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合扭绞装置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7083439阅读:230来源:国知局
复合扭绞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复合扭绞装置,包括机架和主旋转轴,主旋转轴上固定设置有主轴放线架,主轴放线架的一侧设置有至少两个预绞组件,主旋转轴的一端设置有主分线板和主导线机构,预绞组件和主分线板之间对应每个预绞组件设置有主导向轮,机架上并位于主导线机构远离主轴放线架的一侧设置有主绞线调节板,在预绞组件完成第一次扭绞后的线缆依次通过主导向轮、主分线板和主导线机构到达主绞线调节板,并在主绞线调节板位置完成第二次扭绞。提供一种复合扭绞装置,通过在主轴放线架上设置能够单独完成线缆扭绞的预绞组件,使设备实现先后连续完成多根线缆和多股线缆的扭绞操作,避免了线缆预扭绞后的下线、上线工作,有效提高生产效率。
【专利说明】复合扭绞装置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线缆生产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复合扭绞装置。

【背景技术】
[0002]目前线缆的绞线设备多种多样,绞线设备的线盘的数量也越来越多,基本能够满足多根线缆的扭绞结合的要求。现有技术公开一种多盘绞线机,如图1所示,包括旋转主轴10,旋转主轴10的一侧设置有中心线放线机构20,旋转主轴10的另一侧设置有驱动线缆向前移动的收料机构,旋转主轴10上设置有多个放线盘30,每个放线盘30上设置有多个用于安装线缆卷筒的支承柱31,旋转主轴10上对应每个支承柱31设置有一个导向轮40,旋转主轴10靠近所述收料机构的一端设置有导线机构50和绞线板60,线缆穿过导向轮40、导线机构50后在绞线板60位置扭绞在一起,并由所述收料机构完成收料。
[0003]以上设备能够完成多根或者多股线缆的扭绞,但为了避免线缆之间的相互信号干扰,更多时候厂家需要分阶段对线缆进行扭绞,即先将多根线缆进行预扭绞,然后将预扭绞获得的多股线缆再进行扭绞,以上设备无法一步到位地完成上述扭绞工作,其需要分别先将多根线缆进行预扭绞并收料,然后再将预扭绞获得的多股线缆重新上线并进行扭绞,多次收料和上线工序使操作者的劳动强度较大,同时极大地降低生产效率,提高了生产成本。
[0004]基于上述情况,厂家提供一种能够克服上述设备不足的复合扭绞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0005]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复合扭绞装置,通过在主轴放线架上设置能够单独完成多根线缆扭绞的预绞组件,使设备实现先后连续完成多根线缆和多股线缆的扭绞操作,避免了多根线缆预扭绞后的下线、上线工作,有效提高生产效率。
[0006]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07]—种复合扭绞装置,包括机架和可转动设置在所述机架上的主旋转轴,所述主旋转轴的一端设置有主轴驱动电机,所述主旋转轴上固定设置有主轴放线架,所述主轴放线架远离所述主旋转轴的一侧设置有至少两个可独立完成至少两根线缆的扭绞结合的预绞组件,使所述复合扭绞装置能够先后连续完成两次扭绞操作,所述预绞组件均匀分布在所述主轴放线架的圆周上,所述主旋转轴远离所述主轴驱动电机的一端设置有主分线板和主导线机构,所述主分线板和所述主导线机构均与所述主旋转轴同步转动,所述主导线机构位于所述主分线板远离所述主轴驱动电机的一侧,所述预绞组件和所述主分线板之间对应每个所述预绞组件设置有主导向轮,所述机架上并位于所述主导线机构远离所述主轴驱动电机的一侧设置有主绞线调节板,在所述复合扭绞装置工作过程中所述主绞线调节板处于静止状态,所述机架上并位于所述主绞线调节板远离所述主轴驱动电机的一侧设置有收料机构,所述收料机构给线缆提供拉力并驱动线缆向靠近所述收料机构的方向移动。具体地,所述预绞组件跟随所述主旋转轴转动,同时每个所述预绞组件自转并单独完成扭绞操作,线缆经过所述预绞组件的第一次扭绞后,通过所述主导向轮的变向后到达所述主分线板并依次穿过所述主分线板和所述主导线机构,最后穿过所述主绞线调节板完成第二次扭绞并由所述收料机构进行收料。
