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破型端子及使用该刺破型端子的电缆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176291阅读:26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刺破型端子及使用该刺破型端子的电缆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刺破型端子及使用该刺破型端子的电缆连接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有关于一种端子结构,特别是有关于一种刺破型端子及使用刺破型端子的电缆连接器。
背景技术
已知电缆连接器的端子结构多利用焊接技术,如手焊将复数缆线焊接于端子的末端如焊接部上,以达到电性连接的目的。若焊料过多,易使过量焊料溢出而导致数条缆线之间的相互导通呈现短路现象;反之,若焊料太少,不足以电性连接缆线与焊接部,造成断路状态。由于目前连接器的尺寸设计趋向轻薄短小,连带缆线尺寸越来越小、端子尺寸需更纤细及端子间的排列间隔(Pitch)更为狭小,使得缆线与端子间的焊接趋于困难,因此相关的技术工艺必须提升,否则无法解决上述焊接问题。虽然已有习知技术揭露一种绝缘刺破连接(Insulation Displacement Connector, IDC)技术,试图解决上述缆线与端子问的焊接问题,但并未考虑到端子结构必须稳固定位于电缆连接器。特别是仅仅利用单件式端子结构与缆线之间形成刺破(IDC)卡合时,单件式端子结构的特点为一端接触点的材料层厚度与另一端IDC的材料层厚度相同,但为使端子接触点符合弹性力的设计规范,端子使用的材料层厚度需要较大才能增加弹力。然而,为使细小缆线尺寸卡合在IDC上,需要较薄的IDC的材料层,但是较薄的IDC材料层其弹力降低,不易符合弹性力的设计规范,导致上述两种设计需求无法同时满足。因此需要设计新式的端子结构,以解决上述的问题。
新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刺破型端子及使用刺破型端子的电缆连接器, 利用刺破型端子以及接触端子结构的模块化设计,以增加电缆连接器的设计弹性。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刺破型端子及使用刺破型端子的电缆连接器,可快速地将电缆芯线固定于刺破型端子,进而解决焊接施工耗时及降低人工焊接失误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再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刺破型端子及使用刺破型端子的电缆连接器,当连接于接触端子结构的刺破型端子被电缆芯线压坏时,可直接抽换毁损的刺破型端子而保留接触端子结构,降低生产成本。本实用新型的又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刺破型端子及使用刺破型端子的电缆连接器,特别是适用于一种序列高阶附加技术接口(SATA)连接器,亦可适用于光驱、硬盘机以及计算机系统中所使用的排线。为达成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之一较佳实施例提供一种刺破型端子及使用刺破型端子的电缆连接器。刺破型端子包括主体部、一对刺破部以及一对固持部。刺破部从主体部相对之两侧分别弯折而成,刺破部分别具有一对刺破片及刺破夹槽,刺破夹槽形成于该
3对刺破片之间。固持部从主体部另外相对之两侧朝向相对该对刺破夹槽开口方向的相反方向弯折后竖直延伸,其中该对固持部末端分别具有突出部,该对突出部之间的间距小于自主体部延伸出的该对固持部起始部位之间的间距。本实用新型更提供一种电缆连接器,其包括上述刺破型端子、第一绝缘本体以及第二绝缘本体。第一绝缘本体具有复数插接槽,用以插接刺破型端子。第二绝缘本体具有复数接点端子插槽、收纳空间及对导槽,接点端子插槽供复数接点端子插设,收纳空间紧邻接点端子插槽,以收纳第一绝缘本体,该对导槽分别形成于接点端子插槽相对的两侧,且第一绝缘本体之一对悬臂收容于该对导槽中,使得第一绝缘本体与第二绝缘本体卡合在一起。因此,藉由本实用新型的刺破型端子及使用该刺破型端子的电缆连接器,可以增加电缆连接器的设计弹性,并且解决习知焊接施工耗时及降低人工焊接失误的问题。

