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传递电能的插塞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263119阅读:7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用于传递电能的插塞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根据权利要求I的前序部分所述的用于传递电能的插塞连接器,所述插塞连接器带有阴连接器侧和阳连接器侧。
背景技术
从现有技术中已知能量技术范围中的大量用于连接电缆的插塞连接器。这种插塞连接器例如在停电的情况下在建筑物中用作备用电源机组和能源企业的馈电部位之间的连接器。典型地,通过这种能量电缆传递在几百安培的范围中的电流。对此,电导线典型地具有从40mm2至600mm2的范围中的横截面。这种横截面由于其尺寸对已建立插塞连接的用户而言是更不实用的。从现有技术中已知的插塞连接器分别具有阳连接器部件或者说插头部件和阴连接器部件,其中这些部件能够相互连接。在阴连接器部件的电导线和插塞部件的电导线之间设有例如为接触片的接触元件。此外,在阴连接器部件和插头部件之间典型地设置有密封元件,所述密封元件阻止湿气、灰尘或者甚至水能够到达接触元件的区域中。在建立阴连接器部件和插头部件之间的插塞连接时,用户必须提供相对大的力,以便将插头部件插入到阴连接器部件中,其中克服相应的轴向阻力。最大阻力典型地由不同的阻力组成。称作第一阻力的力是为了克服插头部件和阴连接器部件之间的接触元件的阻力而必须施加的力。必须施加另一个阻力来克服可能的密封元件的阻力。因此,用户必须施加轴向力,以便克服上述阻力。概括地,对将要建立插塞连接的用户而言非常不利的是,用户必须沿中轴线的方向施加相对大的力,以便在插头和阴连接器之间建立连接。尤其在紧急情况下,例如将备用电源组连接到医院时,阳连接器侧和阴连接器侧的连接使备用电源组的启动延迟,并且在此能够在此极其负面地作用,在最坏的情况下造成人员伤害。

发明内容
基于现有技术,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插塞连接器,所述插塞连接器克服了现有技术的缺点。尤其应说明一种用于电连接的插塞连接器,所述插塞连接器减小了要在轴向方向施加以用于建立插塞连接的力,使得对用户而言,将阴连接器部件与插头部件连接变得更简单。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插塞连接器壳体实现所述目的。因此,插塞连接器包括带有至少一个引导电流的阴连接器元件的阴连接器侧壳体、带有至少一个引导电流的阳连接器元件的阳连接器侧壳体和用于实现在阴连接器元件和阳连接器元件之间的电接触的至少一个接触元件。阴连接器元件和阳连接器元件基本上沿着中轴线延伸。阴连接器侧壳体和阳连接器侧壳体、进而阴连接器元件和阳连接器元件能够经由插塞运动相互连接,并且在连接状态下实现在阴连接器元件和阳连接器元件之间的电接触。接触元件以第一阻力抵抗插塞运动,所述第一阻力必须被克服以建立插塞连接。插塞连接器还包括用于锁止插塞连接器的自动锁止的锁止元件,所述锁止元件以第二阻力抵抗插塞运动。在阴连接器侧壳体和阳连接器侧壳体之间存在引导元件,所述引导元件构成为,使得通过在两个壳体中的至少一个上施加转矩而产生沿插塞运动方向的辅助力,使得通过所述辅助力能够克服这些阻力的至少一部分。因为用户能够施加转矩,所以对用户而言,建立插塞连接是更符合人机工程学的。尤其优选地,使用带有唯一的阴连接器元件和唯一的阳连接器元件的单极连接件。