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线缆背板系统的导引部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057636阅读:153来源:国知局
用于线缆背板系统的导引部件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一种线缆背板系统(100),包括具有多个贯穿其的开口(126)的背板(120)和多个线缆连接器组件(106),每个线缆连接器组件具有在至少两个线缆连接器(116)之间延伸的多个线缆(152)。联接至背板后部(124)的线缆支架(112)包括具有环绕线槽的框架(200)的托架(114)。线缆连接器组件(106)由托架(114)保持且线缆被引导在线槽中。线缆连接器(116)定位在联接至托架的相应间隔件(226)之间并由其支撑。线缆连接器接收在背板中相应开口(126)中。可移除的防尘盖(600)联接至相应的线缆连接器。每个可移除的防尘盖具有导引壁(610),该导引壁构造为导引线缆支架与背板的对齐,以使间隔件的导引销(404)与背板中的导引孔(144)对齐且线缆连接器(116)与开口(126)对齐。可移除的防尘盖在线缆支架联接至背板后移除。
【专利说明】用于线缆背板系统的导引部件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用于线缆背板系统的导引部件。

【背景技术】
[0002]通信系统,诸如网络系统、服务器、数据中心等,使用大量的印刷电路板,称为背板,以互连中板(midplane)、子卡、线卡和/或开关卡。通信系统使用安装至背板的高速差分连接器以及安装至线卡和开关卡的高速差分连接器,以在其间传输信号。背板使用沿着电路板的迹线互连各种连接器。
[0003]由于系统密度的增加以及对高速线路需求的增长,印刷电路板持续增大而且信号的完整性随着信号沿整个通道进一步行进而固有地衰减。至少一些系统已经将传统的背板替换为线缆组件。然而,大量线缆组件的封装是困难的。线缆管理是这类系统中的限制因素。此外,具有大量线缆的这类系统的组装是存在问题的。将线缆连接器保持在适当的位置以与线卡和开关卡配合是困难的。
[0004]仍然存在对一种能够以节约成本及可靠的方式进行组装的线缆背板系统的需求。


【发明内容】

[0005]根据本发明,线缆背板系统包含背板,该背板具有多个穿过其的开口,该线缆背板系统还包括多个线缆连接器组件,每个线缆连接器组件具有在至少两个线缆连接器之间延伸的多个线缆。线缆支架与背板的后部联接。线缆支架包括具有环绕线槽的框架的托架,以及联接至托架的间隔件。间隔件具有导引销,该导引销接收在背板中相应的导引孔中。线缆连接器组件由托架保持,并且线缆在线槽中被引导。线缆连接器定位在线缆连接器相反侧上相应的间隔件之间并由其支撑。线缆连接器接收在背板中相应的开口中。可移除的防尘盖联接至相应的线缆连接器。每个可移除的防尘盖具有远端部和从远端部延伸的导引壁。导引壁构造为导引线缆支架与背板的配合。每个防尘盖的远端部接收在背板中的相应开口中。导引壁构造为相对于背板导引线缆支架,以使间隔件的导引销与背板的导引孔对齐,并且线缆连接器与背板开口对齐。可移除的防尘盖在线缆支架联接至背板后被移除。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06]图1是根据示例性实施例形成的线缆背板系统的前部透视图。
[0007]图2是线缆背板系统的后部透视图。
[0008]图3示出了线缆背板系统的根据示例性实施例形成的和线缆背板系统的背板。
[0009]图4示出了根据示例性实施例形成的和线缆背板系统的线缆连接器组件。
[0010]图5示出了根据示例性实施例形成的线缆连接器组件。
[0011]图6示出了根据示例性实施例形成的和线缆背板系统的线缆支架。
[0012]图7是线缆背板系统的一部分的正视图。
[0013]图8是用于线缆背板系统的可移除防尘盖的前部透视图。
[0014]图9是示出了可移除的防尘盖从相应的线缆连接器移开。
[0015]图10示出了线缆背板系统的一部分的正视图,示出了具有安装在线缆支架上的防尘盖的线缆支架组装至背板。
[0016]图11是线缆背板系统的一部分的正视图,示出了位于相应背板开口中的防尘盖。
