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螺纹接线端子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923727阅读:19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无螺纹接线端子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适用于额定电压不大于250V、额定电流不大于16A的电器设备的导线接线端子装置,特别是一种用于墙壁开关或插座内的无螺纹接线端子装置,既适用较粗导线,也适用较细的导线。
背景技术
为了提高工作效率,降低安装成本,出现了一种广泛使用的无螺纹接线端子装置结构,其接线孔内部有一个簧片,可将剥开的线头直接插入接线孔即能完成接线,不需要使用螺丝刀工具。市场上也出现了一些采用无螺纹接线端子装置结构的开关或插座,但这些产品由于受到结构的限制,其接线范围限制为1. 0mm2-2. 5mm2的导线或1. 5mm2-4. Omm2的导线,而不能适用于1. 0mm2-4. Omm2范围的各种粗细导线的接线需求,并且导线靠弹片的单向弹力压紧和单向锁止锁住,锁定不牢固且不可靠,压紧力不够导致接触电阻大、温升高,电流稍大就容易烧坏等等。随着墙壁开关插座的多路接线需求的发展,开关插座的小型化要求越来越高,而现有技术的开关、插座的接线端子结构不能满足小型化设计的要求,其原因是小型化的接线端子难以实现粗导线(如4. Omm2的导线)的接入,即使实现了粗导线的接入,但在粗导线的额定电流下接触电阻过大和温升过高。另外由于接线端子的小型化,使得压紧弹性片的弹性变形的特性受到限制,从而导致在细导线(如1.0mm2)下的最小压紧力不够,最小压紧力的不够使得在细导线的额定电流下仍然会出现接触电阻过大和温升过高的问题。由于上述矛盾的存在,现有技术只能通过缩小接线范围的办法,来缩小最大压紧力与最小压紧力之间的差(下称弹性压力差),如1. 0mm2-2. 5mm2的细导线或1. 5mm2-4. Omm2的粗导线。如果将接线范围扩大到1.0mm2-4.0mm2,则现有技术的接线端子的温升指标不能达到标准要求。根据机械学可知,对于现有技术的单向弹力压紧的弹性片,其弹性变形越大, 则弹性压力差越大,单靠通过选择弹片件的参数来设计弹性片的弹性变形-弹性压力的弹性特性曲线的方法,在小型化条件的约束下,难以设计出理想的弹性变形大且弹性压力差小的弹性片,这就制约了现有技术的接线端子的接线范围不能扩大。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通过接线端子内部的导电件、 弹性件的结构优化,实现弹性件和导电件对插入导线的双向压紧和双向锁止,不仅使接/ 拆导线更加快捷,而且加大了无螺纹接线端子装置的接线范围,改善了端子与导线接触的可靠性,适应于额定电压彡250V、额定电流彡16A、接线范围为1.0-4. Omm2的各种电器设备,特别是小型化的低压电器的无螺纹接线端子装置。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无螺纹接线端子装置,包括主体4和与主体4固定连接的压板2,所述的压板 2用于将导电件3、安装在导电件3内的弹性件1和退线件5封装在主体4的空腔44内,所述的主体4分别包括插入和拔出导线6的插线孔41、拆线孔42,所述的插线孔41、拆线孔42分别与主体4的空腔44贯通。所述的弹性件1设有至少一个用于向导线6提供弹性压紧力的第一弧形部11和一个用于压紧并锁止导线6的第一锁止端13。所述的导电件3设有至少一个用于向导线6提供弹性压紧力的第二弧形部33和一个用于压紧并锁止导线6 的第二锁止端31。