旋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986350阅读:10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旋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以可旋转的方式安装在车辆驾驶室中的操作面板等上的旋钮。
背景技术
到目前为止,旋钮是已知的,如在专利文献1中所公开的。所述旋钮设置在具有发光部分的钮主体的一部分上,从而当操作者观察发光部分时,所述操作者能够容易地掌握旋钮旋转的量。具体地,如图9所示,传统的旋钮100包括钮主体101,操作者可以夹住所述钮主体101执行旋转操作;以及导光部件102,所述导光部件102构成发光部分。钮主体101形成为筒状构造。在从远端表面IOla到周表面IOlb的一部分上,钮主体101设有切除部分 103。导光部件102插入切除部分103中。导光部件102由发光材料制成。当光进入导光部件102时,光在导光部件102中扩散,并且部件102上的表面发出光。这样的旋钮100安装在用于设备的操作面板等上。设置在操作面板的内侧的光源等将光发射到导光部件102上,从而使得发光部分(导光部件10 发出光。存在这样的一种情况根据旋钮所安装的设备,钮主体需要中空结构或薄筒状结构。由于仅在这样的旋钮中的钮主体是薄筒状结构,所以导光部件的厚度(也就是径向方向的尺寸)必须变薄。这样难以将薄导光部件稳固地附接到薄钮主体上。因此,获得旋钮的稳定性是重要的问题。专利文献1 JUM SHO 62(1987)-30189A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旋钮,其中在将导光部件附接到支撑部件上之后能够使所述导光部件稳固,并且能够实现充分的显示效果本发明涉及一种旋钮,所述旋钮从面板的内侧穿透所述面板,并且以可旋转的方式安装在所述面板上。所述旋钮包括钮主体,所述钮主体包括主体基部,当所述旋钮安装在所述面板上时,所述述主体基部设置在所述面板的内侧;和筒状周壁部,所述筒状周壁部从所述主体基部延伸到远端侧,所述钮主体在沿所述周壁部的周向方向的给定位置,设有从所述周壁部的远端延伸到所述主体基部的槽;导光部件,所述导光部件包括入射部分,所述入射部分具有用于光的入射表面;和发光部分,所述发光部分从所述入射部分沿所述槽延伸以装配到所述槽中,所述入射部分的表面在光通过所述入射表面进入所述入射部分时适于发光;以及挤压部件,所述挤压部件用于沿所述槽的纵向方向将所述入射部分的一部分夹在所述主体基部和所述挤压部件之间,而不覆盖所述入射表面,并且用于在所述发光部分装配到所述槽中时,防止所述钮主体和所述导光部件之间沿所述槽的纵向方向的相对移动。所述发光部分包括显示部分,所述显示部分装配到所述槽中,并且具有通过所述槽的整个长度从所述钮主体向外露出的暴露表面;和锁止突起,所述锁止突起设置在所述显示部分的沿所述周壁部的径向方向的内侧,并且从沿所述槽的宽度方向的两侧向外突出于所述显示部分。所述周壁部包括一对槽周边缘,所述一对槽周边缘彼此相对以限定所述槽;和保持部,所述保持部设置在所述槽周边缘的沿所述周壁部的径向方向的内侧,并且从沿所述周壁部的径向方向的两侧将所述锁止突起夹在所述保持部和所述槽周边缘之间。根据本发明,能够提供一种旋钮,其中在将导光部件附接到支撑部件上之后能够使所述导光部件稳固,并且能够实现充分的显示效果。


图1是根据本发明的旋钮的分解透视图。图2是在图1中示出的旋钮的平面图。图3A是沿图1中的线IIIA-IIIA截取的旋钮的钮主体的端侧视图,图是沿图 1中的线ΠΙΒ-ΙΠΒ截取的旋钮的钮主体的纵向截面图。图4是钮主体的后侧正视图。图5是沿通过周壁部上的锁止突起并通过主体基部中的锁止孔的直径线截取的旋钮的端侧正视图。图6A是沿在图1中的线VIA-VIA截取的旋钮的指示器(导光部件)的截面图,图 6B是在图6A中示出的指示器的侧面正视图。图7A是旋钮的前侧正视图,示出了设置在操作面板中的旋钮,图7B是旋钮的底视图,示出了设置在操作面板中的旋钮。