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池模块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152952阅读:16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电池模块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 型涉及一种电池模块。
背景技术
锂离子二次电池具有体积小、质量轻、工作电压高、能量高、循环寿命长且污染小等特点,是未来发展的理想能源。特别是最近,以混合动力电动车、电动工具为代表的动力用途的需要不断增加,在这种动力用途的需求下,大的通电电流会导致电池发热量大,而电池在高温状态下使用会加速其劣化,因而大多场合必须使用电池冷却机构。另外,电池还有温度依赖的特性,在由多个电池组成电池组的情况下,电池温度的均一化是确保电池正常工作的重要指标之一。针对电池发热量大及工作温度不稳定的问题,本实用新型将电池成组,使连接更加便捷,在电池模块内加入了散热风扇与保温层,使电池模块内的温度均衡,从而保证电池的正常工作。这样的电池具有连接方便,易于冷却,保温效果好,便于搬运,外观简洁,抗震防滑,便于组合的特点。
发明内容为了克服上述电池的缺点,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池模块。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电池模块由锂电池、模块壳体、模块盖、保温层、散热风扇和管理系统组成。电池模块由八块锂电池通过电池连接片相互连接,放置在模块壳体中,模块壳体上盖模块盖,模块壳体的内壳和外壳间填充保温层,管理系统安装在模块壳体前侧,散热风扇安装在模块壳体的下部,起到冷却电池模块的作用。电池模块中位于左上角和右上角的两块锂电池的正、负极作为电池模块的正极和负极。连接好的锂电池放置在模块壳体中时,锂电池与锂电池间、锂电池与模块壳体间留有矩形风道。模块壳体中构造通风缓冲区,散热风扇吹出的风通过进风口进入通风缓冲区和矩形风道,从出风口流出,在电池模块间循环,为电池模块冷却。模块壳体两侧有搬运槽,便于搬运电池模块。多个电池模块连接构成电池模块组时,采用模块连接片一去一回式地将电池模块串联,将最左边电池模块的正、负极作为电池模块组的总正极和总负极。本实用新型具有连接方便,易于冷却,保温效果好,便于搬运,外观简洁,抗震防滑,便于组合的特点。

图I为电池模块立体图;图2为电池模块主视图;图3为电池模块装配图;[0013]图4为模块壳体结构主视图;图5为模块壳体结构左视图;图6为模块壳体结构俯视图;图7为电池模块组组合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图I给出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电池模块立体图,图2为电池模块主视图。如图I-图2所示,大盖I与正极小盖9、负极小盖8共同构成模块盖,模块盖盖在模块壳体2上。为了使模块正负极更加清晰,正极小盖9采用红色,负极小盖8采用蓝色,正负极小盖的两侧分别有两个矩形孔5,用于模块间连接时,模块连接片的插入。模块壳体2上有一条半圆形凹槽7,用于模块壳体前侧的管理系统走线,模块壳体2两侧有两个搬运槽6,便于对电池模块进行移动。模块壳体2下部有进风口 3,模块盖上有出风口 10,模块冷却时,风从进风口 3进入模块,从出风口 10流出,进风口 3与出风口 10均做了防水防尘处理,使电池模块内的锂电池免受外界水分与灰尘的干扰。模块壳体2的底部有四块弹性圆盘4,既能起到吸震的作用,又能达到防滑的目的。如图3所示,一个模块包括八块锂电池15,八块锂电池按照图3所示方式通过电池连接片14相互连接放置在模块壳体内,左上角和右上角的两块锂电池的正、负极构成了整个模块的正负极。采用电池连接片14连接的优点是简便快捷,且不易出错。模块壳体的内壳13和外壳11间填充保温层12。模块壳体的前侧有一个为管理系统17预留的空间,锂电池15与模块壳体之间、锂电池15与锂电池15之间构造若干矩形风道16,用于通风。图4-图6为模块壳体结构的主视图、左视图和俯视图。如图4-图6所示,模块壳体内有内部板件,内部板件包括锂电池放置板20、风扇安装板23和支撑板21,其中,锂电池放置板20与风扇安装板23之间构成通风缓冲区18,用于风的变向与导流,在风扇安装板23的风扇安装处有圆形孔19,孔径与扇叶尺寸相同,在电池放置板20上有条形孔24,从散热风扇22出来的风经过圆形孔19进入缓冲区18,再经过条形孔24进入电池放置区,为电池冷却。如图7所示,多个电池模块27按图7所示的方法串联时构成电池模块组,电池模块27通过模块连接片28采用一去一回式连接,这样处于最左边的电池模块的正极25和负极26作为电池模块组的总正极和总负极,从而避免了总动力线分布在两边所带来的麻烦。
权利要求1.一种电池模块,其特征在于电池模块由锂电池、模块壳体、模块盖、保温层、散热风扇和管理系统组成,其构成方式为八块锂电池通过电池连接片相互连接,放置在模块壳体中,模块壳体上盖模块盖,模块壳体的内壳和外壳间填充保温层,管理系统安装在模块壳体前侧,模块壳体的下部安装散热风扇。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电池模块,其特征在于,模块壳体中锂电池放置板与风扇安装板之间构造通风缓冲区,锂电池与锂电池间、锂电池与模块壳体间留有矩形风道,散热风扇吹出的风进入通风缓冲区和矩形风道,在电池模块间循环,为电池模块冷却。
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电池模块,其特征在于,模块壳体 上有两个矩形孔,模块连接片可以插入矩形孔,采用一去一回的连接方式将多个电池模块串联构成电池模块组。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池模块,电池模块由锂电池、模块壳体、模块盖、保温层、散热风扇和管理系统组成,其构成方式为八块锂电池通过电池连接片相互连接,放置在模块壳体中,模块壳体上盖模块盖,模块壳体的内壳和外壳间填充保温层,管理系统安装在模块壳体前侧,模块壳体的下部安装散热风扇,电池模块中位于左上角和右上角的两块锂电池的正、负极作为电池模块的正极和负极。模块壳体中锂电池放置板与风扇安装板之间构造通风缓冲区,散热风扇吹出的风进入通风缓冲区和矩形风道,在电池模块间循环,为电池模块冷却。多个电池模块连接构成电池模块组时,采用模块连接片一去一回式地将电池模块串联,将最左边电池模块的正、负极作为电池模块组的总正极和总负极。本实用新型具有连接方便,易于冷却,保温效果好,便于搬运,外观简洁,抗震防滑,便于组合的特点。
文档编号H01M10/50GK202550025SQ201220057538
公开日2012年11月21日 申请日期2012年2月22日 优先权日2012年2月22日
发明者吴伯荣, 王杨, 赵章宏, 陶丹 申请人:高平唐一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