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电端子及使用此端子的电源连接器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112921阅读:22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导电端子及使用此端子的电源连接器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导电端子及使用此端子的电源连接器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源连接器结构,尤指提供一种具有弹性端子的电源连接器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发展,各种电子电器设备不断涌现,他们给人们的生活带来极大的方便并且使我们的生活越来越丰富多彩。为了方便移动或收纳,大部分的电子电器设备都会设有与电源相互连接的连接器,以透过线材连接电源。一般来说,电源连接器设有位于中央的电源端子与位于电源端子周围的接地端 子,藉与对接连接器电性连接。电源连接器的绝缘本体外通常包覆有金属壳体,以做为接地或屏蔽电磁干扰(ElectromagneticDisturbance,EMI)之用。然而,位于电源端子周围的接地端子通常为一弹性端子,所以在对接的连接器插入时有可能因端子过压而损坏。图I为美国专利申请号12/156,057所揭露的端子示意图。请参考图1,该申请案揭露了一种弹性端子6,其弹性部67下方设有一弹性臂体65。当弹性部67受力朝向固定部60下压时,弹性臂体65随之形变,以提供更佳的回弹力量。然而,弹性臂体65的一端连接至固定部60,另一端为悬臂端,也就是仅有一端固定,所以并无法有效限制弹性部67的形变位移量。因此,弹性端子6仍可能因过压而损坏。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导电端子及使用此端子的电源连接器结构,此端子具有挡止部,能够限制端子形变的位移量,所以还能避免端子损毁、端子过压的情况产生。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导电端子,其包含一主体部以及至少一挡止部;主体部的一端具有一弯折部,另一端延伸有一第一焊接部;弯折部另延伸一弹性部,弹性部与主体部间形成有一夹角;挡止部设置并凸出于主体部表面,以抵触弹性部并限制夹角压缩角度;挡止部设置位置相对于弹性部端部位置设置,主体部的宽度大于或等于弹性部的宽度。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主体部另形成一第一破孔,挡止部另形成一第二破孔,第二破孔形成于挡止部两端之间,第一破孔方向与第二破孔方向彼此垂直。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弹性部与弯折部间更具有一接触部,接触部凸出于弹性部表面,弯折部、接触部及弹性部宽度相似。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挡止部形状另包括圆弧、一对平板、单一平板或其组
口 o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弹性部与主体部间形成的夹角为0 30度。本实用新型提供另一种电源连接器结构,其包含一绝缘本体、一中心端子以及一前述导电端子;绝缘本体形成有一容置孔、一第一插槽及一第二插槽;容置孔贯穿绝缘本体两端,第一插槽及第二插槽分别形成于容置孔两侧;中心端子设置于容置孔并邻接于第一插槽一侧;中心端子具有一定位凹槽、至少一凸缘及一圆杆部;圆杆部及定位凹槽、至少一凸缘分别设置于中心端子两端;导电端子设置于第一插槽,弹性部部分暴露于容置孔内。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电源连接器结构更包含一定位件,插设于第二插槽并设置于定位凹槽,以定位中心端子。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中心端子另包含一第二焊接部,连接至少一凸缘一侧并凸出于绝缘本体之外。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圆杆部设于容置孔一端内,且圆杆部与至少一凸缘具有同一轴线,至少一凸缘直径大于圆杆部直径。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定位件具有一对干涉部及两凸脚,两凸脚形成于该对干涉部之间。
