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安装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025797阅读:119来源:国知局
按键安装结构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按键安装结构,包括按键以及上盖,按键包括按键帽以及支撑按键帽的固定支架,上盖底面上设有相对设置的卡扣和用于卡合固定支架的卡合部,上盖底面上开设有与按键帽适配的键帽槽,固定支架的一侧开设有与卡扣对应设置的凹槽,固定支架一侧通过其一侧设置的凹槽与卡扣扣合,另一侧扣入卡合部内将按键帽容置于键帽槽内。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按键安装结构,安装方式简单,避免现有技术中需热铆才能将按键固定于上盖上而带来的环境污染和安全隐患。本按键安装结构一方面简化安装时间,提高了安装效率,从而节约人力成本,另一方面节省了热铆焊接机,从而节约了设备成本。
【专利说明】按键安装结构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家用电器结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按键安装结构。
【背景技术】
[0002]现有的按键组装方式,通常采用热铆工艺。热铆的工作原理是通过高温将两种结构熔化从而固定在一起。现有技术中,按键的具体生产过程如下:在安装按键时,首先将按键放置于上盖或面壳上,然后通过热铆的方式将按键固定于上盖或面壳上。这种安装方式存在以下问题,一是需要在生产线上增加一台热铆焊接机,热铆焊接机成本相对于而言比较高,二是人力上需要增加一个工位来完成热铆工序,这样,势必会造成设备成本和人力成本的上升。另外,热铆工艺属于高温作业,不仅带来工作环境污染,同时也存在安全隐患。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安装简单方便的按键安装结构。
[0004]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按键安装结构,包括按键以及上盖,所述按键包括按键帽以及支撑所述按键帽的固定支架,所述上盖底面上设有相对设置的卡扣和用于卡合所述固定支架的卡合部,所述上盖底面上开设有与所述按键帽适配的键帽槽,所述固定支架的一侧开设有与所述卡扣对应设置的凹槽,所述固定支架通过其一侧的凹槽与所述卡扣扣合,另一侧扣入所述卡合部内将所述按键帽容置于所述键帽槽内。
[0005]优选地,所述上盖包括基板,以及位于所述基板底面上的侧板,所述键帽槽和卡扣位于所述基板底面上,所述卡合部位于所述侧板朝向所述卡扣的一侧;
[0006]所述固定支架包括与所述基板底面抵接的底框,以及与所述底框呈角度设置且位于所述底框一侧的侧框;该侧框与所述侧板抵接且所述侧框的一端卡合于所述卡合部上,所述凹槽位于所述底框上,所述按键帽位于所述底框上背离所述侧框的一侧。
[0007]优选地,所述按键帽通过间隔设置的多个弹性臂与所述底框的内侧壁连接。
[0008]优选地,所述底框包括相对设置的至少两第一纵框条,以及连接两所述第一纵框条的第一横框条;所有所述第一纵框条均与所述侧框连接,所述凹槽位于所述第一横框条上,所述按键帽位于所述第一纵框条和第一横框条形成的半封闭框形区域内,所述弹性臂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横框条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按键帽的侧面连接。
[0009]优选地,所述侧框包括相对设置的两第二纵框条,以及连接两所述第二纵框条的第二横框条;两所述第二纵框条的一端分别与两所述第一纵框条连接,所述第二横框条与所述卡合部抵接。
[0010]优选地,所述卡扣为所述基板底面向平行于该基板底面方向延伸而成,所述凹槽贯穿所述第一横框条且其贯穿方向与所述基板底面方向平行。
[0011]优选地,所述固定支架还包括加强筋,该加强筋的一端与所述第二横框条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一横框条连接。
[0012]优选地,所述按键安装结构还包括沿所述按键帽底面向外延伸的骨位。[0013]优选地,所述骨位位于所述按键帽底面的中部。
[0014]优选地,所述卡合部和卡扣均设置有多个,所述卡合部与所述卡扣交错设置。
[0015]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按键安装结构通过在上盖的底面上分别设置卡扣和卡合部,从而分别将固定支架的两侧分别固定住,安装方式简单,避免现有技术中需热铆才能将按键固定于上盖上而带来的环境污染和安全隐患。本按键安装结构一方面简化安装时间,提高了安装效率,从而节约人力成本,另一方面节省了热铆焊接机,从而节约了设备成本。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实用新型按键安装结构优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2为图1所示的A处的细节放大结构示意图;
[0018]图3为本实用新型按键安装结构优选实施例的局部剖视结构示意图;
