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流接触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117892阅读:36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交流接触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ー种电カ保护设备,特别是指ー种交流接触器。
背景技术
现有的交流接触器只设置常开或常闭触头,由于接线板是不同的,对于只设置常开触头的交流接触器,当需要用常闭触头时,便不可使用,对而于只设置常闭触头的交流接触器,当需要用常开触头时,也不可使用,这样子就需要做成带常开或常闭的交流接触器,造成库存量大以及减少开关空间的问题,而且用户修改需加辅助触头,从而造成生产成本提闻。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背景技术中的不足与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ー种交流接触器,解决现有交流接触器只设置常开或常闭触头,不能根据需要选择常开或常闭触头,给使用带来不便,以及造成库存量大的问题。而且还解决了用户修改需加辅助触头,带来生产成本提高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ー种交流接触器,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设有动触头、静触头、触头支架、线圈、静铁芯以及动铁芯,所述动触头通过弾性件设于触头支架上,所述静铁芯设于线圈内并与动铁芯相配合,所述壳体的两侧设有与静触头电连接的相线接线端子,所述壳体内设有接触桥、常开静触桥以及常闭静触桥,所述接触桥包括常开动触桥、常闭动触桥,所述常开动触桥、常闭动触桥设于触头支架上,所述常开动触桥、常闭动触桥分别与所述常开静触桥、常闭静触桥相配合。所述常开动触桥、常闭动触桥、常开静触桥以及常闭静触桥位于壳体的同一侧,常开静触桥、常闭静触桥的接线端子与相线接线端子并排分布,所述常开动触桥、常闭动触桥分别与常开静触桥、常闭静触桥相呈上下对应分布。所述相线接线端子的上端设有挡板,所述的挡板中间设有通孔,所述触头支架的穿过通孔,所述壳体的上端设有与所述触头支架的上端构成密封配合的防尘盖。所述壳体内设有线圈骨架,所述线圈设于线圈骨架上,所述线圈骨架上设有三个供线圈接线的接线端子,分别为第一接线端子、第二接线端子以及第三接线端子,所述第一接线端子、第二接线端子位于线圈骨架的一端且呈并排分布且与相线接线端子相平行,所述第三接线端子设于线圈骨架的另一端并位于常开动触桥、常闭动触桥、常开静触桥以及常闭静触桥的另ー侧。所述壳体包括上壳体和下壳体,所述上壳体和下壳体的中部通过螺钉相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由于该交流接触器同时设有常开触头和常闭触头,用户根据需要自行选择接线,从而给使用带来方便,有效的减少库存量,而且还降低了生产成本。

[0011]图I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线圈与线圈骨架配合的结构示意图。图中,壳体1,触头支架2,线圈3,相线接线端子4,常开静触桥5,常闭静触桥6,常开动触桥7,常闭动触桥8,挡板9,防尘盖10,上壳体11,下壳体12,线圈骨架13,第一接线端子14,第二接线端子15,第三接线端子16,螺钉17。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针对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作进ー步说明由图所示,该交流接触器,包括壳体I,所述壳体I内设有动触头、静触头、触头支 架2、线圈3、静铁芯以及动铁芯,所述动触头通过弾性件设于触头支架2上,所述静铁芯设于线圈3内并与动铁芯相配合,所述壳体I的两侧设有与静触头电连接的相线接线端子4,所述壳体I内设有接触桥、常开静触桥5以及常闭静触桥6,所述接触桥包括常开动触桥7、常闭动触桥8,所述常开动触桥7、常闭动触桥8设于触头支架2上,所述常开动触桥7、常闭动触桥8分别与所述常开静触桥5、常闭静触桥6相配合。根据上述方案,由于该交流接触器同时设有常开触头和常闭触头,用户根据需要自行选择接线,从而给使用带来方便,有效的減少库存量,而且还降低了生产成本。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常开动触桥7、常闭动触桥8、常开静触桥5以及常闭静触桥6位于壳体I的同一侧,常开静触桥5、常闭静触桥6的接线端子与相线接线端子4并排分布,所述常开动触桥7、常闭动触桥8分别与常开静触桥5、常闭静触桥6呈上下对应分布。采用上述的结构分布形式,结构紧凑。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相线接线端子4的上端设有挡板9,所述的挡板9中间设有通孔,所述触头支架2的穿过通孔,所述壳体I的上端设有与所述触头支架2的上端构成密封配合的防尘盖10。