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动器用电磁开关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104886阅读:13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起动器用电磁开关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一种起动器用电磁开关。
背景技术
日本专利申请公报No. 2008-135344描述了一种安装在起动器上的电磁开关的端子结构。该端子结构包括具有板状形状并内嵌模制于树脂覆盖部中的激励端子、以及用于该激励端子与激励线圈之间的电连接的连接端子。具有管状形状的端子引导部分与围绕激励端子的树脂覆盖部一体地设置,该激励端子穿过树脂覆盖部被向外拉出。根据上文的端子结构,通过使得该端子引导部分的形状适应于连接至激励端子的外部接线的连接器的形 状、以及使用例如树胶密封件的密封构件,该电磁开关能够被设置为具有防水性。同时,为车辆设置怠速停止系统被认为是用于CO2减排的一种方式。该怠速停止系统操作为通过当车辆例如由于红灯而停在路口处或由于交通堵塞而停止时切断向发动机的燃料供给来自动地停止车辆的发动机。然而,由于发动机怠速停止系统频繁地停止和重新起动发动机,所以与没有设置怠速停止系统的车辆相比,对于设置了怠速停止系统的车辆,起动器的使用频率显著地较高。当发动机通过起动器而用曲柄起动时,电池电压瞬间地显著降低,这是因为被称作冲流的大的电流流入起动器的马达中。因此,可能产生一种称作“瞬时中断”的现象,在该现象中,当发动机通过起动器起动时,诸如仪表、音频设备和汽车导航系统之类的电力或电子设备暂时地停止工作。因此,设置有怠速停止系统的车辆的发动机每次通过怠速停止系统重新起动时,车辆的驾驶员或用户可能感觉不舒适。由本发明的申请人提交的日本专利申请公报No. 2010-225596描述了一种起动器,该起动器包括辅助电磁开关,该辅助电磁开关操作为抑制涌入电流流入起动器的马达中,以防止上文中的瞬时中断。该辅助电磁开关结合有布置在用于从电池向马达供电的供电线路中的电阻器,并且该辅助电磁开关被构造为在第一电流路径与第二电流路径之间切换,其中第一电流路径用于使电流经过该电阻器流到马达,第二电流路径用于与辅助电磁开关的电磁体的接通/切断联锁地使电流绕过该电阻器流到马达。顺带地,虽然包括在前面的专利文件(日本专利申请公报No. 2008-135344)中描述的起动器中的辅助电磁开关通过托架被固定至起动器外壳,但该辅助电磁开关并非必然地需要被安装到起动器上,并且它可布置在起动器附近。然而,不管辅助电磁开关是安装在起动器上还是布置在起动器附近,车辆都需要向电磁开关和辅助电磁开关中的每一个的激励端子供电。因此,因为在起动器安装到车辆上之后,需要分别地将电气配线连接至电磁开关和辅助电磁开关,电气配线连接工作可能由于有限的空间而变得困难。如果可以在起动器安装到车辆上之前将电气配线连接在电磁开关的激励端子与辅助电磁开关的激励端子之间,那么电气配线连接工作就像起动器不包括辅助电磁开关的情况中那么容易。然而,如在前面的专利文件中所描述的,因为仅有一个激励端子件从树脂覆盖部伸出,所以提前将电气配线连接在电磁开关的激励端子与辅助电磁开关的激励端子之间是不可能的。为了使得在电磁开关的激励端子与辅助电磁开关的激励端子之间的电气配线连接成为可能,需要设置附加的金属配件并且为端子结构提供防水性。

发明内容
—个示例性实施方式提供一种起动器用电磁开关,所述起动器用电磁开关具有设置在供电线路中的电触头,所述供电线路用于从电池向起动器的马达供电,主触头与电磁体的通电和断电联锁地被接通或断开,所述电磁体的通电和断电通过所述起动器用电磁开关的激励线圈来执行,所述起 动器用电磁开关包括连接配件,所述连接配件在其一端电连接至所述激励线圈,并在其另一端穿过所述起动器用电磁开关的树脂覆盖部被向外拉出;以及端子配件,所述端子配件在其一端与所述连接配件的另一端电连接且机械连接,所述端子配件的另一端分支为第一端子件和第二端子件,所述第一端子件用作激励端子,所述激励端子通过所述供电线路被供给来自所述电池的电力,所述第二端子件用作连接端子,所述连接端子通过电气配线连接至外部电磁开关的激励端子。