图8是沿图7A中的线VIII-VIII截取的旋钮的放大截面图。图9是现有技术中的旋钮的分解透视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现在将参考附图在下文中描述根据本发明的旋钮的实施例。如图1和图2所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旋钮10包括钮主体11,钮主体11由操作者夹住和旋转;指示器(导光部件)30,指示器(导光部件)30构成用于钮主体11的显示部分;反射部件40,反射部件40附接到钮主体11的远端侧;以及挤压部件50,挤压部件50附接到钮主体11的后端侧。在本实施例中的旋钮10安装在车体上的操作面板P上, 使得钮10从内侧到外侧通过面板P (见图7A至图8)。钮主体11包括主体基部12,当旋钮10安装在操作面板P上时,主体基部12位于操作面板P的内侧;和筒状周壁部20,筒状周壁部20从主体基部12延伸。周壁部20具有在径向方向上具有小厚度(也就是薄厚度)的筒状结构。周壁部20在沿周壁部20的周向方向的特定位置,设有从周壁部20的远端延伸到主体基部12的槽S。槽S笔直地延伸, 使得槽S的宽度从周壁部20的远端到主体基部12是不变的。如图3A和图;3B所示,周壁部20包括彼此相对以限定槽S的一对槽周边缘21 ;和保持部22,保持部22位于槽周边缘 21的内侧,并且用于在径向方向上将指示器30的锁止突起35(见图6A和图6B)夹在保持部22和槽周边缘21之间。如图3A所示,保持部22在周壁部20的内周表面25上从槽周边缘21向下突出。 保持部22的远端朝向彼此弯曲。保持部22的跨过槽S的远端由加强部23彼此联接。也就是,加强部23跨过槽S将保持部22彼此连接。加强部23形成为板状结构,并且当旋钮10安装在操作面板P上时,加强部23仅位于操作面板P前表面的内部区域上(见图8)。在本实施例中,槽周边缘21、保持部22和加强部23整体模制。然而,周壁部20不限于上述结构。在单独形成槽周边缘21、保持部22和加强部23之后,可以将其彼此连接。在本实施例中,用语“远端侧,,指当旋钮10安装在操作面板P上时从操作面板P突出的方向(在图7B 中的上侧)。用语“径向方向”指在钮主体11的周壁部20上的直径方向。对周壁部20的外周表面M施加防滑处理。在本实施例中,对外周表面M进行滚花处理加工以作为防滑处理。周壁部20在内周表面25上设有多个脊25a(见图3B),多个脊2 沿周壁部20的中心轴线C的方向延伸。如图4所示,脊2 在内周表面25的周向方向上彼此间隔。在本实施例中,在内周表面25上设置三个脊25a。周壁部20在内周表面 25上设有多个锁止突起25b,多个锁止突起2 从内周表面25在径向方向上向中心向内突出。在内周表面上,每个锁止突起2 位于相邻的在内周表面25的周向方向上彼此间隔的脊2 之间。当将反射部件40附接到钮主体11时,使用脊2 和锁止突起25b。当将反射部件40插入周壁部20时,脊2 用于沿插入方向导引反射部件40。锁止突起2 用于将反射部件40锁止在钮主体11中(见图5)。如上所述,当旋钮10安装在操作面板P上时,主体基部12位于操作面板P的内侧。 主体基部12的外径大于周壁部20的外径。具体地,主体基部12包括垂直环形部13,垂直环形部13从周壁部20的后端(在主体基部12的一侧的一端)向上延伸;和接合部14, 接合部14在垂直环形部13的后侧上从垂直环形部13的外周边缘径向延伸(见图4)。垂直环形部13在与周壁部20相反的一端(即后端),设有沿垂直于中心轴线C的表面延伸的后端表面13a。从后侧看后端表面13a是环形表面。后端表面13a在与在周壁部20中的槽S相对应的位置,设有指示器插入孔15。指示器插入孔15是沿槽S延伸以接纳指示器30发光部分33的通孔,并且当指示器30附接到钮主体11时,所述通孔由与发光部分33的外周表面对应的内周表面限定(见图4和图6A)。接合部14形成为短管状构造,所述短管状构造从垂直环形部13的外周边缘平行于周壁部20向后延伸。当挤压部件50附接到钮主体11时,接合部14用于锁止挤压部件 50。