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921526阅读:8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电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电连接器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有关一种电连接器,尤其指一种具有遮蔽壳体结构改良的电连接
ο背景技术
请参阅日本特许专利登录第4493710号所揭示的一种电连接器,该电连接器包括纵长绝缘本体、固持于绝缘本体内的数个导电端子及遮覆于绝缘本体的遮蔽壳体,所述绝缘本体设有数个导电端子收容槽,所述导电端子沿纵长方向排列设置并分别收容于导电端子的收容槽内,所述导电端子包括固持部、自固持部一端延伸的接触部及自固持部另一端弯折延伸的焊接部,从而焊接于印刷电路板上。所述遮蔽壳体在纵长方向上的两端设有插入绝缘本体的“L”形固定片,绝缘本体具有对应收容“L”形固定片的凹部,该“L”形固定片可在垂直于纵长方向的竖直方向上与绝缘本体相抵接,这种遮蔽壳体与绝缘本体在竖直方向的干涉结构可防止遮蔽壳体翘起而变形;但是,在垂直于竖直方向及纵长方向的对接方向上,当遮蔽壳体受到较大的插拔力作用时,遮蔽壳体可能会被扯出而脱离绝缘本体,从而影响电连接器的整体结构稳定。因此,针对上述问题,有必要提出一种新的电连接器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可稳固定位遮蔽壳体的电连接器。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电连接器,包括绝缘本体、固持于绝缘本体内的数个导电端子及遮覆于绝缘本体上的遮蔽壳体,绝缘本体包括纵长基部及自基部延伸的纵长对接部,该绝缘本体设有在纵长方向上排列的数个收容槽道,导电端子沿纵长方向排列于收容槽道内,每一导电端子包括固持于基部内的固持部、自固持部一端向收容槽道外凸伸的接触部及自固持部另一端向绝缘本体外延伸的焊接部,所述遮蔽壳体包括遮覆于绝缘本体外侧的遮蔽部、自遮蔽部延伸于绝缘本体内的固定脚,该固定脚具有凹陷,绝缘本体设有收容于该凹陷内的固定凸块,所述固定脚具有自由尾部,固定凸块具有与自由尾部相对设置的侧壁,当遮蔽壳体受到垂直于纵长方向的对接方向上的插拔力时,该自由尾部与侧壁相抵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具有如下有益效果通过自由尾部与侧壁相抵接,可防止遮蔽壳体脱离绝缘本体,实现对遮蔽壳体的稳固定位。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也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电连接器,包括绝缘本体、固持于绝缘本体内的数个导电端子及及遮覆于绝缘本体上的遮蔽壳体,所述绝缘本体包括纵长基部及自该基部延伸的纵长对接部,该绝缘本体设有在纵长方向上排列的数个收容槽道,所述导电端子沿纵长方向排列于收容槽道内,每一导电端子包括固持于基部的固持部、自固持部一端向收容槽道外凸伸的接触部及自固持部另一端向绝缘本体外延伸的焊接部,所述遮蔽壳体包括遮覆于绝缘本体外侧的遮蔽部、自遮蔽部延伸于绝缘本体内的固定脚,所述固定脚具有在垂直于纵长方向的竖直方向上延伸的自由尾部,所述绝缘本体设有对应收容所述固定脚的收容凹槽,该收容凹槽具有与外相通且收容固定该固定
4脚的自由尾部的开口。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具有如下有益效果通过收容凹槽外相通的开口可收容固定所述固定脚的自由尾部,以防止遮蔽壳体脱离绝缘本体,实现对遮蔽壳体的稳固定位。