另一个示例性实施方式提供一种起动器用电磁开关,所述起动器用电磁开关具有第一螺线管和第二螺线管,所述第一螺线管具有第一激励线圈,所述第一激励线圈用于使用第一电磁体的吸引力将起动器的小齿轮朝向发动机的环形齿轮推出,所述第一电磁体的吸引力通过所述第一激励线圈实现,所述第二螺线管具有主触头和第二激励线圈,所述主触头设置在用于从电池向起动器的马达供电的供电线路中,所述第二激励线圈用于通过与第二电磁体的通电/断电状态联锁地打开和闭合所述主触头来中断通过所述供电线路供给至所述马达的电流,所述第二电磁体的通电/断电状态通过所述第二激励线圈来实现,所述起动器用电磁开关包括第一连接配件,所述第一连接配件在其一端电连接至所述第一激励线圈,并在其另一端穿过树脂覆盖部被向外拉出;第二连接配件,所述第二连接配件在其一端电连接至所述第二激励线圈,并在其另一端穿过所述起动器用电磁开关的树脂覆盖部被向外拉出;第一端子配件,所述第一端子配件在其一端与所述第一连接配件的另一端电连接且机械连接,所述第一端子配件的另一端用作第一激励线圈,所述第一激励线圈通过馈电线被供给来自所述电池的电力;以及第二端子配件,所述第二端子配件与所述第二配件的另一端电连接且机械连接,并且所述第二端子配件在其另一端分支为第一端子件和第二端子件,所述第一端子件用作第二激励端子,所述第二激励端子通过所述馈电线被供给来自所述电池的电力,所述第二端子件用作连接端子,所述连接端子通过电气配线电连接至辅助电磁开关的激励端子,所述辅助电磁开关用于当所述主触头闭合时抑制流至所述马达的起动电流。根据每个示例性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具有端子结构的起动器用电磁开关,该端子结构使得能够使用普通的电气配线与另一个外部电磁开关连接而不需要添加额外的构件或者加工起动器用电磁开关的激励端子与该外部电磁开关之间的部分。通过下文包括附图和权利要求在内的描述,本发明的其他特征和优势将变得明显。


在附图中图IA为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起动器用电磁开关从它的树脂覆盖部这一侧观察的轴向平面视图;图IB为沿线A-A截取的图IA的截面图;图2为图I示出的树脂覆盖部的立体图;图3为起动器的侧视图,其中起动器用电磁开关和辅助电磁开关安装在该起动器上;图4为起动器的电路图;图5为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起动器用电磁开关的端子结构的横截面图;图6为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的起动器用电磁开关的端子结构的立体图;图7为起动器的电路图,其中根据本发明的第四实施方式的起动器用电磁开关安装在该起动器上;以及图8为起动器的电路图,其中根据本发明的第四实施方式的起动器用电磁开关的变型安装在该起动器上。
具体实施例方式在下文的实施方式中,用相同的参考数字或字符指代相同的或对等的部件或构件。第一实施方式如图3所示,包括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起动器用电磁开关的起动器I为在轴向方向中(图3中的向右方向)推出小齿轮2以引起小齿轮2与发动机的环形齿轮3(参见图4)啮合的类型。除了作为起动器用电磁开关的主电磁开关4之外,起动器I还包括用于抑制马达5的起动电流的辅助电磁开关6。主电磁开关4包括开关框架7 (参见图1B),该开关框架7具有环形底部,该环形底部在轴向方向(图3中的右端侧)上位于开关框架7的一端侧,并且开关框架7在其另一端敞开;螺线管单元(在后文中将解释),其使用开关框架7作为共有的磁路;以及树脂覆盖部8,其封闭开关框架7的开口。开关框架7通过两个双头螺栓(未示出)固定至起动器外壳9以使得开关框架7在它的底部表面抵接起动器外壳9的安装表面。如图4所示,螺线管单元包括用于推出小齿轮2的螺线管SL1、以及用于打开和闭合中断供给至马达5的电流的主触头(后文中将解释)的螺线管SL2。螺线管SLl包括当被供给来自电池10的电流时用作电磁体的第一激励线圈11。