[0008]优选的,所述主轴放线架是以所述主旋转轴为转动轴线的圆盘,所述主轴放线架与所述主旋转轴同步转动。
[0009]优选的,所述主导线机构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主引导盘、第二主引导盘和第三主引导盘,所述第一主引导盘位于靠近所述主分线板的一侧,所述第三主引导盘位于远离所述主分线板的一侧。所述第一主引导盘、第二主引导盘和第三主引导盘均为圆盘,所述第一主引导盘、第二主引导盘和第三主引导盘的直径依次变小,所述第一主引导盘、第二主引导盘和第三主引导盘靠近各自圆周的一侧均开设有主导线孔,所述第一主引导盘、第二主引导盘和第三主引导盘上的所述主导线孔的数量分别与所述预绞组件的数量相匹配。
[0010]具体地,现有设备能够完成多根线缆的扭绞操作、或者多股线缆的扭绞操作,但现有设备每次工作只能进行一次扭绞操作,当厂家需要连续完成两次扭绞,即先将多根线缆扭绞结合后将获得的多股线缆进行再次扭绞结合时,现有设备无法在一次工作过程中连续完成,严重限制了生产效率。本方案所述的复合扭绞装置通过在所述主轴放线架上设置多个所述预绞组件,由所述预绞组件完成第一次扭绞操作,再由所述主旋转轴配合所述主绞线调节板完成第二次扭绞操作,使所述复合扭绞装置在一次工作过程中能够先后连续完成两次扭绞操作,避免了分段扭绞时线缆的重复上、下线,有效提高生产效率。
[0011]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预绞组件包括可转动设置在所述主轴放线架上的副旋转轴和固定设置在所述主轴放线架上的用于驱动所述副旋转轴转动的副轴驱动电机,所述副旋转轴上固定设置有副轴放线架,所述副轴放线架与所述副旋转轴同步转动,所述副轴放线架远离所述副旋转轴的一侧设置有至少两个用于安装线缆卷筒的副轴支承柱,所述线缆卷筒在外力驱动作用下可绕所述副轴支承柱转动,所述副旋转轴远离所述副轴驱动电机的一端设置有副分线板和副导线机构,所述副分线板和所述副导线机构均与所述副旋转轴同步转动,所述副导线机构位于所述副分线板远离所述副轴驱动电机的一侧,所述主旋转轴上对应所述预绞组件设置有副绞线调节板。
[0012]优选的,所述副轴放线架是以所述副旋转轴为转动轴线的圆盘。
[0013]优选的,所述副绞线调节板通过调节板安装架固定安装在所述主旋转轴上。
[0014]优选的,所述副导线机构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副引导盘、第二副引导盘和第三副引导盘,所述第一副引导盘位于靠近所述副分线板的一侧,所述第三副引导盘位于远离所述副分线板的一侧。所述第一副引导盘、第二副引导盘和第三副引导盘均为圆盘,所述第一副引导盘、第二副引导盘和第三副引导盘的直径依次变小,所述第一副引导盘、第二副引导盘和第三副引导盘靠近各自圆周的一侧均开设有副导线孔,所述第一副引导盘、第二副引导盘和第三副引导盘上的所述副导线孔的数量分别与所述副轴支承柱的数量相匹配。
[0015]具体地,所述副轴驱动电机带动所述副旋转轴转动,使线缆在所述副绞线调节板位置完成第一次扭绞结合,扭绞结合后的线缆通过所述主导向轮的变向后到达所述主分线板,然后在所述主绞线调节板位置完成第二次扭绞结合。
[0016]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主导向轮固定设置在所述主旋转轴上,所述主导向轮包括第一主导向轮和第二主导向轮,所述第一主导向轮绕所述主旋转轴转动的轨迹的半径大于所述第二主导向轮绕所述主旋转轴转动的轨迹的半径。
[0017]优选的,所述第一主导向轮通过第一导轮支架安装在所述主旋转轴上,所述第二主导向轮通过第二导轮支架安装在所述主旋转轴上,所述第一主导向轮位于靠近所述预绞组件的一侧,所述第二主导向轮位于靠近所述主分线板的一侧。或者,所述第一主导向轮和所述第二主导向轮通过同一个导轮支架安装在所述主旋转轴上。
[0018]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副旋转轴上对应每个所述副轴支承柱固定设置有副导向轮。
[0019]优选的,所述副导向轮通过第三导轮支架安装在所述副旋转轴上。
