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接器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7076961阅读:93来源:国知局
连接器的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连接器,包括座体和面盖,座体围成线材容纳腔,线材容纳腔的第一端设置有接线座,第二端设置有集线座,座体的底壁在线材容纳腔内形成有多个安装孔,面盖盖合在接线座、集线座和座体上,面盖开设有多个第一定位孔,第一定位孔的内壁向外延伸有第一卡位台,其中,连接器还包括多个连接螺钉,连接螺钉的第一端设置有操作部,连接螺钉的第二端设置有螺纹部,操作部与螺纹部之间设有滑动部,操作部的外径大于螺纹部的外径,螺纹部的外径大于第一卡位台的内径,第一卡位台的内径大于滑动部的外径,且每一个连接螺钉穿过一个第一定位孔安装到一个安装孔中。通过该预安装有连接螺钉的连接器有利于提高装配效率和防止螺钉丢失。
【专利说明】连接器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连接器件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连接器。

【背景技术】
[0002] 连接器是在电气工程中常用的一种部件,它的作用是连接不同设备上的电路或者 连接电路中不同的模块,使电流或者信号得以流通或传输,使电路实现预定的功能。现有的 连接器包括一个公连接器以及一个母连接器,其连接方式通常为通过公连接器插入到母连 接器中,公连接器中的电连接端子和母连接器中的电连接端子电连接。
[0003] 在制造上述这种电连接器件时,通常是在连接器的座体上开设两个开口,在其中 一个开口上设置接线座,另外一个开口上设置集线座,多根导线穿过集线座后到达座体的 线材容纳腔,再将多个导线分别接入到对应的接线座中,再通过面盖盖合座体,对座体内的 线材进行密封保护。
[0004] 然而,装配人员在将面盖安装到座体上时,通常是将面盖盖合后,再通过手动拿取 螺钉继而进行固定连接,由于用于装配的螺钉较为细小,装配人员容易在安装过程中丢失 螺钉。同时,装配人员在安装该细小的螺钉时显得较为困难,在生产加工线上将会带来较大 的影响,导致加工效率低,另一方面,当对该连接器进行检修时,需要对连接器的面盖进行 拆卸,继而要对细小的螺钉进行脱离,由于细小的螺钉较为容易丢失,给连接器的检修带来 不便。


【发明内容】

[0005]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提高装配效率和防止螺钉丢失的连接器。
[0006] 为了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连接器,包括座体和面盖,座体 围成线材容纳腔,线材容纳腔的第一端开设有第一开口,线材容纳腔的第二端开设有第二 开口,在第一开口处设置有接线座,在第二开口处设置有集线座,座体的底壁在线材容纳腔 内形成有多个安装孔,面盖盖合在接线座、集线座和座体上,面盖开设有多个第一定位孔, 第一定位孔的内壁向外延伸有第一卡位台,其中,连接器还包括多个连接螺钉,连接螺钉的 第一端设置有操作部,连接螺钉的第二端设置有螺纹部,操作部与螺纹部之间设有滑动部, 操作部的外径大于螺纹部的外径,螺纹部的外径大于第一卡位台的内径,第一卡位台的内 径大于滑动部的外径,且每一个连接螺钉穿过一个第一定位孔安装到一个安装孔中。
[0007] 由上述方案可见,通过在连接螺钉设置滑动部,使得连接螺钉的螺纹部通过第一 卡位台后,滑动部可以沿第一定位孔往复滑动,并且利用具有较大的操作部外径和螺纹部 外径进行对螺钉进行限位,使得螺钉穿过定位孔后,不容易脱离面盖。在生产制造过程中, 首先在面盖上对螺钉进行预安装,预安装后的螺钉由于不容易脱离面盖,所以可以通过运 输带预安装螺钉的面盖,使得装配人员可以直接对螺钉进行固定安装,从而提高生产加工 效率,同时,在检修时,检修人员对面盖拆卸后,由于螺钉不容易脱离,所以避免了螺钉的丢 失。
[0008] 进一步的方案是,座体的外壁开设有两个第二定位孔,第二定位孔的轴线垂直于 第一定位孔的轴线,两个定位孔位于座体的两侧,每一个第二定位孔的内壁向外延伸有第 二卡位台,螺纹部的外径大于第二卡位台的内径,第二卡位台的内径大于滑动部的外径,一 个连接螺钉穿过一个第二定位孔。
[0009] 由上可见,由于连接器需要和另一连接器进行连接才能实现电信号的传递,所以 可通过预安装的螺钉,由于预安装的螺钉不容易脱离,所以在进行连接时,则可方便地利用 该预安装的螺钉进行固定连接。
[0010] 更进一步的方案是,操作部沿轴向在中部设置有六角型凹陷。
[0011] 更进一步的方案是,操作部沿径向贯穿地设置有凹槽,凹槽贯穿六角型凹陷。
