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同轴电缆的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023752阅读:15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用于同轴电缆的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同轴电缆的连接器,更具体地,涉及这样一种用于同轴电缆的连接器,其通过经由形成在导体接触单元上的弹性压件向电缆的芯线提供弹力来确保芯线与盖主体和导体接触单元电缆接触并位于盖主体和导体接触单元电缆之间,并允许电缆的一端与连接器主体进行信号连接及接地连接,由此能够使用于电缆的剥离工艺最少化,并且屏蔽线和作为第一绝缘物质的电介质能够同时从电缆剥离,从而防止由于未去除的屏蔽部而发生短路缺陷。
背景技术
通常,RF同轴连接器被构造为具有圆柱形外导体和位于外导体中心处的内中心导体(或导体销),并且在内导体和外导体之间牢固地填充有绝缘体。RF同轴连接器用作连接各种无线通信元件和装置并传输高频信号的媒介。同轴连接器的类型根据用途而变化。现在,将用于连接·传统的同轴电缆至同轴连接器的方法描述如下。一般而言,为了将同轴电缆连接至连接器,芯线和用于接地的屏蔽部被剥离。首先,将芯线从电缆剥离,并去除包围芯线的第一绝缘层。然后,为了去除围绕第一绝缘层外圆周的屏蔽部,将最外侧的第二绝缘层从屏蔽部的外圆周去除。因此,通过总共三个剥离步骤,电缆能够具有从电缆剥离并依次逐步暴露的芯线、第一绝缘层、屏蔽部和第二绝缘层。此外,用于固定电缆芯线的连接器可由金属主体形成。金属主体包括导体销、绝缘体、固定部和可铰接盖。导体销用于固定芯线。导体销固定在绝缘体中。固定部形成在金属主体的一侧上,并且在其中安装有绝缘体,电缆的一端固定在固定部的一侧上。在金属主体的另一侧上设置可铰接盖,以使导体销弯曲。通过这种构造,将电缆端部固定在固定部中。在这种情况下,芯线放置在导体销的开放空间中,屏蔽部与由金属材料形成的固定部发生接触,并由此接地。此外,在盖折叠时,导体销弯曲,并且放置在导体销的开放空间中的芯线通过弯曲的导体销而固定。通过剥离屏蔽部而暴露的第一绝缘层可保护屏蔽部免于与导体销的一部分接触。因而传统上,为了防止由于屏蔽部和导体销之间的接触而导致电短路,必须从芯线的外圆
周去除第一绝缘层。不利的是,在传统电缆中,由于屏蔽部的直径非常小(0.05u^\如果屏
蔽部未被去除,就一直会存在由于导体销和屏蔽部之间的接触而导致电短路的风险。此外,如上所述,需要对电缆进行最少三个脱离步骤,这增大了制造复杂度。

发明内容
技术问题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同轴电缆的连接器,其通过经由形成在导体接触单元上的弹性压件向电缆的芯线提供弹力来确保芯线与盖主体和导体接触单元电缆接触并位于盖主体和导体接触单元电缆之间。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同轴电缆的连接器,其在电缆的一端与连接器主体进行信号连接及接地连接时,能够使用于电缆的剥离工艺最少化,并且能够同时去除屏蔽线和作为第一绝缘物质的电介质,从而防止由于未去除的屏蔽部而发生短路缺陷。
本发明的又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同轴电缆的连接器,其稳定地固定位于放置有芯线的连接器主体内部的绝缘单元,由此在按压芯线期间防止芯线的错位并增大对芯线的接触力。
问题解决方案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同轴电缆的连接器。
所述用于同轴电缆的连接器包括:连接器单元,被构造为具有安装区并包括电缆固定端,用于以将该电缆的一端放置在该安装区中的方式固定该同轴电缆;绝缘单元,被构造为固定在该安装区中、具有容纳区、并按压该电缆的芯线的顶表面以覆盖该芯线,用于电绝缘,其中在该容纳区中放置该芯线的暴露端;以及板形式的导体接触单元,被构造为位于该容纳区中、与该芯线的底表面紧密接触、并弹性按压该芯线的一部分。
