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双面发电的太阳能电池组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112466阅读:45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可双面发电的太阳能电池组件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太阳能电池组件,尤其是涉及一种可双面发电的太阳能电池组件。
背景技术
随着石油、煤等不可再生能源的不断开采和消耗以及现代生活中人们对能源的需求不断增加,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逐渐被认识和利用。太阳能是一种安全可靠、经济实惠且容易获得的绿色能源,具有巨大的运用空间,其中,太阳能发电技术就是太阳能推广和普及的一个重要领域。
目前已工业化的太阳能发电技术主要的表现形式是晶硅和非晶硅太阳能电池。晶硅太阳能电池一般为玻璃/封装材料/单晶、多晶、类单晶电池片/封装材料/背板、玻璃的结构形式,常见的非晶硅太阳能电池一般为薄膜太阳能电池,通常是在衬底上沉积PN结构或P-i-N结构,也需要用封装材料进行封装。现在,晶硅和非晶硅太阳能电池组件所用的电池片常见的都为单面电池片,采用的封装方式也是单面封装,无法利用太阳能电池组件的背面。太阳能电站和光伏-建筑一体化都需要较大的安装面积,太阳能电站需要占用空旷的地表面积,光伏-建筑一体化需要占用建筑幕墙或屋顶的面积,并且都无法利用背面的光线。为了减少太阳能电池组件对安装面积的需要,综合提高太阳能电池的发电效率,双面太阳能电池是一种很好的解决方案,必将具有广泛的运用前景。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加工工艺简单、外型美观大方、封装效率高的可双面发电的太阳能电池组件。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可双面发电的太阳能电池组件,包括层压件和组件边框,所述的层压件设在组件边框内,所述的层压件由玻璃、封装材料、电池片、封装材料和背板依次叠层形成,所述的电池片为双面均能发电的双面电池片,所述的背板为透明背板。所述的电池片由多块单电池片排布而成,各单电池片由互连条焊接连成电池串,相邻的两电池串再用汇流条焊接,所述的汇流条通过引出线连接接线盒。所述的电池片上与接线盒对应处的单电池片替换为一产品标示卡。所述的接线盒为灌胶接线盒。所述的产品标示卡上设有L型汇流条,通过该L型汇流条将产品标示卡后面与其相邻的单电池片的互连条连接至汇流条。所述的边框组件包括上短边框,所述的上短边框上设有走线孔,可双面发电的太阳能电池组件组成阵列时接线盒的连接线从走线孔中穿过,避免连接线对背面电池的阴影遮挡。[0013]所述的玻璃为钢化玻璃,所述的封装材料为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或聚乙烯醇缩丁醛树脂。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将传统太阳能电池组件的电池片改为两面均能发电的双面电池片,该电池组件能广泛用于太阳能电站和光伏-建筑一体化等领域,且加工工艺简单、外型美观大方、封装效率高。

图I为本实用新型的可双面发电的太阳能电池组件正面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可双面发电的太阳能电池组件背面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层压件组成示意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产品标示卡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接线盒安装示意图;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产品序列号示意图;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边框组装示意图;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短边框走线孔示意图。图中1.层压件;2.组件边框;3.接线盒;4.短边框;5.长边框;6.玻璃;7.封装材料;8.双面电池片;9.透明背板;10.汇流条;11.透明隔离条;12.产品标示卡;13.L型汇流条;14.互连条;15.引出线;16.接线盒连接线;17.产品序列号;18.角码;19.走线孔;20.排水孔。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实施例如图1-2所示,一种可双面发电的太阳能电池组件,包括层压件I和组件边框2,层压件I设在组件边框2内,层压件I由玻璃6、封装材料7、电池片、封装材料7和背板依次叠层形成,电池片为双面均能发电的双面电池片8,背板为透明背板9,组件边框2包括短边框4和长边框5,透明背板9上粘接有接线盒3。为减少可双面发电的太阳能电池组件安装后组件边框和按线盒对背面电池的阴影遮挡,组件边框2以及接线盒3的材料选择和结构设计要特别注意。组件边框2的材料可以是铝合金或工程塑料,边框高度和边框C面宽度要少于同规格的常规单面太阳能电池组件,边框离层压件电池片的距离要略大于同规格的常规单面太阳能电池组件;接线盒的尺寸规格要小于电池片,高度要低于同规格的常规单面太阳能电池组件所用的接线盒,为提高可双面发电的太阳能电池组件阵列中接线盒的散热功效,接线盒可用灌胶接线盒。