在导线6从插线孔41插入到位状态下,所述的导线6分别挤压弹性件1 的第一弧形部11、第一锁止端13和导电件3的第二弧形部33、第二锁止端31,使所述的第一弧形部11、第一锁止端13、第二弧形部33、第二锁止端31产生弹性变形和作用于导线6 的弹性压紧力,其中第一弧形部11的弹性压紧力与第一锁止端13的弹性压紧力的方向相同、第二弧形部33的弹性压紧力与第二锁止端31的弹性压紧力的方向相同,并且所述的第一弧形部11和第一锁止端13的弹性压紧力的合力方向与所述的第二弧形部33和第二锁止端31的弹性压紧力的合力方向相对。所述的弹性件1设有二次重压端12,在导线6从插线孔41插入到位状态下,第一锁止端13的弹性变形挤压二次重压端12并使二次重压端产生弹性变形,二次重压端12产生作用于第一锁止端13的弹性压力,该弹性压力与第一锁止端13作用于导线6的弹性压紧力方向一致。所述的导电件3由第一侧部36、底部35、第二侧部32 —体成形构成U形结构,所述的导电件3的第二锁止端31形成在第二侧部32上,并以10°至80°的倾角指向导电件 3的底部35,所述的导电件3的第二弧形部33形成在第二侧部32上,并朝向第一侧部36凸起。所述的弹性件1的第一锁止端13紧紧压住退线件5,且第一锁止端13的顶端与所述导电件3的弯曲突出的第二弧形部33的顶端之间在垂直于导线插入方向上的投影距离小于导线6的直径或宽度,而且所述导电件3的弯曲突出的第二弧形部33的顶端高于所述主体4上的插孔41的孔壁面43的平面。所述的弹性件1是由二次重压端12、第一弧形部11、横向件15、竖向件14和第一锁止端13 —体成形并构成开环结构,所述的二次重压端12与第一锁止端13之间为接触配合。所述的弹性件1的横向件15与导电件3的底部35接触配合,所述的弹性件1的竖向件14与导电件3的第一侧部36接触配合,所述的弹性件1的第一锁止端13与主体4的空腔44的底部斜面45接触配合。所述的弹性件1的第一锁止端13与竖向件14成锐角,二次重压端12成J字形,J字形的弧形凸起朝向第一锁止端13、并与第一锁止端13接触,在该接触处,二次重压端12处于开环结构的内侧,而第一锁止端13处于开环结构的外侧。所述的导电件3的第二锁止端31形成在第二侧部32上,为能自由弹性变形的端头结构,第二弧形部33形成在第二侧部32上,为另一个能自由弹性变形的端头结构,底部 35设有通透的开口 34,开口 ;34允许导线6插入并通过。所述的压板2与主体4固定连接,压板2包括凸起21,该凸起21与安装在主体4 的空腔44内的导电件3的底部35挤压接触。所述的压板2在对应导电件3的开口 34位置设有凹坑22,凹坑22允许容纳从开口 34伸出的导线6的端头。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无螺纹接线端子装置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示为未插入导线时的初始状态。[0013]图2是图1所示的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示为插入导线后的工作状态。图3是图1所示的实施例的主体零件的局部立体示意图。图4是图1所示的实施例的导电件零件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图4所示的实施例的导电件零件的局部立体示意图。图6是图1所示的实施例的弹性件零件的结构示意图。图7是图6所示的实施例的弹性件零件的立体示意图。图8是图1所示的实施例的退线件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图9是图8所示的实施例的退线件的局部结构立体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图1至图9所示的具体实施例,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无螺纹接线端子装置的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无螺纹接线端子装置不限于以下实施例。