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成温控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870374阅读:32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集成温控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温度自动控制器领域,特别的涉及集成温控与热切断功能的控制器结构。
背景技术
温控器开关广泛的应用于各种需要实现温度自动控制的工作环境,一般由感温单元、执行单元和外壳体组成。感温单元主要包括感温筒和毛细管,感温筒和毛细管内充满感温工质,毛细管一端与膜盒连通,利用物体热胀冷缩原理,感温筒中的感温工质感知环境温度,并随环境温度的变化而热胀冷缩,此时与感温筒之间通过毛细管连通的膜盒会相应的鼓起或者收缩,从而产生轴向位移变化。膜盒的位移变化可以通过执行单元来使开关的动触片和静触片分开或者恢复原位,进而达到自动控制温度的目的。执行单元中簧片具有重要作用,正是通过簧片弹起动触片,使开关的动触片与静触片分开。目前在实际工业使用场合,为了保证温控安全,通常在使用温控器时配合使用热切断器。热切断器的主要作用在于防止作为温控感温元件的簧片发生灵敏度障碍,没有及时进行开关动作,此时热切断器能够及时断开开关。由于热切断器是独立的产品,配合使用成本较高,工程使用空间要求较高。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可靠,能够同时具备温度控制与热切断保护的集成温控器。本实用新型为达到上述目的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集成温控器,具有感温开关单元,上述感温开关单元具有基座和壳体,壳体内设有第一膜盒和第一推杆,第一膜盒与第一感温筒连通,基座内设有簧片组件,簧片组件包括簧片和速动簧,还具有热切断保护单元,上述热切断保护单元包括安装在基座外部的第二膜盒和第二推杆,第二膜盒与第二感温筒连通,第二膜盒内设有膜片,第二推杆设在膜片与簧片之间。上述簧片末端设有开口,第二推杆顶端设有挡头,上述挡头位于簧片开口部下方。上述热切断保护单元还设有能够穿过簧片末端开口的复位杆,上述复位杆设在壳体内,复位杆一端伸出壳体上表面,另一端与第二推杆的挡头相对。上述复位杆上部设有台阶,台阶与壳体之间设有用来促使复位杆向下运动的压
簧ο上述簧片组件包括辅助压簧,辅助压簧设在基座与簧片之间。上述壳体上设有调节轴,调节轴的下端与第一膜盒可调接触。上述簧片一端插接在基座上,且簧片的插接端设有棘爪。本实用新型的好处在于将温控器功能与热切断功能集成到一起,大大降低了成本,节省了工程使用空间;本新型设有复位杆,在开关断开状态必须由人工操作才能闭合开关,安全性能可靠。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热切断执行机构部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见图1,本实用新型集成温控器具有感温开关单元和热切断保护单元,上述感温开关单元具有基座1和壳体2,基座和壳体对接成整体。壳体内设有第一膜盒3和第一推杆 4,第一膜盒与第一感温筒连通,第一推杆的上端与第一膜盒接触。上述基座1内设有簧片组件5,簧片组件包括簧片51、速动簧52、辅助压簧53、动作杆M和动、静触片55、56。簧片插接在基座上,簧片的插接端设有棘爪,确保簧片与基座插接牢固。簧片在受到第一推杆下压力后下移,并最终促使簧片翻转,带动动作杆向上移动,弹开动触片与静触片的导通连接。为了更好的控制精度,簧片与基座之间设有辅助压簧 53帮助簧片反转之后回复原位。上述壳体2上设有调节轴21,通过旋转调节轴,可以调整第一膜盒3的初始位置,改变第一推杆的相对位置,改变控制温度。见图1和图2,上述热切断保护单元包括第二膜盒6、第二推杆7和复位杆8,第二膜盒与第二感温筒连通,第二膜盒内设有膜片61,第二推杆设在膜片与簧片51之间。上述簧片末端设有开口,第二推杆顶端设有挡头71,挡头位于簧片开口的下方,当第二膜盒膨胀促使膜片61反转时,第二推杆的挡头将向上推开簧片,使得温控开关断开。复位杆设在壳体内,与第二推杆在同一直线上,复位杆一端伸出壳体上表面,另一端与第二推杆的挡头相对。并且当簧片在第二推杆作用下向上弹起时,复位杆可以穿过簧片上的开口,而不会干涉簧片的运动。复位杆上设有台阶,台阶与壳体之间设有压簧81,正常状态下压簧将复位杆向壳体内部按压,使复位杆尽量不伸出壳体上表面太多。