然而也能够考虑多极连接件,其中因此能够设有多个阴连接器元件和多个阳连接器元件。优选地,在阴连接器侧壳体和阳连接器侧壳体之间还设置有密封元件,所述密封元件密封在阴连接器侧壳体和阳连接器侧壳体之间的间隙以抵御例如为水或空气的流体,其中所述密封元件以第三阻力抵抗插塞运动。阻力根据结构类型通常沿轴向方向作用,也沿中轴线方向作用。优选地,引导元件构成为使得插塞运动在第一部段上沿着平行于中轴线的平移运动进行,并且在第二部段上通过转动运动或由转动运动和平移运动组成的组合进行。优选地,引导元件由成对的引导通道和导齿组成,所述引导通道伸入到导齿中。在此,引导通道设置在一个壳体上,也就是例如设置在阴连接器侧壳体或阳连接器侧壳体上,并且导齿设置在另一个壳体上,也就是设置在阳连接器侧壳体或阴连接器侧壳体上。优选地,锁止元件具有止挡件,在插塞运动时一个壳体被止挡在所述止挡件上,其中锁止元件通过所述止挡件随着这一个壳体平移移动,并且其中当锁止元件移动经过壳体时,以第二阻力抵抗插塞运动。优选地,弓丨导元件构成为使得在连接状态下所述弓丨导元件确保两个壳体抵抗轴向移动地固定,而锁止元件阻止两个壳体彼此间的扭转。
优选地,当达到连接状态时,锁止元件逆着插塞方向自动地从贴靠有锁止元件的壳体向另一个壳体运动。在此,锁止元件提供抵抗壳体相互转动的锁止,其中所述锁止尤其通过止挡件来提供,所述止挡件伸入到卡锁凹部中。优选地,锁止元件设置成使得辅助力在也要克服第二阻力时起作用,并且/或者密封元件设置成使得辅助力在也要克服第三阻力时起作用。当所述两个力或两个力中的一个起作用时,整个阻力与第一阻力相比仍是较高的。就此而言尤其有利的是,当阻力最高时能够通过转矩引入补偿。优选地,引导元件包括引导通道和至少一个接合到引导通道中的导齿,其中引导通道在第一部段上平行于插塞运动地延伸并且在第二部段上与插塞运动成角度地延伸。优选地,锁止元件与阴连接器侧壳体或阳连接器侧壳体以能够相对于相应元件轴向移动的方式连接,其中弹簧施加第二阻力。其他有利的实施形式在从属权利要求中表明。


下面根据附图描述本发明的优选的实施形式,所述附图仅用于阐明并且不设置为是限制的。在附图中示出
图I示出插塞连接器的阴连接器侧的立体图;图2示出根据图I的侧视图;图3示出根据图I的剖面图;图4示出插塞连接器的阳连接器侧的立体图;图5示出根据图4的侧视图;图6示出根据图4的剖面图;并且图7示出插塞连接器的剖面图,其中根据图I至3的阴连接器侧与根据图4至6的阳连接器侧连接;图8示出连接前不久的阳连接器侧和阴连接器侧的立体图;并且 图9示出插塞过程中力变化曲线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图I至8示出用于实现两个电力电缆之间的电接触的插塞连接器的部件。典型地,电缆具有从40mm2至600mm2、优选地从IOOmm2至450mm2的横截面,并且用于传送电能,其中测定电压在1000V AC或1500V DC的数量级中。其他的电压同样也是可能的。插塞连接器基本上包括带有阴连接器侧壳体I和引导电流的阴连接器元件3的阴连接器侧、带有阳连接器侧壳体2和引导电流的阳连接器元件4的阳连接器侧、以及用于实现在阴连接器元件3和阳连接器元件4之间的电接触的至少一个接触元件5。当阴连接器侧完全与阳连接器侧连接时,那么插塞连接器处于连接状态下,其中因此实现在阴连接器元件3和阳连接器元件4之间的电接触。因此,在连接状态下,阴连接器侧壳体I与阳连接器侧壳体2连接并且阴连接器元件2与阳连接器元件3连接。通过锁止元件6能够锁止在阴连接器侧壳体I和阳连接器侧壳体2之间的连接,使得阻止插塞连接器的不期望的分离。因此,锁止元件6承受在轴向方向上作用的力。在图I和2中示出阴连接器侧壳体I。阴连接器侧壳体I沿着中轴线M延伸并且基本上构成为空心圆柱形,其中侧壁10界定内腔11。