。各自金属拴锁臂3的本体部31延 伸的承板34被拗折成大致平行于一个由各端子2的连接脚212、222形成的平面,各端子2 连接脚212、222形成的平面通常与主电路板趋近或完全重合。当一子电路板被插入该绝缘壳体1的板边缘容纳槽11时,通过各金属拴锁臂3的 扣押指331及限位勾332,使该子电路板贴合或几乎贴合于各金属拴锁臂3的承板34,以此 将该子电路板拴锁于预定位置上。如图2、图3A及图3B所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所揭露的电路板边缘连接器中,
6各金属拴锁臂3的承板34上固定有一垂片35,各金属拴锁臂3的垂片35朝主电路板(图 标中未绘示)延伸,使各金属拴锁臂3可以通过各垂片35的支撑而与该主电路板间保持一 定距离。在本实施例中,各金属拴锁臂3的承板34上具有多个穿孔341,各垂片35朝各金 属拴锁臂3上的适当穿孔341设有适当数量及尺寸的凸缘351。生产线在进行组装时,以各 金属拴锁臂3上的穿孔341作为各垂片35组装定位的基准,使各垂片35的凸缘351被组装 入各金属拴锁臂3的穿孔341,藉此使垂片35可以被定位于各金属拴锁臂3上适当位置。当系统对于该电路板边缘连接器的高度有不同需求时,只要使用不同高度的垂片 35。将不同高度的垂片35组装于各金属拴锁臂3的承板34,可使各金属拴锁臂与主电路板 间的距离产生差异,则各金属拴锁臂3所使用的制造设备不须任何更动,仅以不同尺寸的 垂片35即可满足各金属拴锁臂3高度差异的要求。在本实施例中,为使各金属拴锁臂3能被保持于主电路板上的定位,各垂片35可 以是以一种适于被焊接于主电路板的金属材料制成,使各垂片35可以被焊接于主电路板 的电子电路上,该电子电路通常为主电路板的接地电路。若各垂片35是由金属材料成形, 则各垂片35上的凸缘351可以是利用金属材料的延展性而以拉伸加工法(Drawing)成形。 此时,为避免各金属拴锁臂3上的穿孔341与各垂片35上的凸缘351意外的分离,则可在 金属拴锁臂3上的穿孔341与各垂片35上的凸缘351配合后,于各垂片35上的凸缘351 制造塑性变形(Plastic deformation),使各垂片35被铆接(Rivet)于各金属拴锁臂3上 的承板34。当然,为了补强各垂片35与各金属拴锁臂3的结合强度,对各垂片35与各金属 拴锁臂3的铆接处施以激光熔接(LaserWelding)或电焊(Electric Welding)是可行的。在本实施例主要是举例说明可以通过铆接的加工方法,使各垂片35被铆接于各 金属拴锁臂3上的承板34 ;但是若以其它加工方法,例如焊接,使各垂片35被固定于各金 属拴锁臂3时,各垂片3上不一定要引伸出各凸缘351,则各金属拴锁臂3也不一定必须设 置使各垂片35可以穿入定位的穿孔341。如图4、图5A及图5B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中,该绝缘壳体1与第一实施 例中的绝缘壳体1(参第一图)相比之下,该第二实施例的绝缘壳体1有较高的高度,则第 二实施例中绝缘壳体1的板边缘容纳槽2与该主电路板(图标中未绘示)的距离是有差异 的,因此两实施例中的各金属拴锁臂13与该主电路板的距离不同。如图5A、图5B、图6及图6A所示,虽然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各金属拴锁臂3 的基部32是大致也成U字形拗折,但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金属拴锁臂3是以间隙配合 方式被组装于各绝缘壳体1的穿置通道13。各金属拴锁臂3的基部32被组装入该各绝缘 壳体1的穿置通道13后,各金属拴锁臂3的基部32与各绝缘壳体1的穿置通道13仍有些 许间隙,使各金属拴锁臂3仍有一定的自由范围。在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中,为避免各金属拴锁臂3脱离各绝缘壳体1穿置通道 13,各金属拴锁臂3的基部32分别成形有倒勾321,且对应各金属拴锁臂3的倒勾321,在 各绝缘壳体1的穿置通道13内设有一扩大阶级131。各绝缘壳体1的扩大阶级131的外缘 尺寸略大于各绝缘壳体1的穿置通道13。在生产线将各金属拴锁臂3的基部32组装入各 绝缘壳体1的穿置通道13时,各金属拴锁臂3的倒勾321因各绝缘壳体1的穿置通道13 而受压缩。当各金属拴锁臂3的倒勾321通过各绝缘壳体1的穿置通道13而进入扩大阶 级131时,各绝缘壳体1的穿置通道13对各金属拴锁臂3的倒勾321的压缩解除,则各金属拴锁臂3倒勾321即被释放,使各金属拴锁臂3的倒勾321不能脱离各绝缘壳体1的扩 大阶级131。在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中,为局限各金属拴锁臂3相对于该绝缘壳体1的自由 范围,各金属拴锁臂3的本体31及承板34上分别朝各绝缘壳体3的板边缘容纳槽31凸伸 一极限凸块311、342。由于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仅为实施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具体设计, 并非将本实用新型局限于此种具体实施,因此虽第二实施例揭露的各金属拴锁臂3具有两 个极限凸块311、342,但熟悉本领域技术的人员可知各金属拴锁臂3可以只有一极限凸块 311、342,即自各金属拴锁臂3的本体31或承板34择一延伸一极限凸块311或342。当各 金属拴锁臂3上的极限凸块311、342接触该绝缘壳体1时,各金属拴锁臂3的自由范围便 因此受限。