如图1至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无螺纹接线端子装置包括主体4、安装在主体4内的导电件3、安装在导电件3内的弹性件1、安装在主体4内的退线件5、用于将导电件3、弹性件1和退线件5封装在主体4内的压板2。主体4内部是一个空腔44,空腔44的底面设有用于方便插入导线6的插线孔41及用于方便插入电工工具以推动退线件的拆线孔42。如图1、4或5所示,导电件3的横截面是一个类似U形的结构,所述U形结构的导电件3由第一侧部36、底部35和第二侧部32所围成,第二侧部32与被插入导电件3中的导线6相接触,而对侧的第一侧部36并不与导线6相接触,而是与弹性件1相接触。所述第二侧部32包含一个第二锁止端31,所述第二锁止端31是一个折弯倒钩结构,且折弯倒钩结构的倒钩是朝向U形结构的内侧。所述第二侧部32的另一端是一个弯曲的第二弧形部 33,所述弯曲的第二弧形部33朝向U形结构的内侧并与被插入的所述导线6相接触,所述 U形结构的底部35与主体4上用于插入导线6的插线孔41相对应设置。如图6、7所示,弹性件1是一个由竖向件14、横向件15、第一弧形部11、第一锁止端13和二次重压端12所围成的开环结构,所述的第一弧形部11和第一锁止端13压住并卡住被插入的导线6。所述二次重压端12是一个类似J字形的结构且位于第一锁止端13 的内侧(即环式结构的内侧),其下端成弧形结构。参见图1、2和图6、7,本实用新型的弹性件1上设有二次重压端12,当导线6从插线孔41插入到位后,导线6挤压弹性1的第一锁止端13,使第一锁止端13产生弹性变形,第一锁止端13的弹性变形挤压弹性件1上的二次重压端12,并使二次重压端12产生弹性变形,从而使二次重压端12产生作用于第一锁止端13的弹性压力,该弹性压力与第一锁止端13作用于导线6的弹性压紧力方向一致,从而大大增加了第一锁止端13作用于导线6的弹性压紧力。也就是说,本实用新型的第一锁止端13的弹性压紧力是第一锁止端13的弹性变形产生的弹性力和本实用新型特有的二次重压端12的弹性变形产生的弹性力之和。在导线6被插入后,二次重压端12的类似J形结构的弧形结构紧紧压住第一锁止端13,以加大弹性件1对被插入的导线6的压紧力和锁止力。参见图1、2和图4、5,所述的导电件3由第一侧部36、底部35、第二侧部32 —体成形构成U形结构,第二锁止端31形成在第二侧部32上,并以10°至80°的倾角指向底部 35,第二弧形部33突出形成在第二侧部32上,并朝向第一侧部36凸起。从图5可见,导电件3的第二锁止端31为一个片状的四边形,其中三个相邻的边为与导电件3不相连接的独立的自由边,其余的第四边与第二侧部32连接并一体成形,由此在导电件3上形成了一个能自由弹性变形的端头结构。第二弧形部33也为一个片状的弯曲的四边形,其中三个相邻的边为与导电件3不相连接的独立的自由边,其余第四边与第二侧部32连接并一体成形, 由此在导电件3上形成了另一个能自由弹性变形旳端头结构。由于第二锁止端31和第二弧形部33都有由三个独立的自由边形成的端头结构,所以它们在外力作用下可产生不受干扰的弹性变形。第二锁止端31以10°至80°的倾角指向底部35,该倾角就是第二锁止端31在图4所示的纸平面内与第二侧部32之间的夹角。这里所谓指向底部35,且第二锁止端31朝向底部35和第一侧部36的方向伸出。第二弧形部33朝向第一侧部36凸起,也就是第二弧形部33的弯曲结构的凸起方向朝向第一侧部36(如图4所示)。由于第二锁止端31和第二弧形部33的上述结构,使得第二锁止端31、第二弧形部33的弹性压紧力方向与弹性件1上的第一锁止端13、第一弧形部11的弹性压紧力方向相反。参见图1、2和图6、7,弹性件1的开环结构由二次重压端12、第一弧形部11、横向件15、竖向件14和第一锁止端13按图6所示的依次串连连接的方式一体成形,并围成环状,但二次重压端12与第一锁止端13之间的连接为接触配合而不是一体成形,所以该环状结构为开环结构。所述的竖向件14与导电件3的第一侧部36接触配合,横向件15与导电件3的底部35接触配合,第一锁止端13与主体4的空腔44的底部斜面45接触配合。