该连接器单元还可被构造为包括连接器主体和盖主体,该连接器主体被构造为圆柱形以具有该安装区和形成在其圆周上的多个固定凹槽,该电缆固定端被构造为从该连接器主体的一侧延伸以使该电缆插入到该电缆固定端,该盖主体被构造为定位在该连接器主体的位于该电缆固定端的相对侧的外圆周上并且可铰接地连接到该连接器主体以覆盖该安装区。
该绝缘单元还可被构造为包括:绝缘主体,被构造为安装在该安装区中并具有形成在一侧上的开口,其中通过该开口插入该芯线;绝缘主体,被构造为具有连接到该开口的容纳区;连接主体,被构造为从该绝缘主体的底表面伸长预定长度、将该容纳区的一部分暴露到外部、并具有孔,其中连接导体插入到该孔中;以及绝缘盖主体,被构造为从该开口的相对侧延伸足够的预定长度以在该容纳区上弯曲。在这种情况下,在该绝缘主体的外圆周上可形成多个固定突起以固定地插入到多个所述固定凹槽中。
在该绝缘主体的外圆周上还可形成多个辅助固定凹槽,并且在该连接器主体的内圆周上可形成多个辅助固定突起以固定地插入到多个所述辅助固定凹槽中。
所述导体接触单元还可被构造为以与该开口的一侧相隔预定距离的方式安装在该容纳区中。
该电缆可被构造为包括具有预定长度的芯线、围绕该芯线的外圆周的第一绝缘层、围绕该第一绝缘层的屏蔽部以及围绕该屏蔽部的第二绝缘层,并且可通过去除预定长度的第一绝缘层、屏蔽部和第二绝缘层使该芯线与该导体接触单元发生接触,可通过去除预定的第二绝缘层使该屏蔽部与该电缆固定端发生接触并接地连接,并且该屏蔽部和该第一绝缘层被去除相同的长度。
该导体接触单元还可被构造为包括平的导电板以及弹性压件,其中该导电板安装在该容纳区中,该弹性压件被构造为从该导电板的前端弯曲并向上指向以弹性按压该芯线的一部分。
本发明的附加特点将在下文的说明书中阐明,部分地将从说明书变得显而易见,或者可通过本发明的实践获悉。
发明有益效果
通过经由形成在导体接触单元上的弹性压件而提供的弹力,能够确保芯线位于盖主体和导体接触单元之间并与盖主体和导体接触单元接触。
此外,在电缆的一端与连接器主体进行信号连接及接地连接时,能够使用于电缆的剥离工艺最少化,并且能够同时去除屏蔽线和作为第一绝缘物质的电介质,从而能够防止由于未去除的屏蔽部而发生短路缺陷。
此外,位于放置有芯线的连接器主体内部的绝缘单元被稳定地固定,由此在按压芯线期间防止芯线的错位并增大对芯线的接触力。
附图简要说明
所包含的附图用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附图并入到本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其示出了本发明的多个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的原理。


图1是根据本发明示例性实施例的用于同轴电缆的连接器的立体图。
图2是沿图1的1-1’线所取的局部分解立体图。
图3是根据本发明示例性实施例的当同轴电缆放置在连接器主体中时用于同轴电缆的连接器的立体图。
图4和图5是示出剥离工艺的同轴电缆的剖视图。
图6是根据本发明示例性实施例的当同轴电缆放置在连接器主体中时用于同轴电缆的连接器的剖视图。
发明模式
下文参照附图更充分地描述本发明,附图中示出了本发明的多个示例性实施例。但是,本发明可以以很多不同的形式实现,不应被视为限于本文阐述的实施例。而是,提供这些实施例是为了使此公开内容全面,这些实施例将为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充分地传达本发明的范围。在附图中,为了清晰起见,层和区域的尺寸和相对尺寸可能夸大。附图中的相似参考数字表示相似的元件。
图1是根据本发明示例性实施例的用于同轴电缆的连接器的立体图。图1中示出的例子显示出在电缆放置在连接器主体中之前的连接器。图2是沿图1的1-1’线所取的局部分解立体图。图3是根据本发明示例性实施例的当同轴电缆放置在连接器主体中时用于同轴电缆的连接器的立体图。
参照图1至图3,用于同轴电缆的连接器包括连接器单元100、绝缘单元200以及导体接触单元300。