螺线管SL2包括当被供给来自电池10的电流时用作电磁体的第二激励线圈12。第一激励线圈11和第二激励线圈12在轴向方向中一前一后地布置,并共用位于它们之间的共有的定铁芯(未示出)。第一动铁芯(plunger) 13布置在第一激励线圈11的内部,与定铁芯的一个端面相对以便能够在轴向方向上移动。第二动铁芯14布置在第二激励线圈12的内部,与定铁芯的另一个端面相对以便能够在轴向方向上移动。如图IB中所示,树脂覆盖部8包括呈有底圆筒形状的本体部分8a。本体部分8a的前端部插入到开关框架7的内部以封闭开关框架7的开口。通过将开关框架7的开口边缘部压紧(swage)在形成于树脂覆盖部8的外周中的台阶部上,树脂覆盖部8被固定至开关框架7。如图2所示,树脂覆盖部8与两个端子螺栓15和16附接,端子螺栓15和16连接至用于从电池10向马达5供电的供电线路以及后述的开关端子。端子螺栓15为连接至供电线路的高电压侧(电池10侧)的B端子螺栓。端子螺栓16为连接至供电线路的低电压侧的M端子螺栓。端子螺栓15和16中的每一个穿过形成于树脂覆盖部8中的通孔插入到树脂覆盖部8中,并通过垫圈17固定至树脂覆盖部8。
如图4所示,构成主触头的可动触头19和一对固定触头18布置在树脂覆盖部8的内部。固定触头18中的一个与端子螺栓15分开地形成,并与端子螺栓15电连接且机械连接。固定触头18中的另一个与端子螺栓16分开地形成,并与端子螺栓16电连接且机械连接。替代性地,这两个固定触头18可分别与端子螺栓15和16—体地形成。例如,端子螺栓15和16的头部可用作固定触头18。可动触头19被固定至第二动铁芯14的由树脂制成的轴(未示出)支撑。可动触头19与第二动铁芯14的运动联锁地形成以及断开两个固定触头18之间的电连接。当可动触头19与固定触头18接触以形成固定触头18之间的电连续性时,主触头被闭合。当可动触头19移动离开固定触头18以断开固定触头18之间的电连续性时,主触头被打开。如图4所示,辅助电磁开关6包括电阻器20,其在供电线路中布置在供电线路的上游侧(电池10侧);辅助触头21,其在布置于供电线路中时使电阻器20短路;激励端子22,其用于接收来自电池10的电力;激励线圈23,其在被通电时用作电磁体;以及连接在激励线圈23与地之间的定时器电路24。辅助电磁开关6用于在第一电流路径和第二电流路径之间变化,通过第一电流路径,当主触头闭合时,电流通过电阻器20流至马达5 ;通过第二电流路径,当主触头闭合时,电流绕过电阻器20流至马达5。辅助触头21包括一对分别连接至电阻器20的两端的固定触头21a、以及相对于固定触头21可动的可动触头21b。可动触头21b与电磁体的接通/切断联锁地形成以及断开固定触头21a之间的电连接。辅助电磁开关6为常闭型,因此,当激励线圈23断电时辅助触头21是闭合的。定时器电路24通过从激励线圈23的高电压侧部分支的接线连接至激励端子22。当来自电池10的电力被供给至激励端子22时定时器电路24接通,并且在从此时开始经过了预定时间(例如,30至40毫秒)时关断。即,辅助触头21仅在定时器电路24接通的预定时间期间打开以对激励线圈23通电。如图3所示,辅助电磁开关6能够通过拧紧螺栓25而被固定在起动器外壳9上。替代性地,通过在主电磁开关4与起动器外壳9的安装表面之间插入托架,将它们一起拧紧于双头螺栓,以及将电磁开关6通过螺栓或通过焊接固定至托架,可将辅助电磁开关6固定至起动器外壳9。辅助电磁开关6可布置在起动器I附近,而不是安装在起动器I上。
接着,将详细解释开关端子。开关端子包括用于接收来自电池10的电力以对第一激励线圈11通电的第一开关端子、以及用于接收来自电池10的电力以对第二激励线圈12和辅助电磁开关6的激励线圈23通电的第二开关端子。第一开关端子包括具有矩形形状的刀片型连接配件26 (在后文中被称作第一连接配件26)、以及与第一连接配件26电连接且机械连接的第一端子配件27。第二开关端子包括具有矩形形状的刀片型连接配件28 (在后文中被称作第二连接配件26)、以及与第二连接配件286电连接且机械连接的第二端子配件29。第一连接配件26、第一端子配件27、第二连接配件28以及第二端子配件29能够通过挤压例如铜或黄铜板的金属板而制造。如图IB所示,第一连接配件26和第二连接配件28在树脂覆盖部8内分别在它们的一端连接至第一激励线圈11和第二激励线圈12,并在它们的另一端在轴向方向穿过形成在树脂覆盖部8中的切口状通孔向外拉出。虽然在图IB中仅示出了第二激励线圈12的一个线圈端与第二连接配件28之间的连接部,但第一激励线圈11的一个线圈端与第一连接配件26之间的连接部存在于图IB的背面。如图IA和图2所示,第一连接配件26和第二连接配件28以在它们之间具有预定距离的方式并排布置。在该实施方式中,该预定距离大约等于第一连接配件26和第二连接配件28的宽度。
