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nO基透明电极发光二极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114476阅读:21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ZnO基透明电极发光二极管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发光二极管,尤其涉及ZnO基透明电极发光二极管。
背景技术
由于发光二极管(LED)具有节能环保的双重优势,被认为是二十一世纪最有发展前景的新一代节能照明光源,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目前常用的发光二极管的材料为GaNJM是GaN基LED的制备方法还需要不断改进,主要是降低成本和提高发光效率。目前常用的LED P型GaN接触电极材料为Ni/Au,但Ni/Au是不透明的,影响了 GaN基LED的发光效率,如果使用透明电极,会明显提高发光效率。目前,LED透明电极材料主要采用氧化铟锡(ITO),但由于In为稀有金属,价格昂贵而且有毒性,因此寻找一种物美价廉的透明电极材料取代ITO —直备受关注。氧化锌(ZnO)是一种I1-VI族的化合物半导体,对于可见光具有很高的透过率,通过III族元素掺杂,ZnO可以实现较低的电阻率;同时,ZnO与GaN晶格较匹配,自然界储量丰富,具有成本低、无毒、在氢等离子体环境下相对稳定等优良特性,是极佳的GaN基LED的电极材料。欧姆接触问题始终是ZnO用作LED透明电极的一大障碍,特别是对于工作电压较低的LED。P型GaN与ZnO之间很难形成良好的欧姆接触,实验结果表明ZnO直接用作p型GaN透明电极,开启电压较高。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有1)目前的掺杂工艺很难实现P型GaN的重掺杂,对于一个PN结,如果要实现良好的欧姆接触,这两种类型的半导体材料都需要重掺杂使其具有较高的载流子浓度,才能形成较薄的势垒层,发生隧道效应;即使ZnO能够实现重掺杂,但是由于P型GaN高的功函数(7. 5eV)和低的空穴浓度,在界面间难以形成较薄的势垒层,表现出高接触电阻;2)由于界面间原子的相互扩散,降低了 P型GaN的电学性能,增加了实现欧姆接触的难度。王书方(王书方,表面化学处理和退火对p-GaN /ZnOiGa接触特性的影响[J]·发光学报.2010. 31(6) :848-853)等人研究了表面处理和退火对p_GaN/ZnO:Ga接触特性的影响,不论是对GaN表面化学处理还是在N2气氛中退火,GaN层与ZnO层之间均表现出较高的接触电阻;中国专利CN1691358A报道了采用Ni/Au/ZnO作为接触电极,来降低ZnO层与P型GaN层之间的接触电阻;中国专利CN102255028A报道了采用钛/氧化锌复合膜作为透明电极;通过添加金属层会使P型GaN层与ZnO层之间的接触电阻降低,但是金属层透光率较差,在降低接触电阻的同时却损失了电极的透光率。降低P型GaN层与ZnO层之间的接触电阻同时保证电极良好的透光率,对于ZnO用作LED透明电极具有重要的意义。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ZnO基透明电极发光二极管,包括——蓝宝石衬底;—缓冲层设置于所述的蓝宝石衬 底上;[0009]——η型GaN层设置于所述的缓冲层上;——η型AlGaN层设置于所述的η型GaN层上;—量子阱设置于所述的η型AlGaN层上;—P型AlGaN层设置于所述的量子阱 上;——P型GaN层设置于所述的P型AlGaN层上;——η型GaN薄层设置于所述的P型GaN层上;—ZnO基电流扩展层设置于所述的η型GaN薄层上;—电极金属设置于所述的η型GaN层的台阶上和所述的ZnO基电流扩展层上;—钝化层覆盖于所述的η型GaN层台阶上除电极金属之外的区域和所述的ZnO基电流扩展层上。其中,所述的η型GaN薄层的厚度为I 20nm,电阻率为10_4 10_3Ω ·αιι ;所述的ZnO基电流扩展层为B、Al、Ga或In掺杂的ZnO薄膜,厚度为10(T400nm,电阻率为1(Γ4 1(Γ3Ω ·αιι。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发光二极管包含η型GaN薄层,能有效降低P型GaN层与ZnO层之间的接触电阻,使得电流扩散均匀,明显提高了发光二极管的发光效率和使用寿命;将施主掺杂的ZnO薄膜作为ZnO基电流扩展层,透光率高,化学稳定性好,材料成本低,且有利于环保。