第1图绘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刺破型端子、第一绝缘本体与第二绝缘本体的爆炸视图。第2图绘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接点端子与第二绝缘本体的部分爆炸视图。第3A图绘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刺破型端子与接点端子的组合立体图。第;3B图绘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刺破型端子与接点端子的侧视图。第4图绘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电缆连接器的立体图。第5图绘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第4图中沿着A-A’剖面线的电缆连接器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第1图绘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刺破型端子100a、第一绝缘本体120与第二绝缘本体122的爆炸视图。刺破型端子IOOa包括主体部102、一对分别位于主体部相对两侧的刺破部103以及一对分别位于主体部另外相对两侧的固持部108。该对刺破部103从主体部102两端分别弯折而成,每一对刺破部103分别具有一对刺破片104及刺破夹槽106, 刺破夹槽106形成于该对刺破片104之间。该对固持部108从主体部102另外两端朝向相对该对刺破夹槽106开口方向的相反方向弯折后竖直延伸,其中该对固持部108末端分别具有突出部114,该对突出部114之间的间距小于主体部102延伸出的该对固持部108之间的间距。也就是说固持部108从主体部102延伸出来之后,从起始的延伸处到末端之间,其部位间的间距都会大于突出部114之间的间距。本实用新型的刺破型端子IOOa适用于单芯线、铁氟龙(耐高温)线以及同轴线。主体部102另具有设置于该对刺破部103与该对固持部108之间的固定部110,如第1图所示。固定部110形状例如是三角形,或是卡勾、倒刺或凸刺等形状,以嵌合于第一绝缘本体120的插接槽121中。如第1图所示,该对刺破部103另包含弯折部107,亦即刺破部103由主体部102 弯折出来的部位,该对刺破片104从弯折部107延伸而成,且隔着刺破夹槽106相对而立, 而刺破夹槽106从该对刺破片104—端延伸至弯折部107。特定而言,该对刺破部103自主体部102以特定角度弯折而成,例如是小于95度而大于85度,但亦可为固定于第一绝缘本体120的插接槽121的任意角度。固持部108的突出部114形状选自三角形、圆形、矩形以及不规则形状所组成的几何形状群组。此处,突出部114形状为三角形,如第1图所示。该对固持部108相对于主体部102的特定角度较佳是介于85度至95度之间,在本实施例中以90度为最佳。但是在不同的实施例中,所述特定角度可为使刺破型端子IOOa固定于接点端子IOOb(标示于第2 图)的任意斜角。在一较佳实施例中,突出部114具有导引面114a,以利于导引接点端结构 IOOb的第二接点部126b进入该对固持部108之间,使刺破型端子IOOa与接点端子IOOb形成电性接触。如第1图所示,第一绝缘本体120还包括一组装部136,用以将装设刺破型端子 IOOa的第一绝缘本体120插入至第二绝缘本体122,当插入第一绝缘本体120之后,可将组装部136移除。第2图绘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接点端子IOOb与第二绝缘本体122的部分爆炸视图。接点端子IOOb包括弹性臂109以及支撑部113,弹性臂109具有第一接点部126a。 支撑部113自弹性臂109 —端延伸,且该支撑部113具有第二接点部126b,第二接点部126b 自支撑部113的一端朝向远离弹性臂109的方向延伸,且第二接点部126b例如是自支撑部 113的侧边弯折,如第2图所示。弹性臂109的第一接点部126a用于使电缆连接器200 (标示于第4图)电性连接另一对接连接器的对应端子(未图示),例如电缆连接器200可为公接头(Plug Connector),用于与一外部母接头连接器(Socket Connector)互相对接。在最佳实施例中,电缆连接器200可为一种序列高阶附加技术接口 (Serial Advanced Technology Attachment, SATA)连接器。然而在其它不同的实施例中,电缆连接器200亦可为压接式连接器(Crimp Connector)、牛角型连接器(Header Connector)或是其它适合的连接器,例如光驱、硬盘机以及计算机系统中排线所使用的连接器。如第2图所示,弹性臂109两侧还包括锯齿状的固定部110,以与第二绝缘本体 122的相对接点端子插槽115紧密(咬合)配接,以使接触端子结构100b稳固地固定于第二绝缘本体122的接点端子插槽115内,其中固定部110亦可为卡勾、倒刺或凸刺等形状, 以利嵌合于接点端子插槽115内。参考第1图、第3A图以及第3B图,第3A图绘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刺破型端子100a与接点端子100b的组合立体图。第3B图绘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刺破型端子 100a与接点端子100b的侧视图。如第3A图以及第3B图所示,刺破型端子100a电性连接至接点端子100b,亦即刺破型端子100a的一对固持部108夹持住接点端子100b的第二接点部126b,以形成电性连接。