·
如图2所示,第一端子配件27在它的一个端部弯曲成L形。第一端子配件27的这一个端部与第一连接配件26的从树脂覆盖部8伸出的另一个端部通过电阻焊、TIG焊接、硬钎焊或软钎焊彼此对接。第一端子配件27的另一个端部在与它的一个端部相同的方向上(图2中的向上方向)弯曲成L形。第一端子配件27的另一个端部用作第一激励端子30,用于通过馈电线接收来自电池10的电力。如图2所示,第二端子配件29在它的一个端部弯曲成L形。第二端子配件29的这一个端部与第二连接配件28的另一个端部通过电阻焊、TIG焊接、硬钎焊或软钎焊彼此对接。第二端子配件29的另一个端部被分支为第一端子件和第二端子件,第一端子件和第二端子件在彼此相反的方向上弯曲成L形。即,第一端子件在与第二端子配件29的所述一个端部相同的方向(图2中的向上方向)上弯曲,第二端子件在与第一端子件相反的方向(图2中的向下方向)上弯曲。第一端子件用作第二激励端子31,用于通过馈电线接收来自电池10的电力。如图3所示,第二端子件用作通过电气配线32连接至设置在辅助电池开关6中的激励端子22的连接端子33。第二激励端子31的厚度与连接端子33的厚度相同。然而,第二激励端子31的宽度比连接端子33的宽度大。因此,第二激励端子31的横截面面积比连接端子33的横截面面积大。如图4所示,分别连接至第一激励端子30和第二激励端子31的馈电线分别布置有驱动继电器35和驱动继电器36,驱动继电器35和驱动继电器36的通电分别由ECU34 (将在后文中解释)控制。如图I所示,第一端子配件27和第二端子配件29内嵌模制于一体地形成在树脂覆盖部8中的端子固定块37中。端子固定块37形成为在垂直于树脂覆盖部8的轴向方向的径向方向上向外伸出。端子固定块37在它的径向内侧,即在树脂覆盖部8这一侧,设置有端子引导部分37a,该端子引导部分37a具有在轴向方向上从树脂覆盖部8的轴向端面部伸出的台阶部。在下文中,端子引导部分37a的轴向上表面(图IB中的上端面)将被称作引导上表面,而端子引导部分37a的与树脂覆盖部8的轴向端面垂直的侧表面(图IB中的右侧表面),即端子引导部分37a的上升表面,将被称作引导侧表面。如图IB所示,内嵌模制于端子固定块37中的第一端子配件27和第二端子配件29在它们的从端子固定块37的与引导上表面垂直的侧表面伸出的一个端部处被引导上表面支撑。这些一个端部在与引导侧表面相反的方向上(图IB中的向上方向)以直角弯曲。如图2所示,第一激励端子30和第二激励端子31从端子固定块37向上伸出,并且连接端子33从端子固定块37向下伸出。另一方面,第一连接配件26和第二连接配件28的在轴向方向上从树脂覆盖部8伸出的另一个端部被引导侧表面支撑,并且分别在它们的从引导侧表面向上伸出的端部处连接至第一端子配件27和第二端子配件29的所述一个端部。如图I和2所示,共有的连接器外壳38围绕从端子固定块37向上伸出的第一激励端子30和第二激励端子31与端子固定块37 —体地形成。此外,如图I和2所示,连接器外壳39围绕从端子固定块37向下伸出的连接端子33与端子固定块37—体地形成。连接器外壳39制成在外径上比共有的连接器外壳38小。如图IA所示,由虚线示出的连接器外壳39的外轮廓不超出连接器外壳38的外轮廓。即,连接器外壳39的外轮廓在连接器外 壳38的外轮廓以内。第一连接配件26与第一端子配件27之间的连接部以及第二连接配件28与第二端子配件29之间的连接部被如2所示的由树脂制成的盖40保护。盖40完全地覆盖第一开关端子和第二开关端子的各自暴露在外的部分,也就是第一连接配件26和第二连接配件28的从树脂覆盖部8的轴向端面向外伸出的另一个端部、以及第一端子配件27和第二端子配件29的从端子固定块37的与引导上表面垂直的侧表面伸出的一个端部(参见图1B)。