[0017]图12是线缆背板系统的侧视图,示出了线缆支架被联接至背板处于组装初始阶段。
[0018]图13是线缆背板系统的侧视图,示出了线缆支架被联接至背板处于组装中间阶段。
[0019]图14是线缆背板系统的侧视图,示出了线缆支架被联接至背板处于组装最后阶段。

【具体实施方式】
[0020]图1是根据示例性实施例形成的线缆背板系统100的前部透视图。图2是线缆背板系统100的后部透视图。线缆背板系统100用于数据通信应用中,诸如网络开关。线缆背板系统100使用线缆连接器组件106将线卡102和开关卡104互连。在其它实施例中,线缆背板系统100可用于与其它类型的连接器和/或卡(诸如子卡)互连。
[0021]线缆连接器组件106包括在线缆背板系统100内部通过线缆互连的线缆连接器116。线缆连接器组件106经由电路板(诸如背板电路板)的迹线消除了互连。相比于常规的背板,线缆连接器组件106沿着线缆背板系统100的多个连接器之间信号路径具有改善的信号性能。相比于常规的背板,线缆连接器组件106支持每个通道更高的速度、更长的信号路径长度以及更低的成本。线缆连接器组件106提供了信号线路的屏蔽以用于改善的信号性能。线缆连接器组件106封装在允许用以与相应的线卡102和开关卡104相配合的精确的线缆和连接器定位的结构中。
[0022]线缆背板系统100包括机架110,该机架支撑线缆背板系统100的部件。机架110可包括支架、机壳或用于保持线缆背板系统100的部件的其它适当的结构。机架110可包括用于导引、支撑和/或固定联接至线缆背板系统100的开关卡104和线卡102的结构。
[0023]线缆背板系统100包括线缆支架112,该线缆支架支撑和/或管理线缆连接器组件106的线缆。线缆支架112包括多个托架114,该多个托架保持在一起并沿着线缆背板系统100的不同部分延伸。托架114可为盒状且限定线缆的线槽。线缆支架112支撑多个线缆连接器116,该多个线缆连接器形成线缆连接器组件106的部件。
[0024]线缆背板系统100包括背板120。背板120可为电路板而且可由典型的电路板材料(诸如FR-4材料)制造。电气部件,如电源,风扇,连接器等可附接至背板120。这些电气部件可电连接至背板120的迹线。
[0025]背板120和线缆支架112与线缆连接器组件106联接在一起以形成线缆背板系统100。线缆支架112沿着背板120的后部124设置。线缆连接器116延伸穿过背板120内的开口 126并呈现在背板120的前部128处,用于与线卡102和开关卡104配合。线缆连接器116并不如同常规背板而电连接至背板120,而是线缆连接器116通过在线缆连接器116之间延伸的线缆而互连。
[0026]在示例性实施例中,线缆支架112是柔性的,以允许线缆连接器116对齐并穿过开口 126。可选择地,托架114中的一部分与线缆连接器116穿过开口 126。托架114可相对于彼此浮动,以将线缆连接器116与相应开口 126适当地对齐。背板120将线缆连接器116保持在用于与线卡102和开关卡104配合的精确的位置。背板120具有紧密公差,以控制与线卡102和开关卡104的配合。线缆支架112是柔性的,以允许托架114相对于背板120适当地对齐。在示例性实施例中,导引特征设置为用于导引线缆背板系统100的组装。例如,可移除的防尘盖600(图8所示)在组装期间用于将托架114和线缆连接器116导引至背板120中的开口 126。在示例性实施例中,线缆连接器116相对于彼此且相对于托架114浮动,以允许线缆连接器116相对于背板120的精确定位,以与线卡102和开关卡104配合。线卡102和开关卡104分别具有卡连接器132、134,该卡连接器与相应的线缆连接器116配合。线缆连接器116需要相对于背板120被精确地定位,以与相应的卡连接器132、134配入口 ο
[0027]图3示出了根据示例性实施例形成的背板120。背板120包括开口 126,该开口接收线缆连接器116和/或托架114的一部分(两者均在图1中示出)。开口 126可为接收单个线缆连接器116的单个开口,诸如与线卡102(图1所示)关联的线缆连接器116。开口 126可为接收多个线缆连接器116 (诸如与开关卡104关联的线缆连接器(图1所示))的大的开口。
