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力电池电芯定位绝缘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983665阅读:25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动力电池电芯定位绝缘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动力电池电芯定位绝缘装置技术领域[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绝缘装置,具体涉及一种动力电池电芯定位绝缘装置。
技术背景[0002]随着动力电池越来越广泛的应用,电池安全问题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电芯极耳的绝缘保护和电池的防震性能在电动车领域就成为一个比较突出的问题。而目前在电池制作过程中,多数厂家都是直接在极耳上缠上胶纸,这只是起到绝缘的作用,并不能起到电芯定位的作用。也有厂家采用正负极柱绝缘定位装置,但结构复杂,工序的效率低。实用新型内容[0003]为弥补了上述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新颖的动力电池电芯定位绝缘装置。 该装置制作简单,使用方便,大大提高了电池的制作工序的效率。[000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0005]一种动力电池电芯定位绝缘装置,包括正极耳通过孔、负极耳通过孔、防爆阀通孔;正极耳通过孔、负极耳通过孔分别设置在防爆阀通孔的两侧;所述绝缘装置分为两部分,当电池盖板与电芯连接好后,两部分通过扣接连接,所述绝缘装置下端紧贴电芯,上端贴紧电池盖板。[0006]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0007]1、此装置有正、负极耳通过孔,可以同时保证正极耳与负极耳、正极耳与壳体、负极耳与壳体之间的绝缘;[0008]2、此装置分为两部分,待极耳和电池盖板连接好之后,将此两部分通过扣接连接, 不影响极耳和上盖板之间的连接,增加了可操作性;[0009]3、此装置可以同时起到电芯极耳绝缘和防止电芯在壳体内部上下窜动双重作用, 极大的提高了电池的安全性。


[0010]图1 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0011]图2:本实用新型俯视图;[0012]图3:本实用新型主视图;[0013]图4 本实用新型使用状态示意图;[0014]其中,1正极耳通过孔、2负极耳通过孔、3防爆阀通孔、4电池盖板、5电芯、6卡扣, 7定位绝缘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0015]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0016]实施例1 参照图1至图4,[0017]一种动力电池电芯定位绝缘装置,包括正极耳通过孔、负极耳通过孔、防爆阀通孔;正极耳通过孔、负极耳通过孔分别设置在防爆阀通孔的两侧;所述绝缘装置分为两部分,当电池盖板与电芯连接好后,两部分通过扣接连接,所述绝缘装置下端紧贴电芯,上端贴紧电池盖板。当电芯与盖板连接后,此绝缘装置的正极耳通过孔、负极耳通过孔分别卡在正负极耳上,通过卡扣连接在一起。入壳后此绝缘装置下端紧贴电芯,上端紧贴电池盖板。该装置不仅可以使电芯极耳绝缘,而且可以防止电芯在壳体内的上下窜动,同时,其制作简单, 使用方便,极大地提高了工作的效率。值得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的正极耳通过孔与负极耳通过孔的位置可调换。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 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 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权利要求1. 一种动力电池电芯定位绝缘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正极耳通过孔、负极耳通过孔、 防爆阀通孔;正极耳通过孔、负极耳通过孔分别设置在防爆阀通孔的两侧;所述绝缘装置分为两部分,当电池盖板与电芯连接好后,两部分通过扣接连接,所述绝缘装置下端紧贴电芯,上端贴紧电池盖板。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动力电池电芯定位绝缘装置,包括正极耳通过孔、负极耳通过孔、防爆阀通孔;正极耳通过孔、负极耳通过孔分别设置在防爆阀通孔的两侧;所述绝缘装置分为两部分,当电池盖板与电芯连接好后,两部分通过扣接连接,所述绝缘装置下端紧贴电芯,上端贴紧电池盖板。本实用新型有正、负极耳通过孔,可以同时保证正极耳与负极耳、正极耳与壳体、负极耳与壳体之间的绝缘;本实用新型分为两部分,待极耳和电池盖板连接好之后,将此两部分通过扣接连接,不影响极耳和上盖板之间的连接,增加了可操作性;本实用新型可以同时起到电芯极耳绝缘和防止电芯在壳体内部上下窜动双重作用,极大的提高了电池的安全性。
文档编号H01M2/04GK202259464SQ201120397288
公开日2012年5月30日 申请日期2011年10月18日 优先权日2011年10月18日
发明者张志峰, 王军生, 白彬, 程迪, 邓纶浩 申请人:河南科隆集团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