接合部14设有多个切除部16,多个切除部16在接合部14的周向方向上彼此间隔开。 切除部16在周向方向上彼此等距离间隔开。在本实施例中设置四个切除部16。每个切除部 16从接合部14的后端向前形成。在周向方向上位于与槽S对应的位置的切除部16a的宽度大于其他三个切除部16b的宽度。较宽的切除部16a的宽度与指示器30的凸缘部36 (见图6A)的宽度相对应。接合部14在其周向位置设有多个锁止孔17。每个锁止孔17沿径向方向穿透接合部14。锁止孔17在接合部14的周向方向上彼此等距离间隔开。具体地,每个锁止孔17位于相邻的彼此间隔开的切除部16之间。在本实施例中,在接合部14中设置四个锁止孔17。指示器30形成为沿槽S延伸的棒状结构。指示器30在径向方向上的高度尺寸基本上与周壁部20在径向方向上的高度尺寸相同,即指示器30是薄的。具体地,如图6A和图6B所示,指示器30包括指示器基部(入射部分)32,所述指示器基部具有用于光的入射表面31 ;和发光部分33,发光部分33从指示器基部32沿槽S延伸,以使得指示器30能够装配到槽中,并且当光进入指示器基部32时发光部分33从发光部分33上的表面发光。发光部分33包括显示部分34,显示部分34具有暴露表面34a,暴露表面3 装配在槽S 中,并且通过槽S的整个长度从钮主体11向外露出;和锁止突起35,锁止突起35沿径向方向设置在显示部分34内,并且包含在槽S的在宽度方向上的两侧向外突起的部分。在本实施例中,指示器30具有当指示器30附接到钮主体11上时发光部分33的远端突出于周壁部20的远端的长度。显示部分34装配到槽S中。也就是,显示部分34装配到周壁部20上的成对的槽周边缘21之间的间隙中。当光进入指示器基部32时发光的暴露的表面3 设置在周壁部 20的径向方向的外侧上。在本实施例中的显示部分34形成为矩形截面形状,并且在径向方向的外端上(在图6A中的上侧上)设有暴露表面34a。当显示部分34装配到槽S时,暴露表面3 与钮主体11的周壁部20的外周表面M共面(见图7B)。暴露表面3 的远端向下倾斜(见图6B)。暴露表面3 的倾斜部分的倾斜角度与反射部件40的倒角部分42 (见图1)的倾斜角度相对应(见图7B)。由于暴露表面34a的远端向下倾斜,所以操作者容易从旋钮10的前侧看到暴露表面34a的位置(见图7A)。锁止突起35位于显示部分34的沿径向方向的内侧,并且沿显示部分34延伸。具体地,锁止突起35设置在显示部分34的内侧,并且在槽S的宽度方向上(在图6A中的右左方向上)变宽。锁止突起35位于发光部分33的指示器基部32的一侧上。在本实施例中,锁止突起35从发光部分33在其纵向方向上的基本上中央部分朝向指示器基部32延伸。具体地,锁止突起35沿槽S的宽度方向突出于显示部分34的部分形成为板状构造,每个板状构造从发光部分33沿其纵向方向基本上中央部分朝向指示器基部32具有不变的厚度。也就是,当指示器30附接到钮主体11时,锁止突起35沿槽S的宽度方向突出于显示部分34的部分位于在周壁部20的槽周边缘21和与槽周边缘21对应的保持部22之间限定的空间(见图3A)中,并且形成为与所述空间对应的构造。锁止突起35沿槽S的宽度方向突出于显示部分34的部分不必沿槽S的纵向方向连续,并且其可以被非连续布置。指示器基部32设置在发光部分33的后端侧上,并且包括入射表面31和凸缘部 36。指示器基部32与发光部分33整体形成。入射表面31设置在指示器基部32的后端上, 并且与槽S的纵向方向垂直。凸缘部36在径向方向上从指示器基部32的周边外变宽。凸缘部36的前侧表面36a形成为沿围绕指示器插入孔15的周边缘延伸的构造。具体地,从前侧观察,凸缘部36是矩形板。前侧表面36a是与槽S的纵向方向垂直的平面形状。凸缘部36的后侧表面36b是与槽S的纵向方向垂直的平面形状。将如上构成的指示器30从指示器30的远端插入主体基部12中的指示器插入孔 15中,以附接到钮主体11。具体地,将指示器30插入指示器插入孔15中,直到凸缘部36 的前侧表面36a接触主体基部12的后端表面13a。于是,在发光部分33的指示器基部32 的一侧的一端设置在指示器插入孔15中。