如图2所示,盖40形成为具有两个臂部40b,每个臂部40b在它的端部具有接合爪40a。臂部40b被配合为横跨端子固定块37a的两端,使得接合爪40a接合端子固定块37的背面的拐角部。如果适当的由橡胶制成的密封构件附接至盖40,则盖40可以具有防水性。接下来,将解释具有上述结构的起动器I的操作。能够通过E⑶34独立地控制用于推出小齿轮的螺线管SLl以及用于向主电磁开关4的马达5供给电流的螺线管SL2的激活。ECU 34是用于怠速停止控制的电子控制单元,它接收来自发动机ECU(未示出)的发动机旋转信号、变速杆位置信号以及制动器接通/断开信号,并在一旦基于这些信号确定已经满足了停止发动机的停止条件便向发动机ECU发送发动机停止信号。当在发动机被怠速停止控制停止后车辆的驾驶员已经执行了某种操作(例如,释放制动踏板或将变速杆变档至前进档)以起动车辆时,一旦确定发动机重新起动请求已经发生,E⑶便在输出接通信号给驱动继电器35和36的同时也发送发动机重新起动请求信号。在下文中,将解释当发动机被怠速停止控制停止后发动机重新起动请求发生时起动器I的操作。当重新起动信号发生时,E⑶34输出接通信号给驱动继电器35和36。响应于从ECU 34输出的接通信号,驱动继电器35接通以供给从电池10接收的电力给第一激励端子30,结果第一激励线圈11通过连接至第一激励端子30的第一连接配件26被通电。结果,螺线管SLl被通电以使得小齿轮被变速杆41 (参见图4)推出至相对的马达侧,直至小齿轮2的侧表面抵接环形齿轮3的侧表面,并停止在那里。类似地,驱动继电器36响应于从E⑶34输出的接通信号而接通,以供给从电池10接收的电力给第二端子31,结果第二激励线圈12通过连接至第二激励端子31的第二连接配件28被通电。结果,螺线管SL2被通电以闭合主触头。
因为第二激励端子31和连接端子33形成为从同一个金属板(第二端子配件29)分支出来的分支,所以当第二激励端子31从电池10接收电力时,辅助电磁开关6的激励端子22通过电气配线32被供给来自连接端子33的电力。结果,连接至激励端子22的定时器电路24接通以使激励线圈23通电,从而导致辅助触头通过电磁体的吸引力而被打开。当辅助触头21打开时,形成了第一电流路径,通过该第一电流路径,电流经过电阻器20从电池10流至马达5。因此,由于流至马达5的电流被电阻器20抑制,所以马达5低速旋转,并且小齿轮2通过马达5的旋转而与环形齿轮3接合。当从定时器电路24接通时起已经经过了预定的时间时,定时器电路24关闭以停止激励线圈23的通电。结果,因为辅助触头被闭合以使得电阻器20的两端发生短路,所以形成了绕过电阻器20的第二电流路径。结果,从电池10供给至马达5的电流不再被电阻器20抑制。因此,由于比在起动马达5时流动通过第一电流路径的电流多的电流流至马达5,所以马达5高速旋转。马达5的旋转从小齿轮2传输至环形齿轮3以通过曲柄起动发动机。
上述第一实施方式提供了以下优势。主电磁开关4包括第二端子配件29,该第二端子配件29的另一个端部分支为第一端子件和第二端子件中,第一端子件用作被供给来自电池10的电力的第二激励端子31,第二端子件用作通过电气配线32连接至辅助电池开关6的激励端子22的连接端子33。根据该端子结构,可以预先执行主电磁开关4与辅助电池开关6之间的电气配线连接。也就是说,可以在将起动器I安装在车辆上之前如图3中所示将连接端子33与辅助电磁开关6的激励端子22通过电气配线32彼此连接。因此,由于不需要直接将电气配线在车辆内连接到辅助电池开关6上,而仅需要将电气配线在车辆内连接到主电磁开关4上,所以电气配线连接的工作能力大大地提高了。此外,因为不需要将电气配线在车辆内连接到辅助电磁开关6上,所以无论辅助电池开关6在车辆内的位置如何,都能够轻松地完成将电气配线连接在主电磁开关4与辅助电磁开关6之间。构成第二激励端子31的第二端子配件29内嵌模制于与第一端子配件27 —起一体地形成在树脂覆盖部8中的端子固定块37中。因此,根据第一实施方式,能够提供高度抵抗振动的端子结构。通过电气配线32连接至辅助电磁开关6的激励端子22的连接端子33在起动器I安装至发动机的方向(图3中的向右方向)上从端子固定块37伸出,该方向与第二激励端子31从端子固定块37伸出的方向不同。