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流变压器牵引孔装置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7048545阅读:186来源:国知局
换流变压器牵引孔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一种换流变压器牵引孔装置,在桩承台上部设置圆形的第一牵引孔和第二牵引孔,第一牵引孔直径小于第二牵引孔直径,且第二牵引孔在与第一牵引孔接触的一端为漏空层,可将牵引棒置于漏空层内;因牵引棒的长度大于第一牵引孔直径、小于第二牵引孔直径,所以牵引棒不会脱出第一牵引孔;搬运换流变压器时,将牵引绳系于牵引棒,牵引棒可在漏空层内水平方向转动,有利于牵引绳在水平方向调整方向和角度;在牵引棒受到垂直方向的力时也不会被拉出第一牵引孔,有利于牵引力在垂直方向和水平方向的调整,使桩承台的混凝土均匀受压,换流变压器牵引孔的布置更灵活,传力更均匀合理,不会出现因牵引力在某处较集中,而引起在第一牵引孔处局部压裂破坏的情况。
【专利说明】换流变压器牵引孔装置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属于换流站换流变压器的换向【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换流变压器牵引孔装置。
【背景技术】
[0002]换流变压器是超高压直流输电工程中至关重要的关键设备,是交、直流输电系统中的换流、逆变两端接口的核心设备,换流变压器的投入和安全运行是工程取得发电效益的关键和重要保证。
[0003]目前,各电压等级换流站内的换流变压器,由于自身重量较大,一般在站内均设置成直线的搬运轨道,在安装、检修期间,对换流变压器进行直线平移搬动。移动的动力主要通过活动的卷扬机通过牵引绳提供,设备微调时由千斤顶提供;牵引绳为固定在地面的钢筋混凝土孔洞,由插入钢棒缠绕卷扬机提供牵引牵引力。通常,换流变压器通过大块式基础自重及埋深范围内土层的水平基床反力提供竖向和水平抗力,由设置在基础中部的方孔配合插入的钢棒缠绕卷扬机绳索提供换流变水平移动及转向所需要的牵引力。在牵引空局部压力集中处,采用了增加钢筋加固的方法;钢棒垂直插入缠绕卷扬机工作。或者是采用固定式U形环配合大块式基础的方式提供牵引力。
[0004]但是,大块式基础的方式在牵引力局部压力集中处,因为受力不均,容易形成牵引孔处的局部压裂破坏。

【发明内容】

[0005]基于此,有必要针对现有技术在牵引力局部压力集中处容易形成牵引孔处的局部压裂破坏的问题提供一种换流变压器牵引孔装置。
[0006]一种换流变压器牵引孔装置,设置于桩承台,包括第一牵引孔、第二牵引孔和牵引棒;所述第一牵引孔设置于所述桩承台顶部,所述第二牵引孔与第一牵引孔同轴设置于所述桩承台上部;所述第一牵引孔直径小于所述第二牵引孔直径,且所述第一牵引孔和第二牵弓I孔均与水平面垂直,所述第一牵弓I孔和第二牵弓I孔形成“凸”型孔;所述第二牵弓I孔与第一牵引孔接触的一端设置成漏空层,所述牵引棒设置于所述漏空层内,且所述牵引棒的长度大于第一牵引孔直径、小于第二牵引孔直径。
[0007]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牵引板,所述牵引板设置于所述桩承台顶端,且所述牵引板呈环形,所述第一牵引孔设置于所述牵引板中部。
[0008]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牵引板的厚度大于20毫米。
[0009]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漏空层轴向高度为150?350毫米。
[0010]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牵引孔直径为200毫米,所述第二牵引孔直径为400毫米。
[0011]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牵引棒与牵引板材料的屈服极限值不小于235MPa。
[0012]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牵引棒与牵引板的材料为镀锌钢。[0013]上述换流变压器牵引孔装置,在桩承台上部设置圆形的第一牵引孔和第二牵引孔,使得第一牵引孔直径小于第二牵引孔直径,且将第二牵引孔在与第一牵引孔接触的一端设置成漏空层,可将牵引棒设置于漏空层内;因牵引棒的长度大于第一牵引孔直径、小于第二牵引孔直径,所以牵引棒不会脱出第一牵引孔;在对换流变压器运输和搬运时,将牵引绳系于牵引棒,且牵引绳伸出于第一牵引孔,牵引棒可在漏空层内水平方向转动,有利于牵引绳在水平方向调整方向和角度;而牵引棒设置于漏空层内,在牵引棒受到垂直方向的力时也不会被拉出第一牵引孔,有利于牵引力在垂直方向和水平方向的调整,使桩承台的混凝土均匀受压,换流变压器牵引孔的布置更灵活,传力更均匀合理,不会出现因牵引力在某处较集中,而引起在第一牵引孔处局部压裂破坏的情况。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本换流变压器牵引孔装置一视角结构示意图;
[0015]图2为本换流变压器牵引孔装置另一视角结构示意图。
[0016]附图标记说明:
[0017]100.换流变压器牵引孔装置,110.桩承台,112.第一牵引孔,114.第二牵引孔,116.牵引棒,118.漏空层,119.牵引板,120.牵引绳,130.润滑模块。
【具体实施方式】
[0018]如图1所示,一种换流变压器牵引孔装置100,设置于桩承台110,包括第一牵引孔112、第二牵引孔114和牵引棒116 ;第一牵引孔112设置于桩承台110顶部,第二牵引孔114与第一牵引孔112同轴设置于桩承台110上部;第一牵引孔112直径小于第二牵引孔114直径,且第一牵引孔112和第二牵引孔114均与水平面垂直,第一牵引孔112和第二牵引孔114形成“凸”型孔;第二牵引孔114与第一牵引孔112接触的一端设置成漏空层118,牵引棒116设置于漏空层118内,且牵引棒116的长度大于第一牵引孔112直径、小于第二牵引孔114直径。
[0019]上述换流变压器牵引孔装置100,在桩承台110上部设置圆形的第一牵引孔112和第二牵引孔114,使得第一牵引孔112直径小于第二牵引孔114直径,且将第二牵引孔114在与第一牵引孔112接触的一端设置成漏空层118,可将牵引棒116设置于漏空层118内;因牵引棒116的长度大于第一牵引孔112直径、小于第二牵引孔114直径,所以牵引棒116不会脱出第一牵引孔112 ;在对换流变压器运输和搬运时,将牵引绳120系于牵引棒116,且牵引绳120伸出于第一牵引孔112,牵引棒116可在漏空层118内水平方向转动,有利于牵引绳120在水平方向调整方向和角度,使换流变压器实现万向受力;而牵引棒116设置于漏空层118内,在牵引棒116受到垂直方向的力时也不会被拉出第一牵引孔112,有利于牵引力在垂直方向和水平方向的调整,使桩承台110的混凝土均匀受压,换流变压器牵引孔的布置更灵活,传力更均匀合理,不会出现因牵引力在某处较集中,而引起在第一牵引孔112处局部压裂破坏的情况。
