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S2带孔纳米片/石墨烯电化学贮锂复合电极及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1965569阅读:587来源:国知局
WS2带孔纳米片/石墨烯电化学贮锂复合电极及制备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复合纳米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尤其涉及WS2带孔纳米片/石墨烯复合纳米材料及其水热制备方法,属于无机复合纳米材料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二维超薄纳米片材料以其独特的形貌具有众多优异的特性,其研究引起了人们的极大兴趣。石墨烯是最典型的二维纳米片材料,其独特的二维纳米片结构使其众多独特的物理、化学和力学等性能,具有重要的科学研究意义和广泛的技术应用前景。石墨烯具有极高的比表面积、高的导电和导热性能、高的电荷迁移率,优异的力学性能,这些优异的特性使得石墨烯在微纳米电子器件、储能材料和新型的催化剂载体等方面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石墨烯的发现及其研究取得的巨大成功激发了人们对其他无机二维纳米片材料研究的极大兴趣,如单层或少层数的过渡金属二硫化物等。作为一种典型和重要的过渡金属二硫化物,WS2具有与石墨类似的层状结构,其层内是共价键结合的S-W-S单元,层与层之间的结合是较弱的范德华力。这种典型层状结构和弱的范德华力,使WS2作为固体润滑剂具有较低的摩擦因数,特别是在高温、高真空等条件下仍具有较低的摩擦系数,是一种优良的固体润滑剂。另外,层状结构WS2可以允许外来的原子或离子的嵌入,因此WS2层状化合物也是一种很有发展前途的电化学储锂和储镁电极材料。最近,石墨烯概念已经从碳材料扩展到其他层状结构的无机化合物,也就是对于层状结构的无机材料,当其层数减少时(约6层以下),尤其是减少4层及其以下时,其电子性质或能带结构会产生明显的变化,从而导致其显示了与相应体相材料不同的物理和化学特性。除了石墨烯外,最近研究表明当体相WS2减少到少层数(特别是单层时),显示了与体相材料明显不同的物理、化学和电子学特性。有研究报道单层或少层数的WS2具有更好的电化学贮锂性能和高的电催化析氢反应活性。但是作为电化学反应的贮锂电极材料和电催化材料,WS2的层与层之间低的导电性能影响了其应用的性能。由于WS2纳米片与石墨烯具有类似的二维纳米片形貌,两者在微观形貌和晶体结构上具有很好的相似性。如果将WS2纳米片与石墨烯复合制备两者的复合材料,石墨烯纳米片的高导电性能可以进一步提高复合材料的导电性能,增强电化学贮锂和电催化反应过程中的电子传递,可以进一步改善复合材料的电化学贮锂性能和电催化性能。WS2纳米片的电催化析氢反应的催化活性主要来源于其活性位边缘,增加WS2纳米片的边缘是增强的电催化性能的一个途径。作为电化学贮锂电极材料,更多边缘的WS2纳米片可以提供更多的和相对较短的锂离子扩散通道,有助于增强器电化学贮锂性能。与普通的WS2纳米片比较,带孔的纳米片WS2具有较多的边缘,与电解液具有更多的接触面积,可以增强其电化学性能。因此,这种WS2带孔纳米片/石墨烯的复合纳米材料作为电化学贮锂电极材料和析氢反应电催化剂具有广泛的应用和增强的电化学性能。但是,到目前为止,WS2带孔纳米片/石墨烯复合纳米材料及其制备还未见报道。本发明以氧化石墨烯和硫代钨酸铵为原料,通过阳离子型柱[5]芳烃超分子协助的水热方法和随后的热处理,制备了WS2带孔纳米片/石墨烯的复合纳米材料。这种制备WS2带孔纳米片/石墨烯的复合纳米材料的方法具有简单、方便和易于扩大工业化应用的有点。