由于第一锁止端13与竖向件14之间成锐角,空腔44的底部斜面45与空腔44的侧壁也成锐角,所以当将弹性件1和导电件3按上述的装配关系如图1、2所示安装到主体4的空腔44 后,弹性件1的横向件15、竖向件14、第一锁止端13的根部分别受导电件3的底部35、第一侧部36、主体4的空腔44的底部斜面45的限制,从而使弹性件1被封装在导电件3内不能窜动,同时使第一锁止端13的端部、第一弧形部11和二次重压端12因不受限制而可以作弹性变形。参见图2、4和5,在所述的导电件3的底部35上设有通透的开口 34,用于容纳导线6插入并通过,开口 34与主体4上的插线孔41对着,以使导线6从插线孔41插入后能到达开口 34,开口 34的尺寸大于导线6的线径,以使导线6能通过开口 34。导线6通过开口 34后,进入到导电件3外面的压板2与导电件3之间的空隙内,该空隙由压板2上的凹坑22形成,其目的是使导线6插得更深一些,以提高防脱落的安全等级。参见图2、6和7,所述的弹性件1的第一锁止端13与竖向件14成锐角,以使第一锁止端13在装配后指向导电件3的底部35,从而形成对导线6的锁止力。此外,该锐角结构,还存在前面所述的有助于弹性件1的安装所必要的功能,使得第一锁止端13的根部、即锐角的顶部与主体4的底部斜面45接触,并受底部斜面45的限制。所述的二次重压端12 成J字形,J字形的弧形凸起朝向第一锁止端13、并与第一锁止端13接触,在该接触处,二次重压端12处在开环结构的内侧,即朝向竖向件14的那一侧,而第一锁止端13处于开环结构的外侧,即远离竖向件14的那一侧。参见图1和2,所述的主体4包括空腔44,插线孔41和拆线孔42分别与空腔44贯通,以使导线6和退线工具(图中未示出)能分别从插线孔41和拆线孔42插入到空腔44 内,并与空腔44内的相关零件接触配合。所述的导电件3这样安装在空腔44内导电件3 的第一侧部36与空腔44的侧壁接触配合,导电件3的第二侧部32与空腔44的另一侧的凸台(图中未示出)接触配合,导电件3的端口与空腔44内的底部上的凸台接触配合。通过这样的结构和安装,导电件3被空腔44约束了五个自由度。如图2所示,压板2与主体 4固定连接,通过该固定连接,将导电件3、弹性件1和退线件5封装在空腔44内,压板2包括凸起21,并通过凸起21压住导电件3的底部35,即形成凸起21与底部35的挤压接触, 从而约束了导电件3的第六个自由度。弹性件1安装在导电件3内,所以弹性件1随导电件3的安装被安装入空腔44内。退线件5安装在空腔44内,退线件5包括一个安装面53、 斜面51和一个承压面52,其中安装面53与空腔44的另一个侧壁接触配合,斜面51用于在退线时与电工工具(图中未示出)接触配合,承压面52与弹性件1的第一锁止端13接触配合。在所述的压板2对应导电件3的开口 34位置设有凹坑22,以容纳从开口 34伸出的导线6的端头。如图8或9所示,退线件5包括方便电工工具(图中未示出)插入的斜面51及用来支撑和推动弹性件1的第一锁止端13的承压面52。装配时,将所述退线件5的斜面51 对着主体4的拆线孔42装配到所述主体4内的空腔44,接着将所述弹性件1的所述第一锁止端13朝向退线件5的方向、并使所述的第一锁止端13压住所述退线件5装配到所述主体4内的空腔44,然后将所述U形结构的导电件3的所述第二侧部32的内侧朝向所述弹性件1的第一锁止端13、装配到所述主体4内的空腔44。如图1所示,所述导电件3、弹性件 1及退线件5构成无螺纹接线端子的工作主体,最后将所述压板2依靠螺钉或卡扣装配到主体4上,并依靠压板2上的凸出部分21顶住所述的导电件3的底部35,以防所述导电件 3在空腔44中松动或在插入导线6时导电件3发生窜动。装配后,所述弹性件1的第一锁止端13紧紧压住退线件5,且弹性件1的第一锁止端13的顶端与所述导电件3的弯曲突出的第二弧形部33的顶端之间在垂直于导线插入方向上的投影距离小于导线6的直径或宽度,而且所述导电件3弯曲突出的第二弧形部33的顶端略高于所述主体4上的插孔41的孔壁面43的平面。按上述步骤装配后各零部件的位置如图1所示,图1所示为未插入导线 6时的初始状态。