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连接器模块的拆卸步骤及电连接器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7243352阅读:272来源:国知局
电连接器模块的拆卸步骤及电连接器的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是有关于一种电连接器模块的拆卸步骤,其提供电连接器模块,其包含电连接器及具有定位孔的排线,该电连接器具有顶板、底板、插接槽及定位件,该插接槽位于该顶板及该底板之间,该排线插设于该插接槽中,且该排线的该定位孔套设于该定位件的定位部,接着,提供板状压挚件,将该板状压挚件插设于该排线及该顶板之间,以使该板状压挚件压迫该定位部偏移让位,并使该定位部脱离该定位孔,之后,进行抽离步骤,其抽离该排线,使得该排线脱离该电连接器模块中分离。
【专利说明】电连接器模块的拆卸步骤及电连接器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是有关于一种排线可快速抽离电连接器的电连接器模块的拆卸步骤。
【背景技术】
[0002]请参阅图8,一种现有习知电连接器模块300包含有电连接器310及排线320,该电连接器310具有底板311、顶板312及位于该底板311与该顶板312之间的插接槽313,该排线320插设于该电连接器310的该插接槽313中,该电连接器模块300借由该电连接器310与另一电连接器400电性连接,但由于该电连接器310仅以该底板311及该顶板312夹持该排线320,因此该排线320若受不当外力拉扯,很容易脱离该电连接器310,而造成断路,因此为避免该排线320脱离该电连接器310,通常会利用黏胶将该排线320黏合于该电连接器310,然而,当该电连接器310或该排线320损坏时,则必须更换整组的该电连接器模块300,且以黏胶黏合该排线320及该电连接器310后,该排线320即无法重复插接于该电连接器310。
[0003]由此可见,上述现有的电连接器模块在结构与使用上,显然仍存在有不便与缺陷,而亟待加以进一步改进。因此如何能创设一种新型结构的电连接器模块的拆卸步骤及电连接器,亦成为当前业界极需改进的目标。

【发明内容】

[0004]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的电连接器模块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新型结构的电连接器模块的拆卸步骤及电连接器,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使其可将固定于电连接器的排线抽离电连接器,以重复使用电连接器或该排线,非常适于实用。
[0005]本发明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依据本发明提出的一种电连接器模块的拆卸步骤,其中:提供电连接器模块,该电连接器模块包含电连接器及排线,该电连接器具有顶板、底板、插接槽及定位件,该顶板具有上表面、下表面及连通该上表面及该下表面的容置槽,该插接槽位于该底板及该顶板之间,该插接槽具有高度及插接口,该定位件分别形成于该顶板的该容置槽,该定位件具有弹性部及定位部,该定位部凸设于该弹性部且位于该插接槽中,该排线插设于该插接槽,该排线具有定位孔,该定位件的该定位部限位于该定位孔中;提供板状压挚件,该板状压挚件具有第一厚度,且该第一厚度不大于该插接槽的该高度;进行插入及压迫步骤,将该板状压挚件经由该插接槽的该插接口插入该排线及该顶板之间,并使该板状压挚件压迫该定位件的该定位部,迫使该定位部偏移让位,当该板状压挚件位于该定位部与该排线之间时,该定位部脱离该排线的该定位孔;以及进行抽离排线步骤,当该板状压挚件位于该定位部与该排线之间时,抽离该排线,使该排线脱离该电连接器。
[0006]本发明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还可采用以下技术措施进一步实现。
[0007]前述的电连接器模块的拆卸步骤,其中所述的电连接器具有金属壳体,该金属壳体设置于该顶板的该上表面,该金属壳体具有让位孔,该让位孔显露该弹性部,在进行插入及压迫步骤中,该板状压挚件迫使该定位部分别往该金属壳体的该让位孔偏移让位。
[0008]前述的电连接器模块的拆卸步骤,其特征在于在抽离排线步骤前将该板状压挚件留置于该插接槽。
[0009]前述的电连接器模块的拆卸步骤,其中所述的排线具有第二厚度,该板状压挚件的该第一厚度与该排线的该第二厚度的总合,不大于该插接槽的该高度。
[0010]前述的电连接器模块的拆卸步骤,其特征在于该定位部具有导斜面,在插入及压迫步骤中,该板状压挚件先触压该定位部的该导斜面,再插入该定位部与该排线之间。
