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能电池、其模组及其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7256603阅读:223来源:国知局
太阳能电池、其模组及其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一种太阳能电池、其模组及其制造方法,该电池包含:一电池本体、以及位于该电池本体的背面上的一第一岛状电极与一背电极层。该背电极层具有一与该第一岛状电极局部重叠的开口。该第一岛状电极沿一第一方向的最小长度小于该开口沿该第一方向的最小长度,该第一岛状电极沿一第二方向的最小长度大于该开口沿该第二方向的最小长度。通过第一岛状电极与开口之间的相对尺寸设计,使第一岛状电极可提供足够的焊接面积与焊接接合强度,以供一焊带导线稳固地焊接结合。
【专利说明】太阳能电池、其模组及其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太阳能电池、其模组及其制造方法,特别涉及一种硅晶太阳能电池、其模组及其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0002]参阅图1、图2,已知的硅晶太阳能电池主要包含:一用于将光能转换成电能的电池本体91、以及用于传导电流的一正面电极(图未示)与一背面电极92。其中,该背面电极92包括至少一汇流电极(bus bar electrode)93、及一连接在该汇流电极93周围且覆盖该电池本体91的背面的背电极层94。目前有一种汇流电极93的结构改良,是将该汇流电极93制作成包括多个沿一第一方向95间隔的电极部931,借此取代传统的长条形汇流电极,以减少电极的导电浆料用量并降低电池成本。而该背面电极92在制造上,可利用网版印刷方式先涂布该汇流电极93的导电浆料,接着再涂布该背电极层94的导电浆料,并经过烧结制程而使导电浆料固化成型,进而形成该汇流电极93与该背电极层94。
[0003]当太阳能电池制造完成后,要将多个电池封装成为电池模组,封装时必须通过多条焊带导线(ribbon)96来连接相邻的电池,所述焊带导线96连接其中一电池的正面电极与另一电池背面的汇流电极93,以将电池串接结合。但由于该电池的背电极层94会有局部重叠于该汇流电极93的各个电极部931的表面,尤其是该背电极层94覆盖于各个电极部931沿该第一方向95上的两端,此重叠部位的高度较高,不利于焊带导线96焊接,导致汇流电极93上可与该焊带导线96接触并供焊接的面积缩小。例如,图2所示的背电极层94的突出部位941的厚度较厚,导致该焊带导线96的局部线段961被撑高并与该汇流电极93之间形成间隙930,使焊带导线96与汇流电极93无法顺利接合,两者之间的焊接结合力变小,产生接合强度不足的问题,如此将影响产品可靠度。
[0004]所以在节省导电浆料用量并降低电池生产成本的同时,如何改善接合强度不足的问题,乃为一重要课题。

【发明内容】

[0005]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提升焊带导线与汇流电极间的接合强度并降低生产成本的太阳能电池、其模组及其制造方法。
[0006]本发明太阳能电池,包含:一个具有相反的一个受光面与一个背面的电池本体、一个位于该受光面上的正面电极、一个位于该背面上的第一岛状电极、以及一个覆盖该背面的背电极层。该背电极层具有一个与该第一岛状电极局部重叠的开口 ;该第一岛状电极沿一个第一方向的最小长度大于该第一岛状电极沿一个垂直该第一方向的第二方向的最小长度,该第一岛状电极沿该第一方向的最小长度小于该开口沿该第一方向的最小长度,该第一岛状电极沿该第二方向的最小长度大于该开口沿该第二方向的最小长度。
[0007]本发明所述的太阳能电池,该第一岛状电极沿该第二方向的最小长度与该开口沿该第二方向的最小长度的差值为0.1mm?1.2mm。[0008]本发明所述的太阳能电池,该第一岛状电极包括一个第一电极本体部,该开口具有一个与该第一电极本体部重叠的开口本体部、以及二个分别连接于该开口本体部的沿该第一方向的相反两侧的开口延伸部,每一个开口延伸部在该第一方向上的最小长度大于O且小于或等于0.4mm。
[0009]本发明所述的太阳能电池,该第一岛状电极还包括二个分别连接于该第一电极本体部的沿该第二方向的相反两侧的第一电极延伸部。
[0010]本发明太阳能电池模组,包含:相对设置的一个第一板材与一个第二板材、多个焊带导线、以及一个位于该第一板材与该第二板材之间的封装材。该太阳能电池模组还包含多个排列于该第一板材与该第二板材之间并且如上述的太阳能电池,该多个焊带导线分别连接两两相邻的太阳能电池中的一个太阳能电池的第一岛状电极与另一个太阳能电池的正面电极;该封装材包覆在所述太阳能电池的周围。
[0011]本发明太阳能电池的制造方法,包含:提供一个具有相反的一个受光面与一个背面的电池本体;在该受光面上形成一个正面电极;在该背面上形成一个第一岛状电极与一个覆盖该背面的背电极层,该背电极层具有一个与该第一岛状电极局部重叠的开口。其中,该第一岛状电极沿一个第一方向的最小长度大于该第一岛状电极沿一个垂直该第一方向的第二方向的最小长度,该第一岛状电极沿该第一方向的最小长度小于该开口沿该第一方向的最小长度,该第一岛状电极沿该第二方向的最小长度大于该开口沿该第二方向的最小长度。