依上述,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金属拴锁臂3虽然是间隙配合地被组装于各 绝缘壳体1的穿置通道13,使各金属拴锁臂3具有自由范围,但是各金属拴锁臂3仍可通过 倒勾321及各极限凸块311、342限制各金属拴锁臂3的自由范围,同时避免各金属拴锁臂 3脱离各绝缘壳体1的穿置通道13。如图4、图5A及图5B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中,各金属拴锁臂3的承板 34上并未设有作为垂片35定位参考依据的穿孔341 (参考第一实施例),且各垂片35上亦 无第一实施例所揭露的凸缘351,但各垂片35仍可通过塑性变形加工法而被各金属拴锁臂 3的承板34上,这种塑性变形加工法可以是金属薄板加工法的拗折、激光熔接、电焊或多点 焊接等塑性变形加工法。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中,各金属拴锁臂3的承板34上无穿孔341可限制各垂片 35的定位位置,此因不同系统的主电路板(图标中未绘示)受限于不同的线路配置,使不同 系统对各垂片35与主电路板的焊接位置经常不一致。为满足不同系统的需求,避免使用本 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所揭露的铆接塑性变形加工法,而改采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所揭露 的金属薄板加工法、焊接或熔接的塑性变形加工法是可行的。虽然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及第二实施例已揭露如上,然而其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 型,任何熟习此技术的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内,可作些许的更动与润饰, 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以权利要求书所界定的范围为准。
8
权利要求一种电路板边缘连接器,该电路板边缘连接器可将一子电路板电连接一主电路板,该电路板边缘连接器主要是由一绝缘壳体、多个端子及一对金属拴锁臂所组成,该绝缘壳体具有一板边缘容纳槽及多个端子容纳槽,该绝缘壳体的板边缘容纳槽供该子电路板的边缘插入,各端子分别被组装于该绝缘壳体各端子容纳槽,且各端子分别朝该绝缘壳体的电路板边缘容纳槽中央延伸,使各端子可分别与该子电路板上的电子电路电连接,各金属拴锁臂分别被固定于该绝缘壳体上,该金属拴锁臂将该对接的子电路板固定在该电路板边缘连接器的一定相对位置,其特征在于各金属拴锁臂分别被一垂片支撑,使各金属拴锁臂距离主电路板一段距离,且各垂片以塑性变形加工法而被组装于各金属拴锁臂。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路板边缘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各金属拴锁臂成形有一承板, 各承板大致平行于该主电路板。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路板边缘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塑性变形加工法为激光熔接。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路板边缘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塑性变形加工法为焊接。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路板边缘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各金属拴锁臂的承板上具有 至少一用于作为各垂片组装定位的基准的穿孔。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路板边缘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各垂片的适当位置被拉伸有 多个凸缘,且各凸缘对应相应的各金属拴锁臂的穿孔。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路板边缘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塑性变形加工法为铆接。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路板边缘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各金属拴锁臂分别以间隙配 合而被固定于该绝缘壳体上,使各金属拴锁臂在沿该绝缘壳体的特定方向上具有自由度。
专利摘要一种电路板边缘连接器,该电路板边缘连接器可将一子电路板电连接一主电路板,该电路板边缘连接器主要是由一绝缘壳体、多个端子及一对金属拴锁臂所组成。该绝缘壳体具有一板边缘容纳槽及多个端子容纳槽,且各端子分别被组装于端子容纳槽。各金属拴锁臂是分别被固定于该绝缘壳体上,各金属拴锁臂是分别被一垂片支撑离主电路板一段距离,且各垂片是以塑性变形加工法而被组装于各金属拴锁臂。因此,该电路板边缘连接器可以依需求而调整金属拴锁臂在主电路板上的高度。
文档编号H01R13/639GK201732890SQ20102029724
公开日2011年2月2日 申请日期2010年8月18日 优先权日2010年8月18日
发明者廖炎璋, 林子筠, 陈立生 申请人:宣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