<连接器单元>
连接器单元100可由金属材料形成。
连接器单元100包括连接器主体110。连接器主体110可被形成为圆柱形,并具有内女装区a。
通过从连接器主体110的一侧延伸而形成电缆固定端120。电缆10可固定地插入到电缆固定端120中。此外,在电缆固定端120的一侧的内圆周上形成多个突出部121,以使通过径向布置多个层而形成的电缆10的外圆周能够由突出部121固定。
盖主体130可从连接器主体110的另一侧向上伸长,并可铰接地连接到连接器主体110。盖主体130可足够宽广以覆盖连接器主体110的安装区a和电缆固定端120。由此,当盖主体130折叠在连接器主体110上时,安装区a和电缆固定端120能够相对于外部被覆盖住。此外,盖主体130包括形成在两侧上的多个固定件131,固定件131可以以与电缆固定端120的两侧和连接器主体110的两侧紧密接触的方式被支撑。
连接器主体110的外圆周可具有多个固定凹槽111。优选地,固定凹槽111可以以相对于电缆固定端120形成相同角度的方式放置在连接器主体110的两侧上。换句话说,在这种情况下,固定凹槽111在连接器主体110的两侧上被设置为彼此面对的一对,由此形成“Y,,形。
<绝缘单元>
绝缘单元200固定到上述连接器主体110的安装区a中。
绝缘单元200可容置在安装区a中。绝缘单元200可包括绝缘主体210、连接主体220和绝缘盖主体230。电缆10的芯线11容纳在绝缘主体210中,连接主体220固定外部连接导体400,并且绝缘盖主体230通过对芯线11的顶侧加压来使电缆10的容纳的芯线11电绝缘。
在这种情况下,绝缘主体210可通过容纳在固定台阶213中来固定,固定台阶213从连接器主体110的底表面朝向安装区a突出。此外,绝缘主体210包括在一侧上的开口0,通过开口 O来容置芯线11。容纳区b被形成为连接到开口 O。
在容纳区b中,设置导体接触单元300,这将在稍后描述。容纳区b可沿着电缆固定端120的方向形成,并具有预定的宽度和深度。
具体地,一对固定突起211从绝缘主体210的圆周突出,并固定地插入到一对固定凹槽111中。相应地,通过将固定突起211插入到固定凹槽111中,绝缘主体210以“Y”形固定到安装区a,由此实现绝缘主体210的牢固固定而不会发生扭曲。
此外,一对辅助固定凹槽212形成在绝缘主体210的圆周上,并且一对辅助固定突起112形成在连接器主体110的内圆周上以便插入到一对辅助固定凹槽212中。相应地,绝缘主体210插入到安装区a中,并相对于连接器110的内圆周形成锯齿耦合力,由此能够与连接器主体110稳定地耦合。
此外,在连接主体220上以预定长度形成孔221,外部连接导体插入到孔221中。连接主体220设置在绝缘主体210的底部上,孔221可连接到容纳区b。容纳区b是导体接触单元300大致所在的空间。孔221连接到导体接触单元300,以便插入到孔221中的连接导体400能够与导体接触单元300物理接触。
此外,绝缘盖主体230可作为具有预定长度并从容纳区b向上延伸的竿而设置在开口 O的相对侧。此外,绝缘盖主体230可弯曲。在绝缘盖主体230弯曲的情况下,绝缘盖主体230的底表面能够使放置在导体接触单元300上的电缆10的芯线11电绝缘并对其加压。
<导体接触单元>
导体接触单元300可包括由具有预定宽度和广度的金属板形成的导电板310,其能够完全容纳在容纳区b中。因此,保持容纳在容纳区b中的导电板310可具有暴露到连接主体220的孔221的部分底表面,由此实现与连接导体400的物理接触。导电板310的除了暴露到孔221的部分之外的其余部分底表面容纳在孔221周围的容纳区b中。在这种情况下,导电板310可通过附加的粘结剂附接到容纳区,或者可在导电板310的外圆周插入到形成在容纳区b内部的凹槽(未示出)中的同时被固定。
此外,导电板310可进一步包括在其前侧上的压件320。
压件320可与导电板310 —体地形成或者分离地形成。压件320可具有弯曲并向上指向的部分P,其主要按压与导体接触单元300的顶表面紧密接触的电缆10的芯线11的底表面。
相应地,压件320是金属板的弯曲部分,并具有预定量的弹力,因而能够以预定的压力固定电缆10的芯线11。