当第二推杆向上运动推开簧片后,第二推杆也与复位杆接触,并且把复位杆向上推出。由于第二膜盒的膜片反转弹力较大,除非人工按压复位杆一端,否则即使检测温度下降也不会自动复位, 所以热切断保护单元具有较好的安全性能。本实用新型使用时,在温控开关单元正常状态下,首先由第一感温筒感知检测温度变化,感温工质发生热胀冷缩现象,当温度升高时,第一膜盒3膨胀鼓起。第一膜盒的轴向位置变化通过第一推杆的传递,作用到簧片51上,当第一膜盒的鼓起位移达到一定程度时,第一推杆将触发簧片发生翻转,然后弹开动触片55与静触片56的导通连接。反之,当环境温度下降时,第一膜盒收缩,第一推杆上抬,簧片复位,动触片与静触片重新导通。当发生检测温度过高而感温开关单元未起作用时,第二膜盒6的膜片61发生翻转,推动第二推杆7向上移动,第二推杆的挡头71抬起簧片,使温控开关断开;需要复位时,人工按压复位杆8 —端,复位杆另一端穿过簧片的开口部,与第二推杆的挡头71接触,并克服第二膜盒膜片61的弹力,将第二推杆推回原位,膜片61也回复原来的位置,簧片重新回到感温自动翻转状态。显然,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具体实施方式
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容易的做出其它形式上的变化或者替代,而这些改变或者替代也将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确定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1.一种集成温控器,具有感温开关单元,上述感温开关单元具有基座(1)和壳体0), 壳体内设有第一膜盒C3)和第一推杆G),第一膜盒与第一感温筒连通,基座内设有簧片组件(5),簧片组件包括簧片(51)和速动簧(52),其特征在于还具有热切断保护单元,上述热切断保护单元包括安装在基座外部的第二膜盒(6)和第二推杆(7),第二膜盒与第二感温筒连通,第二膜盒内设有膜片(61),第二推杆设在膜片与簧片(51)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成温控器,其特征在于上述簧片(51)末端设有开口,第二推杆(7)顶端设有挡头(71),上述挡头位于簧片开口部下方。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集成温控器,其特征在于上述热切断保护单元还设有能够穿过簧片末端开口的复位杆(8),上述复位杆设在壳体O)内,复位杆一端伸出壳体上表面,另一端与第二推杆的挡头相对。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集成温控器,其特征在于上述复位杆上部设有台阶,台阶与壳体之间设有用来促使复位杆向下运动的压簧(81)。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成温控器,其特征在于上述簧片组件( 包括辅助压簧 (53),辅助压簧设在基座与簧片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成温控器,其特征在于上述壳体上设有调节轴(21),调节轴的下端与第一膜盒可调接触。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成温控器,其特征在于上述簧片一端插接在基座上,且簧片的插接端设有棘爪。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温度自动控制器领域,特别的涉及集成温控与热切断功能的控制器结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可靠,能够同时具备温度控制与热切断保护的集成温控器。一种集成温控器,具有感温开关单元,上述感温开关单元具有基座和壳体,壳体内设有第一膜盒和第一推杆,第一膜盒与第一感温筒连通,基座内设有簧片组件,簧片组件包括簧片和速动簧,还具有热切断保护单元,上述热切断保护单元包括安装在基座外部的第二膜盒和第二推杆,第二膜盒与第二感温筒连通,第二膜盒内设有膜片,第二推杆设在膜片与簧片之间。
文档编号H01H37/02GK202120819SQ20112020567
公开日2012年1月18日 申请日期2011年6月17日 优先权日2011年6月17日
发明者高春明 申请人:高春明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