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卷线装置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7081234阅读:97来源:国知局
一种卷线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卷线装置,包括卷体、挡板、转轴及固定组件,其中,上述卷体外圈设有至少二个限位环,线缆嵌入限位环中,以便限位;上述挡板设置在卷体的两侧端面上,挡板的直径大于卷体直径,以便防止卷体上的线缆向卷体两侧滑落;上述固定组件设置在卷体上,线缆的头端插入固定组件中以便固定;上述转轴与卷体连接,并带动卷体转动,以便卷绕线缆。本实用新型简化了设备结构,降低了生产成本,使用方便,产品质量高,生产效率高。
【专利说明】一种卷线装置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电缆生产设备,特别指一种卷线装置。

【背景技术】
[0002]线缆电缆是现代工业生产及人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工具。线缆是由一根或几根柔软的导线组成,外面包以轻软的护层;电缆是由一根或几根绝缘包导线组成,外面再包以金属或橡皮制的坚韧外层。电缆与线缆一般都由芯线、绝缘包皮和保护外皮三个组成部分组成。而芯线又由铜线通过押出机进行外层包胶后形成。
[0003]现有线缆生产设备中需要用到放线装置、收线装置和牵引装置,比如芯线生产时铜线穿过押出机进行包胶时,需要用到放线装置将铜线放出,包胶后形成芯线,通过牵引装置将芯线向前拉动,并通过收线装置进行收线。收线时一般是通过转轮将线缆卷绕。上述生产工艺工序多,使生产线拉长,生产设备增多,空间占用量大,生产成本高,不适合现代化工业生产;并且,现有转轮在卷绕线缆时由于其宽度较宽,线缆卷绕在转轮上往往会出现串线,卷绕不整齐,浪费了转轮空间。
实用新型内容
[0004]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简化了设备结构,降低了生产成本,使用方便,卷绕质量高,生产效率高的卷线装置。
[0005]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卷线装置,包括卷体、挡板、转轴及固定组件,其中,上述卷体外圈设有至少二个限位环,线缆嵌入限位环中,以便限位;上述挡板设置在卷体的两侧端面上,挡板的直径大于卷体直径,以便防止卷体上的线缆向卷体两侧滑落;上述固定组件设置在卷体上,线缆的头端插入固定组件中以便固定;上述转轴与卷体连接,并带动卷体转动,以便卷绕线缆。
[0006]优选地,所述的卷体为筒体结构,其筒体内设有与其同轴的套筒,卷体与套筒之间通过连接件连接。
[0007]优选地,所述的转轴伸入套筒内,并与套筒通过键连接,转轴转动带动套筒旋转,套筒通过连接件带动卷体旋转。
[0008]优选地,所述的限位环为圆形环槽,该圆形环槽的直径与线缆大小相同,限位环间隔设置在卷体的外表面上,线缆嵌入限位环中,以限位固定,避免串线。
[0009]优选地,所述的固定组件包括通孔、固定板及固定套,其中,上述通孔设置在限位环内,并贯穿限位环与卷体内圈连通;上述固定板设置在卷体内圈,固定套固定在固定板上,并与通孔对应设置;卷线前,线缆的头端穿过通孔内,并伸入固定套内,与固定套固定,卷体转动将线缆向前拉动,以便卷绕在卷体上。
[0010]优选地,所述的固定套为圆形筒体,该圆形筒体的内径不大于线缆的外径,线缆伸入筒体内,与固定套过盈连接,以便卡住线缆,提供卷绕线缆时的拉力。
[0011]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0012]本实用新型是在实际使用中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而进行的一种改进技术方案,通过设置一种卷体,卷体两侧设有挡板,以防卷绕时线缆从卷体两侧滑轮;卷体上设有多个限位环,限位环的直径与线缆的直径大小相同,限位环内开有通孔,该通孔与卷体的内圈连通,内圈中还设有固定板和固定套,固定套的套口对准通孔,卷绕前将线缆嵌入限位环内,人工卷绕在卷体上,并将线缆的头端插入通孔内,穿过通孔而伸进固定套内,固定套与线缆过盈连接,以便将线缆固定;线缆固定后通过打开驱动装置,驱动装置驱动转轴旋转,从而带动卷体旋转,使线缆卷绕在卷体上;通过上述结构设计,固定套能够提供一个牵引力给线缆,在卷体上就能实现线缆牵引以及卷绕收线,因此简化了传统设备的结构,减少了牵引装置,使生产线缩短,减少了生产成本,且能达到同样的技术效果;同时在卷体上设置的限位环能够将线缆限位防止其卷绕时发生左右串线,影响卷绕质量。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3]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4]图2为本实用新型卷体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5]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0016]图4为图3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0018]如图1至图4所示,一种卷线装置,包括卷体1、挡板2、转轴3及固定组件,其中,上述卷体I外圈设有至少二个限位环6,线缆嵌入限位环6中,以便限位;上述挡板2设置在卷体I的两侧端面上,挡板2的直径大于卷体I直径,以便防止卷体I上的线缆向卷体I两侧滑落;上述固定组件设置在卷体I上,线缆的头端插入固定组件中以便固定;上述转轴3与卷体I连接,并带动卷体I转动,以便卷绕线缆。