具体地,导体接触单元300可以以与开口 O的一侧相隔预定距离的方式放置在容纳区b中。
< 电缆 >
参照图4和图5,电缆10包括具有预定长度的芯线11、围绕芯线11的圆周的第一绝缘层12、围绕第一绝缘层12的屏蔽部以及围绕屏蔽部13的第二绝缘层14。
在这种情况下,通过去除预定长度的第一绝缘层12、屏蔽部13和第二绝缘层14,给定长度的芯线11可与导体接触单元300接触。通过去除预定长度的第二绝缘层14,屏蔽部13可与电缆固定单元120接触并接地连接到电缆固定单元120。相应地,屏蔽部13和第一绝缘层12的暴露的横截面可在相同平面上对齐。换句话说,屏蔽部13和第一绝缘层12可被去除相同的长度。
现在描述在如上构造的连接器中安装电缆10的过程。
参照图4和图5,准备如上构造的电缆10。然后,通过使用未示出的护套剥离器,剥离第一绝缘层12、屏蔽部13和第二绝缘层14以暴露预定长度的芯线11。这是第一剥离工艺(SI)。在此工艺中,暴露的芯线11经由绝缘主体210的开口 O与导体接触单元300的顶表面接触。
此外,剥离第二绝缘层14以暴露预定长度的屏蔽部13。这是第二剥离工艺(S2)。屏蔽部13的暴露部分与用作地(ground)的电缆固定端120的内壁接触。
在这种情况下,对电缆10执行总共两道去除或剥离工艺。具体地,执行剥离第一绝缘层12以暴露芯线11的工艺和剥离第二绝缘层14以暴露屏蔽部13的工艺,所得到的屏蔽部13和第一绝缘层12的暴露的横截面基本处于相同平面上。
然后,将剥离的电缆10安装在按照本发明示例性实施例的连接器中。
参照图1至图3以及图6,经由绝缘主体210的开口 0,暴露的芯线11放置在安装在容纳区b中的导体接触单元300上。在这种情况下,芯线11的底表面可与导体接触单元300的顶表面紧密接触。此外,屏蔽部13和第一绝缘层12的外部暴露表面可与位于电缆固定端120内部的开口 O的内壁紧密接触。
以这种状态,形成在绝缘主体210的另一侧上的绝缘盖主体230朝向开口 O弯曲。结果,使得绝缘盖主体230能够按压与导体接触单元300的顶表面接触的芯线11的顶表面并使其电绝缘。
此外,形成在连接器主体110的另一侧上的盖主体130被弯曲为覆盖安装区a和电缆固定端120。相应地,绝缘盖主体230能够在被弯曲或折叠的盖主体130按压的同时,保持弯曲并按压芯线U。结果,在底表面与导体接触单元300的顶表面紧密接触并且顶表面被绝缘盖主体230覆盖的同时,可固定电缆10的芯线11。
外部连接导体400插入到连接主体220的孔221中,以便与导体接触单元300接触。在这种情况下,如图6所示,外部连接导体400的多个侧部可与导体接触单元300的多个侧部以及芯线11的与导体接触单元300的顶表面紧密接触的多个侧部接触。由此,连接导体400和芯线11能够通过导体接触单元300彼此电连接,并且与芯线11的多个侧部接触的导体接触单元300能够防止芯线11的错位并增大对芯线11的接触力。
具体地,导体接触单元300以与容纳区b的内壁上的开口 O的一侧相隔预定距离的方式安装在容纳区b中。也就是说,在开口 O的邻近于电缆固定端120的一侧与导体接触单元300之间形成间隙G。
相应地,导体接触单元300的端部不会与位于开口 O外部的屏蔽部13电接触。因此,导体接触单元300的布置能够防止屏蔽部13与导体接触单元300之间的接触,由此有效地防止电短路的出现。相应地,不需要剥离屏蔽部13以与接触芯线11的导体接触单元300绝缘,由此能够省略剥离屏蔽部13的工艺。导体接触单元300的这种构造可防止由于与屏蔽部13的接触而发生短路,该短路可能会发生在传统的导体接触单元中。
此外,导体接触单元300包括从导电板310的前端弯曲并向上指向的压件320。压件320的指向部分可主要地按压芯线11的底表面。此外,由于从导电板310的前端突出的压件320可具有预定量的弹力,可利用弹力来固定芯线11。
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显而易见的是,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范围的条件下可对本发明进行各种改型和变化。因而,本发明意在涵盖落入所附权利要求书的范围及其等效范围内的对本发明的改型和变化。