[0012]本发明所述的太阳能电池的制造方法,先形成该第一岛状电极,再形成该背电极层。
[0013]本发明所述的太阳能电池的制造方法,该第一岛状电极沿该第二方向的最小长度与该开口沿该第二方向的最小长度的差值为0.1mm?1.2mm。
[0014]本发明所述的太阳能电池的制造方法,该第一岛状电极包括一个第一电极本体部,该开口具有一个与该第一电极本体部重叠的开口本体部、以及二个分别连接于该开口本体部的沿该第一方向的相反两侧的开口延伸部,每一个开口延伸部在该第一方向上的最小长度大于O且小于或等于0.4mm。
[0015]本发明所述的太阳能电池的制造方法,该第一岛状电极还包括二个分别连接于该第一电极本体部的沿该第二方向的相反两侧的第一电极延伸部。
[0016]本发明的另一种太阳能电池,包含:一个具有相反的一个受光面与一个背面的电池本体、一个位于该受光面上的正面电极、一个位于该背面上的第一岛状电极、一个位于该背面上并与该第一岛状电极沿一个第一方向间隔排列的第二岛状电极、以及一个覆盖该背面的背电极层。该背电极层具有一个与该第一岛状电极及该第二岛状电极分别局部重叠的开口。
[0017]本发明所述的太阳能电池,该第一岛状电极与该第二岛状电极沿一个垂直该第一方向的第二方向的最小长度皆大于该开口沿该第二方向的最小长度。
[0018]本发明所述的太阳能电池,该第一岛状电极包括一个第一电极本体部,该第二岛状电极包括一个第二电极本体部;该开口包括分别与该第一电极本体部及该第二电极本体部重叠的一个第一开口本体部与一个第二开口本体部、二个分别连接于该第一开口本体部的沿该第一方向的相反两侧的第一开口延伸部、二个分别连接于该第二开口本体部的沿该第一方向的相反两侧的第二开口延伸部、以及一个连接在相邻近的该第一开口延伸部与该第二开口延伸部之间的衔接部,该衔接部沿一个垂直该第一方向的第二方向的最小长度小于该第一开口本体部与该第二开口本体部沿该第二方向的最小长度。
[0019]本发明所述的太阳能电池,每一个第一开口延伸部和每一个第二开口延伸部在该第一方向上的最小长度大于O且小于或等于0.4mm。
[0020]本发明所述的太阳能电池,该第一岛状电极还包括二个分别连接于该第一电极本体部的沿该第二方向的相反两侧的第一电极延伸部;该第二岛状电极还包括二个分别连接于该第二电极本体部的沿该第二方向的相反两侧的第二电极延伸部。
[0021]本发明所述的太阳能电池,该第一岛状电极沿一个垂直该第一方向的第二方向的最小长度与该开口沿该第二方向的最小长度的差值为0.1mm?1.2mm ;该第二岛状电极沿该第二方向的最小长度与该开口沿该第二方向的最小长度的差值为0.1mm?1.2mm。
[0022]本发明所述的太阳能电池,还包含N个位于该背面上并与该第一岛状电极及该第二岛状电极沿该第一方向间隔排列的第三岛状电极,所述N为大于或等于I的整数,该背电极层的该开口与该第一岛状电极、该第二岛状电极及该N个第三岛状电极分别局部重叠。
[0023]本发明的另一种太阳能电池模组,包含:相对设置的一个第一板材与一个第二板材、多个焊带导线、以及一个位于该第一板材与该第二板材之间的封装材。该太阳能电池模组还包含多个排列于该第一板材与该第二板材之间并且如上述的另一种太阳能电池,该多个焊带导线分别连接两两相邻的太阳能电池中的一个太阳能电池的第一岛状电极与另一个太阳能电池的正面电极;该封装材包覆在所述太阳能电池的周围。
[0024]本发明的另一种太阳能电池的制造方法,包含:提供一个具有相反的一个受光面与一个背面的电池本体;在该受光面上形成一个正面电极;在该背面上形成一个第一岛状电极、一个沿一第一方向与该第一岛状电极间隔排列的第二岛状电极以及一个覆盖该背面的背电极层,该背电极层具有一个与该第一岛状电极及该第二岛状电极分别局部重叠的开□。
[0025]本发明所述的太阳能电池的制造方法,先形成该第一岛状电极与该第二岛状电极,再形成该背电极层。
[0026]本发明所述的太阳能电池的制造方法,该第一岛状电极与该第二岛状电极沿一个垂直该第一方向的第二方向的最小长度皆大于该开口沿该第二方向的最小长度。
[0027]本发明所述的太阳能电池的制造方法,该第一岛状电极包括一个第一电极本体部,该第二岛状电极包括一个第二电极本体部;该开口包括分别与该第一电极本体部及该第二电极本体部重叠的一个第一开口本体部与一个第二开口本体部、二个分别连接于该第一开口本体部的沿该第一方向的相反两侧的第一开口延伸部、二个分别连接于该第二开口本体部的沿该第一方向的相反两侧的第二开口延伸部、以及一个连接在相邻近的该第一开口延伸部与该第二开口延伸部之间的衔接部,该衔接部沿一个垂直该第一方向的第二方向的最小长度小于该第一开口本体部与该第二开口本体部沿该第二方向的最小长度。
[0028]本发明所述的太阳能电池的制造方法,每一个第一开口延伸部和每一个第二开口延伸部在该第一方向上的最小长度大于O且小于或等于0.4mm。
[0029]本发明所述的太阳能电池的制造方法,该第一岛状电极还包括二个分别连接于该第一电极本体部的沿该第二方向的相反两侧的第一电极延伸部;该第二岛状电极还包括二个分别连接于该第二电极本体部的沿该第二方向的相反两侧的第二电极延伸部。
[0030]本发明所述的太阳能电池的制造方法,该第一岛状电极沿一个垂直该第一方向的第二方向的最小长度与该开口沿该第二方向的最小长度的差值为0.1mm?1.2mm ;该第二岛状电极沿该第二方向的最小长度与该开口沿该第二方向的最小长度的差值为0.1mm?