图1和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ZnO基透明电极发光二极管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实施例2制得的400nm厚Al掺杂ZnO薄膜在可见光范围内的透过率图谱;图4为实施2制得的ZnO基透明电极发光二极管的电致发光图谱;图5为实施例3制得的400nm厚Al掺杂ZnO薄膜在可见光范围内的透过率图谱;图6为实施例3制得的ZnO基透明电极发光二极管在20mA工作电流下的芯片发光图。图中所示I——蓝宝石衬底,2——缓冲层,3——η型GaN层,4——η型AlGaN层,5——量子阱,6——ρ型AlGaN层,7——ρ型GaN层,8——η型GaN薄层,9——ZnO基电流扩展层,10——ρ电极区域,11——台阶,12——电极金属,13——钝化层。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实施例1 :参见图1和图2,本实用新型的ZnO基透明电极发光二极管包括——蓝宝石衬底I ;—缓冲层2设置于所述的蓝宝石衬底I上;——η型GaN层3设置于所述的缓冲层2上;[0038]——η型AlGaN层4设置于所述的η型GaN层3上;-量子讲5设置于所述的η型AlGaN层4上;-ρ型AlGaN层6设置于所述的量子讲5上;——ρ型GaN层7设置于所述的P型AlGaN层6上;——η型GaN薄层8设置于所述的P型GaN层7上,所述的η型GaN薄层的厚度为I 20nm,电阻率为l(T4H.cm ;—ZnO基电流扩展层9设置于所述的η型GaN薄层8上,所述的ZnO基电流扩展层为B、Al、Ga或In掺杂的ZnO薄膜,厚度为10(T400nm,电阻率为10_4 10_3 Ω .cm ; —电极金属12设置于所述的η型GaN层3的台阶和所述的ZnO基电流扩展层9上;—钝化层13覆盖于所述的η型GaN层3台阶上除电极金属12之外的区域和所述的ZnO基电流扩展层9上。本实用新型的ZnO基透明电极发光二极管结构中包含η型GaN薄层8,能有效降低的P型GaN层7与ZnO层9之间的接触电阻,使得电流扩散均匀,明显提高了发光二极管的发光效率和使用寿命。实施例2本实用新型的ZnO基透明电极发光二极管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I)采用金属有机化学气相沉积法(MOCVD)在蓝宝石衬底I上依次逐层生长缓冲层2、η型GaN层3、η型AlGaN层4、量子阱5、ρ型AlGaN层6、ρ型GaN层7、η型GaN薄层8,其中η型GaN薄层8的厚度为20nm,电阻率为10_4 Ω -cm,制得外延片;2)依次采用丙酮、酒精、去离子水对外延片进行清洗;3)采用脉冲激光法在外延片上沉积Al掺杂ZnO电流扩展层9,沉积条件为基体温度250°C,激光能量300mJ,背底真空度2. OX 10_3Pa,沉积时通少量氧气,沉积压强为O.1Pa,沉积时间为30分钟,得到的Al掺杂ZnO电流扩展层9的厚度为400nm,霍尔测试其电阻率为1(Γ4Ω ·αιι ;4)在管式炉中500°C真空退火40分钟;5)光刻采用质量浓度为37%的浓盐酸腐蚀ZnO基电流扩展层9,腐蚀时间为2分钟,形成ZnO薄膜覆盖的ρ电极区域10 ;6)在η型GaN层3上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刻蚀法刻蚀台阶11 ;7)在ZnO基电流扩展层9和η型GaN层3上采用电子束蒸发法沉积电极金属12,然后采用等离子增强化学气相沉积法沉积钝化层13,所述的钝化层13覆盖在电极金属12之上;8)刻蚀露出电极金属12,制得ZnO基透明电极发光二极管。本实施例制得的ZnO基透明电极发光二极管的结构图见图1和图2,在蓝宝石衬底I上依次沉积了缓冲层2、η型GaN层3、η型AlGaN层4,量子阱5、ρ型AlGaN层6,ρ型GaN层7、η型GaN薄层8、ZnO基电流扩展层9、电极金属12和钝化层13。本实施例制得的400nm厚Al掺杂ZnO薄膜在可见光范围内的透过率图谱见图3,由图3可以看出,ZnO薄膜在可见光范围内平均透过率大于90%,显示出优良的透光性能。本实施例制得的ZnO基发光二极管的电致发光图谱见图4,从图4可以看出,峰值波长520nm,对应芯片的发光波长,没有其它电致发光现象,表明P型GaN层与ZnO层之间形成良好的欧姆接触。实施例3本实用新型的ZnO基透明电极发光二极管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I)采用金属有机化学气相沉积法(MOCVD)在蓝宝石衬底I上依次逐层生长缓冲层2、η型GaN层3、η型AlGaN层4、量子阱5、ρ型AlGaN层6、ρ型GaN层7、η型GaN薄层8,其中η型GaN薄层8的厚度为20nm,其电阻率为10_4 Ω ·_,得到外延片;2)依次采用丙酮、酒精、去离子水对外延片进行清洗;3)采用磁控溅射法在外延片上沉积Al掺杂ZnO电流扩展层9,沉积条件为基体温度350°C,背底真空度为9. O X 10_4Pa,沉积压强为O. 