[0028]背板120包括在相邻开口 126之间的横杆140。横杆140为背板120提供支撑。横杆140为用于将线缆连接器116固定至背板120的安装块142 (其示例被示出为安装至背板120以用于参考)提供安装位置。可选择地,安装块142可设置在每个横杆140处。安装块142可设置为邻近每个开口 126。横杆140可在线缆背板系统100(图1所示)的组装期间为安装块142限定刚性件。安装块142可以是与背板120分开制造并附接至背板120的金属刚性件。可替代地。安装块142可为背板120的一部分。例如,安装块142可由穿过背板120的开口以及背板120环绕该开口的区域所限定。该开口可带有螺纹。背板120可在安装块142的区域较厚,以在该区域增加背板120的刚度。
[0029]背板120包括贯穿其的孔144,该孔接收导引构件、紧固件或用于组装线缆背板系统100的其它部件。背板120可包括贯穿其的部件开口 146,该部件开口接收附接至背板120的其它电气部件。一些电气部件可表面安装至背板120。
[0030]图4示出了根据示例性实施例形成的线缆连接器组件106。线缆连接器组件106包括多个线缆连接器116,这些线缆连接器以下可称为第一和第二线缆连接器116’、116”,线缆连接器组件还包括在线缆连接器116之间的线缆束150。线缆连接器116设置在线缆束150的端部。线缆束150包括多个线缆152。可选择地,第一线缆连接器116’可连接至线卡102 (图1所示)的卡连接器132 (图1所示),并且第二线缆连接器116”可连接至开关卡104(图1所示)的卡连接器134(图1所示)。
[0031]可选择地,线缆连接器116可彼此相同。线缆连接器116可限定插头连接器。线缆连接器116构造为与相应的卡连接器132、134配合,相应的卡连接器可为插座连接器,诸如商业地可从TE Connectivity, Harrisburg, PA获得的STRADA Whisper插座连接器。在示例性实施例中,线缆连接器116是高速差分对线缆连接器,其包括在共同配合接口处配合的多个差分对导体。差分导体沿着其信号路径被屏蔽,以降低噪声、串扰以及沿着差分对的信号路径的其它干扰。
[0032]在示例性实施例中,线缆152为双轴线缆,其在线缆152的共同护套内部具有两个信号线。该信号线传递差分信号。在示例性实施例中,信号线被屏蔽,诸如使用线缆152的线缆编织。可选择地,信号线中的每一个可单独被屏蔽。在替代实施例中,可设置其它类型的线缆152。例如,每个在其中携带单个信号导体的同轴线缆可从线缆连接器116延伸。
[0033]线缆连接器116包括保持多个触头模块162的插头外壳160。插头外壳160包括基壁164和从基壁164延伸的罩壁166,以限定构造为接收相应的卡连接器132、134的配合腔室168。罩壁166导引卡连接器132、134与线缆连接器116的配合。在示例性实施例中,插头外壳160具有从壁166向外延伸的凸起170。凸起170用于将线缆连接器116相对于相应的托架114(图2所示)定位。
[0034]每个触头模块162包括多个由支撑体182保持的线缆组件180。每个线缆组件180包括端接于线缆152的相应信号线的信号触头对186。每个线缆组件180还包括为信号触头186提供屏蔽的接地屏蔽件188。在示例性实施例中,接地屏蔽件188沿着信号触头186的整个长度周向地环绕信号触头186,以确保信号路径电屏蔽干扰。
[0035]支撑体182为线缆组件180提供支撑。线缆152延伸进入支撑体182,使得支撑体182支撑线缆152的一部分。支撑体182可为线缆152提供应力释放。可选择地,支撑体182可由塑料材料制造。可替代地,支撑体182可由金属材料制造。支撑体182可以是金属化的塑料材料,以为线缆152和线缆组件180提供附加的屏蔽。可选择地,支撑体182可包括电连接至每个接地屏蔽件以电性共用每个接地屏蔽件188的金属板以及围绕线缆106和部分金属板包覆(overmold)以支撑线缆152和线缆组件180的介电包覆。
[0036]多触头模块162被装入插头外壳160内。插头外壳160平行地保持触头模块162,使得线缆组件180成列对齐。可取决于具体的应用而由插头外壳160保持任意数量的触头模块162。当触头模块162在插头外壳160中堆叠时,线缆组件180还可成行对齐。