1.2mm。
[0031]本发明所述的太阳能电池的制造方法,在该电池本体的该背面上还形成N个与该第一岛状电极及该第二岛状电极沿该第一方向间隔排列的第三岛状电极,所述N为大于或等于I的整数,该背电极层的该开口与该第一岛状电极、该第二岛状电极及该N个第三岛状电极分别局部重叠。
[0032]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第一岛状电极与背电极层的开口之间的相对尺寸设计,或者通过第一岛状电极、第二岛状电极与开口之间的相对尺寸设计,使所述岛状电极在该第一方向上的两侧不被遮蔽住,以提供足够的焊接面积与焊接接合强度,并使产品具有良好的可靠度。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33]图1是一种已知太阳能电池的背面示意图。
[0034]图2是沿图1的A-A线所取的该太阳能电池的背面剖视示意图,同时示意一焊带导线连接在该太阳能电池的一汇流电极上。
[0035]图3是本发明太阳能电池模组的一第一较佳实施例的局部剖视示意图。
[0036]图4是该第一较佳实施例的一太阳能电池的背面示意图。
[0037]图5是图4的局部放大图。
[0038]图6是沿图4的B-B线所取的剖视图。
[0039]图7是沿图4的C-C线所取的剖视图,同时示意一焊带导线连接在该太阳能电池的一第一岛状电极上。
[0040]图8是本发明太阳能电池的制造方法的一第一较佳实施例的步骤流程图。
[0041]图9是本发明太阳能电池模组的一第二较佳实施例的一太阳能电池的背面示意图。
[0042]图10是图9的局部放大图。
[0043]图11是本发明太阳能电池模组的一第三较佳实施例的一太阳能电池的背面局部示意图。
[0044]图12是本发明太阳能电池模组的一第四较佳实施例的一太阳能电池的背面局部示意图。
[0045]图13是本发明太阳能电池模组的一第五较佳实施例的一太阳能电池的背面局部示意图。
[0046]图14是本发明太阳能电池模组的一第六较佳实施例的一太阳能电池的背面示意图。
[0047]图15是本发明太阳能电池模组的一第七较佳实施例的一太阳能电池的背面局部示意图。
[0048]图16是本发明太阳能电池模组的一第八较佳实施例的一太阳能电池的背面局部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49]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要注意的是,在以下的说明内容中,类似的元件以相同的编号来表示。
[0050]参阅图3,本发明太阳能电池模组的一第一较佳实施例包含:上下相对设置的一第一板材I与一第二板材2、多个阵列式排列于该第一板材I与该第二板材2间的太阳能电池3、多个用于连接两两相邻的太阳能电池3的焊带导线(ribbon) 4、以及至少一位于该第一板材I及该第二板材2间并包覆在所述太阳能电池3周围的封装材5。
[0051]该第一板材I与该第二板材2在实施上没有特殊限制,可以使用玻璃或塑胶板材,而且位于电池受光面的一侧的板材必须为可透光。本实施例的焊带导线4为两两一组,每两条焊带导线4连接其中一太阳能电池3的正面与相邻的另一太阳能电池3的背面。该封装材5的材质例如可透光的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EVA),当然也可以使用其它适合封装的材质。
[0052]所述太阳能电池3的结构都相同,以下仅以其中一个为例而进行说明。
[0053]参阅图4?图7,该太阳能电池3包含:一电池本体31、一正面电极32、多个第一岛状电极33及一背电极层34。
[0054]该电池本体31包括一具有相反的一受光面312与一背面313的基板311、一形成于该基板311的该受光面312处的内侧的射极层314、以及一位于该受光面312上,也相当于位于该射极层314上的抗反射层315。其中,该基板311例如娃基板,且该基板311与该射极层314中的一个为η型半导体,另一个为P型半导体,进而形成ρ-η接面。该抗反射层315的材料例如氮化硅(SiNx),可用于降低光反射,以提高光线入射量。
[0055]该正面电极32位于该电池本体31的受光面312上,具体而言是穿过该抗反射层315而接触该受光面312。由于该正面电极32非本发明的改良重点,所以不再详述。
[0056]所述第一岛状电极33位于该背面313上并且排列成两排,沿该第一方向61排列成同一排的所述第一岛状电极33共同形成一汇流电极330,因此本实施例共形成两个汇流电极330,所述汇流电极330沿一垂直该第一方向61的第二方向62间隔排列。
[0057]每一第一岛状电极33沿该第一方向61的最小长度al大于该第一岛状电极33沿该第二方向62的最小长度a2。具体来说,本实施例的第一岛状电极33为长方形,其长度方向平行该第一方向61。本发明所述的“岛状电极”用于说明所述第一岛状电极33之间为间隔设置,并非用于限定第一岛状电极33的形状,所述岛状可以包含方形、圆形、半圆形、椭圆形、多边形等形状。
[0058]而该背电极层34覆盖该背面313及各个第一岛状电极33的局部,具体来说是覆盖每一第一岛状电极33沿该第二方向62上的相反两侧。该背电极层34具有多个分别与所述第一岛状电极33局部重叠的开口 340,本实施例的每一开口 340与所述第一岛状电极33乃为一对一的对应关系。所述开口 340的结构皆相同,所述第一岛状电极33的结构也相同,接着仅以其中一组相对应的该开口 340与该第一岛状电极33进行说明。