在内腔11中设有导电的阴连接器元件3,如同其借助于图3的剖面图在下文中阐明的。阴连接器侧壳体I包括引导部段12,所述引导部段用于引导阳连接器侧壳体2。朝向前方地,引导部段12通过面16限定。支承部段13连接于引导部段12,所述支承部段13用于支承锁止元件6。电缆容纳部段14连接于支承部段13,所述电缆容纳部段能够与电缆建立夹紧连接以用于消除拉力,所述电缆穿过电缆容纳部段14引到内腔11中。引导到内腔11中的电缆在内腔11中与阴连接器元件3导电地连接,使得在阴连接器元件3和电缆的一个或多个导线间建立导电的接触。在引导部段12的区域中,阴连接器侧壳体I包括引导元件7,所述引导元件用于在插塞过程中引导阳连接器侧壳体。引导元件7在此具有第一引导通道70和第二引导通道75的构型,设置在另一个壳体2上的导齿71能够接合到所述引导通道中。如同能够在图I中很好看出的,引导通道70、75具有沿中轴线M延伸的第一部段72。与中轴线M成角度的第二部段73连接于第一部段72。优选地,在第一部段72和第二部段73之间的角度在从30°至60°的范围中,尤其优选地在45°的范围中。接下来与第一部段72同样成角度的第三部段74连接于第二部段73。优选地,第三部段74垂直于第一部段72。在图3中示出阴连接器侧壳体I的剖面图。根据该视图现在阐明阴连接器元件3和其在壳体I的内腔11中的布置。阴连接器元件3包括阴连接器开口 30,在连接状态中阳连接器元件4位于所述开口中。阴连接器开口 30基本上构成为带有圆形横截面的空心圆柱形。在阴连接器开口 30中设置有环形的槽31,所述槽用于容纳接触元件5,所述接触元件在此具有接触片的构型。同样在阴连接器开口 30中设置有导向销32,所述导向销32优选地穿过整个阴连接器开口 30延伸并且尤其优选地从阴连接器开口 30中伸出。所述导向销32用于在连接状态下或在建立连接时引导阳连接器元件4。在前面的区域中,导向销用绝缘罩35包覆,所述绝缘罩由不引导电流的材料制成,使得用户不能够接触到导电的元件。与阴连接器开口 30对置地设置有接触部段33,所述接触部段位于电缆容纳部段14的区域中。接触部段33基本上用于容纳电缆的电导线,其中所述电导线例如经由压接连接与接触部段33进而与阴连接器元件3导电地连接。在图3中也能够很好地看出,阴连接器元件3设置在阴连接器侧壳体I的内腔11中。在此,阴连接器元件3设置成使得用户不能够从外部接触所述阴连接器元件。此外,在接触元件3和壳体I之间设有密封元件34,所述密封元件在此具有O形环的构型,并且密封在内腔11和阴连接器元件3之间的空隙,使得湿气不能够从电缆容纳部段14到达接触元件5的区域中。在此,在引导部段12后面的外侧上设置有密封元件8,所述密封元件8密封在阴连接器侧壳体I和阳连接器侧壳体2之间的空隙。密封元件8在此具有位于槽80中的O形环的构型,所述槽延伸到阴连接器侧壳体I中。在支承部段13的区域中设有锁止元件6,其中锁止元件6完全围绕阴连接器侧壳 体I延伸。优选地,锁止元件6由套圈63包围,用户通过所述套圈能够很好地抓住锁止元件6。锁止元件6基本上用于在连接状态下将阳连接器侧壳体I相对于阴连接器侧壳体2锁止,其中所述锁止尤其阻止了两个壳体1、2相互扭转。阴连接器侧壳体I在支承部段13的区域中包括环形的止挡面15,在所述止挡面上放置有压力弹簧61,所述压力弹簧从止挡面15将锁止元件6压靠向引导部段12。锁止元件6在此与阳连接器侧壳体I连接,使得所述阳连接器侧壳体能够实现沿着中轴线M从锁止位置到解锁位置的受限制的运动。锁止元件通过压力弹簧61总是向前朝引导部段12挤压,这相当于锁止位置。在插塞过程中,压力弹簧被压缩,也就是说,锁止元件6在图3中沿着箭头P向右移动。