从锁止突起35的两侧在槽S的宽度方向上向外突出的部分夹在槽周边缘21和与槽周边缘21对应的保持部22之间。显示部分34装配在成对的槽周边缘21之间的空间(即槽S)中(见图2和图7A、7B)。此时,在指示器基部32 的凸缘部36上的整个前侧表面36a接触在主体基部12的后侧表面13a中的围绕指示器插入孔15的周边缘。当凸缘部36在其径向方向上的外端装配到接合部分14中的宽度槽16a 中时,凸缘部36的前侧表面36a接触主体基部12的后侧表面13a(见图2和图7A、7B)。反射部件40形成为筒状形状,并且除了部件40的前端以外,反射部件40都装配到钮主体11的周壁部20中(见图5)。反射部件40具有反射表面41。具体地,反射部件 40包括端倒角部分42和第一筒状装配部分43,第一筒状装配部分43从端倒角部分42向后延伸以装配到周壁部20中。第一筒状装配部分43设有反射表面41。端倒角部分42位于反射部件40的第一筒状装配部分43的远端侧,并且设有倾斜表面42a,倾斜表面4 从反射部件40的远端在其径向方向上向内倾斜(见图1)。反射部件40在与周壁部20中的槽S 对应的位置,设有切除部分44。切除部分44具有足够的宽度以接纳指示器30的远端,即发光部分33的远端。发光部分33的从周壁部20向前突出的远端装配到切除部分44中。此时,由于发光部分33上的暴露表面34a的远端上的倾斜表面与倒角部分42上的倾斜表面 42a具有相同的倾斜角度(见图7B),所以它们彼此平滑联接。当旋钮10安装在操作面板 P上时,盖部件F (见图7A至图8)装配到由倒角部分42围绕的开口 44中以密封开口 44。第一筒状装配部分43具有与周壁部20的内周表面25对应的外周表面45(见图 5)。第一筒状装配部分43沿中心轴线C的长度使得部分43接触加强部分23的远端,或者与所述远端间隔微小的间隙。第一筒状装配部分43在其外周表面45上与槽S对应的位置,设有反射表面41。反射表面41在径向方向上位于发光部分33的内侧,在远端侧位于加强部分23的外侧。反射表面41与发光部分33相对以反射来自发光部分33的光。在本实施例中,为了提高光反射的效率,对反射部件40的包括反射表面41的整个表面进行镀铬处理。第一筒状装配部分43在与设置在周壁部20的内周表面25上的锁止脊2 对应的位置,设有切除部分46,切除部分46沿锁止脊2 延伸。当将第一筒状装配部分43插入周壁部20中时,在周壁部20的内周表面25上的锁止脊2 进入切除部分46以沿锁止脊 2 被向后笔直地引导。第一筒状装配部分43在与在周壁部20的内周表面25上的锁止突起2 对应的位置,设有锁止孔47。锁止孔47沿径向方向穿透部分43。第一筒状装配部分43锁止孔 47的在周向方向的两侧上,设有从后端延伸到前端的锁止切除部分47a。每个锁止切除部分47a形成舌片部分48,舌片部分48的后端是在围绕每个锁止孔47的周边缘上的自由端。 由于舌片部分48以这样的方式形成,所以当将第一筒状装配部分43插入周壁部20时,舌片部分48的后端在舌片部分48的后端在径向方向上向内偏转的同时使锁止突起2 能够向前通过。然后,当舌片部分48返回到原始位置时,周壁部20上的锁止突起2 与反射部件40上的锁止孔47接合(见图幻。因此,反射部件40与钮主体11接合。由于挤压部件50与主体基部12配合以在槽S的纵向方向上夹住指示器基部32 的一部分,所以能够防止钮主体11和指示器30在槽S的纵向方向上彼此移位。具体地,如图2和图8所示,挤压部件50将指示器基部32的凸缘部36夹在主体基部12和挤压部件 50之间,以使得挤压部件50将指示器基部32的凸缘部36挤压到主体基部12上的后端表面13a上。此时,挤压部件50能够将凸缘部36挤压到主体基部12上,而不覆盖指示器主体32上的入射表面31。具体地,挤压部件50形成为短管状构造。挤压部件50包括第二装配部分51,第二装配部分51能够装配到主体基部12的接合部分14中;和挤压部分52,挤压部分52与主体基部12配合以夹住指示器30的凸缘部36。第二装配部分51具有与主体基部12的接合部分14的内周表面对应的外周表面。