[0012] 由上可见,六角形内陷的结构有利于方便安装使用,但当内六角形的内陷出现滑 牙时,可通过成"一"字形的凹槽继续进行使用,从而提高螺钉和连接器的耐用性。
[0013] 更进一步的方案是,集线座包括基座,基座贯穿地形成有第三定位孔,第三定位孔 位于第二开口外侧的一端上开设有第一筋条,第一筋条呈周向延伸。
[0014] 更进一步的方案是,在第三定位孔的内壁沿周向形成有第二筋条。
[0015] 更进一步的方案是,集线座沿第三定位孔的径向向外形成有第三卡位台,第二开 口的内壁沿第三定位孔的径向向内形成有第四卡位台,第三卡位台与第四卡位台卡合。
[0016] 更进一步的方案是,基座、第三定位孔、第一筋条、第二筋条和第三卡位台一体成 型。
[0017] 由上可见,第三定位孔和第三卡位台用于将多根导线进行束缚和固定,以保证电 连接的稳固性,一体成型的集线座有利于提高生产加工效率,同时利用位于定位孔外的筋 条增强集线座的结构刚度,而位于定位孔内的筋条则用于更进一步地对导线进行紧固,以 防止导线脱离。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8] 图1是本实用新型连接器实施例的结构图。
[0019] 图2是本实用新型连接器实施例在另一视角的结构图。
[0020] 图3是本实用新型连接器实施例的分解图。
[0021] 图4是本实用新型连接器实施例的第一连接螺钉结构图。
[0022] 图5是本实用新型连接器实施例的第一连接螺钉的剖视图
[0023] 图6是本实用新型连接器实施例的第二连接螺钉结构图。
[0024] 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0025] 参照图1和图2,图1和图2是连接器1和连接器2的在不同视角下的结构图。连 接器1为公连接器,连接器1包括座体12和面盖11,在座体12的第一端开设有开口,在该 开口安装有接线座13。在座体12的第二端开设有开口,在该开口安装有集线座14,面盖11 盖合在座体12、接线座13和集线座14的上。连接器2为母连接器,连接器2包括连接面板 21,在连接面板21开设有通孔,在该通孔安装有接线座23,在连接面板21的两侧开设有安 装孔22。
[0026] 参照图3,图3是连接器1的分解图。面盖11上贯穿地开设有四个定位孔111,定 位孔111的内壁向内形成有卡位台112,连接器1还包括四个连接螺钉3,每一个连接螺钉 3穿过一个定位孔111。座体12的壳体围成线材容纳腔16,座体12的底壁在线材容纳腔 16内与四个定位孔111对应地形成有四个安装孔15,在座体12的外壁两侧贯穿地开设有 形成定位孔162,定位孔162的内壁沿径向向内延伸有定位台(未标示),定位孔162的轴 线垂直于安装孔15的轴线,连接器1还包括两个连接螺钉4,每一个连接螺钉4穿过一个定 位孔162。
[0027] 在座体12的第二端开口上安装有集线座14,集线座14包括基座,在基座贯穿地形 成有定位孔141,定位孔141位于座体12第二端开口外侧的一端上开设有多个筋条142,多 个筋条142沿周向延伸设置,基座沿定位孔141的径向向外形成有卡位台143,卡位台143 在基座的两侧向外延伸。座体12第二端开口的内壁沿定位孔141的径向向内形成有卡位 台161,卡位台161在开口两侧的内壁向内延伸,卡位台161与卡位台143邻接卡合。优选 地,在定位孔141的内壁沿周向还设置有多个筋条(未标示),多个肋条均匀地沿轴向分布 在定位孔141的内壁上,通过定位孔141内壁的筋条可对导线等线缆更进一步地固定。定 位孔141内壁的筋条、筋条142、基座、定位孔141和卡位台143 -体成型。
[0028] 参照图4,图4是连接螺钉3的结构图,连接螺钉3包括沿轴线依次设置的操作部 31、滑动部33和螺纹部32,操作部31和螺纹部32分别位于连接螺钉3的两个端部,滑动部 33位于操作部31和螺纹部32之间。操作部31上设置有十字凹槽,螺纹部32的外壁设置 外螺纹(图中未标示)。参照图5,图5是连接螺钉3的剖视图,连接螺钉3的操作部31的 外径为L1,螺纹部32的外径为L2,滑动部33的外径为L4,卡位台112的外径为L3,操作部 31外径L1大于螺纹部32外径L2,螺纹部32外径L2大于卡位台112外径L3,卡位台112 外径L3大于滑动部33外径L4。
[0029] 当连接螺钉3安装到定位孔111时,通过螺纹部32的外螺纹的旋转穿过卡位部 112后,由于滑动部33的外径L4较小,且螺纹部32的外径L1和操作部31的外径L2均大 于卡位部112的外径L3,所以滑动部33可以沿着定位孔111往复滑动,并且,卡位部112限 制了连接螺钉3的活动范围,使得连接螺钉3不容易脱离定位孔111。对连接器1进行装 配时,通过旋转四个连接螺钉3,将四个连接螺钉3对应地安装在安装孔15中,已成面盖11 的盖合。