图1是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的立体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的分解图;图3是图1所示电连接器沿A-A线的剖视图;图4是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另一角度的分解图;图5是图1所示电连接器沿B-B线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及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100包括绝缘本体1、沿X方向(即纵长方向)排列且固持于绝缘本体1内的数个导电端子2及遮覆于绝缘本体1上的遮蔽壳体3。请参阅图2至图4所示,所述绝缘本体1包括纵长基部11、自该基部凸伸的纵长对接部12及在X方向(即纵长方向)上排列且贯穿基部、对接部的数个收容槽道13,以收容导电端子2,对接部具有上壁121、下壁122及一体连接于上壁121、下壁122纵长两端的端壁123,从而形成对接槽124,且该端壁123与基部11纵长两端一体相连,改善绝缘本体的整体强度;所述导电端子2沿X方向对应排列于收容槽道13内,每一导电端子2包括固持于基部11的固持部21、自固持部一端向收容槽道13外凸伸的接触部22及自固持部另一端向绝缘本体外延伸的焊接部23,以焊接到印刷电路板上(未图示)。所述遮蔽壳体3 包括纵长的第一侧壁31、第二侧壁32及一体垂直连接于第一侧壁31两端的端壁33,从而遮覆于绝缘本体周侧,且将上述对接槽1 扩展成为收容对接连接器(未图示)的收容空间101。所述遮蔽壳体3的第二侧壁32插入绝缘本体1并设有定位部321以固定该遮蔽壳体,且该遮蔽壳体3设有位于两端的一对焊接片322,绝缘本体1具有收容并固定该焊接片 322的通槽125,以允许焊接片322延伸到绝缘本体外侧而与印刷电路板相焊接。所述遮蔽壳体3具有连接于第一侧壁31、第二侧壁32之间的连接部34,该连接部34遮覆于所述绝缘本体的端壁123上,可增加电连接器的结构强度。请参阅图2、图4及图5所示,所述遮蔽壳体3的第一侧壁31包括遮覆于绝缘本体 1外侧的遮蔽部311以及自该遮蔽部延伸于绝缘本体内的固定脚312,该固定脚312具有凹陷301,绝缘本体设有收容于该凹陷301内的固定凸块14及形成于固定凸块周围的收容凹槽141,该收容凹槽141可对应收容所述固定脚312,且所述凹陷301的设置有利于降低电连接器的高度,即有利于实现电连接器的小型化;所述固定脚312具有自由尾部313,固定凸块14具有与自由尾部相对应的侧壁142,当遮蔽壳体3受到垂直于X方向的Y方向(即对接方向)上的插拔力Fl时,该自由尾部与侧壁相抵接,可防止遮蔽壳体3在Y方向上脱离绝缘本体1,可防止遮蔽壳体3在垂直于X、Y方向的Z方向(即竖直方向)上向外翘曲变形。所述固定脚312位于第一侧壁31在X方向上的两端,先在遮蔽部311上剪切出悬伸状的矩形切片,再通过冲压弯折而成,结构简单,易于成型;本实施方式中,所述固定脚312 成“U”形设置,对应的收容凹槽141也成“U”形设置,可有利于防止该固定脚312受到外力意外冲击,所述固定脚312具有自由尾部313,固定凸块14具有与自由尾部313相对应的侧壁142,所述“U”形固定脚312插置于绝缘本体1的端壁123内,而导电端子2设置于两端壁123之间,即固定脚312与导电端子2所处位置相互隔开,从而不影响绝缘本体的结构强度。 所述收容凹槽141具有与外相通且收容固定上述固定脚312的自由尾部313的开口 143,遮蔽壳体3具有与该开口相贯通的外开口 314,当需要将遮蔽壳体3的固定脚312 与绝缘本体1分开时,该外开口 314方便专用顶退夹具M插入,所述开口 143可作为顶退夹具M插入的通道,从而将遮蔽壳体的固定脚312顶出,操作过程可视性好,较为方便;所述固定脚312的自由尾部313在收容凹槽141内延伸并截止于该收容凹槽的开口 143以内,可保护固定脚312不受外部干扰。所述「U」形收容凹槽141包括沿Y方向延伸的退出槽144, 在Z方向上,该退出槽144的高度Hl大于或等于自由尾部313的长度Li,当将固定脚312 的自由尾部313顶退夹具M向下顶推而位移到退出槽144的位置处,所述退出槽144的高度允许遮蔽壳体的固定脚312退出沿Y方向退出。