第二装配部分51在其周表面上的与设置在接合部分14中的窄切除部分16b对应的位置,设有沿切除部分16b延伸的突出脊53。当将第二装配部分51插入接合部分14中时,突出脊53进入切除部分16b。因此,能够将挤压部件50笔直地引导到钮主体11中,而不在钮主体11中旋转。第二装配部分51在其外周表面上的与主体基部12的接合部分14中的锁止孔17 对应的位置,设有锁止突起M。第二装配部分51在每个锁止突起M的周向方向的两侧, 设有从前端延伸到后端的锁止切除部分Ma。锁止切除部分5 形成舌片部分55,舌片部分阳的后端是围绕每个锁止突起M的周边缘上的自由端。由于舌片部分55以这样的方式形成,所以当将第二装配部分51插入筒状接合部分14中时,舌片部分55上的锁止突起 M接触接合部分14的内表面。因此,在舌片部分55的前端偏转的同时,舌片部分55的锁止突起到达接合部分14中的锁止孔17。然后,舌片部分55返回到原始位置。因此,挤压部件50上的锁止突起M与接合部分14中的锁止孔17接合(见图2和图幻。因此,挤压部件50与钮主体11接合。挤压部分52设置在挤压部件50的与指示器30的指示器基部32对应的位置。挤压部分52围绕从主体基部12的后端表面13a向后突出的指示器基部32。具体地,挤压部分52形成为围绕指示器基部32的管形形状。挤压部分52在其远端设有挤压表面52a,挤压表面5 将指示器30的凸缘部36夹在挤压表面5 和主体基部12 (具体地是后端表面 13a中的围绕指示器插入孔15的周边缘)之间。挤压表面5 垂直于中心轴线C,并且形成为框状构造。挤压部件52将凸缘部36 夹在挤压表面5 和后端表面13a之间,从而当挤压表面52a围绕指示器基部32时,挤压表面5 将凸缘部36挤压到后端表面13a上。具体地,当挤压部件50的第二装配部分51 插入接合部分14并且第二装配部分51上的锁止突起M与主体基部12的接合部分14中的锁止孔17接合时,将凸缘部36夹在后端表面13a中的围绕指示器插入孔15的周边缘和挤压表面5 之间,而不在前后方向上产生任何间隙(见图2和图8)。此时,由于挤压部分52形成为沿前后方向延伸的管形形状,所以指示器30的后端 (即指示器基部32上的入射表面31)不被挤压部分52覆盖,而成为自由开口端(见图8)。如图7A和图7B所示,如上述构造的旋钮10位于车辆驾驶室中的操作面板P上, 以使得周壁部20的前端侧从设置在操作面板P中的孔突出。此时,如图8所示,盖部件F 装配到反射部件40中的开口 44中,旋转轴G插入中空旋钮10中。旋钮10能够围绕旋转轴G旋转。光源L设置在旋钮10中的与指示器基部32的后端上的入射表面31相对的位置。当旋钮10转动时,光源L与入射表面31—起转动,从而总是与入射表面31相对。也就是,光源L位于旋钮中,以使得即使旋钮10转动,光源L也能够一直朝向入射表面31发光。由于来自光源L的光通过入射表面31进入指示器基部32,所以光在指示器30中扩散以照亮发光部分33上的暴露表面34a。根据上述的旋钮10,即使钮主体11的周壁部20薄,也可以将指示器30安置在钮主体11中,并且在指示器30附接到钮主体11之后达到充分的显示效果。即使周壁部20和将附接到周壁部20的指示器薄,也可以利用钮主体11的成对的槽周边缘21,在槽S的宽度方向上夹住指示器30上的显示部分34,并且可以通过从周壁部 20的径向方向夹住指示器30上的锁止突起35,将指示器30稳固地附接到钮主体11上。具体地,成对的槽周边缘21在槽S的宽度方向上夹住显示部分34,槽周边缘21和位于槽周边缘21的沿径向方向的内侧的保持部22沿径向方向夹住锁止突起35。因此,可以有效地防止发光部分33在槽S内沿宽度方向和径向方向摆动。在这样的条件下,由于主体基部12和挤压部件50沿槽S的纵向方向夹住指示器基部32的凸缘部36 (见图幻,所以可以防止指示器基部32在主体基部12中沿槽S的纵向方向滑动。因此,可以防止钮主体 11和指示器30沿槽S的纵向方向的相对移动,从而将指示器30安置在钮主体11中。在槽周边缘21的后侧上夹住锁止突起35。当旋钮10安装在操作面板P上时,发光部分33的显示部分34上的暴露表面3 能够通过从操作面板P的前表面突出的周壁部20的槽S的整个长度向外露出(见图7B)。