只要阴连接器侧壳体I和阳连接器侧壳体2位于最终位置中、也就是位于连接状态下,弹簧61引起锁止元件6再次逆着方向P运动到初始位置中。基于弹簧61的布置也能够称为自动的锁止元件。锁止元件6还包括锁闭元件62。锁闭元件62以能够转动的方式设置在锁止元件6中并且能够围绕自身的轴线转动180度。因此,锁闭元件62放置在阴连接器侧壳体I上的锁闭棱17上。因此,那么锁止元件不再沿箭头P的方向相对于其移动。通过没有在图中示出的引导装置,将锁止元件6引向阴连接器侧壳体1,使得不允许在壳体I和锁止元件6之间的扭转。在图4至6中示出阳连接器侧壳体2。阳连接器侧壳体2包括侧壁20,所述侧壁界定内腔21。在内腔21中设有阳连接器元件4。内腔21在此具有能够容纳阴连接器侧壳体I的引导部段12的形式。阳连接器元件4延伸穿过内腔21并且在连接状态下伸入到阴连接器开口 30中。此外,阳连接器侧壳体2包括电缆容纳部段22,所述电缆容纳部段以与阴连接器侧壳体I的电缆容纳部段14类似的方式用于容纳电缆,阳连接器元件4与所述电缆电接触。此外阳连接器侧壳体2由套圈29包围,用户借助于所述套圈能够抓住壳体2。能够在图6中很好看出的阳连接器元件4包括圆柱形的阳连接器部段40,所述阳连接器部段位于阴连接器开口 30中。接触部段43向后连接于阳连接器部段40,所述接触部段用于与电缆电接触。阳连接器部段40还包括中央的引导开口 42,所述引导开口用于容纳阴连接器元件3的引导杆32。在前面的区域中,阳连接器部段40此外包括防护元件45,所述防护元件优选地由不引导电流的材料制成。阳连接器元件4在阳连接器部段40的区域中完全由阳连接器侧壳体2包围。图6同样示出,在此呈O形环构型的密封件24密封在壳体2和接触元件4之间的间隙以抵御流体。
在图6中也能够很好地看出,在内腔21中设置有导齿71。每个引导通道70、75在此优选地各设有一个导齿71。导齿71在建立插塞连接期间和在连接状态下伸入到相应的引导通道中。通过引导通道对70、75,尤其通过第三部段74和导齿71能够在两个壳体1、2之间提供轴向固定。在图7中示出连接状态下的插塞连接器,其中能够在此很好地看出阴连接器侧如何与阳连接器侧连接。术语“阳连接器侧”和“阴连接器侧”指的是导电的部件,也就是说指的是阴连接器元件3和阳连接器元件4。在图9中示出插塞过程期间的典型的力变化曲线的示意图。在插塞过程期间,阴连接器侧壳体I与阳连接器侧壳体合并在一起,使得在阴连接器元件3和阳连接器元件4之间形成导电的连接。插塞过程典型地通过插塞运动进行,其中阴连接器侧壳体I和阳连接器侧壳体2彼此相对地移动。在建立插塞连接期间并且在分开插塞连接期间克服在轴向方向上抵抗的阻力,使得两个壳体部件1、2能够彼此相对地移动。那么在插塞过程期间,必须克服各种阻力,以便将两个壳体1、2合并在一起。在图9中示出要克服的涉及插塞过程的阻力。在X轴上描绘插塞路程并且在Y轴上描绘相应的阻力。在直至SR的第一路段上,仅克服在两个壳体1、2之间、在阴连接器元件2和阳连接器元件4之间、以及在引导杆32和引导开口 25之间的与其他阻力相比非常小的摩擦力FR。只要阳连接器元件4移动到使得其与接触元件5连接,那么通过接触元件5以第一轴向阻力Fl抵抗插塞运动。因此,在SR至SI的路段上基本上阻力Fl起作用,必须通过用户克服所述阻力,以便继续进行插塞运动。在下一步骤中,壳体根据布置与装有弹簧的锁止元件6和/或与密封元件8连接,其中所述两个元件同样提供阻力。所述两个轴向阻力在图9中通过第二阻力F2和第三阻力F3示出。第二阻力F2根据定义通过锁止元件6提供,并且第二阻力F3通过密封元件8提供。在此能够考虑的是,沿插塞方向看去,密封元件8设置在锁止元件6之前,其中因此克服在第二阻力之前的第三阻力F3。也能够考虑相反的布置方式。此外可能的是,密封元件8和锁止元件6设置在相同的高度上,使得必须在同一时刻克服这些阻力。