具体来说,刺破型端子100a利用一对突出部114夹持第二接点部126b,亦即该对突出部114之间的间距Dl小于第二接点部126b的厚度Τ。当第二接点部126b藉由突出部114的导引面114a的导弓丨,插入突出部114之间时,会撑开突出部114 之间的间距,使该对突出部114得以挟持住第二接点部126b,而与第二接点部126b紧密配接。其中该对突出部114之间的间距Dl小于自主体部102延伸处的该对固持部108之间的间距D2以及第二接点部126b的厚度T。如第3A图以及第3B图所示,在此实施例中,在该对突出部114冲压形成凹部116, 可以挟持第二接点部126b,此时两凹部116之间的间距为D1。凹部116例如是倒三角形或是任意凹陷形状。由于刺破型端子IOOa以及接触端子结构IOOb为两件式的模块化设计, 藉由刺破型端子IOOa使用较薄的材料层,以适用于更细小的缆线118的芯线118a尺寸,而接点端子IOOb使用较厚的材料层,以符合弹性力设计规范,故可增加电缆连接器200的设计弹性。换言之,刺破型端子IOOa与接点端子IOOb可使用厚度不相同的材料制作。参考第1图、第2图及第4图,第4图绘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电缆连接器200 的组合立体图。电缆连接器200包括上述刺破型端子100a、接触端子结构100b、第一绝缘本体120以及第二绝缘本体122。如第1图所示,第一绝缘本体120具有复数插接槽121, 用以插接刺破型端子100a。换言之,当刺破型端子IOOa插接至插接槽121之后,将电缆芯线置入刺破部103的刺破夹槽106中,利用刺破片104刺破芯线,以快速地将电缆芯线固定于刺破型端子100a,进而解决焊接施工耗时及降低人工焊接失误的问题。如第2图所示, 第二绝缘本体122具有复数接点端子插槽115、收纳空间125及一对导槽124,接点端子插槽115供复数接点端子IOOb插设。收纳空间125紧邻接点端子插槽115,以收纳第一绝缘本体120。该对导槽IM分别形成于接点端子插槽115相对的两侧。其中至少一接点端子 IOOb的至少一部份延伸进入收纳空间125中,用于与至少一刺破型端子IOOa电性连接。应注意的是,当第一绝缘本体120中的刺破型端子IOOa损坏时,可将第一绝缘本体120自第二绝缘本体122的收纳空间125取出,然后移除第一绝缘本体120中损坏的刺破型端子IOOa而保留相对应的接触端子结构IOOb继续使用,有效降低电缆连接器200的生产成本。参考第1图以及第5图,第5图绘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第4图中沿着A-AjlJ 面线的电缆连接器200的剖视图。如第1图以及第5图所示,第一绝缘本体120还包括一对悬臂128,自第一绝缘本体120的两侧延伸以分别对应插入第二绝缘本体122的该对导槽124内。每一悬臂1 的侧缘还包括第一卡固部111a,以卡固第一绝缘本体120于第二绝缘本体122的该对导槽 124内,亦即第一卡固部Illa卡合于导槽124的卡制块129。如第1图以及第5图所示,第一绝缘本体120的前端还包括至少一开孔144以对应至少一插接槽121,当第一绝缘本体120插入第二绝缘本体122时,至少一接点端子IOOb 的至少一部份经由至少一开孔144进入第一绝缘本体120的至少一插接槽121中,以使至少一接点端子IOOb电性接触至少一刺破型端子100a。如第4及5图所示,电缆连接器200还包括盖体132,用于遮蔽前述至少一接点端子IOOb及至少一刺破型端子100a。盖体132具有至少一第二卡固部111b,用来将盖体132 卡合固定于第一绝缘本体120及/或第二绝缘本体122上。另外还有一对定位块138,其分别收容于第二绝缘本体122的该对导槽124内,以支撑第一绝缘本体120与第二绝缘本体122之间的卡固;亦即当盖体132遮蔽接点端子IOOb与刺破型端子IOOa时,盖体132的定位块138向外侧顶住悬臂128的延伸部130,使刺破型端子IOOa的第一绝缘本体120固定于接点端子IOOb的导槽124中,而在定位块138向外侧顶住悬臂128的延伸部130的同时,也使得第一卡固部Illa稳固卡合住卡制块129。换言之,盖体132可使第一绝缘本体 120上的刺破型端子IOOa稳固地固定于第二绝缘本体122内,以将电缆芯线固定于刺破型端子100a。如第5图所示,电缆连接器200可以还包括密封胶134,以密封胶134包覆端子和缆线电性连接处,并进一步固定缆线,亦即以将缆线以密封胶134包覆其中,避免缆线因为拉扯而松脱或断裂。于另一实施例中,盖体132可以完全被密封胶134所取代(未图示), 密封胶134除了固定缆线之外,还会加强将第一绝缘本体120和第二绝缘本体122固定在一起。根据上述,本实用新型的刺破型端子及使用刺破型端子的电缆连接器可以增加电缆连接器的设计弹性,解决焊接施工耗时的问题,并且可直接抽换毁损的刺破型端子,降低生产成本。