[0037]图5示出了根据示例性实施例形成的线缆连接器组件190。线缆连接器组件190类似于线缆连接器组件106(图4所示),然而线缆连接器组件190包括更多的线缆连接器192 (例如,图5所示的实施例中示出了四个线缆连接器192)。这些线缆连接器192的一些可用于与关联于开关卡104的卡连接器134(两者均在图1中示出)或插座互连,诸如底部的两个线缆连接器192,而其它的线缆连接器192可用于与关联于线卡102的卡连接器132(两者均在图1中示出)或插座互连。可选择地,来自于相同的线缆连接器192的线缆194,诸如来自于不同触头模块196的线缆,可引导至多个其它的线缆连接器192。
[0038]图6示出了线缆支架112。线缆支架112包括连接在一起以形成线缆支架112的一个或多个托架114。在所示实施例中,线缆支架112包括五个托架114a、114b、114c、114d和114e ;然而在替代实施例中可使用任意数量的托架114。托架114联接在一起形成H形构造,该构造在中间位置具有第一托架114a,其它的托架114b、114c、114d、114e作为腿部从第一托架114a向外延伸。在替代实施中,线缆支架112可具有其它形状。
[0039]在示例性实施例中,第一托架114a用于保持与开关卡104的卡连接器134(两者均在图1中示出)配合的线缆连接器116。第一托架114a中的线缆连接器116可保持在一起形成为块状件228。每个块状件228的线缆连接器116连接至相同开关卡104的卡连接器134。其它托架114b、114c、114d、114e用于保持与线卡102的卡连接器132配合(两者均在图1中示出)的线缆连接器116。可选择地,在相同的垂直位置对齐但在不同的托架中(例如,114b和114d或114c和114e)的线缆连接器116连接至相同线卡102的卡连接器132。
[0040]每个托架114包括环绕线槽的框架200,其中线缆152(图4所示)被引导穿过该线槽。线槽彼此敞开以允许线缆152从一个托架114被引导进另一个托架114。框架200包括在托架114的前边缘204和后部206之间延伸的侧壁202。后壁208在后部206处遮盖通道。框架200在侧壁202之间的前边缘204处敞开,以将线缆连接器116接收于其中。
[0041]在示例性实施例中,侧壁202和后壁208是冲压、成型并联接在一起(诸如使用紧固件或其它的连接方式)的金属板。金属板可足够的薄以允许框架200具有一些柔性,用来将托架114移动、扭转或采用其它操作方式而相对于背板120(图3所示)入位,以将线缆连接器116定位在背板120内的开口 126中(图3所示)。可选择地,托架114彼此连接,该连接中具有一些移动或浮动的自由度,以允许托架114相对于彼此移动,从而适当地将线缆连接器116与背板120中的开口 126对齐。
[0042]在示例性实施例中,线缆支架112包括用于将托架114保持在一起的手柄210。手柄210可用于拾起线缆支架112并在组装期间将线缆支架112装到背板120上。由于线缆支架112的尺寸,将线缆连接器116和/或框架200的前边缘204组装并装载到开口 126中可能是困难的。手柄210使得线缆支架112的移动更加容易。一旦线缆支架112联接到背板120,手柄210可为可移除的。
[0043]线缆支架112包括用于保持线缆连接器116的位置的多个间隔件220、222、224、226。间隔件220、222、224、226可以是不同类型的间隔件。间隔件220、222、224、226可具有不同的尺寸,形状和/或结构,诸如导弓I销。间隔件220、222、224、226通常具有类似的功能,如支撑一个或多个线缆连接器116。
[0044]在所示实施例中,间隔件220沿着定位在托架114a中的线缆连接器116的相应块状件228的侧部设置。块状件228是一组线缆连接器116,该组线缆连接器以堆叠的布置保持在一起,用以与相同开关卡104的多个卡连接器134(均在图1中示出)配合。间隔件220在下文中可被称为侧部间隔件220或块状件间隔件220。间隔件222设置在托架114b、114c、114d、114e的端部,诸如将最末端的线缆连接器116支撑在该托架114中。间隔件222在下文中可被称为端部间隔件222。端部间隔件222设置在线缆支架112的顶端部和底端部。端部间隔件222支撑单个线缆连接器116。间隔件224设置在相邻的线缆连接器116之间。间隔件224在下文中可被称为中部间隔件224。每个间隔件224支撑两个线缆连接器116。间隔件226设置在相邻的线缆连接器116之间,类似于中部间隔件224 ;然而间隔件226具有从其延伸的导引销,该导引销可用于导引线缆支架112以与背板120对齐并接合。间隔件226在下文中可被称为导引间隔件226。