基于上述,本实用新型的导电端子藉由挡止部的止挡,能够限制端子形变的位移量,而可避免弹性部过压而造成端子损坏的情形发生。

图I为美国专利申请号12/156,057所揭露的端子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电源连接器结构的爆炸示意图。图3A为图2的电源连接器结构组合后的剖面示意图。图3B为图3A的电源连接器结构在导电端子受力下压时的示意图。图4为另一实施例的电源连接器结构的剖面示意图。图5为又一实施例的电源连接器结构的剖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电源连接器结构的爆炸示意图,图3A为图2的电源连接器结构组合后的剖面示意图。如图2与图3A所示,电源连接器结构50包含一绝缘本体52、一中心端子54以及一导电端子100。在本实施例中,中心端子54例如为正极的一电源端子,导电端子100例如为负极的一接地端子。此外,电源连接器结构50更可包含一定位件56。绝缘本体52形成有一容置孔52a、一第一插槽52b及一第二插槽52c。容置孔52a较佳贯穿绝缘本体52前后两端,供与中心端子54插接。第一插槽52b及第二插槽52c分别形成于容置孔52a —端的两侧,以分别供与导电端子100与定位件56插接。在本实施例中,第二插槽52c可从绝缘本体52侧边朝容置孔52a形成,以连通容置孔52a。中心端子54设置于容置孔52a。中心端子54具有一定位凹槽54a、至少一凸缘54b及一圆杆部54c。圆杆部54c及定位凹槽54a、至少一凸缘54b分别设置于中心端子54两端。换言之,圆杆部54c位于中心端子54的一端,定位凹槽54a与至少一凸缘54b位于中心端子54的另一端。导电端子100设置于第一插槽52b。另外,中心端子54可另包含一第二焊接部54d,连接至少一凸缘54b —侧并凸出于绝缘本体52之外。圆杆部54c可设于容置孔52a —端内,且圆杆部54c与至少一凸缘54b具有同一轴线C。至少一凸缘54b直径大于圆杆部54c直径。导电端子100包含一主体部110以及至少一挡止部120。主体部110 —端具有一弯折部112,另一端延伸有一第一焊接部114。弯折部112另延伸一弹性部116。弹性部116与主体部Iio间形成有一夹角A。在本实施例中,所形成的夹角A较佳包含0 30度角。当导电端子100设置于第一插槽52b时,弹性部116部分暴露于容置孔52a内。挡止部120设置并凸出于主体部110表面F,以抵触弹性部116并限制夹角A压缩角度。挡止部120设置位置相对于弹性部116端部位置设置,主体部110宽度大于或等于弹性部116的宽度。在本实施例中,弹性部116与弯折部112间更可具有一接触部116a,接触部116a凸出于弹性部116表面F。弯折部112、接触部116a及弹性部116宽度相似。进一步来说,主体部110可另形成一第一破孔110a,挡止部120可另形成一第二破孔120a,第二破孔120a形成于挡止部120两端之间,第一破孔IlOa方向与第二破孔120a方向彼此垂直。定位件56插设于第二插槽52c并设置于定位凹槽54a,以定位中心端子54。在本 实施例中,定位件56可具有一对干涉部56a及两凸脚56b。该对干涉部设于定位件56两侦牝而两凸脚56b形成于该对干涉部56a之间。当定位件56插设于第二插槽52c时,两凸脚56b将中心端子54卡置于两者之间,且该对干涉部56a固定于第二插槽52c的两侧壁。图3B为图3A的电源连接器结构在导电端子受力下压时的示意图。请参考图3A与图3B,当对接连接器70插入电源连接器结构50时,接触部116a带动弹性部116受力下压。在弹性部116下压的过程中,挡止部120与弹性部116接触而挡止弹性部116的下压,而可避免弹性部116因过度下压而造成导电端子100损坏的情形。图4为另一实施例的电源连接器结构的剖面示意图,图5为又一实施例的电源连接器结构的剖面示意图。请参考图3A、图4与图5,相较于图3A的电源连接器结构50的导电端子100的挡止部120形状为圆弧状,图4的电源连接器结构50’的导电端子200的挡止部220形状为单一平板,图5的电源连接器结构50”的导电端子300的挡止部320形状为一对平板。但在另一未绘示的实施例中,挡止部的形状可为圆弧、一对平板、单一平板的任意组合,不以此为限。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上述实施例的电源连接器结构的导电端子藉由挡止部的止挡,能够限制端子形变的位移量,而可避免弹性部过压而造成导电端子损坏的情形发生。