如图3所示,层压件I的结构形式为玻璃6/封装材料7/双面电池片8/封装材料7/透明背板,玻璃6为光伏钢化玻璃、封装材料7为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EVA)或聚乙烯醇缩丁醛树脂(PVB)。层压件I的加工方式采用常规单面太阳能电池生产层压工艺,即常用的抽真空热固化的方式。如图4和5所示,双面电池片8在排布时,在引出线15的正下方需要空缺一块电池片,其余的电池片用互连条14焊接连成电池串,相邻的两电池串再用汇流条10焊接连起成。避免头部两排汇流条搭接短路,头部的两排汇流条10用透明隔离条11隔开,中间一排汇流条在透明隔离条下方、两端一排汇流条在透明隔离条上方,透明隔离条11不能碰到前部一排电池片8。空缺的一块电池片用产品标示卡12代替,产品标示卡的尺寸规格和外形与电池片的大小一致,将产品标示卡放在对应电池片的排布位置即可。在产品标示卡的下方放置L型汇流条13,L型汇流条的一端与后方第一块电池片的互连条14焊接,另一端与头部中间一排汇流条焊接,这样就将层压件I中所有的电池片连接起来了。然后在四根汇流条10上焊接四根引出线15,引出线的另一端穿出背板伸入接线盒中3。如图6所示,产品序列号17在层压件层压前粘贴在汇流条10的一端,产品序列号的正面对着玻璃6。如图7所示,待层压件层压后,将层压件卡在组件边框的卡槽中,并用四个角码18将短边框4和长边框5对接的四个角紧紧的固定住,这样边框和层压件就组合成了双面电池组件。如图5和8所示,在短边框4的两端也就是靠近长边框的位置设有走线孔19,当可双面发电的太阳能电池组件安装成阵列时,接线盒连接线16放在短边框4内,尾部从走线孔19中穿过,这样可以避免接线盒连接线16遮挡背面的电池片,还可以利用活动扎带穿过走线孔19和排水孔20将连接线16固定住。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是一种可双面发电的太阳能电池组件技术,该电池组件的层压工艺和常规单面太阳能电池组件一样,外观也近似常规单面太阳能电池组件,增加了能容纳更多产品参数信息的产品标示卡,减少了可双面发电的太阳能电池组件接线盒安装于电池顶部时造成的封装效率的下降,具有加工工艺简单、外型美观大方、封装效率高等优点,于是依法提呈发明专利申请;本文以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实施方法进行了详细的介绍,以上的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对于熟悉本项技术的人员可以在不脱离本专利核心思想上对具体实施方式
和应用范围进行替换和修饰。
权利要求1.一种可双面发电的太阳能电池组件,包括层压件和组件边框,所述的层压件设在组件边框内,所述的层压件由玻璃、封装材料、电池片、封装材料和背板依次叠层形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池片为双面均能发电的双面电池片,所述的背板为透明背板。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可双面发电的太阳能电池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池片由多块单电池片排布而成,各单电池片由互连条焊接连成电池串,相邻的两电池串再用汇流条焊接,所述的汇流条通过引出线连接接线盒。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可双面发电的太阳能电池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池片上与接线盒对应处的单电池片替换为一产品标示卡。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一种可双面发电的太阳能电池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接线盒为灌胶接线盒。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可双面发电的太阳能电池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产品标示卡上设有L型汇流条,通过该L型汇流条将产品标示卡后面与其相邻的单电池片的互连条连接至汇流条。
6.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可双面发电的太阳能电池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边框组件包括上短边框,所述的上短边框上设有走线孔。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可双面发电的太阳能电池组件,包括层压件和组件边框,所述的层压件设在组件边框内,所述的层压件由玻璃、封装材料、电池片、封装材料和背板依次叠层形成,所述的电池片为双面均能发电的双面电池片,所述的背板为透明背板。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加工工艺简单、外型美观大方、封装效率高等优点。
文档编号H01L31/048GK202601655SQ20122012353
公开日2012年12月12日 申请日期2012年3月28日 优先权日2012年3月28日
发明者周后恩, 郑立好, 云平 申请人:中电电气(上海)太阳能科技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