权利要求1.一种电连接器,包括绝缘本体、固持于绝缘本体内的数个导电端子及遮覆于绝缘本体上的遮蔽壳体,绝缘本体包括纵长基部及自基部延伸的纵长对接部,该绝缘本体设有在纵长方向上排列的数个收容槽道,导电端子沿纵长方向排列于收容槽道内,每一导电端子包括固持于基部内的固持部、自固持部一端向收容槽道外凸伸的接触部及自固持部另一端向绝缘本体外延伸的焊接部,所述遮蔽壳体包括遮覆于绝缘本体外侧的遮蔽部;其特征在于所述遮蔽壳体包括自遮蔽部延伸于绝缘本体内的固定脚,该固定脚具有凹陷,绝缘本体设有收容于该凹陷内的固定凸块,所述固定脚具有自由尾部,固定凸块具有与自由尾部相对设置的侧壁,当遮蔽壳体受到垂直于纵长方向的对接方向上的插拔力时, 该自由尾部与侧壁相抵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本体具有形成于固定凸块周围的收容凹槽,该收容凹槽包括沿对接方向延伸的退出槽,在垂直于纵长方向、对接方向的竖直方向上,该退出槽的高度大于或等于所述固定脚的自由尾部的长度。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收容凹槽成“U”形设置且具有与外相通的开口,遮蔽壳体具有与该开口相贯通的外开口,所述固定脚成“U”形设置,且所述自由尾部在收容凹槽内延伸并截止于该收容凹槽的开口以内。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遮蔽壳体包括纵长的第一侧壁、第二侧壁及一体连接于第一侧壁两端的端壁,所述“U”形固定脚形成于第一侧壁上,且位于该第一侧壁在纵长方向上的两端。
5.如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本体的对接部具有相对设置的上壁、下壁及一体连接于上壁、下壁纵长两端的端壁,且该端壁与基部纵长两端一体相连,导电端子设置于所述两端壁之间,所述“U”形固定脚插置于该端壁内。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遮蔽壳体的第二侧壁设有插入绝缘本体的定位部及位于该定位部两端的焊接片,所述绝缘本体具有收容并固定该焊接片的通槽。
7.—种电连接器,包括绝缘本体、固持于绝缘本体内的数个导电端子及及遮覆于绝缘本体上的遮蔽壳体,所述绝缘本体包括纵长基部及自该基部延伸的纵长对接部,该绝缘本体设有在纵长方向上排列的数个收容槽道,所述导电端子沿纵长方向排列于收容槽道内,每一导电端子包括固持于基部的固持部、自固持部一端向收容槽道外凸伸的接触部及自固持部另一端向绝缘本体外延伸的焊接部,所述遮蔽壳体包括遮覆于绝缘本体外侧的遮蔽部;其特征在于所述遮蔽壳体包括自遮蔽部延伸于绝缘本体内的固定脚,所述固定脚具有在垂直于纵长方向的竖直方向上延伸的自由尾部,所述绝缘本体设有对应收容所述固定脚的收容凹槽,该收容凹槽具有与外相通且收容固定该固定脚的自由尾部的开口。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遮蔽壳体的固定脚具有凹陷且成 “U”形设置,所述绝缘本体的收容凹槽周围设有收容于该凹陷内的固定凸块。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脚位于遮蔽壳体在纵长方向上两端,且该固定脚的自由尾部延伸于收容凹槽内并截止于该收容凹槽的开口以内,所述遮蔽壳体具有与该收容凹槽的开口相通的外开口。
10.如权利要求7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收容凹槽成“U”形并包括沿垂直于纵长方向的对接方向延伸的退出槽,在垂直于纵长方向、对接方向的竖直方向上,该退出槽的高度大于或等于所述固定脚的自由尾部的长度。
专利摘要一种电连接器,其包括绝缘本体、固持于绝缘本体内的数个导电端子及遮覆于绝缘本体上的遮蔽壳体,所述遮蔽壳体包括遮覆于绝缘本体外侧的遮蔽部、自遮蔽部延伸于绝缘本体内的固定脚,该固定脚具有凹陷,绝缘本体设有收容于该凹陷内的固定凸块,所述固定脚具有自由尾部,固定凸块具有与自由尾部相对设置的侧壁,当遮蔽壳体受到垂直于纵长方向的对接方向上的插拔力时,该自由尾部与侧壁相抵接,可防止遮蔽壳体脱离绝缘本体。
文档编号H01R13/46GK202196930SQ20112029072
公开日2012年4月18日 申请日期2011年8月11日 优先权日2011年8月11日
发明者汪政纬, 许修源 申请人: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 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