通过在壳体I的上端设置防尘盖10,防止灰尘进入壳体I内部。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壳体I内设有线圈骨架13,所述线圈3设于线圈骨架13上,所述线圈骨架13上设有三个供线圈接线的接线端子,分别为第一接线端子14、第二接线端子15以及第三接线端子16,所述第一接线端子14、第二接线端子15位于线圈骨架13的一端且呈并排分布且与相线接线端子4相平行,所述第三接线端子16设于线圈骨架13的另一端并位于常开动触桥7、常闭动触桥8、常开静触桥5以及常闭静触桥6的另ー侧。通过把第三接线端子16移动线圈骨架13的另ー侧,防止与常开动触桥7、常闭动触桥8、常开静触桥5以及常闭静触桥6的安装空间相冲突。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壳体I包括上壳体11和下壳体12,所述上壳体11和下壳体12的中部通过螺钉17相连接。通过把安装部移至上壳体11与下壳体12的中部,从而提供空间给予常开、常闭触头的安装空间。实施例不应视为对实用新型的限制,但任何基于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所作的改进,都应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1.一种交流接触器,包括壳体(I ),所述壳体(I)内设有动触头、静触头、触头支架(2)、线圈(3)、静铁芯以及动铁芯,所述动触头通过弹性件设于触头支架(2)上,所述静铁芯设于线圈(3)内并与动铁芯相配合,所述壳体(I)的两侧设有与静触头电连接的相线接线端子(4),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I)内设有接触桥、常开静触桥(5)以及常闭静触桥(6),所述接触桥包括常开动触桥(7 )、常闭动触桥(8 ),所述常开动触桥(7 )、常闭动触桥(8 )设于触头支架(2)上,所述常开动触桥(7)、常闭动触桥(8)分别与所述常开静触桥(5)、常闭静触桥(6)相配合。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交流接触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常开动触桥(7)、常闭动触桥(8)、常开静触桥(5)以及常闭静触桥(6)位于壳体(I)的同一侧,常开静触桥(5)、常闭静触桥(6)的接线端子与相线接线端子(4)并排分布,所述常开动触桥(7)、常闭动触桥(8)分别与常开静触桥(5)、常闭静触桥(6)呈上下对应分布。
3.根据权利要求I或2所述的交流接触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相线接线端子(4)的上端设有挡板(9),所述的挡板(9)中间设有通孔,所述触头支架(2)的穿过通孔,所述壳体(I)的上端设有与所述触头支架(2)的上端构成密封配合的防尘盖(10)。
4.根据权利要求I或2所述的交流接触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I)内设有线圈骨架(13),所述线圈(3)设于线圈骨架(13)上,所述线圈骨架(13)上设有三个供线圈接线的接线端子,分别为第一接线端子(14)、第二接线端子(15)以及第三接线端子(16),所述第一接线端子(14)、第二接线端子(15)位于线圈骨架(13)的一端且呈并排分布且与相线接线端子(4)相平行,所述第三接线端子(16)设于线圈骨架(13)的另一端并位于常开动触桥(7)、常闭动触桥(8)、常开静触桥(5)以及常闭静触桥(6)的另一侧。
5.根据权利要求I或2所述的交流接触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I)包括上壳体(II)和下壳体(12 ),所述上壳体(11)和下壳体(12 )的中部通过螺钉(17 )相连接。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交流接触器。主要解决现有交流接触器只设置常开或常闭触头,不能根据需要选择常开或常闭触头,给使用带来不便,以及造成库存量大的问题。所述壳体内设有接触桥、常开静触桥以及常闭静触桥,所述接触桥包括常开动触桥、常闭动触桥,所述常开动触桥、常闭动触桥设于触头支架上,所述常开动触桥、常闭动触桥分别与所述常开静触桥、常闭静触桥相配合。由于该交流接触器同时设有常开触头和常闭触头,用户根据需要自行选择接线,从而给使用带来方便,有效的减少库存量,降低了生产成本,而且还具有防尘的优点。
文档编号H01H50/54GK202564144SQ201220217609
公开日2012年11月28日 申请日期2012年5月14日 优先权日2012年5月14日
发明者郑志斌 申请人:乐清市美欧格电气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