[0059]该第一岛状电极33沿该第一方向61的最小长度al小于该开口 340沿该第一方向61的最小长度bl。该第一岛状电极33沿该第二方向62的最小长度a2大于该开口 340沿该第二方向62的最小长度b2。较佳地,a2与b2的差值(即图5标示的d2的两倍)为0.1mm?1.2mm,此乃为了考量第一岛状电极33与该背电极层34的网印工差。
[0060]更具体而言,该第一岛状电极33具有一与该开口 340的局部部位重叠的第一电极本体部331、以及二分别连接于该第一电极本体部331的沿该第二方向62的相反两侧的第一电极延伸部332,所述第一电极延伸部332的形状可以相同或不同,所述第一电极延伸部332未与该开口 340重叠;而前述的d2 (图5)亦相当于每一第一电极延伸部332在该第二方向62上的最小长度。该开口 340具有一与该第一电极本体部331重叠的开口本体部341、以及二分别连接于该开口本体部341的沿该第一方向61的相反两侧的开口延伸部342,所述开口延伸部342的形状可以相同或不同。所述开口延伸部342未与该第一岛状电极33重叠。每一开口延伸部342在该第一方向61上的最小长度dl大于O且小于或等于0.4mm。
[0061]由于所述第一岛状电极33所形成的两个汇流电极330可供与该太阳能电池3相对应的其中两个焊带导线4焊接结合,所述焊带导线4分别连接两两相邻的太阳能电池3中的一个太阳能电池的第一岛状电极33与另一个太阳能电池的正面电极32,借此将相邻电池串接结合。而本发明设置所述未与第一岛状电极33重叠的开口延伸部342,使该长度al小于该长度bl,主要是为了使第一岛状电极33在该第一方向61上的两侧边不被该背电极层34覆盖,因此较佳地该长度dl必须大于0,如此就可使该第一岛状电极33于该第一方向61上的整个长度部位都露出而可与该焊带导线4接触,从而提供良好的接合强度。将本发明图7与“【背景技术】”的图2比较亦可得知,本发明可缩小甚至消除图2之间隙930。而该长度dl大于4mm时,对于提升接合强度已无更多的助益,因此较佳地该长度dl小于或等于0.4mm。此外,每一第一电极延伸部332在该第二方向62上的最小长度d2较佳地大于
0.3mm,此乃为了考量网印工差。该背电极层34与所述第一岛状电极33于该第二方向62上会有一定以上面积部位重叠,以使该背电极层34和所述第一岛状电极33电性相连。
[0062]补充说明的是,对于每一开口 340而言,其两个开口延伸部342的最小长度dl可以相同或不同。对于每一第一岛状电极33而言,其两个第一电极延伸部332的最小长度d2可以相同或不同。本发明所述的各元件的最小长度主要是针对元件为不规则形状时,所述长度即不均匀,因此取最小长度。当然,若元件为规则形状时,则元件各部位的长度即固定。另外,虽然本实施例的第一岛状电极33与开口 340的数量皆为多个,但实际上本发明的精神主要是针对第一岛状电极33与开口 340之间的尺寸关系进行改良,其数量则不须限定。
[0063]参阅图5?图8,本发明太阳能电池的制造方法的一第一较佳实施例,包含:
[0064](I)步骤71:提供该电池本体31,主要是在该受光面312处通过扩散制程形成该射极层314,再利用真空镀膜等方式于该射极层314上形成该抗反射层315。本发明所述的真空镀膜方式包含物理气相沉积(PVD)、化学气相沉积(CVD)等方式,所述化学气相沉积包含 PECVD。
[0065](2)步骤72:在该受光面312上形成该正面电极32,本步骤可通过网印方式于该抗反射层315上披覆该正面电极32的导电浆料,接着进行高温烧结(firing),该导电浆料会侵蚀并穿过该抗反射层315而接触该射极层314,当导电浆料固化后就形成该正面电极32。
[0066](3)步骤73:在该背面313上形成所述第一岛状电极33与该背电极层34。本步骤可先形成所述第一岛状电极33,再形成该背电极层34,其中,所述第一岛状电极33在制作时,可先通过网印方式于该电池本体31的背面313上披覆导电浆料,第一岛状电极33的浆料例如银浆,接着经过烘烤后,再利用网印方式于该背面313上披覆该背电极层34的导电浆料,例如铝浆,最后经过高温烧结即完成所述第一岛状电极33与该背电极层34的制作。当然,本步骤所形成的所述第一岛状电极33与该背电极层34的所述开口 340的相关长度与距离设计,即符合本文中的前述限定,在此不再说明。另外,步骤73与步骤72的顺序可以调换。
[0067]综上所述,通过所述第一岛状电极33与相对应的开口 340之间的配合设计,使第一岛状电极33于其长度方向上的两端可露出,即第一岛状电极33于焊带导线4延伸方向上的两端可露出,以提供足够的焊接面积,使焊带导线4稳固地焊接结合,可提升产品可靠度,而且本发明的汇流电极330以多个间隔的第一岛状电极33取代传统的长条形汇流电极,可节省导电浆料用量,进而降低电池与模组的生产成本。
[0068]参阅图9、图10,本发明太阳能电池模组的一第二较佳实施例,与该第一较佳实施例的结构大致相同,不同的地方主要在于:本实施例的太阳能电池3的背电极层34的每一开口 340同时与两个岛状电极分别局部重叠。
[0069]本实施例的太阳能电池3的背面上除了包括多个第一岛状电极33以外,还包括多个第二岛状电极35。所述第一岛状电极33与所述第二岛状电极35间隔排列且配合形成两个皆沿该第一方向61延伸的汇流电极330,且所述汇流电极330沿该第二方向62间隔排列。每一汇流电极330中的第一岛状电极33与第二岛状电极35沿该第一方向61而交错排列,每一汇流电极330中的相邻的一第一岛状电极33与一第二岛状电极35共同形成一个电极组350。