[0020]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副轴放线架上对应每个所述副轴支承柱设置有用于给所述线缆卷筒提供阻尼力的张力控制装置。通过设置所述张力控制装置,使所述线缆卷筒在克服阻尼力后才能转动,避免所述线缆卷筒发生不受控的转动影响线缆的扭绞结合的效果。
[0021]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主分线板上开设有若干主过线孔,所述主过线孔的数量与所述预绞组件的数量相匹配,所述主过线孔的位置与所述副旋转轴相对应。经过所述预绞组件第一次扭绞后获得的线缆穿过所述主过线孔到达所述主绞线调节板,并在所述主绞线调节板位置完成第二次扭绞操作。
[0022]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副分线板上开设有若干副过线孔,所述副过线孔的数量与所述副轴支承柱的数量相匹配,所述副过线孔的位置与所述副轴支承柱相对应。所述线缆卷筒上的线缆穿过所述副过线孔到达所述副绞线调节板,并在所述副绞线调节板位置完成扭绞操作。
[0023]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主分线板的外圆周上套设有主轴轴承,所述主旋转轴远离所述主分线板的一端套设有主轴轴承,所述主轴轴承固定安装在所述机架上。
[0024]具体地,其中一个所述主轴轴承的内圈套设在所述主分线板的外圆周上,外圈嵌设在所述机架上;另一个所述主轴轴承的内圈套设在所述主旋转轴上,外圈嵌设在所述机架上。
[0025]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副分线板的外圆周上套设有副轴轴承,所述副轴轴承通过支撑架固定安装在所述主旋转轴上,所述副旋转轴靠近所述副轴驱动电机的一端通过副轴轴承安装在所述主轴放线架上。
[0026]具体地,其中一个所述副轴轴承的内圈套设在所述副分线板的外圆周上,外圈固定安装在所述支撑架上;另一个所述副轴轴承的内圈套设在所述副旋转轴上,外圈嵌设在所述主轴放线架上。
[0027]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主旋转轴为空心轴,所述机架上远离所述主绞线调节板的一侧可转动设置有中心旋转轴,所述中心旋转轴远离所述主绞线调节板的一端设置有中心轴驱动电机,所述中心旋转轴上固定设置有中心轴放线架,所述中心轴放线架远离所述中心旋转轴的一侧设置有至少两个用于安装线缆卷筒的中心支承柱,所述中心旋转轴远离所述中心轴驱动电机的一端设置有中心分线板和中心导线机构,所述中心导线机构位于所述中心分线板远离所述中心轴驱动电机的一侧,所述机架上并位于所述中心旋转轴与所述主旋转轴之间设置有中心绞线调节板。
[0028]具体地,所述中心旋转轴与所述中心绞线调节板配合完成扭绞后获得的线缆通过所述主旋转轴的中心空腔到达所述主绞线调节板,并在所述主绞线调节板位置作为中心线缆再次进行扭绞操作。
[0029]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中心旋转轴的轴线与所述主旋转轴的轴线位于同一直线上。
[0030]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提供一种复合扭绞装置,通过在主轴放线架上设置能够单独完成多根线缆扭绞的预绞组件,使设备实现先后连续完成多根线缆和多股线缆的扭绞操作,避免了多根线缆预扭绞后的下线、上线工作,有效提高生产效率。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31]下面根据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0032]图1为现有技术的多盘绞线机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33]图2为实施例所述的复合扭绞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34]图3为图2所示A位置的局部放大图;
[0035]图4为图3所示D位置的局部放大图;