[0030] 参照图6,是连接螺钉4的结构图。连接螺钉4包括沿轴线依次设置的操作部41、 滑动部43和螺纹部42,操作部41和螺纹部42分别位于连接螺钉4的两个端部,滑动部43 位于操作部41和螺纹部42之间。操作部41上设置六角型凹陷44,在操作部41还设置有 "一"字形凹槽45,凹槽45沿径向贯穿六角型凹陷44设置。操作部41外径大于螺纹部42 外径,螺纹部42外径大于定位孔162 (见图3)的卡位台外径,该卡位台外径大于滑动部43 外径。
[0031] 当连接螺钉4安装到定位孔162时,通过螺纹部42的外螺纹的旋转穿过卡位部 后,由于滑动部43的外径较小,且螺纹部42的外径和操作部41的外径均大于定位孔162 的卡位部的外径,所以滑动部43可以沿着定位孔162往复滑动,并且,定位孔162的卡位部 限制了连接螺钉4的活动范围,使得连接螺钉4不容易脱离定位孔162。优选地,连接螺钉 3的操作部31亦可设置六角型凹陷,并操作部设置有"一"字形凹槽,该凹槽沿径向贯穿六 角型凹陷设置。对连接器1进行装配时,通过旋转两个连接螺钉4,将两个连接螺钉4对应 地安装在两个安装孔162中。
[0032] 由上述方案可见,通过在连接螺钉设置滑动部,使得连接螺钉的螺纹部通过卡位 台后,滑动部可以沿第一定位孔往复滑动,并且利用具有较大的操作部外径和螺纹部外径 进行对螺钉进行限位,使得螺钉穿过定位孔后,不容易脱离面盖,使得在生产制造过程中, 通过预安装后的螺钉,使得装配人员可以直接对螺钉进行固定安装,从而提高生产加工效 率。同时,在检修时,检修人员对面盖拆卸后,由于螺钉不容易脱离,所以避免了螺钉的丢 失。而在连接螺钉上设置六角形内陷的结构有利于方便安装使用,一旦出现内六角形的内 陷出现滑牙时,可通过成"一"字形的凹槽继续进行使用,从而提高螺钉和连接器的耐用性。
【权利要求】
1. 连接器,包括 座体,所述座体围成线材容纳腔,所述线材容纳腔的第一端开设有第一开口,所述线材 容纳腔的第二端开设有第二开口,在所述第一开口处设置有接线座,在所述第二开口处设 置有集线座,所述座体的底壁在所述线材容纳腔内形成有多个安装孔; 面盖,所述面盖盖合在所述接线座、所述集线座和所述座体上,所述面盖开设有多个第 一定位孔,所述第一定位孔的内壁向外延伸有第一卡位台; 其特征在于: 所述连接器还包括多个连接螺钉,所述连接螺钉的第一端设置有操作部,所述连接螺 钉的第二端设置有螺纹部,所述操作部与所述螺纹部之间设有滑动部,所述操作部的外径 大于所述螺纹部的外径,所述螺纹部的外径大于所述第一卡位台的内径,所述第一卡位台 的内径大于所述滑动部的外径,且每一个所述连接螺钉穿过一个所述第一定位孔安装到一 个所述安装孔中。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座体的外壁开设有两个第二定位孔,所述第二定位孔的轴线垂直于所述第一定位 孔的轴线,所述两个定位孔位于所述座体的两侧,每一个所述第二定位孔的内壁向外延伸 有第二卡位台; 所述螺纹部的外径大于所述第二卡位台的内径,所述第二卡位台的内径大于所述滑动 部的外径; 一个所述连接螺钉穿过一个所述第二定位孔。
3.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操作部沿轴向在中部设置有六角型凹陷。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操作部沿径向贯穿地设置有凹槽,所述凹槽贯穿所述六角型凹陷。
5.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集线座包括基座,所述基座贯穿地形成有第三定位孔,所述第三定位孔位于所述 第二开口外侧的一端上开设有第一筋条,所述第一筋条呈周向延伸。
6.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第三定位孔的内壁沿周向形成有第二筋条。
7.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集线座沿所述第三定位孔的径向向外形成有第三卡位台,所述第二开口的内壁沿 所述第三定位孔的径向向内形成有第四卡位台,所述第三卡位台与所述第四卡位台卡合。
8. 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基座、所述第三定位孔、所述第一筋条、所述第二筋条和所述第三卡位台一体成 型。
【文档编号】H01R13/639GK203850549SQ201420254534
【公开日】2014年9月24日 申请日期:2014年5月16日 优先权日:2014年5月16日
【发明者】罗妙清, 汪应涛 申请人:浩亭(珠海)制造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