[0070]本实施例的背电极层34具有多个间隔且分别对应所述电极组350的开口 340,每一开口 340和与其对应的该电极组350中的该第一岛状电极33及第二岛状电极35分别局部重叠,借此使该第一岛状电极33及第二岛状电极35在该第一方向61上的两侧边不被覆盖,从而可提供焊带导线足够的焊接面积,使产品可靠度佳,同时本实施例也具有可节省浆料、降低生产成本的优点。
[0071]接着针对其中一组相对应的该开口 340及该电极组350进行说明。
[0072]该第一岛状电极33包括一与该开口 340的局部部位重叠的第一电极本体部331、以及二分别连接于该第一电极本体部331的沿该第二方向62的相反两侧的第一电极延伸部332,所述第一电极延伸部332的形状可以相同或不同,所述第一电极延伸部332未与该开口 340重叠。该第二岛状电极35包括一与该开口 340的局部部位重叠的第二电极本体部351、以及二分别连接于该第二电极本体部351的沿该第二方向62的相反两侧的第二电极延伸部352,所述第二电极延伸部352未与该开口 340重叠。所述第二电极延伸部352的形状可以相同或不同。
[0073]该开口 340包括分别与该第一电极本体部331及该第二电极本体部351重叠的一第一开口本体部343与一第二开口本体部344、二分别连接于该第一开口本体部343的沿该第一方向61的相反两侧的第一开口延伸部345、二分别连接于该第二开口本体部344的沿该第一方向61的相反两侧的第二开口延伸部346、以及一连接在相邻近的该第一开口延伸部345与该第二开口延伸部346之间的衔接部347,该衔接部347沿该第二方向62的长度是自其沿该第一方向61的两相反侧朝中央逐渐地窄缩。该衔接部347沿该第二方向62的最小长度小于该第一开口本体部343与该第二开口本体部344沿该第二方向62的最小长度b2。
[0074]所述第一开口延伸部345的形状可以相同或不同,所述第二开口延伸部346的形状可以相同或不同。第一开口延伸部345与第二开口延伸部346的形状也可以相同或不同。
[0075]每一第一开口延伸部345在该第一方向61上的最小长度d3大于O且小于或等于
0.4mm。每一第二开口延伸部346在该第一方向61上的最小长度d4大于O且小于或等于
0.4mm。每一开口的两个d3可以相同或不同,每一开口 340的两个d4也可以相同或不同。而d3与d4可以相同或不同。
[0076]而该第一岛状电极33与该第二岛状电极35沿该第二方向62的最小长度a2、c2皆大于该第一开口本体部343与该第二开口本体部344沿该第二方向62的最小长度b2。较佳地,a2与b2的差值为0.1謹?1.2謹,c2与b2的差值为0.1謹?1.2謹。
[0077]具体来说,每一第一电极延伸部332在该第二方向62上的最小长度d2较佳地大于0.3mm,每一第二电极延伸部352在该第二方向62上的最小长度d5较佳地大于0.3mm。其中,第一岛状电极33的两个d2可以相同或不同,第二岛状电极35的两个d5可以相同或不同。而d5与d2也可以相同或不同。
[0078]补充说明的是,该第一岛状电极33与第二岛状电极35的结构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而电池模组中的焊带导线必须分别连接两两相邻的太阳能电池3中的其中一电池的第一岛状电极33、第二岛状电极35、以及另一电池的正面电极。
[0079]本实施例与该第一较佳实施例的主要不同处在于第一开口 340与电极之间的对应关系。但本实施例同样可以达到与该第一较佳实施例相同的功效,在此不再说明。
[0080]而本实施例的电池的制造方法与该第一较佳实施例的方法大致相同,以下只简述本实施例的步骤,不再详细说明其细节,本实施例的方法包含:
[0081](I)提供该电池本体31。
[0082](2)在该电池本体31的受光面上形成该正面电极。
[0083](3)在该电池本体31的背面上形成所述第一岛状电极33、所述第二岛状电极35,与覆盖该背面的该背电极层34,该背电极层34的每一开口 340与每一电极组350中的该第一岛状电极33及第二岛状电极35分别局部重叠。其中,可先形成第一岛状电极33与第二岛状电极35,再形成该背电极层34。亦即,可先网印披覆第一岛状电极33与第二岛状电极35的导电浆料,接着再披覆该背电极层34的导电浆料。当然,本步骤所形成的所述第一岛状电极33、第二岛状电极35与该背电极层34的所述开口 340的相关长度与距离设计,须符合前述限定,在此不再说明。
[0084]本实施例的制造方法实际上与该第一较佳实施例皆相同,只要改变本实施例用于网印该背电极层34的网版结构即可。
[0085]本实施例将该开口 340的衔接部347设计成窄缩状,从而使该背电极层34的导电面积变大,可提升电流收集效率。
[0086]参阅图11,本发明太阳能电池模组的一第三较佳实施例,与该第二较佳实施例大致相同,不同的地方在于:本实施例的开口 340的各部位沿该第二方向62的长度均匀等宽,该开口 340的相邻近的该第一开口延伸部345与第二开口延伸部346相连。[0087]本实施例的该第一岛状电极33与该第二岛状电极35沿该第二方向62的最小长度a2、c2皆大于该开口 340沿该第二方向62的最小长度b2。较佳地,a2与b2的差值为