[0036]图5为图2所示B位置的局部放大图;
[0037]图6为图2所示C位置的局部放大图;
[0038]图7为实施例所述的主旋转轴、主轴放线架、副旋转轴、副轴放线架和副轴支承柱的相对位置的示意图。
[0039]图1 中:
[0040]10、旋转主轴;20、中心放线机构;30、放线盘;31、支承柱;40、导向轮;50、导线机构;60、绞线板。
[0041]图2至图7中:
[0042]100、机架;
[0043]200、主旋转轴;201、主轴驱动电机;202、主轴放线架;203、主分线板;2031、主过线孔;204、主导线机构;2041、第一主引导盘;2042、第二主引导盘;2043、第三主引导盘;2044、主导线孔;205、主绞线调节板;206、第一主导向轮;207、第一导轮支架;208、第二主导向轮;209、第二导轮支架;210、主轴轴承;211、齿轮;
[0044]300、副旋转轴;301、副轴驱动电机;302、副轴放线架;303、副分线板;3031、副过线孔;304、副导线机构;3041、第一副引导盘;3042、第二副引导盘;3043、第三副引导盘;3044、副导线孔;305、副绞线调节板;306、调节板安装架;307、副导向轮;308、第三导轮支架;309、副轴支承柱;310、张力控制装置;311、副轴轴承;312、支撑架;
[0045]400、中心旋转轴;401、中心轴驱动电机;402、中心轴放线架;403、中心分线板;
404、中心导线机构;405、中心绞线调节板;406、中心支承柱;
[0046]500、收料机构。

【具体实施方式】
[0047]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0048]实施例一:
[0049]如图2至图7所示,一种复合扭绞装置,包括机架100和可转动设置在机架100上的主旋转轴200,主旋转轴200为空心轴,主旋转轴200的一端设置有主轴驱动电机201,主轴驱动电机201通过齿轮211与主旋转轴200传动连接并可带动主旋转轴200转动。主旋转轴200上固定设置有主轴放线架202,主轴放线架202是以主旋转轴200为转动轴的圆盘,主轴放线架202与主旋转轴200同步转动。主轴放线架202远离主旋转轴200的一侧设置有两个可独立完成两根线缆的扭绞结合的预绞组件,使所述复合扭绞装置能够先后连续完成两次扭绞操作,所述预绞组件均匀分布在主轴放线架202的圆周上。
[0050]主旋转轴200远离主轴驱动电机201的一端设置有主分线板203和主导线机构204,主分线板203和主导线机构204均与主旋转轴200同步转动,主导线机构204位于主分线板203远离主轴驱动电机201的一侧。主分线板203上开设有两个主过线孔2031,每个主过线孔2031的位置与所述预绞组件相对应。主分线板203上套设有一个主轴轴承210,主轴轴承210的内圈套设在主分线板203的外圆周上,外圈嵌设在机架100上;主旋转轴200靠近主轴驱动电机201的一端套设有另一个主轴轴承210,该主轴轴承210的内圈套设在主旋转轴200上,外圈嵌设在机架100上,主旋转轴200通过两个主轴轴承210可转动安装在机架100上。
[0051 ] 主导线机构204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主引导盘2041、第二主引导盘2042和第三主引导盘2043,第一主引导盘2041位于靠近主分线板203的一侧,第三主引导盘2043位于远离主分线板203的一侧。第一主引导盘2041、第二主引导盘2042和第三主引导盘2043均为圆盘,第一主引导盘2041、第二主引导盘2042和第三主引导盘2043的直径依次变小,第一主引导盘2041、第二主引导盘2042和第三主引导盘2043靠近各自圆周的一侧均开设有主导线孔2044,第一主引导盘2041、第二主引导盘2042和第三主引导盘2043上的主导线孔2044的数量均为两个。
[0052]所述预绞组件和主分线板203之间对应两个所述预绞组件设置有两个第一主导向轮206和两个第二主导向轮208。第一主导向轮206通过第一导轮支架207安装在主旋转轴200上,第二主导向轮208通过第二导轮支架209安装在主旋转轴200上,第一主导向轮206位于靠近所述预绞组件的一侧,第二主导向轮208位于靠近主分线板203的一侧。另夕卜,第一主导向轮206绕主旋转轴200转动的轨迹的半径大于第二主导向轮208绕主旋转轴200转动的轨迹的半径。