7Pa,氩氧比为50: 3,沉积时间为7分 钟,得到的Al掺杂ZnO电流扩展层9的厚度为400nm,霍尔测试其电阻率为10_4Ω ·_ ;4)在快速退火炉中900°C氮气氛退火I分钟;5)光刻采用质量浓度为5%的氨水腐蚀ZnO基电流扩展层9,腐蚀时间为20分钟,形成ZnO薄膜覆盖的ρ电极区域10 ;6)在η型GaN层3上采用反应离子刻蚀台阶11 ;7)在ZnO基电流扩展层9和η型GaN层3上采用电子束蒸发法沉积电极金属12,然后采用等离子增强化学气相沉积法沉积钝化层13,所述的钝化层13覆盖在电极金属12之上;8)刻蚀露出电极金属12,制得ZnO基透明电极发光二极管。本实施例制得的ZnO基透明电极发光二极管的结构图见图1和图2,在蓝宝石衬底I上依次沉积了缓冲层2、η型GaN层3、η型AlGaN层4、量子阱5、ρ型AlGaN层6、ρ型GaN层7、η型GaN薄层8、ZnO基电流扩展层9、电极金属12和钝化层13。本实施例制得的400nm厚Al掺杂ZnO薄膜在可见光范围内的透过率图谱见图5,由图5可以看出,薄膜在可见光范围内平均透过率大于90%,显示出优良的透光性能。本实施例制得的ZnO基透明电极发光二极管在20mA工作电流下的芯片发光图见图6,从图6可以看出,电流扩散均匀,提高了发光二极管芯片的可靠性。实施例4本实用新型的ZnO基透明电极发光二极管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I)采用金属有机化学气相沉积法(MOCVD)在蓝宝石衬底I上依次逐层生长缓冲层2、η型GaN层3、η型AlGaN层4、量子阱5、ρ型AlGaN层6、ρ型GaN层7、η型GaN薄层8,其中η型GaN薄层8的厚度为lnm,其电阻率为10_3 Ω ·_,制得外延片;2)依次采用丙酮、酒精、去离子水对外延片进行清洗;3)采用电子束蒸发法在外延片上沉积Ga掺杂ZnO电流扩展层9,厚度为lOOnm,电阻率为 1(Γ3Ω ·αιι ;4)在管式炉中600°C真空退火30分钟;5)光刻采用质量浓度为20%的浓硫酸腐蚀ZnO基电流扩展层9,腐蚀时间为2分钟,形成ZnO薄膜覆盖的ρ电极区域10 ;6)在η型GaN层3上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刻蚀法刻蚀台阶11 ;7)在ZnO基电流扩展层9和η型GaN层3上采用热蒸发法沉积电极金属12,然后采用等离子增强化学气相沉积法沉积钝化层13,所述的钝化层13覆盖在电极金属12之上;8)刻蚀露出电极金属12,制得ZnO基透明电极发光二极管。本实施例制得的ZnO基透明电极发光二极管的结构图见图1和图2,在蓝宝石衬底I上依次沉积了缓冲层2、η型GaN层3、η型AlGaN层4、量子阱5、ρ型AlGaN层6、ρ型GaN层7、η型GaN薄层8、电极金属12和钝化层13。ZnO基电流扩展层9。实施例5本实用新型的ZnO基透明电极发光二极管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I)采用金属有机化学气相沉积法(MOCVD)在蓝宝石衬底I上依次逐层生长缓冲层·2、η型GaN层3、η型AlGaN层4、量子阱5、ρ型AlGaN层6、ρ型GaN层7、η型GaN薄层8,其中η型GaN薄层8的厚度为10nm,其电阻率为10_3 Ω ·_,制得外延片;2)依次采用丙酮、酒精、去离子水对外延片进行清洗;3)采用电子束蒸发法在外延片上沉积B掺杂ZnO电流扩展层9,厚度为300nm,电阻率为 1(Γ3Ω ·αιι ;4)在管式炉中700°C真空退火20分钟;5)光刻采用质量浓度为10%的浓硝酸腐蚀ZnO基电流扩展层9,腐蚀时间为2分钟,形成ZnO薄膜覆盖的ρ电极区域10 ;6)在η型GaN层3上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刻蚀法刻蚀台阶11 ;7)在ZnO基电流扩展层9和η型GaN层3上采用电子束蒸发法沉积电极金属12,然后采用等离子增强化学气相沉积法沉积钝化层13,所述的钝化层13覆盖在电极金属12之上;8)刻蚀露出电极金属12,制得ZnO基透明电极发光二极管。本实施例制得的ZnO基透明电极发光二极管的结构图见图1,在蓝宝石衬底I上依次沉积了缓冲层2、η型GaN层3、η型AlGaN层4、量子阱5、ρ型AlGaN层6、ρ型GaN层7、η型GaN薄层8、ZnO基电流扩展层9。