因此,在稳固地保持发光部分33的同时,发光部分33可以通过由从光源L到入射表面31的光照亮整个露出表面3 而实现充分的显示效果。在本实施例中,由于跨过槽S而将保持部22彼此联接的加强部分23设置在周壁部20上,所以能够效地被加强在周壁部20中设有槽S的钮主体11。而且,当旋钮10设置成从内侧穿透操作面板P时,加强部分23仅位于操作面板P的前表面的内部区域中。当显示部分34上的暴露表面3 发光时,加强部分23几乎不影响从操作面板P的前表面上的暴露表面34a的发光动作。也就是,即使在发光部分33内侧的条件下,即在设置和不设置加强部分23的位置,由于沿径向方向光的反射系数不同,而导致在暴露表面3 上产生不均勻的发光动作,由于导致不均勻发光动作的位置位于操作面板P的内侧,从而也防止了不均勻发光动作等出现在操作面板P的前表面上。由于反射部件40位于发光部分33的在径向方向上的内侧,并且位于加强部分23 的远端侧,所以暴露表面3 变得更亮,从而使显示部分34能够实现充分的显示效果。这是因为当旋钮10安装在操作面板P上并且通过入射表面31从操作面板P进入突出部分的光从发光部分33传出到沿径向方向的内侧时,光在与发光部分33相对的反射部件40的反射表面41上反射,从而沿径向方向被向外引导。由于当指示器30附接到钮主体11上时,指示器30的凸缘部36由主体基部12的后端表面13a挤压,所以凸缘部36的远端表面36a接触后端表面13a中的围绕指示器插入孔15的周边缘,从而将指示器30安置在钮主体11中。也就是,由于当凸缘部36通过围绕指示器插入孔15的整周长度接触后端表面13a时,在垂直于或基本垂直于发光部分33的延伸方向的方向上变宽的凸缘部36由后端表面13a挤压,所以能够适当地防止发光部分33 的远端在钮主体11中摆动。应该注意,本发明的旋钮不限于上述实施例。本发明可以包括各种变型,而不脱离本发明的本质。 虽然在上述实施例中,周壁部20形成为在沿中心轴线C的方向的各位置具有不变的直径的筒状结构,但是不限于此。周壁部20可以形成为具有直径朝向远端减小的截圆锥体的周表面的周壁部。周壁部可以不是筒状构造,而是多边形构造。
虽然在上述实施例中,指示器30的暴露表面3 形成为与周壁部20的外周表面 M共面,但是不限于此。也就是,暴露表面3 的宽度方向上的中央部分可以凸出以形成沿槽S的突起。另外,暴露表面3 的宽度方向上的中央部分可以降低以形成沿槽S的凹槽。 由于在周壁部20上的从操作面板P的前表面向外突出的位置,暴露表面3 可以在槽S的整个长度上发光,所以即使暴露表面3 形成为上述构造,暴露表面3 也可以实现充分的显示效果。
上述的实施例可以概述如下。本实施例中的旋钮从面板的内侧穿透所述面板,并且以可旋转的方式安装在所述面板上。所述旋钮包括钮主体,所述钮主体包括主体基部,当所述旋钮安装在所述面板上时,所述主体基部设置在所述面板的内侧;和筒状周壁部,所述筒状周壁部从所述主体基部延伸到远端侧,所述钮主体在沿所述周壁部的周向方向的给定位置,设有从所述周壁部的远端延伸到所述主体基部的槽导光部件,所述导光部件包括入射部分,所述入射部分具有用于光的入射表面;和发光部分,所述发光部分从所述入射部分沿所述槽延伸以装配到所述槽中,所述入射部分的表面在光通过所述入射表面进入所述入射部分时适于发光; 以及挤压部件,所述挤压部件用于沿所述槽的纵向方向将所述入射部分的一部分夹在所述主体基部和所述挤压部件之间,而不覆盖所述入射表面,并且用于在所述发光部分装配到所述槽中时,防止所述钮主体和所述导光部件之间沿所述槽的纵向方向的相对移动。所述发光部分包括显示部分,所述显示部分装配到所述槽中,并且具有通过所述槽的整个长度从所述钮主体向外露出的暴露表面;和锁止突起,所述锁止突起设置在所述显示部分的沿所述周壁部的径向方向的内侧,并且从沿所述槽的宽度方向的两侧向外突出于所述显示部分。所述周壁部包括一对槽周边缘,所述一对槽周边缘彼此相对以限定所述槽;和保持部,所述保持部设置在所述槽周边缘的沿所述周壁部的径向方向的内侧,并且从沿所述周壁部的径向方向的两侧将所述锁止突起夹在所述保持部和所述槽周边缘之间。