[0019]图4为本实用新型按键安装结构处于安装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5为本实用新型按键安装结构中按键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6为本实用新型按键安装结构中上盖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7为图6所示的B处的细节放大结构示意图。
[0023]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就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0025]参照图1、图2、图3以及图7,图1为本实用新型按键安装结构优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的A处的细节放大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按键安装结构优选实施例的局部剖视结构示意图;图7为图6所示的B处的细节放大结构示意图。
[0026]本优选实施例中,按键安装结构包括按键10以及上盖20,按键10包括按键帽11以及支撑按键帽11的固定支架12,上盖20底面上设有相对设置的卡扣21和用于卡合固定支架12的卡合部22,上盖20底面上开设有与按键帽11适配的键帽槽23,固定支架12的一侧开设有与卡扣21对应设置的凹槽111,固定支架12通过其一侧的凹槽111与卡扣21上扣合,另一侧扣入卡合部22内将按键帽11容置于键帽槽23内。具体地,本实施例中,按键安装结构还包括沿按键帽11底面向外延伸的骨位111。
[0027]参照图4,在安装按键10时,首先将按键10上设置的凹槽111对准卡扣21,将按键10的一侧扣入卡扣21上,然后,以卡扣21为原点将按键10向靠近卡合部22的一侧转动(即以图4箭头所指方向旋转),从而将固定支架12的另一侧扣入卡合部22内。另外,卡扣21位置、凹槽111、按键帽11和键帽槽23相应位置需提前设定,保证在凹槽111扣入卡扣21后,键帽槽23刚好容置于键帽槽23内。
[0028]在使用按键10时,在上盖20顶面以图3所示箭头方向对按键帽11进行按压,按键帽11相对于上盖20顶面向下下沉,从而使其上固定的骨位111接触到开关,从而实现触发按键10的作用。
[0029]本实施例提出的按键安装结构,通过在上盖20底面分别设置卡扣21和卡合部22,从而分别将固定支架12的两侧分别固定住,安装方式简单,避免现有技术中需热铆才能将按键10固定于上盖20上而带来的环境污染和安全隐患。本按键安装结构一方面简化安装时间,提高了安装效率,从而节约人力成本,另一方面节省了热铆焊接机,从而节约了设备成本。
[0030]具体地,结合参照图5,图6以及图7,上盖20包括基板201,以及位于基板201底面上的侧板202,键帽槽23和卡扣21均位于基板201底面上,卡合部22位于侧板202朝向卡扣21的一侧;
[0031]固定支架12包括:与基板201底面抵接的底框121,以及与底框121呈角度设置且位于底框121 —侧的侧框122 ;该侧框122与侧板202抵接且侧框122的一端卡合于卡合部22上,凹槽111位于底框121上,按键帽11位于底框121上背离侧框122的一侧。
[0032]本实施例中,按键帽11通过间隔设置的多个弹性臂13与底框121的内侧壁连接。通过设置弹性臂13保证按键帽11相对固定支架12弹性变形。具体地,本实施例中,按键帽11设置有两个,每一按键帽11对应设置两个弹性臂13。两个弹性臂13分别位于按键帽11靠近第一横框条1212 —侧的左、右两端以实现对按键帽11的稳定支撑。
[0033]具体地,本实施例中,参照图5,底框121包括相对设置的至少两第一纵框条1211,以及连接第一纵框条1211的第一横框条1212 ;所有第一纵框条均与侧框122连接,凹槽111位于第一横框条1212上,按键帽11位于第一纵框条1211和第一横框条1212形成的半封闭框形区域内,弹性臂13的一端与第一横框条1212连接,另一端与按键帽11的侧面连接。
[0034]具体地,本实施例中,参照图5,侧框122包括相对设置的两第二纵框条1221,以及连接两第二纵框条1221的第二横框条1222 ;两第二纵框条1221的一端分别与两第一纵框条1211连接,第二横框条1222与卡合部22抵接。
[0035]本实施例中,第二纵框条1221与第一纵框条1211形成一定角度,具体角度的设定依卡合部22的具体结构而定,本实用新型对此不作限定。
[0036]当按键10安装到位时,底框121的一侧与基板201底面相抵接,侧框122的一侧与侧板202的内侧相抵接,然后,通过卡合部22和卡扣21将固定支架12固定于上盖20上。
[0037]具体地,参照图7,卡扣21为基板201底面向平行于该基板201底面方向延伸而成,凹槽111贯穿第一横框条1212上且其贯穿方向与基板201底面方向平行。
[0038]卡扣21为沿基板201底面向平行于该基板201底面方向延伸而成,相对于向垂直于该基板201底面方向延伸而成的卡扣21,能起到限制固定支架12相对于基板201厚度方向的运动,从而使固定支架12的固定更加稳固。
[0039]进一步地,参照图5,固定支架12还包括加强筋123,该加强筋的一端与第二横框条1222连接,另一端与第一横框条1212连接。通过在固定支架12上设置加强筋,从而提高了固定支架12的结构强度。