[0020]如图2所示,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牵引板119,牵引板119设置于桩承台110顶端,且牵引板119呈环形,第一牵引孔112设置于牵引板119中部。在桩承台110顶端设置牵引板119,可方便桩承台110上第一牵引孔112与第二牵引孔114的设置,在固定好钢筋之后,混凝土的灌注较方便,简化了安装工艺;牵引板119设置成环形,可便于均布牵引力,使第一牵引孔112受力更均匀合理,避免出现牵引力集中于某处,而导致第一牵引孔112在牵引力集中处压裂破坏的情况。
[0021]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牵引板119的厚度大于20毫米。牵引力作用于牵引棒116时,牵引板119会受到较大的牵引力,牵引板119的厚度大于20毫米可承受牵引孔的较大受力,以保证牵引板119的安全。
[0022]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漏空层118轴向高度为150?350毫米。牵引棒116要承受较大的牵引力,需要达到一定的强度,于是,牵引棒116也会相应的较粗;150?350毫米的轴向高度在满足牵引棒116可置于漏空层118内的要求之外,还可保证牵引棒116可在漏空层118内自由的转动,以达到第一牵引孔112均匀受力的效果。
[0023]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第一牵引孔112直径为200毫米,第二牵引孔114直径为400毫米;满足了第一牵引孔112小于第二牵引孔114,使牵引棒116不被拉出第一牵引孔112的要求,同时,第二牵引孔114的直径为400毫米,牵引棒116的长度可在200?400毫米之间,且可接近400毫米,在牵引棒116受到牵引力时,有利于第一牵引孔112较大范围的承受牵引棒116的受力,可缓解第一牵引孔112局部受力较集中的现象,延长了第一牵引孔112的使用寿命。
[0024]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牵引棒116与牵引板119材料的屈服极限值不小于235MPa。牵引棒116和牵引板119均需要承受较大的牵引力,所以,需要牵引棒116和牵引板119达到一定的强度,避免牵引过程中出现牵引棒116或牵引板119破裂或变形的情况;因此,在牵引棒116与牵引板119材料的屈服极限值不小于235MPa时,可满足所需的抗拉强度。
[0025]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牵引棒116与牵引板119的材料为镀锌钢。镀锌钢具有较大的抗拉强度,可保证牵引棒116和牵引板119在受牵引力过程中不变形或破裂;同时,具有较好的抗腐蚀性,可延长其使用寿命。
[0026]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在桩承台110上端面的第一牵引孔112外缘还设置有润滑模块130,在牵引绳120系于牵引棒116,并受到牵引力作用时,在牵引绳120与水平面夹角小于某一值时,牵引绳120会受到第一牵引孔112外缘的摩擦,润滑模块130可减小牵引绳120与第一牵引孔112外缘的摩擦,从而可提高牵引绳120的使用寿命。
[0027]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权利要求】
1.一种换流变压器牵引孔装置,设置于桩承台,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牵引孔、第二牵引孔和牵引棒;所述第一牵引孔设置于所述桩承台顶部,所述第二牵引孔与第一牵引孔同轴设置于所述桩承台上部;所述第一牵引孔直径小于所述第二牵引孔直径,且所述第一牵弓I孔和第二牵引孔均与水平面垂直,所述第一牵弓I孔和第二牵弓I孔形成“凸”型孔;所述第二牵引孔与第一牵引孔接触的一端设置成漏空层,所述牵引棒设置于所述漏空层内,且所述牵引棒的长度大于第一牵引孔直径、小于第二牵引孔直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流变压器牵引孔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牵引板,所述牵引板设置于所述桩承台顶端,且所述牵引板呈环形,所述第一牵引孔设置于所述牵引板中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换流变压器牵引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牵引板的厚度大于20毫米。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流变压器牵引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漏空层轴向高度为150?350毫米。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流变压器牵引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牵引孔直径为200毫米,所述第二牵引孔直径为400毫米。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流变压器牵引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牵引棒与牵引板材料的屈服极限值不小于235MPa。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换流变压器牵引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牵引棒与牵引板的材料为镀锌钢。
【文档编号】H01F41/00GK103996513SQ201410204217
【公开日】2014年8月20日 申请日期:2014年5月14日 优先权日:2014年5月14日
【发明者】张肖峰, 朱海华, 韦文兵, 范绍有, 林刚, 辛侨, 石骁, 杨雪平, 李扶中 申请人:中国能源建设集团广东省电力设计研究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