下面结合图1至9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无螺纹接线端子装置的接线和拆线操作过程及在该过程中各零部件是如何工作的。当所述导线6通过所述主体4上的插线孔41插入主体4内时,在推力作用下,所述导线6的前端推动所述弹性件1的第一锁止端13,使第一锁止端13在弹性变形下向垂直于导线6插入方向的方向移动,所述导线6在推力作用下继续被插入,直到所述导线6前端越过所述导电件3折弯倒钩结构的第二锁止端31、并穿过所述导电件3的底部35上的开口 34—定距离顶着压板2内表面为止,导线6插入到该位置即为插入到位状态(插入到位状态下的各零部件的位置如图2所示)。在插入到位状态下,所述导线6在所述弹性件1 的第一锁止端13和第一弧形部11的共同作用下,被压向所述导电件3的第二侧部32,并与所述导电件3上的第二锁止端31和第二弧形部33相接触,而且所述弹性件1的第一锁止端13与所述导电件3的第二锁止端31从两个相对的方向向导线6施加弹性作用力,一起以弹力卡住和压住所述导线6并支撑所述导线6,即对导线6实施双向锁止,并且还依靠弹性件1的第一弧形部11和所述导电件3的第二弧形部33从两个相对的方向共同压住所述导线6以防所述导线6脱落,即对导线6实施双向压紧。在图2所示的插入到位状态(即工作状态)下,导线6分别挤压第一弧形部11、第一锁止端13、第二弧形部33、第二锁止端31,并使它们产生弹性变形,该弹性变形产生对导线6的弹性压紧力和锁止力,使导线6在被压紧、锁定旳同时,与导电件3、弹性件1之间形成紧密的接触,以确保导线6与导电件3、 弹性件1之间良好的电接触。当用电工工具(图中未示出)通过所述主体4上的拆线孔42捅入主体4时,所述电工工具与退线件5上的斜面51接触挤压并推动所述退线件5移动,退线件5通过其上的承压面52推动所述弹性件1的第一锁止端13以弹性变形的方式移动,第一锁止端13推动二次重压端12移动,二次重压端12带动第一弧形部11产生弹性变形,第一锁止端13和第一弧形部11发生弹性变形并向垂直于导线6的插入方向的方向移动,而在它们与导线6之间留下一定的空隙,使所述弹性件1的所述第一锁止端13脱离被插入的所述导线6,从而释放被压住和卡住的导线6,然后用手拔出所述导线6。图1至7所示的实施例的弹性件1上的第一弧形部11的数量为一个,导电件3上的第二弧形部33的数量为一个。但在实际应用时,弹性件1上设有的用于向导线6提供弹性压紧力的第一弧形部11的数量不限于一个,即至少为一个。导电件3上设有的第二弧形部33的数量也不限于一个,即至少为一个。从图2可见,当导线6从插线孔41插入到位后,导线6分别挤压弹性件1上的第一弧形部11、第一锁止端13和导电件3上的第二弧形部33、第二锁止端31并使第一弧形部11、第一锁止端13、第二弧形部33、第二锁止端31均产生弹性变形,该弹性变形使得第一弧形部11、第一锁止端13、第二弧形部33、第二锁止端 31产生作用于导线6的弹性压紧力,在这些弹性压紧力中,第一弧形部11的弹性压紧力与第一锁止端13的弹性压紧力的方向相同,该方向大致垂直于导线6的插入方向,第二弧形部33的弹性压紧力与第二锁止端31的弹性压紧力方向相同,该方向大致垂直于导线6的插入方向,但第一弧形部11和第一锁止端13的弹性压紧力的合力方向与第二弧形部33和第二锁止端31的弹性压紧力的合力方向相对,即合力的方向相反,但相互对着作用在导线上。当然该两个合力的大小必然是相等,以便导线6被固定。从上可见,两个合力从两个相反方向(即双向)对导线施加弹性压紧力,其中一个合力来自弹性件1,另一个合力来自导电件3。这种双向弹力压紧的结构在与现有技木的弹性压紧力相等的条件下,本实用新型的双向弹力压紧机构比现有技术的单向弹力压紧机构的弹性变形量大一倍,这是因为本实用新型的总的弹性变形量等于弹性件1的弹性变形量与导电件3的弹性变形量之和,而现有技术的总的弹性变形量仅是弹性件1的弹性变形量,所以在满足相同的弹性压紧力的条件下,本实用新型可容接更粗的导线。