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WS2带孔纳米片/石墨烯复合纳米材料及其制备方法,该复合纳米材料是由WS2带孔纳米片与石墨烯复合构成,所述WS2带孔纳米片是单层或少层数的层状结构,所述WS2带孔纳米片与石墨烯之间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1:3。少层数的层状结构是指层数在6层或6层以下的层状结构。本发明WS2带孔纳米片/石墨烯复合纳米材料的制备方法的步骤如下:(1)将氧化石墨烯超声分散在去离子水中,然后加入阳离子型柱[5]芳烃超分子(其结构见图1),并充分搅拌;(2)将L-半胱氨酸和硫代钨酸铵依次加入步骤(1)的混合体系中,并不断搅拌使L-半胱氨酸和硫代钨酸铵完全溶解,L-半胱氨酸和硫代钨酸铵用量的物质的量之比为5:1,硫代钨酸铵与氧化石墨烯的物质的量之比在1:1-1:3;(3)将步骤(2)得到的混合分散体系转移到水热反应釜中,并加入去离子水调整体积至水热反应釜标称体积的80%,阳离子型柱[5]芳烃超分子的摩尔浓度为0.001~0.002mol/L,氧化石墨烯的摩尔浓度为30-65mmol/L,将该反应釜放入恒温烘箱里,230-250℃下水热反应20-24h后,让其自然冷却至室温,用离心分离收集固体产物,并用去离子水充分洗涤,在100℃下真空干燥;将上述所得到的固体产物在氮气/氢气混合气氛中在800℃下热处理2h,混合气体中氢气的体积分数为10%,制备得到WS2带孔纳米片/石墨烯的复合纳米材料。上述的氧化石墨烯采用改进的Hummers方法制备。本发明的WS2带孔纳米片/石墨烯复合纳米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具有以下优点:氧化石墨烯表面和边缘带有很多含氧官能团(如羟基,羰基,羧基),这些含氧官能团使氧化石墨烯更容易地分散在水或有机液体中,但是这些含氧官能团使氧化石墨烯表面带有负电荷,使得氧化石墨烯与带有负电荷的WS42-离子不相容,本发明通过静电作用先将阳离子型柱[5]芳烃超分子(其结构见图1)吸附到氧化石墨烯表面,WS42-离子就较容易与吸附了双子表面活性剂的氧化石墨烯相互作用结合在一起。更重要的是,与一般的季铵盐阳离子表面活性剂相比,本发明使用的阳离子型柱[5]芳烃超分子的两端各有5带正电的季铵亲水基团,与带负电的氧化石墨烯之间具有更强的相互静电作用;该阳离子型柱[5]芳烃超分子可以以垂直或者平躺的方式吸附在氧化石墨烯表面,并在水热处理过程中一起夹带到水热产物中,在热处理过程中,阳离子型柱[5]芳烃超分子被碳化,最后可以制备得到带有许多微孔的WS2纳米片与石墨烯的复合纳米材料。这种WS2带孔纳米片不仅具有较多的活性位边缘,可以增强其对析氢反应的电催化性能,并且可以提供更多的短的锂离子扩散通道,有助理增强其电化学贮锂性能。WS2带孔纳米片/石墨烯复合材料可以增加其与电解液的接触面积,进一步有助于改善其电化学性能。本发明的制备方法具有简单、方便和易于扩大工业化应用的特点。附图说明图1阳离子型柱[5]芳烃超分子结构示意图。图2实施例1制备得到的WS2带孔纳米片/石墨烯复合纳米材料的XRD图。图3实施例1制备得到的WS2带孔纳米片/石墨烯复合纳米材料的SEM形貌图(a)和透射电镜照片(b)。图4对比例制备的WS2纳米片/石墨烯复合纳米材料的SEM形貌图(a)、TEM照片(b)和HRTEM照片(c)。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发明。下述实例中的氧化石墨烯采用改进的Hummers方法制备:在0℃冰浴下,将10.0mmol(0.12g)石墨粉搅拌分散到50mL浓硫酸中,不断搅拌下慢慢加入KMnO4,所加KMnO4的质量是石墨粉的4倍,搅拌50分钟,当温度上升至35℃时,慢慢加入50mL去离子水,再搅拌30分钟,加入15mL质量分数30%的H2O2,搅拌30分钟,经过离心分离,依次用质量分数5%的HCl溶液、去离子水和丙酮反复洗涤后得到氧化石墨烯。