因此,可提升电源连接器结构的插拔可靠度。虽然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如前被介绍和描述,可以预想的是本领域具有通常知识者,能够是在不脱离附加的权利要求的精神和范围内设计本实用新型不同的修改实施例。主要元件符号说明50、50 ’、50 ” 电源连接器结构100、200、300 :导电端子52 :绝缘本体70 :对接连接器52a:容置孔110 :主体部52b :第一插槽IlOa :第一破孔52c :第二插槽112:弯折部54:中心端子114:第一焊接部54a:定位凹槽116 :弹性部。54b:凸缘116a接触部[0044]54c:圆杆部120、220、320 :挡止部54d :第二焊接部120a :第二破孔56 :定位件A :夹角56a :干涉部C :轴线56b:凸脚F :表面
权利要求1.一种导电端子,其特征在于,该导电端子包含 一主体部,该主题部的一端具有一弯折部,另一端延伸有一第一焊接部,该弯折部另延伸一弹性部,该弹性部与该主体部间形成有一夹角;以及 至少一挡止部,该挡止部设置并凸出于该主体部的表面,以抵触该弹性部并限制该夹角压缩角度, 其中该挡止部设置位置相对于该弹性部端部位置设置,该主体部的宽度大于或等于该弹性部的宽度。
2.如权利要求第I项所述的导电端子,其特征在于,该主体部另形成一第一破孔,该挡止部另形成一第二破孔,该第二破孔形成于该挡止部两端之间,该第一破孔方向与该第二破孔方向彼此垂直。
3.如权利要求第I项所述的导电端子,其特征在于,该弹性部与该弯折部间更具有一接触部,该接触部凸出于该弹性部的表面,该弯折部、该接触部及该弹性部的宽度相似。
4.如权利要求第I项所述的导电端子,其特征在于,该挡止部形状包括圆弧、一对平板、单一平板或其组合。
5.如权利要求第I项所述的导电端子,其特征在于,该夹角为O 30度。
6.一种电源连接器结构,其特征在于,该电源连接器结构包含 一绝缘本体,该绝缘本体形成有一容置孔、一第一插槽及一第二插槽,该容置孔贯穿该绝缘本体两端,该第一插槽及该第二插槽分别形成于该容置孔两侧; 一中心端子,该中心端子设置于该容置孔,其中该中心端子具有一定位凹槽、至少一凸缘及一圆杆部,该圆杆部及该定位凹槽、该至少一凸缘分别设置于该中心端子两端;以及 一如权利要求第I 5项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导电端子,该导电端子设置于该第一插槽,该弹性部部分暴露于该容置孔内。
7.如权利要求第6项所述的电源连接器结构,其特征在于,该电源连接器结构还包含一定位件,该定位件插设于该第二插槽并设置于定位凹槽,以定位该中心端子。
8.如权利要求第6项所述的电源连接器结构,其特征在于,该中心端子另包含一第二焊接部,该第二焊接部连接该至少一凸缘一侧并凸出于该绝缘本体之外。
9.如权利要求第6项所述的电源连接器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圆杆部设于该容置孔的一端内,且该圆杆部与该至少一凸缘具有同一轴线,该至少一凸缘的直径大于该圆杆部的直径。
10.如权利要求第6项所述的电源连接器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定位件具有一对干涉部及两凸脚,该两凸脚形成于该对干涉部之间。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导电端子,其包含主体部及至少一挡止部。主体部一端具有弯折部另一端延伸有第一焊接部;弯折部另延伸弹性部,弹性部与主体部间形成夹角;挡止部设置并凸出于主体部表面,以抵触弹性部并限制夹角压缩角度;挡止部设置位置相对于弹性部端部位置设置,主体部宽度大于或等于弹性部宽度。还提供一种电源连接器结构,其包含绝缘本体,绝缘本体形成有容置孔、第一插槽及第二插槽,容置孔贯穿绝缘本体两端,第一插槽及第二插槽分别形成于容置孔两侧;设置于容置孔的中心端子具有定位凹槽、至少一凸缘及圆杆部,圆杆部及定位凹槽、至少一凸缘分别设置于中心端子两端;设置于第一插槽的上述导电端子,弹性部部分暴露于容置孔内。
文档编号H01R13/02GK202513321SQ201220130679
公开日2012年10月31日 申请日期2012年3月30日 优先权日2012年3月30日
发明者薛志煜 申请人:立信杰(东莞)精密模具制造有限公司, 艾恩特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