[0040]进一步地,骨位111优选位于按键帽11底面的中部。
[0041]通过将骨位111设置于按键帽11底面的中部,从而最大化地传递变形,在用户使用较小的力对按键帽11进行按压时,就可以达到触发开关的效果。
[0042]进一步地,结合参照图6和图7,本实施例中,卡合部22和卡扣21均设置有多个,卡合部22与卡扣21交错设置。
[0043]具体地,本实施例中,卡合部22设置有4个,卡扣21设置有4个。通过将卡合部22与多个卡扣21交错设置,从而使按键10被固定时,固定支架12所受的力更加均衡。另夕卜,本实施例中,多个卡合部22之间还连接有加强固定筋,以提高卡合部22的结构强度。
[0044]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权利要求】
1.一种按键安装结构,包括按键以及上盖,其特征在于,所述按键包括按键帽以及支撑所述按键帽的固定支架,所述上盖底面上设有相对设置的卡扣和用于卡合所述固定支架的卡合部,所述上盖底面上开设有与所述按键帽适配的键帽槽,所述固定支架的一侧开设有与所述卡扣对应设置的凹槽,所述固定支架通过其一侧的凹槽与所述卡扣扣合,另一侧扣入所述卡合部内将所述按键帽容置于所述键帽槽内。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按键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盖包括基板,以及位于所述基板底面上的侧板,所述键帽槽和卡扣位于所述基板底面上,所述卡合部位于所述侧板朝向所述卡扣的一侧; 所述固定支架包括与所述基板底面抵接的底框,以及与所述底框呈角度设置且位于所述底框一侧的侧框;该侧框与所述侧板抵接且所述侧框的一端卡合于所述卡合部上,所述凹槽位于所述底框上,所述按键帽位于所述底框上背离所述侧框的一侧。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按键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按键帽通过间隔设置的多个弹性臂与所述底框的内侧壁连接。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按键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框包括相对设置的至少两第一纵框条,以及连接所述第一纵框条的第一横框条;所有所述第一纵框条均与所述侧框连接,所述凹槽位于所述第一横框条上,所述按键帽位于所述第一纵框条和第一横框条形成的半封闭框形区域内,所述弹性臂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横框条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按键帽的侧面连接。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按键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侧框包括相对设置的两第二纵框条,以及连接两所述第二纵框条的第二横框条;两所述第二纵框条的一端分别与两所述第一纵框条连接,所述第二横框条与所述卡合部抵接。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按键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扣为所述基板底面向平行于该基板底面方向延伸而成,所述凹槽贯穿所述第一横框条且其贯穿方向与所述基板底面方向平行。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按键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支架还包括加强筋,该加强筋的一端与所述第二横框条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一横框条连接。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按键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沿所述按键帽底面向外延伸的骨位。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按键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骨位位于所述按键帽底面的中部。
10.如权利要求1至9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按键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卡合部和卡扣均设置有多个,所述卡合部与所述卡扣交错设置。
【文档编号】H01H13/14GK203521253SQ201320613010
【公开日】2014年4月2日 申请日期:2013年9月30日 优先权日:2013年9月30日
【发明者】石佳及, 魏江锋 申请人:Tcl通力电子(惠州)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