图9说明,用户必须克服基本上由阻力Fl、F2和F3的和组成的大的阻力,以便建立插塞连接。用户必须伴随着所述力将两个壳体1、2合并在一起。随后,现在参照图I至8阐明建立插塞连接时的过程。在图8中两个插头部件都位于起始位置中。在建立连接时的第一步骤中,阴连接器侧壳体I和阳连接器侧壳体2彼此相对地沿着在中轴线M的方向上的插塞运动S移动。在此,导齿71接合到相应的引导通道70、75中。此外,阴连接器元件3中的接触元件5与阳连接器元件4接触,其中必须增大插塞力,以便克服接触元件5的第一阻力F2。只要现在阳连接器侧壳体2位于锁止元件6的止挡元件60上,那么锁止元件6的第二阻力F2抵抗所述运动。因此,导齿71位于引导通道70、75的第二部段73的区域中。通过设有导齿71的壳体I相对于设有引导通道70、75的壳体的转动运动,导齿71因此沿着成角度的部段73运动,在此转矩通过所述成角度的布置转换成沿插塞方向的辅助力。因 此,用户必须对转动运动施加在两个壳体1、2之间相对作用的转矩。因此,引导元件7构成为,使得通过将转矩施加到两个壳体1、2中的至少一个上而产生沿插塞运动S的方向的辅助力,使得通过所述辅助力能够克服阻力F1、F2和F3的至少一部分。然而,优选地,如同在上述实施形式中示出的,全部阻力在运动的最后阶段中通过辅助力进而通过转矩克服。转动运动具有大的优点与通过纵向运动相比,用户经由转动运动更易于克服轴向阻力。就此而言,转动运动是更符合人机工程学的并且更好地符合运动过程。因此,能够继续保持转动运动或转矩,使得导齿71位于第三部段74中。在该位置中,阳连接器侧壳体2的凹部23和止挡元件60彼此放置成使得止挡元件60位于凹部23中。那么,由于弹簧61的设置,锁止元件6朝阳连接器侧壳体2移动,使得止挡元件60卡锁到侧壁20上的卡锁凹部23中。所述卡锁连接阻止了阴连接器侧壳体I能够相对于阳连接器侧壳体2扭转。因为阻止了扭转,也保证了导齿71保持在垂直于中轴线M延伸的导轨部段74中,其中这样保证了两个壳体1、2不沿中轴线M的方向彼此分开。当现在想重新分开插塞连接时,锁止元件6必须逆着弹簧61的弹力向后、也就是远离阳连接器侧壳体2运动,使得两个壳体1、2能够彼此相对地扭转。只要松开在止挡元件60和卡锁凹部23之间的卡锁接合,弹簧61的回复力作用到锁止元件6上,所述锁止元件本身通过止挡件60作用到阳连接器侧壳体2上,这辅助松开所述连接。导齿71基于弹力压靠第二部段72。因此,在分开所述连接时必须克服接触元件5的第一阻力Fl和密封元件8的第三阻力F3,其中压力弹簧60的弹力起辅助作用。此外,通过两个壳体1、2之间的转动运动又如上所述地提供辅助力,其中所述辅助力在此辅助分开过程。可选地,在成功地建立插塞连接之后能够操纵锁闭元件,使得防止插塞连接器无意地分开。对此,锁闭元件62优选转动180°。当用户想分开插塞连接器时,那么锁闭元件62又向回转动180°,以便将锁止解锁。在此提出,引导通道70、75也能够设置在阳连接器侧壳体2上,并且导齿71设置在阴连接器侧壳体I上,其中因此实现相同的作用。在第一部段72的区域中,导齿70还能够包括侧向的凹部76,所述侧向的凹部例如能够在一些应用中用作操纵元件。阴连接器侧壳体I和阳连接器侧壳体2优选地完全由不引导电流的材料制成,例如塑料。尤其优选地,使用由聚酰胺族制成的塑料。附图标记列表I阴连接器侧壳体2阳连接器侧壳体3阴连接器元件4阳连接器元件
5接触元件6锁止元件 7引导元件8密封元件10侧壁11内腔12引导部段13支承部段14电缆容纳部段15止挡面16面17锁闭棱20侧壁21内腔22电缆容纳部段23卡锁凹部24密封件29套圈30阴连接器开口31槽32导向销33接触部段34密封元件35绝缘罩40阳连接器部段42引导开口43接触部段45防护元件60止挡件61弹簧62锁闭元件63套圈70第一引导通道