[0045]在示例性实施例中,线缆连接器116可相对于间隔件220、222、224、226移动,以在线缆支架112与背板120的组装期间允许线缆连接器116与相应的开口 126对齐。例如,间隔件220、222、224、226可允许X、Y和/或Z方向上的浮动以实现线缆连接器116与开口126的良好的对齐。一旦线缆连接器116定位在开口 126中,间隔件220、222、224、226可被紧固至安装块142(图3所示),诸如使用紧固件将线缆支架112牢固地联接至背板120,其中线缆连接器116基本处在与相应的卡连接器132、134配合的位置上。在示例性实施例中,线缆连接器116构造为相对于间隔件220、222、224、226在开口 126中浮动,以获取与相应的卡连接器132、134对齐并配合的正确位置。
[0046]图7是线缆背板系统100的一部分的正视图。图7图示了托架114a、114b,示出了用于将托架114安装到背板120(图1所示)的间隔件220、224、226。图7示出了联接至块状件228的侧部间隔件220,形成第一托架114a的一部分。每个块状件228包括板402,该板可为沿着线缆连接器116的顶部和底部延伸的顶部板和底部板。板402保持块状件228的线缆连接器116。板402可形成托架114a的侧壁202的一部分。侧部间隔件220位于板402之间。
[0047]侧部间隔件220构造为联接至背板120 (图1所示)上的相应的安装块142 (图3所示)。安装块142将侧部间隔件220相对于背板120固定在位。然而,侧部间隔件220使用浮动机构400联接至板402,从而联接至第一托架114a。该浮动机构400允许在相互垂直的X、Y和/或Z方向上的移动。侧部间隔件220使用浮动机构400可相对于板402移动,以将线缆连接器116相对于背板120适当地定位。
[0048]在示例性实施例中,第一托架114a使用浮动机构400固定至第二托架114b。浮动机构400用于将侧部间隔件220联接至第一托架114a。侧部间隔件220使用相应的浮动机构400可相对于第二托架114b移动。第一托架114a和第二托架114b使用浮动机构400可相对于彼此移动。其它托架114可以使用类似类型的浮动机构400以相似的方式连接在一起。在示例性实施例中,可移除的防尘盖600(图8所示)用于在组装期间将托架114和线缆连接器116导引至背板120中的开口 126中。防尘盖600也可以用于将侧部间隔件220的导引销404与背板120中的相应导引孔144(图3所示)对齐。
[0049]在示例性实施例中,浮动机构400是紧固件,诸如埋头螺钉。浮动机构400可以是接收在托架114内扩大的口或孔中的紧固件,该紧固件允许浮动机构400相对于托架114在一个或多个相互垂直的方向上移动。可在侧壁202的孔内围绕浮动机构400限定周向的间隙,以允许浮动机构400在孔的内部移动。间隙的尺寸限定了浮动量。可选择地,间隙可允许在X、Y和Z方向上大约1.0mm的浮动;然而在替代实施例中,间隙可允许或多或少的浮动。在替代实施例中,可使用可将托架114系在一起但允许在其间有限的相对移动的其它类型的浮动机构。浮动机构400与导引特征(诸如防尘盖600和导引销404) —起工作,以将托架114和线缆连接器116与背板120对齐。
[0050]图8是可移除的防尘盖600的前部透视图。图9示出了可移除的防尘盖600从相应的线缆连接器116移除。在示出的实施例中,防尘盖600构造为联接至两个线缆连接器116,然而在替代实施例中,防尘盖600可以设计为与更多或更少的线缆连接器116配合。
[0051]可移除的防尘盖600用于在处理期间(诸如在运输时、组装时等)保护线缆连接器116。例如,防尘盖600保护信号触头186和接地屏蔽件188。可移除的防尘盖600可以用作导引特征。防尘盖600在组装期间将线缆支架112导引至背板120(图3所示)。例如,当线缆支架112从背板120的后部带入定位时,防尘盖600接收在背板120中的相应开口126(图3所示)中。随着线缆支架112进一步装载进背板120,如果线缆支架112不在适当的位置,防尘盖迫使线缆支架112相对于背板120进入至合适位置,以将线缆连接器116导引进开口 126。防尘盖600可以将其它导引特征(诸如导引销404(图7所示))与背板120中的孔144(图3所示)对齐。