0.1mm ?1.2mm, c2 与 b2 的差值为 0.1mm ?1.2mm。
[0088]本实施例的制造方法与该第二较佳实施例相同,只是必须采用不同的网版以形成该背电极层34。
[0089]参阅图12,本发明太阳能电池模组的一第四较佳实施例,与该第二较佳实施例不同的地方在于,本实施例的开口 340的衔接部347约呈方形。本实施例的衔接部347沿该第二方向62的最小长度同样小于该第一开口本体部343与该第二开口本体部344沿该第二方向62的最小长度。
[0090]参阅图13,本发明太阳能电池模组的一第五较佳实施例,与该第二较佳实施例不同的地方在于,本实施例的开口 340的衔接部347的形状较为不规则,但本实施例的衔接部347沿该第二方向62的最小长度同样小于该第一开口本体部343与该第二开口本体部344沿该第二方向62的最小长度。
[0091]参阅图14,本发明太阳能电池模组的一第六较佳实施例,与该第二较佳实施例大致相同,以下主要说明不同的地方。
[0092]本实施例的电池的背面同样形成有两个沿该第二方向62间隔排列的汇流电极330,每一汇流电极330中的岛状电极包含一第一岛状电极33、一与该第一岛状电极33沿该第一方向61间隔排列的第二岛状电极35、及N个位于该背面上并与该第一岛状电极33及第二岛状电极35沿该第一方向61间隔排列的第三岛状电极36,所述N为大于或等于I的整数。本实施例的背电极层34具有两个分别对应所述汇流电极330的开口 340,每一开口340沿该第一方向61延伸,并与相对应的该汇流电极330中的该第一岛状电极33、该第二岛状电极35及该N个第三岛状电极36分别局部重叠。本实施例的精神主要在于:每一汇流电极330上可以只设置一开口 340来对应该汇流电极330中的所有岛状电极。而且相同地,每一岛状电极沿该第一方向61上的两侧边未被该背电极层34覆盖,因此能提供足够的焊接面积与接合强度。
[0093]本实施例的第一岛状电极33、第二岛状电极35与第三岛状电极36的结构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本实施例的制造方法与该第二较佳实施例大致相同,只是在该电池本体的该背面上必须形成所述第一岛状电极33、第二岛状电极35与该N个第三岛状电极36,而且必须采用不同的网版以形成该背电极层34。
[0094]补充说明的是,本实施例的任两相邻的第一岛状电极33之间的开口 340的衔接部位的形状,也可以如前述第二、四、五实施例(图10、12、13)的形状。
[0095]参阅图15,本发明太阳能电池模组的一第七较佳实施例,与该第一较佳实施例大致相同,但本实施例的每一开口 340除了具有一开口本体部341与两个开口延伸部342以夕卜,还具有二沿该第一方向61间隔且分别连接在所述开口延伸部342的一侧的突出部348,本实施例的突出部348大致呈三角形,但实施时也可以为其他形状。
[0096]本实施例的任两相邻的开口 340未连接,因此任两相邻的开口 340的相向的突出部348未接触。但实施时各开口 340也可以通过突出部348相连接。
[0097]参阅图16,本发明太阳能电池模组的一第八较佳实施例,与该第七较佳实施例不同的地方在于,本实施例的开口 340的每一突出部348为弓形,其一端缘呈弧线延伸。[0098]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然其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的范围,任何熟悉本项技术的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可在此基础上做进一步的改进和变化,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当以本申请的权利要求书所界定的范围为准。
【权利要求】
1.一种太阳能电池,包含:一个具有相反的一个受光面与一个背面的电池本体、以及一个位于该受光面上的正面电极,其特征在于,该太阳能电池还包含一个位于该背面上的第一岛状电极、以及一个覆盖该背面的背电极层,该背电极层具有一个与该第一岛状电极局部重叠的开口 ;该第一岛状电极沿一个第一方向的最小长度大于该第一岛状电极沿一个垂直该第一方向的第二方向的最小长度,该第一岛状电极沿该第一方向的最小长度小于该开口沿该第一方向的最小长度,该第一岛状电极沿该第二方向的最小长度大于该开口沿该第二方向的最小长度。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太阳能电池,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岛状电极沿该第二方向的最小长度与该开口沿该第二方向的最小长度的差值为0.1mm~1.2mm。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太阳能电池,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岛状电极包括一个第一电极本体部,该开口具有一个与该第一电极本体部重叠的开口本体部、以及二个分别连接于该开口本体部的沿该第一方向的相反两侧的开口延伸部,每一个开口延伸部在该第一方向上的最小长度大于O且小于或等于0.4mm。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太阳能电池,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岛状电极还包括二个分别连接于该第一电极本体部的沿该第二方向的相反两侧的第一电极延伸部。
