插线装置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7076960阅读:182来源:国知局
插线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插线装置,用于将射频线连接到待测试工件上,插线装置包括与射频线的连接端头配合连接并驱动连接端头运动的驱动组件,驱动组件具有驱动连接端头连接至待测试工件上的第一状态和驱动连接端头与待测试工件分离的第二状态。应用本实用新型的插线装置,通过设置与射频线的连接端头相连的驱动组件,可以通过驱动组件将射频线插接到待测试工件上,取代了工作人员手动插线操作,使工作人员能够更加快捷地进行调频校正,达到缩短调频校正工序的测试时间的目的。
【专利说明】插线装置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测试装置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插线装置。

【背景技术】
[0002]现有技术中的车载收音机系统的制造过程中具有一项较为重要的工序一调频校正。现有技术中,常采用在待测试工件上插接射频线,使待测试工件能够连接到提供稳定射频信号的射频发生器上,然后再对待测试工件进行调频校正。
[0003]现有技术的缺点:目前在调频校正时,射频线都是由人工手动插接到待测试工件上,这样会在插线工序浪费工作人员的时间,使整体调频校正工序的测试时间较长。
实用新型内容
[0004]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插线装置,以达到缩短调频校正工序的测试时间的目的。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插线装置,用于将射频线连接到待测试工件上,插线装置包括与射频线的连接端头配合连接并驱动连接端头运动的驱动组件,驱动组件具有驱动连接端头连接至待测试工件上的第一状态和驱动连接端头与待测试工件分离的第二状态。
[0006]进一步地,驱动组件包括动力元件和设置在动力元件上并沿设定方向可往复运动的驱动杆,连接端头与驱动杆连接并随驱动杆一起运动。
[0007]进一步地,动力元件包括驱动驱动杆运动的驱动气缸。
[0008]进一步地,连接端头上设置有射频针块,驱动杆上设置有与射频针块配合的安装座。
[0009]进一步地,安装座上设置有与射频针块的形状相适配的卡接凹槽。
[0010]进一步地,安装座包括第一支撑板和设置在第一支撑板两端部的第二支撑板,卡接凹槽由第一支撑板和两个第二支撑板形成。
[0011]进一步地,至少一个第二支撑板沿第一支撑板的延伸方向可移动地设置,以调整卡接凹槽的宽度。
[0012]进一步地,插线装置包括支撑底座,驱动组件设置在支撑底座上。
[0013]进一步地,支撑底座上设置有卡紧限位组件,待测试工件设置于支撑底座上并与卡紧限位组件配合,以限制待测试工件的位移。
[0014]进一步地,插线装置还包括控制平台,与驱动组件电连接,以控制驱动组件运动。
[0015]应用本实用新型的插线装置,通过设置与射频线的连接端头相连的驱动组件,可以通过驱动组件将射频线插接到待测试工件上,取代了工作人员手动插线操作,使工作人员能够更加快捷地进行调频校正,达到缩短调频校正工序的测试时间的目的。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6]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0017]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插线装置与射频线的连接端头在第一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插线装置与射频线的连接端头在第二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插线装置的驱动杆的安装座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中附图标记:10、驱动组件;11、动力元件;12、驱动杆;121、第一支撑板;122、第二支撑板;123、卡接凹槽;20、射频针块;30、待测试工件;40、控制平台;50、射频发生器。

【具体实施方式】
[0021]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0022]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插线装置,用于将射频线连接到待测试工件30上。其中,插线装置包括与射频线的连接端头配合连接并驱动连接端头运动的驱动组件10,驱动组件10具有驱动连接端头连接至待测试工件30上的第一状态和驱动连接端头与待测试工件30分离的第二状态。
[0023]设置与射频线的连接端头相连的驱动组件10,可以通过驱动组件10将射频线插接到待测试工件30上,取代了工作人员手动插线操作,使工作人员能够更加快捷地进行调频校正,达到缩短调频校正工序的测试时间的目的。
[0024]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待测试工件可以为待调频校正的车载收音机的印刷电路板,上述射频线的一端与该印刷电路板连接,射频线的另一端与射频发生器50连接,以通过射频发生器50为车载收音机的调频校正工序提供稳定的射频信号。
[0025]驱动组件10包括动力元件11和设置在动力元件11上并沿设定方向可往复运动的驱动杆12,连接端头与驱动杆12连接并随驱动杆12 —起运动并在上述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之间切换。
[0026]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动力元件11为驱动气缸,上述驱动杆12为驱动气缸的伸缩杆。上述连接端头与伸缩杆固定连接,在驱动气缸工作时,连接端头可以按照上述伸缩杆的延伸方向运动,上述印刷电路板设置在伸缩杆的运动轨迹上,且印刷电路板的插接端口与射频线的连接端头对齐设置,以使射频线能够插入到印刷电路板中。
[0027]优选地,为了使连接更加稳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在连接端头上设置射频针块20。设置射频针块20,可以有效确保连接的稳定性,使射频线更加容易连接到印刷电路板的插接端口上。相应的,驱动杆12上设置有与射频针块20配合的安装座。上述射频针块20安装在安装座上,以保证射频针块20能够随驱动杆12 —起运动。
[0028]如图3所示,为了使射频针块20与安装座的配合更加便捷,本实施例在安装座上设置有与射频针块20的形状相适配的卡接凹槽123。射频针块20的外表面上设置有卡接凸起。在安装时,将卡接凹槽123与卡接凸起配合连接,即可完成安装。