另一方面,因为辅助电磁开关6固定至起动器外壳9,并且激励端子22被设置为在与外壳相对的方向(图3中的向左方向)上伸出,所以可以借助最直接的方式通过电气配线32将连接端子33与辅助电磁开关32的激励端子22连接。因此,互连电阻能够制成较小并且对振动的抵抗能够被制成足够地高,这是因为电气配线的长度能够被制成足够地短。连接器外壳39围绕连接端子33形成。因此,连接端子33和辅助电磁开关6能够通过电气配线32连接,电气配线32在它的两个端部与连接器附接。这促进了电气配线连接,并提高了工作能力。构成第二激励端子31和连接端子33的第二端子配件29形成为使得第二激励端子31的横截面面积比连接端子33的横截面面积大。因此,由于更多的电流能够被传送到第二激励端子31,所以足以使辅助电磁开关6接通的电流能够可靠地传送至经由电气配线32连接至连接端子33的激励端子22。
主电磁开关4具有这样的形状当从轴向方向上观察树脂覆盖部8时,围绕连接端子33形成的连接器外壳39的外轮廓在围绕第一激励端子30和第二激励端子31形成的连接器外壳38的外轮廓以内。因此,如图IA所示,因为连接器外壳39的外轮廓未超出连接器外壳38的外轮廓,所以从轴向方向观看的起动器I的外形区域能够制成较小。这有助于将起动器I安装在发动机上。顺带地,虽然在该实施方式中,连接器外壳39的整个外轮廓都在连接器外壳38的外轮廓以内,但这些连接器外壳38和39可形成为使得它们的外轮廓部分地交叠。构成第二激励端子31和连接端子33的第二端子配件29能够通过挤压金属板而容易地制造。在第二激励端子31和连接端子33内嵌模制于端子固定块37中,并且连接器外壳38和39与端子固定块37 —体地形成的情况下,获得第二激励端子31、连接端子33和连接器外壳38与39的位置信息是重要的。在第一实施方式中,因为第二端子装置29由金属板形成,所以可以获得第二激励端子31和连接端子33的可靠的位置信息。因此,根据第一实施方式,能够提供可靠的端子结构,这是因为连接器外壳38和39能够形成为具有较高 的位置精度。第二实施方式接下来,将描述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如图5所示,第二实施方式中的主电磁开关4具有这样的结构橡胶制成的密封构件42设置在围绕第一激励端子30和第二激励端子31形成的共有的连接器外壳38以及围绕连接端子33形成的连接器外壳39的每一个中。密封构件42嵌入在端子固定块37中以配合在从端子固定块37向下伸出的连接端子33以及从端子固定块37向上伸出的第一激励端子30和第二激励端子31的根部中。根据第二实施方式,因为在第一激励端子30与第二激励端子31之间的部分以及在连接端子33与端子固定块37之间的部分被制成不透液的,所以能够提供更加可靠的端子结构。第三实施方式接下来,将描述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在第一实施方式中,第二激励端子31和连接端子33被布置成从端子固定块37沿轴向相反的方向伸出。然而,根据辅助电磁开关6的安装位置,第二激励端子31和连接端子33伸出的方向可以改变。如6示出了这种改变的示例,其中连接端子33在与主电磁开关4的轴向方向垂直的方向上(图6中的竖直方向)从端子固定块37伸出。根据该改变,可以根据辅助电磁开关6的安装位置,通过最直接的方式将电气配线连接在连接端子33与辅助电磁开关6的激励端子22之间。因此,根据第三实施方式,互连电阻能够被制成较小,并且对振动的抵抗能够被制成较高,这是因为连接在连接端子33与辅助电磁开关6的激励端子22之间的电气配线的长度能够被制成较短。第四实施方式接下来,将参照附图7和图8描述本发明的第四实施方式。在第一实施方式中,主电磁开关4包括用于推出小齿轮2的螺线管SLl以及用于中断向马达5供给的电流的螺线管SL2,使得能够独立地控制螺线管SLl的通电以及螺线管SL2的通电。如图7或图8所示,在第四实施方式中,主电磁开关4包括激励线圈43和能够在轴线方向上在激励线圈43内运动的动铁芯44,使得动铁芯2的推出以及向马达5传送电流都通过与动铁芯44的运动联锁地被控制。
