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锂电池辊压自动对边纠偏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795761阅读:19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锂电池辊压自动对边纠偏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锂电池辊压自动对边纠偏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移动电话、笔记本个人电脑、便携式锂电池辊压自动对边纠偏装置V机等便携式机器不断小型化或高性能化,要求作为其电源的电池实现小型化、高能化。目前,作为可满足此类要求的电池,锂电池的使用日益广泛。并且,随着照相机电子控制化,一直以来作为电源使用的践行电池也日益转向锂电池。在对极片进行涂布处理后需要对极片进行辊压处理,通过辊压处理将涂层压薄、压密,压到所需的压实密度,而在进行极片辊压过程中极片会产生偏移,造成收料辊上极片层叠不一,甚至无法进行后序生产,大大降低了生产效率,且传统人工进行对边纠偏,不但劳动强度大,反应慢,且在人工对边过程中易造成人身伤害。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有效防止极片在辊压过程中便宜,降低操作工人劳动强度的锂电池辊压自动对边纠偏装置。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锂电池辊压自动对边纠偏装置,包括基台,及设置在基台上的第一压辊、第二压辊、第三压辊、收 料辊、A/D转换模块、可编程控制器和步进电机,所述第一压辊、第二压辊、第三压辊和收料辊从左至右依次排列,且与基台活动连接,所述第一压辊上设有连接A/D转换模块的光电感应器,所述光电感应器通过可编程控制器与步进电机相连,所述步进电机与收料辊之间设有滚珠丝杠传动机构。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基台中部设有凹槽。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压辊、第二压辊、第三压辊和收料棍均为圆柱形。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收料棍的直径大于第一压辊的直径。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压辊的直径大于第三压辊的直径。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三压辊的直径大于第二压辊的直径。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收料棍的轴线所处的水平面高于第一压辊的轴线所处的水平面。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压辊的轴线所处的水平面高于第三压辊的轴线所处的水平面。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三压辊的轴线所处的水平面高于第二压辊的轴线所处的水平面。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收料棍的最低端没入凹槽内。通过使用本实用新型的锂电池辊压自动对边纠偏装置,可以纠正极片在辊压过程中的偏移,保证极片层叠一致,保证后续加工的顺畅,间接性的提高生产效率,同时降低操作工人的劳动强度,且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等特点,适合推广使用。

为了易于说明,本实用新型由下述的具体实施例及附图作以详细描述。图1为本实用新型锂电池辊压自动对边纠偏装置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阅图1所示的一种锂电池辊压自动对边纠偏装置,包括基台1,及设置在基台I上的第一压辊2、第二压辊3、第三压辊4、收料辊5、A/D转换模块6、可编程控制器7和步进电机8,所述第一压辊2、第二压辊3、第三压辊4和收料辊5从左至右依次排列,且与基台I活动连接,所述第一压辊2上设有连接A/D转换模块6的光电感应器9,所述光电感应器9通过可编程控制器7与步进电机8相连,所述步进电机8与收料辊5之间设有滚珠丝杠传动机构(未图示)。其中,所述基台I中部设有凹槽10。所述第一压辊2、第二压辊3、第三压辊4和收料棍5均为圆柱形。所述收料棍5的直径大于第一压辊2的直径。
所述第一压辊2的直径大于第三压辊4的直径。所述第三压辊4的直径大于第二压辊3的直径。所述收料棍5的轴线所处的水平面高于第一压辊2的轴线所处的水平面。所述第一压辊2的轴线所处的水平面高于第三压辊4的轴线所处的水平面。所述第三压辊4的轴线所处的水平面高于第二压辊3的轴线所处的水平面。所述收料棍5的最低端没入凹槽10内。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工作过程:极片11通过第一压辊2、第二压辊3和第三压辊4后进入收料辊5,通过安装在第一压辊2上的光电感应器9,光电感应器9可检测极片11偏移量,并输出模拟电信号,经过A/D转换模块6转换成数字量输入可编程控制器7,可编程控制器7经过逻辑运算后控制步进电机8旋转,步进电机8通过滚珠丝杠传动机构(未图示)完成对收料辊5的水平位移,由于采用滚珠设计所以气动力矩极小,以保证精确的进给,从而完成纠偏控制,以防止极片11在辊压过程中产生偏移,造成无法收料。通过使用本实用新型的锂电池辊压自动对边纠偏装置,可以纠正极片在辊压过程中的偏移,保证极片层叠一致,保证后续加工的顺畅,间接性的提高生产效率,同时降低操作工人的劳动强度,且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等特点,适合推广使用。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不经过创造性劳动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保护范围为准。
权利要求1. 一种锂电池辊压自动对边纠偏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基台,及设置在基台上的第一压辊、第二压辊、第三压辊、收料辊、A/D转换模块、可编程控制器和步进电机,所述第一压辊、第二压辊、第三压辊和收料辊从左至右依次排列,且与基台活动连接,所述第一压辊上设有连接A/D转换模块的光电感应器,所述光电感应器通过可编程控制器与步进电机相连,所述步进电机与收料辊之间设有滚珠丝杠传动机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锂电池辊压自动对边纠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台中部设有凹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锂电池辊压自动对边纠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压辊、第二压辊、第三压辊和收料棍均为圆柱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锂电池辊压自动对边纠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收料棍的直径大于第一压棍的直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锂电池辊压自动对边纠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压辊的直径大于第三压辊的直径。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锂电池辊压自动对边纠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压辊的直径大于第二压辊的直径。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锂电池辊压自动对边纠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收料棍的轴线所处的水平面高于第一压辊的轴线所处的水平面。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锂电池辊压自动对边纠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压辊的轴线所处的水平面高于第三压辊的轴线所处的水平面。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锂电池辊压自动对边纠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压辊的轴线所处的水平面高于第二压辊的轴线所处的水平面。
10.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锂电池辊压自动对边纠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收料棍的最低端没入凹槽内。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锂电池辊压自动对边纠偏装置,包括基台,及设置在基台上的第一压辊、第二压辊、第三压辊、收料辊、A/D转换模块、可编程控制器和步进电机,所述第一压辊、第二压辊、第三压辊和收料辊从左至右依次排列,且与基台活动连接,所述第一压辊上设有连接A/D转换模块的光电感应器,所述光电感应器通过可编程控制器与步进电机相连,所述步进电机与收料辊之间设有滚珠丝杠传动机构;通过使用本实用新型的锂电池辊压自动对边纠偏装置,可以纠正极片在辊压过程中的偏移,保证极片层叠一致,保证后续加工的顺畅,间接性的提高生产效率,同时降低操作工人的劳动强度,且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等特点,适合推广使用。
文档编号H01M4/04GK203165996SQ20132008996
公开日2013年8月28日 申请日期2013年2月27日 优先权日2013年2月27日
发明者万福兵, 施晓华, 梅雨光 申请人:江苏天鹏电源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