实施例1.1)将2.5mmol氧化石墨烯超声分散在60mL去离子水中,再加入0.16mmol阳离子型柱[5]芳烃超分子,并充分搅拌;2)接着依次加入0.76g(6.25mmol)L-半胱氨酸和1.25mmol硫代钨酸铵,并不断搅拌使L-半胱氨酸和硫代钨酸铵完全溶解,用去离子水调整体积至约80mL;3)将所得到的混合液转移到100mL的水热反应釜中,将该反应釜放入恒温烘箱里,230℃下水热反应24h后,让其自然冷却至室温,用离心分离收集固体产物,并用去离子水充分洗涤,在100℃下真空干燥,将所得到的水热固体产物在氮气/氢气混合气氛中在800℃下热处理2h,制备得到WS2带孔纳米片/石墨烯的复合纳米材料,混合气体中氢气的体积分数为10%。用XRD,SEM和TEM对所制备得到WS2带孔纳米片/石墨烯的复合纳米材料进行表征。XRD分析结果表明复合纳米材料中WS2的平均层数为2层(见图2),SEM形貌和透射电镜照片(见图3)也分别清楚地显示了复合材料中WS2是带微孔的纳米片,其层数在1-3层,WS2带孔纳米片/石墨烯复合纳米材料中WS2与石墨烯物质的量之比为1:2。对比例采用十二烷基三甲基溴化铵阳离子表面活性剂,按上述类似方法制备了WS2纳米片与石墨烯的复合纳米材料,具体制备过程如下:将2.5mmol氧化石墨烯超声分散在60mL去离子水中,再加入1.6mmol十二烷基三甲基溴化铵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并充分搅拌,然后依次加入0.76g(6.25mmol)L-半胱氨酸和1.25mmol硫代钨酸铵,并不断搅拌使L-半胱氨酸和硫代钨酸铵完全溶解,用去离子水调整体积至约80mL,将所得到的混合液转移到100mL的水热反应釜中,将该反应釜放入恒温烘箱里,230℃下水热反应24h后,让其自然冷却至室温,用离心分离收集固体产物,并用去离子水充分洗涤,在100℃下真空干燥,将所得到的固体产物在氮气/氢气混合气氛中在800℃下热处理2h,混合气体中氢气的体积分数为10%,制备得到WS2纳米片/石墨烯的纳米复合材料。用XRD,SEM和TEM对最后制备得到WS2纳米片与石墨烯的纳米复合材料进行表征,XRD分析结果表明复合纳米材料中WS2为层状结构,平均层数为7层。SEM形貌图、TEM照片和HRTEM照片(见图4)显示了负载在石墨烯上的WS2为不带孔的纳米片的形貌,主要层数为7层电催化反应析氢性能测试比较:将4.0mg上述制备的WS2带孔纳米片/石墨烯复合纳米材料(或对比例制备的WS2纳米片/石墨烯复合纳米材料)1.0mL的去离子水-乙醇混合液体中(体积比1:1),再加入30uL的Nafion溶液(5wt%),超声处理2h,使其充分混合分散均匀,得到均匀的浆料,用移液枪取5uL的混合浆料滴到成直径5mm的玻璃碳电极上,80℃下烘干后得到测试工作电极。电解液为0.5M的硫酸水溶液,参比电极为饱和甘汞电极,铂片作为对电极,在CHI660B电化学工作站上用线性电位扫描测试材料对析氢反应的电催化性能进行测试,扫描速度为5mV/s。测试结果显示在相同的阴极极化过电位下,WS2带孔纳米片/石墨烯复合纳米材料电极比WS2纳米片/石墨烯复合纳米材料电极具有更高的析氢反应电流,如:在0.20Vvs.RHE电位下,在WS2带孔纳米片/石墨烯复合纳米材料电极上电化学催化析氢反应电流位16.5mA,在WS2纳米片/石墨烯复合纳米材料电极上析氢反应电流为6.5mA。对析氢反应电催化性能的增强是由于WS2带孔纳米片/石墨烯复合纳米材料中WS2带孔纳米片比WS2纳米片/石墨烯复合纳米材料中WS2纳米片具有更多的活性位边缘。另外,WS2带孔纳米片/石墨烯复合纳米材料比WS2纳米片/石墨烯复合纳米材料具有更多的与电解液接触的面积。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