[0011]本发明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依据本发明提出的一种电连接器模块的拆卸步骤,其中:提供电连接器模块,该电连接器模块包含电连接器及排线,该电连接器具有顶板、底板、插接槽及定位件,该插接槽位于该底板及该顶板之间,该插接槽具有高度及插接口,该定位件具有位于该插接槽的定位部,该排线插设于该插接槽,该排线具有定位孔,该定位件的该定位部限位于该定位孔中;提供板状压挚件,该板状压挚件具有第一厚度,且该第一厚度不大于该插接槽的该高度;进行插入及压迫步骤,将该板状压挚件经由该插接槽的该插接口插入于该排线及该顶板之间,并使该板状压挚件压迫该定位部,迫使该定位部偏移让位,当该板状压挚件位于该定位部与该排线之间时,该定位部脱离该排线的该定位孔;以及进行抽离排线步骤,当该板状压挚件位于该定位部与该排线之间时,抽离该排线,使该排线脱离该电连接器。
[0012]本发明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还可采用以下技术措施进一步实现。
[0013]前述的电连接器模块的拆卸步骤,其中所述的电连接器具有金属壳体,该金属壳体设置于该顶板上,该金属壳体具有让位孔,该让位孔显露该定位件,在进行插入及压迫步骤中,该板状压挚件迫使该定位部分别往该金属壳体的该让位孔偏移让位。
[0014]前述的电连接器模块的拆卸步骤,其特征在于在抽离排线步骤前将该板状压挚件留置于该插接槽。
[0015]前述的电连接器模块的拆卸步骤,其中所述的排线具有第二厚度,该板状压挚件的该第一厚度与该排线的该第二厚度的总合不大于该插接槽的该高度。
[0016]前述的电连接器模块的拆卸步骤,其特征在于该定位部具有导斜面,在插入及压迫步骤中,该板状压挚件先触压该定位件的该导斜面,再插入该定位部与该排线之间。
[0017]本发明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另外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依据本发明提出的一种电连接器模块的电连接器,其中包含有:顶板,具有上表面、下表面及连通该上表面及该下表面的容置槽;底板;插接槽,其位于该底板及该顶板之间且该插接槽具有插接口 ;定位件,分别形成于该顶板的该容置槽,该定位件具有弹性部及定位部,该弹性部与该顶板为一体成型,该定位部凸设于该弹性部且位于该插接槽中;以及金属壳体,设置于该顶板上,该金属壳体具有让位孔,该让位孔显露该定位件。
[0018]本发明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还可采用以下技术措施进一步实现。
[0019]前述的电连接器模块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定位部具有导斜面,该导斜面朝向该插接槽的该插接口。
[0020]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明显的优点和有益效果。由以上技术方案可知,本发明的主要技术内容如下:提供一电连接器模块,该电连接器模块包含电连接器及排线,该电连接器具有顶板、底板、插接槽及定位件,该顶板具有上表面、下表面及连通该上表面及该下表面的容置槽,该插接槽位于该底板及该顶板之间,该插接槽具有高度及插接口,该定位件分别形成于该顶板的该容置槽,该定位件具有弹性部及定位部,该弹性部与该顶板为一体成型,该定位部凸设于该弹性部且位于该插接槽,该排线插设于该插接槽,该排线具有定位孔,该定位件的该定位部限位于该定位孔中,接着,提供板状压挚件,该板状压挚件具有第一厚度,且该厚度不大于该插接槽的该高度,之后,进行插入及压迫步骤,将该板状压挚件经由该插接槽的该插接口插入于该排线及该顶板之间,并使该板状压挚件压迫该定位部,迫使该定位部偏移让位,当该板状压挚件位于该定位部与该排线之间时,该定位部脱离该排线的该定位孔,最后,进行抽离排线步骤,当该板状压挚件位于该定位部与该排线之间时,抽离该排线,使该排线脱离该电连接器。
[0021]借由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电连接器模块的拆卸步骤及电连接器至少具有下列优点及有益效果:本发明借由该板状压挚件插入该定位部与该排线之间,以使该定位部脱离该排线的该定位孔,以利固定于该电连接器的该排线可脱离该电连接器的该定位件,并且抽离该电连接器,以使该排线可重复插接于该电连接器,以增加该排线与该电连接器重复使用率。
[0022]上述说明仅是本发明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发明的技术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发明的上述和其它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23]图1是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一种电连接器模块的分解立体图。
[0024]图2是依据本发明的该电连接器模块的立体剖视图。
[0025]图3是依据本发明的该电连接器模块的侧面剖视图。
[0026]图4是依据本发明的板状 压挚件未插设于该电连接器模块的侧面剖视图。
[0027]图5是依据本发明的该板状压挚件插设于该电连接器模块的侧面剖视图。
[0028]图6是依据本发明的排线抽离电连接器的侧面剖视图。
[0029]图7是依据本发明的该板状压挚件留置于该电连接器的侧面剖视图。
[0030]图8是现有习知电连接器模块的组合立体图。
[0031]100:电连接器模块
[0032]110:电连接器