[0052]可移除的防尘盖600包括基部602和从基部602延伸至远端部606的手柄604。手柄604形成为允许用户将防尘盖600从线缆连接器116拉出。例如,手柄604包括后向抓持表面608,该抓持表面允许防尘盖600被用户抓持,并从线缆连接器116拉出以移除防尘盖600。
[0053]渐缩(tapered)的导引壁610在基部602和远端部606之间延伸。导引壁610用于将线缆连接器116和线缆支架112的组件导引至背板120。导引壁610是渐缩的以在组装期间迫使防尘盖600进入背板120中的开口 126内的合适位置。可选择地,导引壁610可为弯曲的。替代地,导引壁610可为成角度的。
[0054]在示例性实施例中,基部602是矩形的并包括平面壁,包括顶部612、底部614、第一侧部616和第二侧部618。远端部606比基部602小,以允许远端部606接收在开口 126中,甚至在不正确或者偏离的位置。然而,随着防尘盖600装载进开口 126,导引壁610将会迫使防尘盖600进入开口 126内中的正确的位置(例如正确的X和Y对齐)。远端部606类似地包括顶部622、底部624、第一侧部626和第二侧部628,每个部分分别从顶部612、底部614、第一侧部616和第二侧部618向内偏离。导引壁610提供到顶部612的导入(lead-1n)、到底部614的导入、到第一侧部616的导入和到第二侧部618的导入。
[0055]防尘盖600在基部602处包括配合端部630,该配合端部与线缆连接器116配合。防尘盖600包括信号触头开口 632和接地屏蔽件开口 634 (两者均在图8示出),所述信号触头开口和接地屏蔽件开口具有与信号触头186和接地屏蔽件188(两者均在图9示出)互补的形状。防尘盖600联接至线缆连接器116,以使信号触头186接收在相应的信号触头开口 632中以及接地屏蔽件188接收在相应的接地屏蔽件开口 634中。防尘盖600包括在顶部612和底部614上的导引肋636,该导引肋接收在线缆连接器116的外壳160中的相应导引槽638中。
[0056]图10示出线缆背板系统100的一部分,示出了具有防尘盖600安装于其上的线缆支架112组装至背板120。在组装期间,随着线缆支架112连接至背板120,防尘盖600的远端部606装载入背板120中相应的开口 126中。导引壁610导引防尘盖600载入至开口126中。防尘盖600可能与开口 126中的背板120干涉,使得防尘盖600在开口 126内移动(例如上、下、左和/或右),以将线缆支架112与背板120对齐。在示例性实施例中,防尘盖600在至少两个相互垂直的方向上(例如X和Y方向上)提供导引。
[0057]图11是线缆背板系统100的一部分的正视图,不出了位于背板120的相应开口126中的防尘盖600。如图11所示,基部602的尺寸和形状与开口 126的尺寸和形状大致相同。当基部602接收在开口 126中时,与防尘盖600关联的线缆连接器116(图9所示)与开口 126紧密对齐。如上文所述,线缆连接器116相对于托架114和间隔件220、222、224、226 (图6所示)可具有一些浮动,以在开口 126内精确定位线缆连接器116 ;然而防尘盖600在组装期间提供线缆连接器116与开口 126的粗略对齐。
[0058]基部602具有高度640和宽度642。远端部606具有高度644和宽度646,其分别短于和窄于基部602的高度640和宽度642。导引壁610在基部602和远端部606之间渐缩。在示例性实施例中,手柄604成球形(buld-shaped),以使手柄沿着导引壁610变得稍微更宽、更窄、然后更宽。导引壁610从球形的窄的内部部分向外渐缩至基部602。参考远端部606包括参考手柄604的球形部分和/或尖部(tip)。图11示出了在侧部616、626(图8所示)之间以及侧部616、628(图8所示)之间的大量侧部到侧部导入(lead-1n)(例如X方向的导入)650、652。图11示出了在顶部612、622(图8所示)之间以及底部614、624(图8所不)之间的大量顶部到底部导入(例如Y方向的导入)654、656。设置在远端部606和基部602之间的导入在组装期间驱使线缆连接器116与背板120中的开口 126对齐。防尘盖600简化了线缆背板系统100的组装。