根据上述结构,即使钮主体的周壁部薄,也可以将导光部件安置在钮主体中,并且在导光部件附接到钮主体之后达到充分的显示效果。也就是,即使周壁部和将附接到周壁部的指示器薄,也可以利用钮主体的成对的槽周边缘,在槽的宽度方向上夹住导光部件上的显示部分,并且可以通过从周壁部的径向方向夹住导光部件上的锁止突起,将导光部件稳固地附接到钮主体上。具体地,成对的槽周边缘从槽的沿宽度方向的两侧夹住显示部分,并且槽周边缘和设置在槽周边缘的沿槽周边缘的径向方向的内侧的保持部从沿槽周边缘的径向方向的两侧夹住锁止突起。因此,可以有效地防止发光部分在槽中沿宽度方向和径向方向摆动。在这样的条件下,由于主体基部和挤压部件沿槽的纵向方向夹住入射部分的一部分,所以可以防止入射部分在主体基部中沿槽的纵向方向滑动。因此,可以防止钮主体和导光部件沿槽的纵向方向的相对移动,从而将导光部件安置在钮主体中。在槽周边缘的后侧上夹住锁止突起35。当旋钮安装在操作面板上时,发光部分的显示部分上的暴露表面能够通过从操作面板的前表面突出的周壁部的槽的整个长度向外露出。因此,在稳固地保持发光部分的同时,发光部分可以通过由从光源到入射表面的光照亮整个露出表面3 而实现充分的显示效果。优选地,在所述旋钮中,所述周壁部包括加强部分,所述加强部分跨过所述槽将所述保持部彼此联接。当所述旋钮安装在所述面板上时,所述加强部分仅位于所述面板的前表面的内侧区域上。根据上述结构,由于跨过槽而将保持部彼此联接的加强部分设置在周壁部上,所以可以有效地加强在周壁部中设有槽的钮主体。而且,当旋钮设置成从内侧穿透操作面板时,加强部分仅形成在操作面板的前表面的内部区域。当显示部分上的暴露表面发光时,加强部分几乎不影响从在操作面板的前表面上的暴露表面发光的动作。
优选地,所述旋钮进一步包括反射部件,所述反射部件在所述发光部分的沿所述周壁部的所述径向方向的内侧的位置和所述加强部分的远端侧的位置设有反射表面。当所述显示部分装配到所述槽中时,所述反射表面与所述发光部分相对以反射来自所述发光部分的光。根据上述结构,当旋钮安装到操作面板上时,在旋钮的从操作面板突出的一部分中,将通过入射表面进入旋钮的光从发光部分引导到周壁部的沿径向方向的内侧,并且光反射部件上的在沿径向方向的内侧的与发光部分相对的反射表面上被反射,以沿径向方向被向外引导。因此,暴露表面变得更亮,并且这样可以实现充分的显示效果。优选地,在所述旋钮中,所述主体基部在与所述周壁部相反的端表面中的与所述槽相对应的位置设有通孔,当所述导光部件附接到所述钮主体上时,所述通孔由具有与所述发光部分的外周表面对应的形状的内周表面限定。所述通孔适于使所述发光部分沿所述槽的纵向方向通过,以使得所述显示部分装配到所述槽中,并使得所述锁止突起装配到所述槽周边缘和与所述槽周边缘对应的所述保持部之间的空间中。所述导光部件在所述入射部分上设有凸缘部,所述凸缘部从所述入射部分的周边向外变宽。在所述凸缘部的远端侧上的表面形成为沿围绕在与所述主体基部的所述周壁部相反的所述端表面中的所述通孔的周边缘延伸的构造。所述挤压部件将所述凸缘部夹在所述挤压部件和所述主体基部之间,以使得所述挤压部件将所述凸缘部挤压到所述主体基部的与所述周壁部相反的所述端表面上。根据上述结构,由于当导光部件附接到钮主体上时,导光部件的凸缘部由主体基部的与周壁部相对的端表面挤压,所以凸缘部的远端表面接触主体基部的与周壁部相对的端表面中的围绕通孔的周边缘,从而将导光部件安置在钮主体中。也就是,由于当凸缘部通过围绕通孔的整周长度接触主体基部的与周壁部相对的端表面时,在与发光部分的延伸方向垂直或基本垂直的方向上变宽的凸缘部由主体基部的与周壁部相对的端表面挤压,所以能够适当地防止发光部分的远端在钮主体中摆动。工业上的可实用性如上所述,本发明的旋钮能够用作将安装在车辆驾驶室中的操作面板上的旋钮。 在将导光部件附接到钮主体之后,可以使导光部件稳定在钮主体中,从而实现充分的显示效果。
权利要求