[0033]111:顶板Illa:上表面
[0034]Illb:下表面Illc:容置槽
[0035]112:底板
[0036]113:插接槽113a:插接口
[0037]114:定位件114a:弹性部
[0038]114b:定位部114c:导斜面
[0039]115:金属壳体115a:让位孔
[0040]120:排线121:定位孔
[0041]200:板状压挚件
[0042]300:电连接器模块[0043]310:电连接器
[0044]311:底板312:顶板
[0045]313:插接槽
[0046]320:排线
[0047]400:电连接器
[0048]H:高度
[0049]Dl:第一厚度D2:第二厚度【具体实施方式】
[0050]为更进一步阐述本发明为达成预定发明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依据本发明提出的电连接器模块的拆卸步骤及电连接器其【具体实施方式】、结构、特征及其功效,详细说明如后。
[0051]请参阅第图1、图2及3图,为使排线可固定于电连接器,且可重复插接于电连接器,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连接器模块的拆卸步骤,首先,提供电连接器模块100,该电连接器模块100包含有电连接器110及排线120,该排线120插设该电连接器110,该电连接器110具有顶板111、底板112、插接槽113、定位件114及金属壳体115,该顶板111具有上表面111a、下表面Illb及连通该上表面Illa及该下表面Illb的容置槽Illc,该插接槽113位于该底板112及该顶板111之间,且该插接槽113具有高度H及插接口 113a,该定位件114分别形成于该顶板111的该容置槽111c,该定位件114具有弹性部114a及定位部114b,该弹性部114a与该顶板111为一 体成型,该定位部114b凸设于该弹性部114a且位于该插接槽113中,该定位部114b具有导斜面114c,该导斜面114c朝向该插接口 113a,在本实施例,该金属壳体115设置于该顶板111的该上表面111a,且该金属壳体115具有让位孔115a,该让位孔115a显露该弹性部114a,该排线120经由该插接口 113a插设于该插接槽113,该排线120具有定位孔121,该排线120插设该电连接器110的该插接槽113,且该定位件114的该定位部114b限位于该定位孔121中,由于该排线120的该定位孔121套设于该定位件114的该定位部114b,因此可避免该排线160脱离该电连接器110,而造成断路。
[0052]接着,请参阅图4,提供板状压挚件200,该板状压挚件200具有第一厚度D1,且该第一厚度Dl不大于该插接槽113的该高度H。
[0053]之后,请参阅图5,进行插入及压迫步骤,将该板状压挚件200经由该插接槽113的该插接口 113a插入于该排线120及该顶板111之间,并使该板状压挚件200压迫该定位件114的该定位部114b,在本实施例中,该板状压挚件200先触压该定位部114b的该导斜面114c,迫使该定位部114b分别往该金属壳体115的该让位孔115a偏移让位,再插入该定位部114b与该排线120之间,在本实施例中,该排线120具有第二厚度D2,该板状压挚件200的该第一厚度Dl与该排线120的该第二厚度D2的总合,不大于该插接槽113的该高度H,当该板状压挚件200位于该定位部114b与该排线120之间时,该定位部114b脱离该排线120的该定位孔121。
[0054]接着,请参阅图6及图7,将该板状压挚件200留置于该插接槽113,并进行抽离排线步骤,当该板状压挚件200位于该定位部114b与该排线120之间时,抽离该排线120,使该排线120脱离该电连接器110,或者,在进行抽离排线步骤时,该板状压挚件200亦可与该排线120 —起被抽离该电连接器110。
[0055]本发明借由该板状压挚件200插入该定位件114的该定位部114b与该排线120之间,以使该定位部114b脱离该排线120的该定位孔121,以利该排线120可快速抽离该电连接器110,本发明的该电连接器模块100的拆卸步骤,其操作简单,且不会伤害该该电连接器110及该排线120,且该排线120可重复插设或抽离该电连接器110。
[0056]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发明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发明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范围内,当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作出些许更动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凡是未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权利要求】