顺带地,在图7中示出的主电磁开关4为双线圈型,其中,激励线圈43由吸引线圈和保持线圈构成,而在图8中示出的主电磁开关4为单线圈型,其中,激励线圈43由单个线圈构成。无论主电磁开关4为双线圈型还是单线圈型,端子配件的另一个端部分支为第一端子件和第二端子件的端子结构都能够用于第四实施方式的起动器。其他实施方式在第一实施方式中使用的辅助电磁开关6为常闭型,其中,当激励线圈23断电时,辅助触头21是闭合的。然而,辅助电池开关6可为常开型,其中,当激励线圈23断电时,辅助触头21是打开的。在此情况下,使用延时电路来代替第一实施方式中描述的定时器电路24。延时电路在从主触头接通开始经过了预定时间时接通。即,就在主触头被接通时,延时电路断开而辅助触头21打开。因此,由于第一电流路径一电流通过该第一电流路径经过电阻器20从电池10流至马达5,马达5此时因为电流被电阻器20抑制而低速旋转。
随后,当延时电路接通时,激励线圈23被通电以用作电磁体。结果,因为形成了绕过电阻器20的第二电流路径,所以未被电阻器20抑制的电流从电池10流至马达5,并且马达5因此在高于该马达5最初旋转的速度的速度下旋转。在第一实施方式中,端子结构(端子配件的另一个端部分支为第一端子件和第二端子件的结构)被应用到主电磁开关4上,并且连接端子33和辅助电磁开关6的激励端子22通过电气配线32彼此连接。这样的端子结构能够应用于辅助电磁开关6。上文论述的优选实施方式是完全由所附权利要求描述的本申请的发明的示例。应当理解,本领域技术人员可对优选实施方式作出变型。
权利要求
1.一种起动器用电磁开关,包括设置在供电线路中的电触头,所述供电线路用于从电池向起动器的马达供电,主触头与电磁体的通电和断电联锁地被接通或断开,所述电磁体的通电和断电通过所述起动器用电磁开关的激励线圈来执行,所述起动器用电磁开关包括 连接配件,所述连接配件在其一端电连接至所述激励线圈,并在其另一端穿过所述起动器用电磁开关的树脂覆盖部被向外拉出;以及 端子配件,所述端子配件在其一端与所述连接配件的另一端电连接且机械连接,所述端子配件的另一端分支为第一端子件和第二端子件, 所述第一端子件用作激励端子,所述激励端子通过所述供电线路被供给来自所述电池的电力, 所述第二端子件用作连接端子,所述连接端子通过电气配线连接至外部电磁开关的激励端子。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起动器用电磁开关,其中,所述端子配件被内嵌模制于一体地形成在所述树脂覆盖部中的端子固定块中,并且所述第一端子件和所述第二端子件沿不同的方向从所述端子固定块伸出。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起动器用电磁开关,其中,连接器外壳围绕所述第一端子件和所述第二端子件中的每一个与所述端子固定块一体地形成。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起动器用电磁开关,其中 所述第一端子件和所述第二端子件沿关于所述起动器的轴向方向的相反的方向从所述端子固定块伸出,并且 当从所述轴向方向上观察时,分别围绕所述第一端子件和所述第二端子件设置的所述连接器外壳在外轮廓上彼此交叠。
5.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起动器用电磁开关,其中 所述起动器用电磁开关为主电磁开关,用于通过打开和闭合所述电触头而中断供给至所述马达的电流,并且 所述外部电磁开关为辅助电磁开关,用于当所述电触头被所述主电磁开关闭合时抑制流至所述马达的起动电流。
6.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起动器用电磁开关,其中 所述起动器用电磁开关为辅助电磁开关,所述辅助电磁开关包括设置在所述供电线路中的电阻器,并且所述辅助电磁开关在第一电流路径与第二电流路径之间进行切换,所述第一电流路径用于使电流经过所述电阻器流至所述马达,所述第二电流路径用于通过打开和闭合所述电触头而使电流绕过所述电阻器流至所述马达,并且 所述外部电磁开关为主电磁开关,所述主电磁开关包括设置在所述供电线路中的主触头,并且所述主电磁开关通过与其电磁体的通电/断电联锁地闭合和打开所述主触头来中断通过所述供电线路供给至所述马达的电流。