实施例6本实用新型的ZnO基透明电极发光二极管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I)采用金属有机化学气相沉积法(MOCVD)在蓝宝石衬底I上依次逐层生长缓冲层2、η型GaN层3、η型AlGaN层4、量子阱5、ρ型AlGaN层6、ρ型GaN层7、η型GaN薄层8,其中η型GaN薄层8的厚度为10nm,其电阻率为10_3 Ω ·_,制得外延片;2)依次采用丙酮、酒精、去离子水对外延片进行清洗;3)采用脉冲激光法在外延片上沉积In掺杂ZnO电流扩展层9,厚度为200nm,电阻率为 1(Γ4Ω .Cm ;4)在管式炉中500°C氩气气氛下退火40分钟;5)光刻采用质量浓度为5%的氢氧化钾腐蚀ZnO基电流扩展层9,腐蚀时间为10分钟,形成ZnO薄膜覆盖的ρ电极区域10 ;6)在η型GaN层3上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刻蚀法刻蚀台阶11 ;7)在ZnO基电流扩展层9和η型GaN层3上采用电子束蒸发法沉积电极金属12,然后采用等离子增强化学气相沉积法沉积钝化层13,所述的钝化层13覆盖在电极金属12之上;8)刻蚀露出电极金属12,制得ZnO基透明电极发光二极管。本实施例制得的ZnO基透明电极发光二极管的结构图见图1和图2,在蓝宝石衬底I上依次沉积了缓冲层2、η型GaN层3、η型AlGaN层4、量子阱5、ρ型AlGaN层6、ρ型GaN层7、η型GaN薄层8、ZnO基电流扩展层9、电极金属12和钝化层13。上述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此外应理解,在阅读了本实用新型讲授的内容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作各种改动或修改,这些等价形式同样落于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范围。
权利要求1.一种ZnO基透明电极发光二极管,其特征在于包括 ——蓝宝石衬底(I); ——缓冲层(2)设置于所述的蓝宝石衬底(I)上; ——η型GaN层⑶设置于所述的缓冲层(2)上; —η型AlGaN层(4)设置于所述的η型GaN层(3)上; ——量子阱(5)设置于所述的η型AlGaN层(4)上; ——P型AlGaN层(6)设置于所述的量子阱(5)上; ——P型GaN层(7)设置于所述的P型AlGaN层(6)上; ——η型GaN薄层⑶设置于所述的P型GaN层(7)上; ——ZnO基电流扩展层(9)设置于所述的η型GaN薄层⑶上; ——电极金属(12)设置于所述的η型GaN层(3)的台阶上和所述的ZnO基电流扩展层(9)上; ——钝化层(13)覆盖于所述的η型GaN层(3)台阶上除电极金属(12)之外的区域和所述的ZnO基电流扩展层(9)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ZnO基透明电极发光二极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η型GaN薄层(8)的厚度为I 20nm,电阻率为10_4 10_3 Ω .c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ZnO基透明电极发光二极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ZnO基电流扩展层(9)为B、Al、Ga或In掺杂的ZnO薄膜,厚度为10(T400nm,电阻率为10_4 10_3 Ω ·αιι。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ZnO基透明电极发光二极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ZnO基电流扩展层(9)的厚度为10(T400nm,电阻率为10_4 10_3 Ω ·αιι。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ZnO基透明电极发光二极管,包括在蓝宝石衬底上依次沉积有缓冲层、n型GaN层、n型AlGaN层、量子阱、p型AlGaN层,p型GaN层、n型GaN薄层、ZnO基电流扩展层、电极金属和钝化层。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发光二极管能有效降低p型GaN层与ZnO层之间的接触电阻,使得电流扩散均匀,明显提高了发光二极管的发光效率和使用寿命,制备方法简单,适合ZnO基透明电极发光二极管的大规模生产。
文档编号H01L33/14GK202839728SQ20122015923
公开日2013年3月27日 申请日期2012年4月14日 优先权日2012年4月14日
发明者叶志镇, 陈丹, 黄靖云, 张昊翔, 江忠永 申请人:杭州士兰明芯科技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