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能电池片焊接模具盘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982201阅读:13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太阳能电池片焊接模具盘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太阳能电池组件的加工工具,尤其是一种太阳能电池片的焊接模具盘。
背景技术
作为绿色能源,能够将光能直接转换为电能的太阳能电池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 注。单个的太阳能电池片是由单晶硅或多晶硅材料制成,由于单个的太阳能电池片很难产 生足够的电输出,而且其经受机械冲击的能力较弱,所以必须将若干个太阳能电池片串连 起来,再经过严密封装,才能独立作为电源使用。其中,将多个电池片串连的步骤一般是通过焊接工艺完成,其具体是指使用以铜 为主要原料、表面镀有锡铅的焊带,跨接每个电池片的正面和与其相邻的电池片的背面,从 而将多个电池片串连焊接。由于太阳能电池片之间必须保持一定的距离,所以焊接过程中 需要严格控制电池片的间距。现有技术中,一般是采用划线的方法,根据电池片的形状和规定的间距,在纸板上 画出电池片应摆放的位置。然后,依据此划线区摆放电池片,并依次连接焊带。由于其操作 过程主要是靠人工控制,容易误移电池片而导致间距不均勻;而且,电池片的厚度一般只有 180ym-220ym,且随着行业的发展,其厚度还在日益变薄,因此在电池片的移动调整过程申, 极易污秽、损伤电池片;而反复的对准和调整也非常影响焊接的速度。总之,一系列的因素 导致传统电池片焊接的加工效率低下,质量不高。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无需移动调整就可以确保电池片的间 距,并且能够提高焊接质量以及速度的太阳能电池片焊接模具盘。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太阳能电池片焊接模具 盘,包括模具盘基体,所述的基体上均勻设置有多个间隔相等、放置太阳能电池片的凹槽, 所述的凹槽与基体一体成型,所述的基体表面还设置有两条平行的焊条槽,所述的凹槽的 边缘处还设置有取片槽。进一步具体的说,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焊条槽的深度大于凹槽的深度,所述的取片 槽的深度大于凹槽的深度,所述的焊条槽的长度与基体的长度相等。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解决了背景技术中存在的缺陷,通过在基体上以一定 间隔设置多个能够容置电池片的凹槽,使焊接时的电池片能够限定在凹槽中,从而确保了 电池片之间的距离均勻固定;而且无需移动调整,解决了频繁移动电池片导致其污秽、损伤 的问题;大大提高了焊接速度;控制了因人为误差引起的质量问题;同时降低了操作劳动 强度。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基体;2、凹槽;3、焊条槽;4、取片槽。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结合附图和优选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 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实用新型有关 的构成。如图1所示的一种太阳能电池片焊接模具盘,包括模具盘基体,所述的基体上均 勻设置有多个间隔相等、放置太阳能电池片的凹槽,所述的凹槽与基体一体成型,所述的基 体表面还设置有两条平行的焊条槽,所述的凹槽的边缘处还设置有取片槽。焊接时,首先将电池片正面朝上放置于凹槽2中;其次,使用准备好的焊条比对焊 条槽3的位置将其一端焊接在电池的正面;然后,将多个正面焊有焊条的电池片背面朝上 分别放入凹槽2中,使焊条已经焊接的一端处于焊条槽3中,而另一端露出于相邻电池片的 背面之上;最后,将焊条未焊接的一端焊接于相邻电池片的背面,既完成了焊接工作。由于 在焊接过程中,电池片被限定在凹槽2中不会误移动,所以确保了电池片之间的距离均勻 固定。以上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各种举例说明不对本实用 新型的实质内容构成限制,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阅读了说明书后可以对以前所 述的具体实施方式
做修改或变形,而不背离实用新型的实质和范围。
权利要求1.一种太阳能电池片焊接模具盘,包括模具盘基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基体(1) 上均勻设置有多个间隔相等、放置太阳能电池片的凹槽O),所述的凹槽(2)与基体(1) 一 体成型,所述的基体(1)表面还设置有两条平行的焊条槽(3),所述的凹槽的边缘处还设置 有取片槽⑷。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太阳能电池片焊接模具盘,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焊条槽(3)的 深度大于凹槽的深度。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太阳能电池片焊接模具盘,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取片槽(4)的 深度大于凹槽的深度。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太阳能电池片焊接模具盘,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焊条槽(3)的 长度与基体的长度相等。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太阳能电池片焊接模具盘,包括模具盘基体,所述的基体上均匀设置有多个间隔相等、放置太阳能电池片的凹槽,所述的凹槽与基体一体成型,所述的基体表面还设置有两条平行的焊条槽,所述的凹槽的边缘处还设置有取片槽。采用本实用新型确保了电池片之间的距离均匀固定;而且无需移动调整,解决了频繁移动电池片导致其污秽、损伤的问题;大大提高了焊接速度;控制了因人为误差引起的质量问题;同时降低了操作劳动强度。
文档编号H01L31/18GK201871893SQ20102063424
公开日2011年6月22日 申请日期2010年11月30日 优先权日2010年11月30日
发明者何文超, 瞿辉, 童彩霞, 陈剑锋 申请人:江苏顺风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