7.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起动器用电磁开关,其中,所述端子配件通过挤压金属板来形成。
8.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起动器用电磁开关,其中,所述第一端子件在横截面面积上比所述第二端子件大。
9.一种起动器用电磁开关,包括第一螺线管和第二螺线管,所述第一螺线管具有第一激励线圈,所述第一激励线圈用于使用第一电磁体的吸引力将起动器的小齿轮朝向发动机的环形齿轮推出,所述第一电磁体的吸引力通过所述第一激励线圈实现,所述第二螺线管具有主触头和第二激励线圈,所述主触头设置在用于从电池向起动器的马达供电的供电线路中,所述第二激励线圈用于通过与第二电磁体的通电/断电状态联锁地打开和闭合所述主触头来中断通过所述供电线路供给至所述马达的电流,所述第二电磁体的通电/断电状态通过所述第二激励线圈来实现,所述起动器用电磁开关包括 第一连接配件,所述第一连接配件在其一端电连接至所述第一激励线圈,并在其另一端穿过树脂覆盖部被向外拉出; 第二连接配件,所述第二连接配件在其一端电连接至所述第二激励线圈,并在其另一端穿过所述起动器用电磁开关的树脂覆盖部被向外拉出; 第一端子配件,所述第一端子配件在其一端与所述第一连接配件的另一端电连接且机械连接,所述第一端子配件的另一端用作第一激励线圈,所述第一激励线圈通过馈电线被供给来自所述电池的电力;以及 第二端子配件,所述第二端子配件与所述第二配件的另一端电连接且机械连接,并且所述第二端子配件在其另一端分支为第一端子件和第二端子件, 所述第一端子件用作第二激励端子,所述第二激励端子通过所述馈电线被供给来自所述电池的电力, 所述第二端子件用作连接端子,所述连接端子通过电气配线电连接至辅助电磁开关的激励端子,所述辅助电磁开关用于当所述主触头闭合时抑制流至所述马达的起动电流。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起动器用电磁开关,其中,所述第一端子配件和所述第二端子配件被内嵌模制于与所述树脂覆盖部一体形成的端子固定块中,所述第一端子件和所述第二端子件沿不同的方向从所述端子固定块伸出。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起动器用电磁开关,其中 共用的连接器外壳围绕所述第一激励线圈和所述第一端子件与所述端子固定块一体地形成,并且 专用的连接器外壳围绕所述第二端子件与所述端子固定块一体地形成。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起动器用电磁开关,其中 所述第一端子件和所述第二端子件沿关于所述起动器的轴向方向的相反的方向从所述端子固定块伸出,并且 当从轴向方向上观察时,所述共有的连接器外壳与所述专用的连接器外壳在外轮廓上至少部分地彼此交叠。
13.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起动器用电磁开关,其中,所述第二端子配件通过压按金属板来形成。
14.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起动器用电磁开关,其中,所述第二端子配件在横截面面积上比所述第一端子配件大。
全文摘要
一种起动器用电磁开关,具有设置在供电线路中的电触头,供电线路用于从电池向起动器的马达供电,主触头与激励线圈执行的电磁体的通电联锁地被接通或断开。起动器用电磁开关包括连接配件,其在其一端电连接至激励线圈,并在其另一端穿过电磁开关的树脂覆盖部被向外拉出;以及端子配件,其在其一端与连接配件的另一端电连接且机械连接,并且其另一端分支为第一端子件和第二端子件。第一端子件用作激励端子,该激励端子被供给来自电池的电力。第二端子件用作连接端子,该连接端子通过电气配线连接至外部电磁开关的激励端子。
文档编号H01H51/20GK102903573SQ20121026556
公开日2013年1月30日 申请日期2012年7月27日 优先权日2011年7月27日
发明者新美正巳, 稻垣登久, 村田光广 申请人:株式会社电装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