1.一种旋钮,所述旋钮从面板的内侧穿透所述面板,并且所述旋钮以可旋转的方式安装在所述面板上,所述旋钮包括钮主体,所述钮主体包括主体基部,当所述旋钮安装在所述面板上时,所述主体基部设置在所述面板的内侧;和筒状周壁部,所述筒状周壁部从所述主体基部延伸到远端侧,所述钮主体在所述周壁部的周向方向上的给定位置设有槽,所述槽从所述周壁部的远端延伸到所述主体基部; 导光部件,所述导光部件包括 入射部分,所述入射部分具有光线的入射表面;和发光部分,所述发光部分从所述入射部分沿所述槽延伸,以装配到所述槽中,在光线通过所述入射表面进入所述入射部分时,所述入射部分的表面适于发光;以及挤压部件,所述挤压部件用于沿所述槽的纵向方向将所述入射部分的一部分夹在所述主体基部和所述挤压部件之间,而不覆盖所述入射表面,并且所述挤压部件用于在所述发光部分装配到所述槽中时,防止所述钮主体和所述导光部件之间的、沿所述槽的纵向方向的相对移动;其中,所述发光部分包括显示部分,所述显示部分装配到所述槽中,并且具有通过所述槽的整个长度从所述钮主体向外露出的暴露表面;和锁止突起,所述锁止突起设置在所述显示部分的、沿所述周壁部的径向方向的内侧,并且从所述槽的宽度方向的两侧比所述显示部分更加向外突出;并且所述周壁部包括一对槽周边缘,所述一对槽周边缘彼此相对,以限定所述槽;和保持部,所述保持部设置在所述槽周边缘的、沿所述周壁部的径向方向的内侧,并且从沿所述周壁部的径向方向的两侧将所述锁止突起夹在所述保持部和所述槽周边缘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钮,其中,所述周壁部包括加强部分,所述加强部分跨过所述槽将所述保持部彼此联接,当所述旋钮安装在所述面板上时,所述加强部分仅位于所述面板的前表面的内侧区域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旋钮,进一步包括反射部件,所述反射部件在所述发光部分的、沿所述周壁部的所述径向方向的内侧的位置和所述加强部分的远端侧的位置设有反射表面,当所述显示部分装配到所述槽中时,所述反射表面与所述发光部分相对,以反射来自所述发光部分的光。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的任何一项所述的旋钮,其中,所述主体基部在与所述周壁部相反的端表面中的、与所述槽相对应的位置设有通孔,当所述导光部件联接到所述钮主体上时,所述通孔由具有对应于所述发光部分的外周表面的形状的内周表面限定,所述通孔适于使所述发光部分沿所述槽的纵向方向通过,从而所述显示部分装配到所述槽中,并且所述锁止突起装配到所述槽周边缘和与所述槽周边缘对应的所述保持部之间的空间中;其中,所述导光部件在所述入射部分上设有凸缘部,所述凸缘部从所述入射部分的周边向外变宽,在所述凸缘部的远端侧上的表面形成这样的构造沿着围绕与所述主体基部的所述周壁部相反的所述端表面中的所述通孔的周边缘延伸;并且其中,所述挤压部件将所述凸缘部夹在所述挤压部件和所述主体基部之间,从而所述挤压部件将所述凸缘部挤压到所述主体基部的、与所述周壁部相反的所述端表面上。
全文摘要
一种旋钮,设有钮主体(11),具有在管状周壁(20)中形成的槽(S);导光部件(30),装配在槽(S)中,并且设有具有发光表面的发光部分(33);以及挤压部件(50),用于与主体基部(12)配合以防止钮主体(11)和导光部件(30)相对移动。发光部分(33)具有显示部分(34),显示部分(34)装配到槽(S)中,并且具有沿槽(S)的整个长度向外露出的暴露表面(34a);和锁止部分(35),位于显示部分(34)的沿径向方向的内侧,并且包括从槽(S)的沿宽度方向的两侧向外突出的部分。周壁部(20)具有限定槽(S)的一对周边缘(21)和保持部(22),保持部(22)各设置在各周边缘(21)的沿径向方向的内侧,并且从沿周壁部(20)的径向方向的两侧与周边缘(21)配合夹住锁止部分(35)。
文档编号H01H9/18GK102165548SQ20108000270
公开日2011年8月24日 申请日期2010年2月10日 优先权日2009年3月24日
发明者吉田友亮, 大西祥, 小濑村敦 申请人:住友电装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