1.一种电连接器模块的拆卸步骤,其特征在于: 提供电连接器模块,该电连接器模块包含电连接器及排线,该电连接器具有顶板、底板、插接槽及定位件,该顶板具有上表面、下表面及连通该上表面及该下表面的容置槽,该插接槽位于该底板及该顶板之间,该插接槽具有高度及插接口,该定位件分别形成于该顶板的该容置槽,该定位件具有弹性部及定位部,该定位部凸设于该弹性部且位于该插接槽中,该排线插设于该插接槽,该排线具有定位孔,该定位件的该定位部限位于该定位孔中;提供板状压挚件,该板状压挚件具有第一厚度,且该第一厚度不大于该插接槽的该高度; 进行插入及压迫步骤,将该板状压挚件经由该插接槽的该插接口插入该排线及该顶板之间,并使该板状压挚件压迫该定位件的该定位部,迫使该定位部偏移让位,当该板状压挚件位于该定位部与该排线之间时,该定位部脱离该排线的该定位孔;以及 进行抽离排线步骤,当该板状压挚件位于该定位部与该排线之间时,抽离该排线,使该排线脱离该电连接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模块的拆卸步骤,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电连接器具有金属壳体,该金属壳体设置于该顶板的该上表面,该金属壳体具有让位孔,该让位孔显露该弹性部,在进行插入及压迫步骤中,该板状压挚件迫使该定位部分别往该金属壳体的该让位孔偏移让位。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模块的拆卸步骤,其特征在于在抽离排线步骤前将该板状压挚件留置于该插接槽。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模块的拆卸步骤,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排线具有第二厚度,该板状压挚件的该第一厚度与该排线的该第二厚度的总合,不大于该插接槽的该高度。`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模块的拆卸步骤,其特征在于该定位部具有导斜面,在插入及压迫步骤中,该板状压挚件先触压该定位部的该导斜面,再插入该定位部与该排线之间。
6.一种电连接器模块的拆卸步骤,其特征在于: 提供电连接器模块,该电连接器模块包含电连接器及排线,该电连接器具有顶板、底板、插接槽及定位件,该插接槽位于该底板及该顶板之间,该插接槽具有高度及插接口,该定位件具有位于该插接槽的定位部,该排线插设于该插接槽,该排线具有定位孔,该定位件的该定位部限位于该定位孔中; 提供板状压挚件,该板状压挚件具有第一厚度,且该第一厚度不大于该插接槽的该高度; 进行插入及压迫步骤,将该板状压挚件经由该插接槽的该插接口插入于该排线及该顶板之间,并使该板状压挚件压迫该定位部,迫使该定位部偏移让位,当该板状压挚件位于该定位部与该排线之间时,该定位部脱离该排线的该定位孔;以及 进行抽离排线步骤,当该板状压挚件位于该定位部与该排线之间时,抽离该排线,使该排线脱离该电连接器。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连接器模块的拆卸步骤,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电连接器具有金属壳体,该金属壳体设置于该顶板上,该金属壳体具有让位孔,该让位孔显露该定位件,在进行插入及压迫步骤中,该板状压挚件迫使该定位部分别往该金属壳体的该让位孔偏移让位。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连接器模块的拆卸步骤,其特征在于在抽离排线步骤前将该板状压挚件留置于该插接槽。
9.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连接器模块的拆卸步骤,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排线具有第二厚度,该板状压挚件的该第一厚度与该排线的该第二厚度的总合不大于该插接槽的该高度。
10.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连接器模块的拆卸步骤,其特征在于该定位部具有导斜面,在插入及压迫步骤中,该板状压挚件先触压该定位件的该导斜面,再插入该定位部与该排线之间。
11.一种电连接器模块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包含有: 顶板,具有上表面、下表面及连通该上表面及该下表面的容置槽; 底板; 插接槽,其位于该底板及该顶板之间且该插接槽具有插接口; 定位件,分别形成于该顶板的该容置槽,该定位件具有弹性部及定位部,该弹性部与该顶板为一体成型,该定位部凸设于该弹性部且位于该插接槽中;以及 金属壳体,设置于该顶板上,该金属壳体具有让位孔,该让位孔显露该定位件。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电连接器模块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定位部具有导斜面,该导斜面朝向该插接槽的`该插接口。
【文档编号】H01R43/26GK103515833SQ201210222972
【公开日】2014年1月15日 申请日期:2012年6月29日 优先权日:2012年6月29日
【发明者】林雅萍 申请人:林雅萍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