71导齿72第一部段73第二部段74第三部段75第二引导通道76凹部80槽M中轴线·S插塞运动Fl第一阻力(接触元件)F2第二阻力(锁止元件)F3第三阻力(密封元件)
权利要求
1.插塞连接器,包括带有至少一个引导电流的阴连接器元件(3)的阴连接器侧壳体(I);带有至少一个引导电流的阳连接器元件(4)的阳连接器侧壳体(2);和用于实现在所述阴连接器元件(3)和所述阳连接器元件(4)之间的电接触的至少一个接触元件(5),其中所述阴连接器元件(3)和所述阳连接器元件(4)基本上沿着中轴线(M)延伸,并且其中所述阴连接器侧壳体(I)和所述阳连接器侧壳体(2 )、进而所述阴连接器元件(3 )和所述阳连接器元件(4 )能够通过插塞运动(S )相互连接,并且在连接状态下实现在所述阴连接器元件(3 )和所述阳连接器元件(4)之间的电接触,其中所述接触元件(5)以第一阻力(Fl)抵抗所述插塞运动,其特征在于, 所述插塞连接器还包括用于锁止所述插塞连接器的自动锁止的锁止元件(6),所述锁止元件(6)以第二阻力(F2)抵抗所述插塞运动(S),并且 在所述阴连接器侧壳体(I)和所述阳连接器侧壳体(2)之间存在引导元件(7),所述引导元件构成为,使得通过将转矩施加到所述两个壳体(1,2)中的至少一个上来产生沿所述插塞运动(S)的方向的辅助力,使得通过所述辅助力能够克服所述阻力(Fl,F2)的至少一部分。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插塞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阴连接器侧壳体(I)和所述阳连接器侧壳体(2)之间还设置有密封元件(8),所述密封元件密封在所述阴连接器侧壳体(I)和所述阳连接器侧壳体(2)之间的间隙以抵御例如为水或空气的流体,其中所述密封元件(8)以第三阻力(F3)抵抗所述插塞运动。
3.根据权利要求I或2所述的插塞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引导元件(7)构成为,使得所述插塞运动在第一部段上沿着平行于中轴线(M)的平移运动进行,并且在第二部段上通过转动运动或由转动运动和平移运动组成的组合进行。
4.根据上述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插塞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锁止元件(6)具有止挡件(60),在所述插塞运动(S)时,所述一个壳体(1,2)止挡在所述止挡件上,其中通过所述止挡件,所述锁止元件(6 )随着所述一个壳体(I,2 )平移地移动,并且其中当所述锁止元件(6 )通过所述壳体(I,2 )移动时,所述第二阻力(F2 )抵抗所述插塞运动。
5.根据上述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插塞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锁止元件(6)在达到连接状态时逆着所述插塞方向(S )自动地从所述锁止元件(6 )所位于的壳体(I,2 )朝向另一壳体(2,I)运动,并且在此提供抵抗所述壳体(I,2 )的相对彼此转动的锁止,其中所述锁止尤其通过所述止挡件(60)提供,所述止挡件伸入到所述另一壳体(2,I)上的卡锁凹部(23)中。