5.一种太阳能电池模组,包含:相对设置的一个第一板材与一个第二板材、多个焊带导线、以及一个位于该第一板材与该第二板材之间的封装材,其特征在于,该太阳能电池模组还包含多个排列于该第一板材与该第二板材之间并且如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太阳能电池,该多个焊带导线分别连接两两相邻的太阳能电池中的一个太阳能电池的第一岛状电极与另一个太阳能电池的正面电极;该封装材包覆在所述太阳能电池的周围。
6.一种太阳能电池的制造方法,包含:提供一个具有相反的一个受光面与一个背面的电池本体;在该受光面上形成一个正面电极;其特征在于,该太阳能电池的制造方法还包含: 在该背面上形成一个第一岛状电极与一个覆盖该背面的背电极层,该背电极层具有一个与该第一岛状电极局部重叠的开口 ;其中,该第一岛状电极沿一个第一方向的最小长度大于该第一岛状电极沿一个垂直该第一方向的第二方向的最小长度,该第一岛状电极沿该第一方向的最小长度小于该开口沿该第一方向的最小长度,该第一岛状电极沿该第二方向的最小长度大于该开口沿该第二方向的最小长度。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太阳能电池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先形成该第一岛状电极,再形成该背电极层。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太阳能电池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岛状电极沿该第二方向的最小长度与该开口沿该第二方向的最小长度的差值为0.1mm~1.2mm。
9.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太阳能电池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岛状电极包括一个第一电极本体部,该开口具有一个与该第一电极本体部重叠的开口本体部、以及二个分别连接于该开口本体部的沿该第一方向的相反两侧的开口延伸部,每一个开口延伸部在该第一方向上的最小长度大于O且小于或等于0.4mm。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太阳能电池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岛状电极还包括二个分别连接于该第一电极本体部的沿该第二方向的相反两侧的第一电极延伸部。
11.一种太阳能电池,包含:一个具有相反的一个受光面与一个背面的电池本体、以及一个位于该受光面上的正面电极,其特征在于,该太阳能电池还包含一个位于该背面上的第一岛状电极、一个位于该背面上并与该第一岛状电极沿一个第一方向间隔排列的第二岛状电极、以及一个覆盖该背面的背电极层,该背电极层具有一个与该第一岛状电极及该第二岛状电极分别局部重叠的开口。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太阳能电池,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岛状电极与该第二岛状电极沿一个垂直该第一方向的第二方向的最小长度皆大于该开口沿该第二方向的最小长度。
13.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太阳能电池,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岛状电极包括一个第一电极本体部,该第二岛状电极包括一个第二电极本体部;该开口包括分别与该第一电极本体部及该第二电极本体部重叠的一个第一开口本体部与一个第二开口本体部、二个分别连接于该第一开口本体部的沿该第一方向的相反两侧的第一开口延伸部、二个分别连接于该第二开口本体部的沿该第一方向的相反两侧的第二开口延伸部、以及一个连接在相邻近的该第一开口延伸部与该第二开口延伸部之间的衔接部,该衔接部沿一个垂直该第一方向的第二方向的最小长度小于该第一开口本体部与该第二开口本体部沿该第二方向的最小长度。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太阳能电池,其特征在于,每一个第一开口延伸部和每一个第二开口延伸部在该第一方向上的最小长度大于O且小于或等于0.4mm。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太阳能电池,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岛状电极还包括二个分别连接于该第一电极本体部的沿该第二方向的相反两侧的第一电极延伸部;该第二岛状电极还包括二个分别连接于该第二电极本体部的沿该第二方向的相反两侧的第二电极延伸部。