[0019]卷体I为筒体结构,其筒体内设有与其同轴的套筒8,卷体I与套筒8之间通过连接件9连接。
[0020]转轴3伸入套筒8内,并与套筒8通过键连接,转轴3转动带动套筒8旋转,套筒8通过连接件9带动卷体I旋转。
[0021]限位环6为圆形环槽,该圆形环槽的直径与线缆大小相同,限位环6间隔设置在卷体I的外表面上,线缆嵌入限位环6中,以限位固定,避免串线。
[0022]固定组件包括通孔7、固定板4及固定套5,其中,上述通孔7设置在限位环6内,并贯穿限位环6与卷体I内圈连通;上述固定板4设置在卷体I内圈,固定套5固定在固定板4上,并与通孔7对应设置;卷线前,线缆的头端穿过通孔7内,并伸入固定套5内,与固定套5固定,卷体I转动将线缆向前拉动,以便卷绕在卷体I上。
[0023]固定套5为圆形筒体,该圆形筒体的内径不大于线缆的外径,线缆伸入筒体内,与固定套5过盈连接,以便卡住线缆,提供卷绕线缆时的拉力。
[0024]进一步,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一种卷体,卷体两侧设有挡板,以防卷绕时线缆从卷体两侧滑轮;卷体上设有多个限位环,限位环的直径与线缆的直径大小相同,限位环内开有通孔,该通孔与卷体的内圈连通,内圈中还设有固定板和固定套,固定套的套口对准通孔,卷绕前将线缆嵌入限位环内,人工卷绕在卷体上,并将线缆的头端插入通孔内,穿过通孔而伸进固定套内,固定套与线缆过盈连接,以便将线缆固定;线缆固定后通过打开驱动装置,驱动装置驱动转轴旋转,从而带动卷体旋转,使线缆卷绕在卷体上;通过上述结构设计,固定套能够提供一个牵引力给线缆,在卷体上就能实现线缆牵引以及卷绕收线,因此简化了传统设备的结构,减少了牵引装置,使生产线缩短,减少了生产成本,且能达到同样的技术效果;同时在卷体上设置的限位环能够将线缆限位防止其卷绕时发生左右串线,影响卷绕质量。
[0025]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只是介绍其【具体实施方式】,不在于限制其保护范围。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在本实施例的启发下可以作出某些修改,故凡依照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所做的等效变化或修饰,均属于本实用新型专利权利要求范围内。
【权利要求】
1.一种卷线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卷体(I)、挡板(2)、转轴(3)及固定组件,其中,上述卷体(I)外圈设有至少二个限位环¢),线缆嵌入限位环(6)中,以便限位;上述挡板(2)设置在卷体⑴的两侧端面上,挡板⑵的直径大于卷体⑴直径,以便防止卷体⑴上的线缆向卷体(I)两侧滑落;上述固定组件设置在卷体(I)上,线缆的头端插入固定组件中以便固定;上述转轴(3)与卷体(I)连接,并带动卷体(I)转动,以便卷绕线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卷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卷体(I)为筒体结构,其筒体内设有与其同轴的套筒(8),卷体⑴与套筒⑶之间通过连接件(9)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卷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转轴(3)伸入套筒(8)内,并与套筒(8)通过键连接,转轴(3)转动带动套筒(8)旋转,套筒(8)通过连接件(9)带动卷体(I)旋转。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卷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限位环(6)为圆形环槽,该圆形环槽的直径与线缆大小相同,限位环(6)间隔设置在卷体(I)的外表面上,线缆嵌入限位环(6)中,以限位固定,避免串线。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卷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固定组件包括通孔(7)、固定板(4)及固定套(5),其中,上述通孔(7)设置在限位环(6)内,并贯穿限位环(6)与卷体(I)内圈连通;上述固定板(4)设置在卷体(I)内圈,固定套(5)固定在固定板(4)上,并与通孔(7)对应设置;卷线前,线缆的头端穿过通孔(7)内,并伸入固定套(5)内,与固定套(5)固定,卷体(I)转动将线缆向前拉动,以便卷绕在卷体(I)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卷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固定套(5)为圆形筒体,该圆形筒体的内径不大于线缆的外径,线缆伸入筒体内,与固定套(5)过盈连接,以便卡住线缆,提供卷绕线缆时的拉力。
【文档编号】H01B13/00GK203922311SQ201420342421
【公开日】2014年11月5日 申请日期:2014年6月25日 优先权日:2014年6月25日
【发明者】杨亮, 李开发 申请人:象山发华线缆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