[0059]图12是线缆背板系统100的侧视图,示出了线缆支架112被联接至背板120处于组装的初始阶段。在组装期间,防尘盖600的远端部606比线缆支架112的其它部件凸出更远。例如,防尘盖600的远端部606定位为距离框架200的前部边缘204第一距离,该第一距离比导引销404更远,以允许防尘盖600为导引销404提供对齐。防尘盖600的运端部606是与背板120配合的线缆支架112的第一导引特征。因为远端部606比背板120的开口 126 (图11所示)小的多,远端部606容易地装载进开口 126中,而不需要被精确地对齐。
[0060]图13是线缆背板系统100的侧视图,示出了线缆支架112被联接至背板120处于组装的中间阶段。在图13中,防尘盖600示出为部分地装载穿过背板120中的开口 126(图11所示)。导引壁610示出为穿过背板120。当防尘盖600的较宽部分开始穿过背板120时,防尘盖600在开口 126内被迫使至适当地对齐(例如,X和/或Y方向的对齐)。如果防尘盖600是偏离的,防尘盖600开始在开口 126内居中。
[0061]防尘盖600用于对齐线缆支架112,以使导引销404与背板120和安装至背板120的相应的安装块660对齐。安装块660沿着背板120的前面垂直延伸。安装块660包括开口 662 (在图13中以虚线示出,也在图11中示出作为参考),该开口接收侧部间隔件220的导引销404。导引销404在顶端部渐缩,以确保导引销404进入开口 662,并且以适应偏离和/或未对准。与防尘盖600相比,导引销404用于更精确地将线缆支架112和背板120对齐。导引销404将块状件228和背板120对齐。导引销404构造为在导引间隔件226的导引销664接合背板120之前接合安装块660。导引销404的顶端定位为比导引销664的顶端离框架200的前边缘204更远距离。导引销404用于在导引销664对齐背板120之前将块状件228与背板120对齐。
[0062]图14是线缆背板系统100的侧视图,示出了线缆支架112被联接至背板120处于组装的最后阶段。防尘盖600的基部602设置在背板120的开口 126 (图11所示)中。导引壁610不再影响防尘盖600的对齐,而是,基部602以足够的准确度定位线缆连接器116(图9所示),使得导引间隔件226的导引销664与背板120的相应的导引孔144(图3所示)对齐。导引销664在顶端处渐缩,以确保导引销664进入导引孔144中,并适应偏离和/或未对准。随着导引销664装载入进背板120内的导引孔144中,导引销664可以进一步将间隔件226与背板120对齐,从而将由间隔件226保持的线缆连接器116与背板120对齐。
[0063]一旦导引销664装载穿过背板120并进入安装块142时,间隔件226和托架114相对于背板120紧固。安装块142可被固定至间隔件222、224、226,诸如使用螺纹紧固件固定,以将部件与夹在其间的背板120系在一起。在示例性实施例中,线缆连接器110能够相对于间隔件226浮动,以允许线缆连接器116与卡连接器132 (图1所示)在配合期间的精确对齐。一旦线缆支架112被安装并固定于背板120时,防尘盖600可以被移除,并且卡连接器132可被联接至线缆连接器116。
【权利要求】
1.一种线缆背板系统(100),包括背板(120),所述背板具有多个贯穿其的开口(126),所述背板系统还包括多个线缆连接器组件(106),每个所述线缆连接器组件具有在至少两个线缆连接器(116)之间延伸的多个线缆(152),所述线缆背板系统的特征在于: 联接至所述背板的后部(124)的线缆支架(112),所述线缆支架包括具有环绕线槽的框架(200)的托架(114); 联接至所述托架的间隔件(226),所述间隔件具有接收在所述背板中相应的导引孔(144)中的导引销(404),所述线缆连接器组件(106)由所述托架(114)保持,并且所述线缆被引导在所述线槽中,所述线缆连接器(116)设置在位于所述线缆连接器的相反侧上的相应的间隔件(226)之间并由所述间隔件支撑,所述线缆连接器接收在所述背板中相应的开口 (126)中;以及 联接至相应的线缆连接器的可移除的防尘盖¢00),每个所述可移除的防尘盖具有远端部(606)和从所述远端部延伸的导引壁(610),所述导引壁构造为导引所述线缆支架与所述背板的配合,每个防尘盖的远端部接收在所述背板中的相应的开口(126)中,所述导引壁构造为用于相对于所述背板导引所述线缆支架,以使所述间隔件的导引销(404)与所述背板的导引孔(144)对齐,并且所述线缆连接器(116)与所述背板的开口(126)对齐,并且其中可移除的防尘盖在所述线缆支架联接至所述背板后移除。