或者说,在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木的总的弹性变形量相等的条件下,由于本实用新型的总的弹性变形量被分配到了弹性件1和导电件3上,所以使弹性件1的弹性变形量要比现有技术的单向弹性压紧结构的弹性件的弹性变形量小,该弹性变形量的缩小使得弹性压力差变小,因而可以获得在更大的接线范围内的接触电阻小、 温升小的效果。或者说在本实用新型的弹性压力差与现有技术的弹性压力差相等的条件下,本实用新型的接线的线径范围从理论上讲可以比现有技术的接线的线径范围大一倍。 另外,由于本实用新型采用了第一锁止端13和第二锁止端31两个锁止结构,所以本实用新型的对导线6的锁止力要比只有一个锁止端的现有技术的单向锁止结构的锁止力大一倍, 从而大大提高了导线不被意外向外拉出或脱出的安全等级和接线的可靠性。
权利要求1.一种无螺纹接线端子装置,包括主体(4)和与主体(4)固定连接的压板0),所述的压板(2)用于将导电件(3)、安装在导电件(3)内的弹性件(1)和退线件(5)封装在主体 (4)的空腔04)内,所述的主体(4)分别包括插入和拔出导线(6)的插线孔(41)、拆线孔 (42),所述的插线孔(41)、拆线孔(42)分别与主体(4)的空腔(44)贯通,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弹性件(1)设有至少一个用于向导线(6)提供弹性压紧力的第一弧形部(11) 和一个用于压紧并锁止导线(6)的第一锁止端(13);所述的导电件(3)设有至少一个用于向导线(6)提供弹性压紧力的第二弧形部(33) 和一个用于压紧并锁止导线(6)的第二锁止端(31);在导线(6)从插线孔Gl)插入到位状态下,所述的导线(6)分别挤压弹性件(1)的第一弧形部(11)、第一锁止端(1 和导电件(3)的第二弧形部(33)、第二锁止端(31),使所述的第一弧形部(11)、第一锁止端(13)、第二弧形部(33)、第二锁止端(31)产生弹性变形和作用于导线(6)的弹性压紧力,其中第一弧形部(11)的弹性压紧力与第一锁止端(13) 的弹性压紧力的方向相同、第二弧形部(3 的弹性压紧力与第二锁止端(31)的弹性压紧力的方向相同,并且所述的第一弧形部(11)和第一锁止端(1 的弹性压紧力的合力方向与所述的第二弧形部(3 和第二锁止端(31)的弹性压紧力的合力方向相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螺纹接线端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弹性件(1)设有二次重压端(12),在导线(6)从插线孔Gl)插入到位状态下,第一锁止端(1 的弹性变形挤压二次重压端(1 并使二次重压端产生弹性变形,二次重压端(1 产生作用于第一锁止端(13)的弹性压力,该弹性压力与第一锁止端(13)作用于导线(6)的弹性压紧力方向一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螺纹接线端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导电件(3)由第一侧部(36)、底部(35)、第二侧部(32) —体成形构成U形结构,所述的导电件(3)的第二锁止端(31)形成在第二侧部(32)上,并以10°至80°的倾角指向导电件(3)的底部(35), 所述的导电件C3)的第二弧形部(3 形成在第二侧部(3 上,并朝向第一侧部(36)凸起。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无螺纹接线端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弹性件(1)是由二次重压端(1 、第一弧形部(11)、横向件(1 、竖向件(14)和第一锁止端(1 一体成形并构成开环结构,所述的二次重压端(12)与第一锁止端(13)之间为接触配合。