虽然本实用新型已用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其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内,当可作各种更动与润饰,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当视后附的权利要求所界定的为准。主要组件符号说明[0038]IOOa刺破型端子IOOb接点端子[0039]102主体部103刺破部[0040]104刺破片106刺破夹槽[0041]107弯折部108固持部[0042]109弹性臂110固定部[0043]Illa第一卡固部Illb第二卡固部[0044]113支撑部114突出部[0045]114a导引面115接点端子插槽[0046]116凹部118缆线[0047]118a芯线120第一绝缘本体[0048]121插接槽122第二绝缘本体[0049]124导槽125收纳空间[0050]126a第一接点部126b第二接点部[0051]128悬臂130伸部[0052]133卡槽[0053]132盖体134密封胶[0054]136组装部138定位块[0055]144开孔200电缆连接器
权利要求1.一种刺破型端子,其特征在用于,该刺破型端子包括一主体部;一对刺破部,该对刺破部从该主体部相对的两侧分别弯折而成,该对刺破部分别具有一对刺破片及一刺破夹槽,该刺破夹槽形成于该对刺破片之间;以及一对固持部,该对固持部从该主体部另外相对的两侧朝向相对该对刺破夹槽开口方向的相反方向弯折后竖直延伸,其中该对固持部末端分别具有一突出部,该对突出部之间的间距小于自该主体部延伸出的该对固持部之间的间距。
2.如权利要求第1项所述的刺破型端子,其特征在用于,该突出部形状选自三角形、圆形、矩形以及不规则形状所组成的群组。
3.如权利要求第1项所述的刺破型端子,其特征在用于,该主体部另具有一固定部,该固定部设于该对刺破部与该对固持部之间。
4.如权利要求第1项所述的刺破型端子,其特征在用于,该对刺破部另包含一弯折部, 该对刺破片从该弯折部延伸而成,且该刺破夹槽从刺破部的一端延伸至该弯折部。
5.如权利要求第1项所述的刺破型端子,其特征在用于,该对刺破部自该主体部以一角度弯折而成,其中该角度小于95度而大于85度。
6.一种电缆连接器,其特征在用于,该电缆连接器包括如权利要求第1至6项任意一项所述的刺破型端子;一第一绝缘本体,该第一绝缘本体具有复数插接槽,用以插接该些刺破型端子;以及一第二绝缘本体,该第二绝缘本体具有复数接点端子插槽、一收纳空间及一对导槽,该些接点端子插槽供该些接点端子插设,该收纳空间紧邻该些接点端子插槽,以收纳该第一绝缘本体,该对导槽分别形成于该些接点端子插槽相对的两侧,且该第一绝缘本体的一对悬臂收容于该对导槽中使得该第一绝缘本体与该第二绝缘本体卡合在一起。
7.如权利要求第6项所述的电缆连接器,其特征在用于,该第一绝缘本体更包括一对悬臂,该对悬臂自该第一绝缘本体的两侧延伸以分别对应插入该第二绝缘本体的该对导槽内。
8.如权利要求第6项所述的电缆连接器,其特征在用于,该第二绝缘本体的前端更包括至少一对应该至少一插接槽的开孔,当第一绝缘本体插入该第二绝缘本体时,该至少一接点端子的至少一部份经由该至少一开孔进入该第一绝缘本体的至少一插接槽中,以电性接触该至少一刺破型端子。
9.如权利要求第6项所述的电缆连接器,其特征在用于,该电缆连接器还包括一盖体, 该盖体用于遮蔽前述至少一接点端子及至少一刺破型端子,该盖体具有至少一第二卡固部,该第二卡固部用于卡固该盖体于该第一绝缘本体及/或该第二绝缘本体上;以及一对定位块,该对定位块分别收容于该第二绝缘本体的该对导槽内,以支撑该第一绝缘本体与该第二绝缘本体之间的卡固。
10.如权利要求第6项所述的电缆连接器,其特征在用于,该电缆连接器还包括一密封胶,该密封胶黏附于该第一绝缘本体中至少一刺破型端子的插接位置及/或该第二绝缘本体中至少一接点端子的设置位置。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揭示一种刺破型端子及使用刺破型端子的电缆连接器。刺破型端子包括主体部、一对刺破部以及一对固持部。刺破部从主体部两端分别弯折而成,刺破部分别具有一对刺破片及刺破夹槽,刺破夹槽形成于该对刺破片之间。固持部从主体部另外相对的两侧朝向相对该对刺破夹槽开口方向的相反方向弯折后竖直延伸而成,其中该对固持部末端分别具有突出部,该对突出部之间的间距小于自主体部延伸处的该对固持部之间的间距。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包含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电缆连接器。藉由本实用新型的刺破型端子及使用该刺破型端子的电缆连接器,可以增加电缆连接器的设计弹性,并且解决习知焊接施工耗时及降低人工焊接失误的问题。
文档编号H01R4/24GK202067939SQ201120094729
公开日2011年12月7日 申请日期2011年3月30日 优先权日2011年3月30日
发明者薛志煜 申请人:立信杰(东莞)精密模具制造有限公司, 艾恩特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