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缆背板系统,其中所述防尘盖(600)遮盖所述线缆连接器(116)的配合端部,以在配合期间保护所述线缆连接器。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缆背板系统,其中所述线缆连接器(116)包括线缆组件(180),所述线缆组件包括信号触头(186)和接地屏蔽件(188),所述防尘盖(600)包括信号触头开口(632)和接地屏蔽件开口(634),所述防尘盖联接至所述线缆连接器,使得所述信号触头接收在相应的信号触头开口中,并且所述接地屏蔽件接收在相应的接地屏蔽件开口中。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缆背板系统,其中每个防尘盖(600)包括与所述远端部(606)相反的基部(602),所述基部联接至相应的线缆连接器(116),所述导引壁(610)在所述基部和所述远端部之间渐缩。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缆背板系统,其中每个防尘盖(600)包括与所述远端部(606)相反的基部¢02),所述基部联接至相应的线缆连接器(116),所述基部具有高度(640)和宽度¢42),所述远端部具有短于和窄于所述基部的高度(640)和宽度(642)的高度(644)和宽度¢46),所述导引壁(610)在所述基部和所述远端部之间渐缩。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缆背板系统,其中每个防尘盖(600)包括与所述远端部(606)相反的基部¢02),所述基部联接至相应的线缆连接器(116),所述基部包括顶部(612)、底部¢14)、第一侧部¢16)和第二侧部¢18),所述远端部从所述顶部、底部、第一侧部和第二侧部向内偏离,以使所述导引壁(610)提供到顶部的导入、到底部的导入、到第一侧部的导入和到第二侧部的导入。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缆背板系统,其中每个防尘盖(600)包括联接至相应的线缆连接器(116)的基部¢02),和从所述基部延伸至所述远端部¢06)的手柄¢04),所述手柄具有抓持表面¢08),所述抓持表面允许所述防尘盖被用户抓持,并从所述背板(120)拉出,以移除所述防尘盖。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缆背板系统,其中所述远端部(606)定位为距离所述框架(200)的前部(204)第一距离,所述导引销(404)的顶端定位为距离所述框架的前部第二距离,所述第二距离小于所述第一距离,所述导引壁被定向为确保所述导引销与所述导引孔(144)对齐。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缆背板系统,其中所述导引壁(610)提供所述线缆支架(112)相对于所述背板(120)的粗略对齐,所述导引销(404)提供所述线缆支架相对于所述背板的精确对齐。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缆背板系统,其中所述间隔件(226)构造为相对于所述框架(200)浮动,以允许所述线缆连接器(116)相对于所述背板(120)在至少两个相互垂直的方向上的有限移动,以允许所述线缆连接器与所述开口(126)对齐。
【文档编号】H01R13/52GK104300303SQ201410451934
【公开日】2015年1月21日 申请日期:2014年6月6日 优先权日:2013年6月6日
【发明者】J·T·西克里斯特, C·D·里特, N·G·莱曼, B·P·科斯特洛, R·P·尼科尔斯 申请人:泰科电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