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无螺纹接线端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弹性件(1)的横向件(15)与导电件(3)的底部(35)接触配合,所述的弹性件⑴的竖向件(14)与导电件 (3)的第一侧部(36)接配合,所述的弹性件(1)的第一锁止端(13)与主体(4)的空腔04) 的底部斜面0 接触配合。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无螺纹接线端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弹性件(1)的第一锁止端(1 与竖向件(14)成锐角,二次重压端(1 成J字形,J字形的弧形凸起朝向第一锁止端(13)、并与第一锁止端(13)接触,在该接触处,二次重压端(12)处于开环结构的内侧,而第一锁止端(13)处于开环结构的外侧。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螺纹接线端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弹性件(1)的第一锁止端(1 紧紧压住退线件(5),且第一锁止端(1 的顶端与所述导电件C3)的弯曲突出的第二弧形部(33)的顶端之间在垂直于导线插入方向上的投影距离小于导线(6)的直径或宽度,而且所述导电件(3)的弯曲突出的第二弧形部(3 的顶端高于所述主体(4)上的插孔(41)的孔壁面(43)的平面。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无螺纹接线端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导电件(3)的第二锁止端(31)形成在第二侧部(3 上,为能自由弹性变形的端头结构,第二弧形部(33) 形成在第二侧部(32)上,为另一个能自由弹性变形的端头结构,底部(35)设有通透的开口 (34),开口(34)允许导线(6)插入并通过。
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无螺纹接线端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压板(2)与主体 (4)固定连接,压板(2)包括凸起(21),该凸起与安装在主体的空腔04)内的导电件⑶的底部(35)挤压接触。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无螺纹接线端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压板( 在对应导电件(3)的开口(34)位置设有凹坑(22),凹坑02)允许容纳从开口(34)伸出的导线 (6)的端头。
专利摘要无螺纹接线端子装置,包括主体和与压板,导电件及其弹性件和退线件封装在主体腔内,插线孔、拆线孔分别与主体的空腔贯通。弹性件和导电件各设有至少一个用于向导线提供弹性压紧力的弧形部和一个用于压紧并锁止导线的锁止端。在导线从插线孔插入到位状态下,导线分别挤压弹性件的第一弧形部、第一锁止端和导电件的第二弧形部、第二锁止端,它们的弹性变形作用于导线的弹性压紧力,其中第一弧形部与第一锁止端的弹性压紧力的方向相同、第二弧形部与第二锁止端的弹性压紧力的方向相同,并且前者弹性压紧力的合力方向与后者的合力方向相对。因而可适用粗细导线接线,接触电阻小、温升小,且提高了导线不被意外拉出的接线可靠性。
文档编号H01H1/58GK202189924SQ20112029381
公开日2012年4月11日 申请日期2011年8月15日 优先权日2011年8月15日
发明者周定国, 李晓犇, 陈玉 申请人:浙江正泰建筑电器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