权利要求
1.一种用于同轴电缆的连接器,包括: 连接器单元,被构造为具有安装区并包括电缆固定端,用于以将该电缆的一端放置在该安装区中的方式固定该同轴电缆; 绝缘单元,被构造为固定在该安装区中、具有容纳区、并按压该电缆的芯线的顶表面以覆盖该芯线,用于电绝缘,其中在该容纳区中放置该芯线的暴露端;以及 板形式的导体接触单元,被构造为位于该容纳区中、与该芯线的底表面紧密接触、并弹性按压该芯线的一部分。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其中该连接器单元还被构造为包括连接器主体和盖主体,该连接器主体被构造为圆柱形以具有该安装区和形成在其圆周上的多个固定凹槽,该电缆固定端被构造为从该连接器主体的一侧延伸以使该电缆插入到该电缆固定端,该盖主体被构造为定位在该连接器主体的位于该电缆固定端的相对侧的外圆周上并且可铰接地连接到该连接器主体以覆盖该安装区。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连接器,其中该绝缘单元还被构造为包括:绝缘主体,被构造为安装在该安装区中并具有形成在一侧上的开口,其中通过该开口插入该芯线;绝缘主体,被构造为具有连接到该开口的容纳区;连接主体,被构造为从该绝缘主体的底表面伸长预定长度、将该容纳区的一部分暴露到外部、并具有孔,其中连接导体插入到该孔中;以及绝缘盖主体,被构造为从该开口的相对侧延伸足够的预定长度以在该容纳区上弯曲,其中在该绝缘主体的外圆周上形成多个固定突起以固定地插入到多个所述固定凹槽中。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连接器,其中在该绝缘主体的外圆周上还形成多个辅助固定凹槽,并且在该连接器主体的内圆周上形成多个辅助固定突起以固定地插入到多个所述辅助固定凹槽中。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连接器,其中所述导体接触单元还被构造为以与该开口的一侧相隔预定距离的方式安装在该容纳区中。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连接器,其中该电缆被构造为包括具有预定长度的芯线、围绕该芯线的外圆周的第一绝缘层、围绕该第一绝缘层的屏蔽部以及围绕该屏蔽部的第二绝缘层,并且通过去除预定长度的第一绝缘层、屏蔽部和第二绝缘层使该芯线与该导体接触单元发生接触,通过去除预定的第二绝缘层使该屏蔽部与该电缆固定端发生接触并接地连接,并且该屏蔽部和该第一绝缘层被去除相同的长度。
7.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连接器,其中该导体接触单元还被构造为包括平的导电板以及弹性压件,其中该导电板安装在该容纳区中,该弹性压件被构造为从该导电板的前端弯曲并向上指向以弹性按压该芯线的一部分。
全文摘要
提供一种用于同轴电缆的连接器。该连接器包括连接器单元,被构造为具有安装区并包括电缆固定端,用于以将电缆的一端放置在安装区中的方式固定同轴电缆;绝缘单元,被构造为固定在安装区中、具有容纳区并按压电缆的芯线的顶表面以覆盖芯线,用于电绝缘,其中在容纳区中放置芯线的暴露端;及板形式的导体接触单元,被构造为位于容纳区中、与芯线的底表面紧密接触、并弹性按压芯线的一部分。因此,通过位于导体接触单元上的弹性压件,使在盖主体与导体接触单元之间的芯线具有弹力,由此与连接器主体牢固地接触,并且电缆的一端相应地信号连接并接地连接到连接器主体。在这种情况下,能够使用于电缆的剥离工艺最少化,并且屏蔽线和作为第一绝缘物质的电介质能够同时从电缆剥离,从而防止由于未去除的屏蔽部而发生短路缺陷。
文档编号H01R9/05GK103155289SQ201180048880
公开日2013年6月12日 申请日期2011年10月4日 优先权日2010年10月5日
发明者李勇九, 尹淇相, 李南植, 李镇旭 申请人:株式会社起家来人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