6.根据上述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插塞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锁止元件(6)设置成使得所述辅助力在也要克服所述第二阻力(F2)时起作用,并且/或者所述密封元件(8)设置成使得所述辅助力在也要克服所述第三阻力(F3)时起作用。
7.根据上述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插塞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引导元件(7)包括引导通道(70)和至少一个接合到所述引导通道(70)中的导齿(71),其中所述引导通道(70)在第一部段(72)上平行于所述插塞运动地延伸并且在第二部段(73)上与所述插塞运动成角度地延伸。
8.根据上述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插塞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锁止元件(6)与所述阴连接器侧壳体(I)或与所述阳连接器侧壳体(2)连接,并且弹簧(61)施加所述第二阻力(F2)。
9.根据上述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插塞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锁止元件(6)具有套筒(61)的构型,其中所述锁止元件(6)与所述阴连接器侧壳体(I)或与所述阳连接器侧壳体(2 )连接并且基本上完全围绕相应的壳体(I,2 )。
10.根据上述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插塞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锁止元件(6)被固定以防止相对于所述相应的壳体(1,2)的扭转。
11.根据上述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插塞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设置锁闭元件(62),所述锁止元件(6 )能够借助于所述锁闭元件锁闭以抵抗不期望的扭转。
全文摘要
一种插塞连接器,包括带有导电的阴连接器元件(3)的阴连接器侧壳体(1),带有导电的阳连接器元件(4)的阳连接器侧壳体(2)和至少一个接触元件(5)以用于实现阴连接器元件(3)和阳连接器元件(4)之间的电接触。阴连接器元件(3)和阳连接器元件(4)基本上沿着中轴线(M)延伸。阴连接器侧壳体(1)和阳连接器侧壳体(2)、进而阴连接器元件(3)和阳连接器元件(4)能够经由插塞运动(S)相互连接并且在连接状态下实现阴连接器元件(3)和阳连接器元件(4)之间的电接触。接触元件(5)以第一阻力(F1)抵抗插塞运动(S)。插塞连接器还包括用于锁止插塞连接器的自动锁止的锁止元件(6),所述锁止元件(6)以第二阻力(F2)抵抗插塞运动(S)。在阴连接器侧壳体(1)和阳连接器侧壳体(2)之间存在引导元件(7),所述引导元件(7)构成为,使得经由在两个壳体(1,2)中的至少一个上施加转矩而产生沿插塞运动(S)的方向的辅助力,使得通过辅助力能够克服阻力(F1,F2)的至少一部分。
文档编号H01R13/625GK102948020SQ201180028862
公开日2013年2月27日 申请日期2011年6月1日 优先权日2010年6月11日
发明者安德烈亚斯·林德, 帕特里克·贝尔策 申请人:马尔遆公开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