16.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太阳能电池,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岛状电极沿一个垂直该第一方向的第二方向的最小长度与该开口沿该第二方向的最小长度的差值为0.1mm~1.2mm ;该第二岛状电极沿该第二方向的最小长度与该开口沿该第二方向的最小长度的差值为 0.1mm ~1.2mmο
17.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太阳能电池,其特征在于,该太阳能电池还包含N个位于该背面上并与该第一岛状电极及该第二岛状电极沿该第一方向间隔排列的第三岛状电极,所述N为大于或等于I的整数,该背电极层的该开口与该第一岛状电极、该第二岛状电极及该N个第三岛状电极分别局部重叠。
18.—种太阳能电池模组,包含:相对设置的一个第一板材与一个第二板材、多个焊带导线、以及一个位于该第一板材与该第二板材之间的封装材,其特征在于,该太阳能电池模组还包含多个排列于该第一板材与该第二板材之间并且如权利要求11至17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太阳能电池,该多个焊带导线分别连接两两相邻的太阳能电池中的一个太阳能电池的第一岛状电极与另一个太阳能电池的正面电极;该封装材包覆在所述太阳能电池的周围。
19.一种太阳能电池的制造方法,包含:提供一个具有相反的一个受光面与一个背面的电池本体;在该受光面上形成一个正面电极,其特征在于,该太阳能电池的制造方法还包含:在该背面上形成一个第一岛状电极、一个沿一第一方向与该第一岛状电极间隔排列的第二岛状电极以及一个覆盖该背面的背电极层,该背电极层具有一个与该第一岛状电极及该第二岛状电极分别局部重叠的开口。
20.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太阳能电池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先形成该第一岛状电极与该第二岛状电极,再形成该背电极层。
21.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太阳能电池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岛状电极与该第二岛状电极沿一个垂直该第一方向的第二方向的最小长度皆大于该开口沿该第二方向的最小长度。
22.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太阳能电池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岛状电极包括一个第一电极本体部,该第二岛状电极包括一个第二电极本体部;该开口包括分别与该第一电极本体部及该第二电极本体部重叠的一个第一开口本体部与一个第二开口本体部、二个分别连接于该第一开口本体部的沿该第一方向的相反两侧的第一开口延伸部、二个分别连接于该第二开口本体部的沿该第一方向的相反两侧的第二开口延伸部、以及一个连接在相邻近的该第一开口延伸部与该第二开口延伸部之间的衔接部,该衔接部沿一个垂直该第一方向的第二方向的最小长度小于该第一开口本体部与该第二开口本体部沿该第二方向的最小长度。
23.如权利要求22所述的太阳能电池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每一个第一开口延伸部和每一个第二开口延伸部在该第一方向上的最小长度大于O且小于或等于0.4mm。
24.如权利要求23所述的太阳能电池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岛状电极还包括二个分别连接于该第一电极本体部的沿该第二方向的相反两侧的第一电极延伸部;该第二岛状电极还包括二个分别连接于该第二电极本体部的沿该第二方向的相反两侧的第二电极延伸部。
25.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太阳能电池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岛状电极沿一个垂直该第一方向的第二方向的最小长度与该开口沿该第二方向的最小长度的差值为.0.1mm~1.2mm ;该第二岛状电极沿该第二方向的最小长度与该开口沿该第二方向的最小长度的差值为0.1mm~1.2mm。
26.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太阳能电池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在该电池本体的该背面上还形成N个与该第一岛状电极及该第二岛状电极沿该第一方向间隔排列的第三岛状电极,所述N为大于或等于I的整数,该背电极层的该开口与该第一岛状电极、该第二岛状电极及该N个第三岛状电极分别局部重叠。
【文档编号】H01L31/0224GK103972307SQ201310090413
【公开日】2014年8月6日 申请日期:2013年3月20日 优先权日:2013年1月24日
【发明者】杜庆豪, 黄智强 申请人:茂迪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