[0029]由于现有技术中,射频针块20的尺寸大小并不是固定的,为了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插线装置能够适用于更多个射频针块20,本实施例将卡接凹槽123设置为可调整的结构。具体如下:安装座包括第一支撑板121和设置在第一支撑板121两端部的第二支撑板122,卡接凹槽123由第一支撑板121和两个第二支撑板122形成,且至少一个第二支撑板122沿第一支撑板121的延伸方向可移动地设置,以调整卡接凹槽123的宽度。
[0030]将不同规格的射频针块20安装到上述卡接凹槽123内时,只需调整活动的第二支撑板122使卡接凹槽123的大小与射频针块20的大小相适配,再将射频针块20卡入到卡接凹槽123内,即可完成安装。
[0031]当然,既然第二支撑板122可以活动,我们为了保证卡接凹槽能够保持设定大小,还在活动的第二支撑板122上设置了用于固定的配合固定部,例如活动螺栓或者定位弹性元件。在调整时,当活动的第二支撑板122运动到设定位置时,将配合固定部与第一支撑板121固定,即可使活动的第二支撑板122与上述第一支撑板121固定。
[0032]本实施例中设置了控制平台40,与驱动组件10电连接,以控制驱动组件10运动。在工作时,控制平台40向驱动气缸提供控制信号,以控制驱动气缸带动驱动杆12运动设定距离,使射频针块20插接到印刷电路板上。在调频校正完成后,控制平台40向驱动气缸再次输入信号,控制驱动气缸反向运动,使射频针块20与印刷电路板脱离。
[0033]优选地,上述控制平台40包括控制面板以及设置在控制面板上的多个控制按键。操作时,工作人员可以位于控制面板处按下对应的控制按键来完成射频线的插线操作,能够有效节省插线时间,提高调频校正的效率。
[0034]进一步地,本实施例中的插线装置还包括支撑底座,上述驱动组件10和印刷电路板均固定设置在支撑底座上。由于在插拔射频针块20时,印刷电路板会受到来自驱动组件10的力。为了保证印刷电路板不会发生位置偏移,本实施例在支撑底座上设置有用于对印刷电路板进行限位的卡紧限位组件。
[0035]具体地,上述卡紧限位组件可以为设置在支撑底座上的多个限位柱,上述多个限位柱共同围成用于放置印刷电路板的容纳空间,上述印刷电路板置于容纳空间中并与限位柱卡紧。
[0036]当然,还可以在支撑底座上设置限位卡扣,上述印刷电路板与卡勾配合卡接。
[0037]从以上的描述中,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上述的实施例实现了如下技术效果:通过设置与射频线的连接端头相连的驱动组件,可以通过驱动组件将射频线插接到待测试工件上,取代了工作人员手动插线操作,使工作人员能够更加快捷地进行调频校正,达到缩短调频校正工序的测试时间的目的。
[0038]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
1.一种插线装置,用于将射频线连接到待测试工件(30)上,其特征在于,所述插线装置包括与所述射频线的连接端头配合连接并驱动所述连接端头运动的驱动组件(10),所述驱动组件(10)具有驱动所述连接端头连接至所述待测试工件(30)上的第一状态和驱动所述连接端头与所述待测试工件(30)分离的第二状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插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10)包括动力元件(11)和设置在所述动力元件(11)上并沿设定方向可往复运动的驱动杆(12),所述连接端头与所述驱动杆(12)连接并随所述驱动杆(12) —起运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插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元件(11)包括驱动所述驱动杆(12)运动的驱动气缸。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插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端头上设置有射频针块(20),所述驱动杆(12)上设置有与所述射频针块(20)配合的安装座。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插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座上设置有与所述射频针块(20)的形状相适配的卡接凹槽(123)。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插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座包括第一支撑板(121)和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撑板(121)两端部的第二支撑板(122),所述卡接凹槽(123)由所述第一支撑板(121)和两个所述第二支撑板(122)形成。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插线装置,其特征在于,至少一个所述第二支撑板(122)沿所述第一支撑板(121)的延伸方向可移动地设置,以调整所述卡接凹槽(123)的宽度。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插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插线装置包括支撑底座,所述驱动组件(10)设置在所述支撑底座上。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插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底座上设置有卡紧限位组件,所述待测试工件设置于所述支撑底座上并与所述卡紧限位组件配合,以限制所述待测试工件的位移。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插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插线装置还包括控制平台(40),与所述驱动组件(10)电连接,以控制所述驱动组件(10)运动。
【文档编号】H01R43/26GK203839691SQ201420254522
【公开日】2014年9月17日 申请日期:2014年5月16日 优先权日:2014年5月16日
【发明者】杜会来 申请人:大陆汽车系统(天津)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