[0053]机架100上并位于主导线机构204远离主轴驱动电机201的一侧设置有主绞线调节板205,在所述复合扭绞装置工作过程中主绞线调节板205处于静止状态,机架100上并位于主绞线调节板205远离主轴驱动电机201的一侧设置有收料机构500,收料机构500给线缆提供拉力并驱动线缆向靠近收料机构500的方向移动。具体地,线缆经过所述预绞组件的第一次扭绞后,通过第一主导向轮206和第二主导向轮208的变向后到达主分线板203并依次穿过主分线板203和主导线机构204,最后穿过主绞线调节板205完成第二次扭绞并由收料机构500进行收料。
[0054]如图3和图4所示,所述预绞组件包括可转动设置在主轴放线架202上的副旋转轴300和固定设置在主轴放线架202上的用于驱动副旋转轴300转动的副轴驱动电机301,副轴驱动电机301和副旋转轴300分别设置有主轴放线架202的两侧。
[0055]副旋转轴300上固定设置有副轴放线架302,副轴放线架302是以副旋转轴300为转动轴线的圆盘,副轴放线架302与副旋转轴300同步转动,副轴放线架302远离副旋转轴300的一侧设置有两个用于安装线缆卷筒的副轴支承柱309,所述线缆卷筒在外力驱动作用下可绕副轴支承柱309转动,副旋转轴300远离副轴驱动电机301的一端设置有副分线板303和副导线机构304,副分线板303和副导线机构304均与副旋转轴300同步转动,副导线机构304位于副分线板303远离副轴驱动电机301的一侧。副旋转轴300上对应每个副轴支承柱309固定设置有副导向轮307,副导向轮307通过第三导轮支架308安装在副旋转轴300上。副分线板303上开设有两个副过线孔3031,副过线孔3031的位置与副轴支承柱309相对应。副分线板303上套设有一个副轴轴承311,副轴轴承311的内圈套设在副分线板303的外圆周上,外圈固定安装在支撑架312上,支撑架312固定设置在主旋转轴200上;副旋转轴300靠近副轴驱动电机301的一端套设有另一个副轴轴承311,该副轴轴承311的内圈套设在副旋转轴300上,外圈嵌设在主轴放线架202上。
[0056]副导线机构304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副弓I导盘3041、第二副弓I导盘3042和第三副弓I导盘3043,第一副弓I导盘3041位于靠近副分线板303的一侧,第三副弓I导盘3043位于远离副分线板303的一侧。第一副引导盘3041、第二副引导盘3042和第三副引导盘3043均为圆盘,第一副引导盘3041、第二副引导盘3042和第三副引导盘3043的直径依次变小,第一副引导盘3041、第二副引导盘3042和第三副引导盘3043靠近各自圆周的一侧均开设有副导线孔3044,第一副引导盘3041、第二副引导盘3042和第三副引导盘3043上的副导线孔3044的数量均为两个。
[0057]副轴放线架302上对应每个副轴支承柱309设置有用于给所述线缆卷筒提供阻尼力的张力控制装置310。通过设置张力控制装置310,使所述线缆卷筒在克服阻尼力后才能转动,避免所述线缆卷筒发生不受控的转动影响线缆的扭绞结合的效果。
[0058]主旋转轴200上对应所述预绞组件设置有副绞线调节板305,副绞线调节板305通过调节板安装架306固定安装在主旋转轴200上。副绞线调节板305绕主旋转轴200转动的轨迹的直径等于副旋转轴300绕主旋转轴200转动的轨迹的直径。具体地,副轴驱动电机301带动副旋转轴300转动,线缆从所述线缆卷筒伸出后依次通过副导向轮307、副分线板303和副导线机构304并到达副绞线调节板305,线缆在副绞线调节板305位置完成第一次扭绞结合,扭绞结合后的线缆通过第一主导向轮206和第二主导向轮208的变向后到达主分线板203,然后依次穿过主分线板203和主导线机构204并到达主绞线调节板205,线缆在主绞线调节板205位置完成第二次扭绞结合。
[0059]如图2和图6所示,机架100上远离主绞线调节板205的一侧可转动设置有中心旋转轴400,中心旋转轴400的轴线与主旋转轴200的轴线位于同一直线上。中心旋转轴400远离主绞线调节板205的一端设置有中心轴驱动电机401,中心旋转轴400上固定设置有中心轴放线架402,中心轴放线架402远离中心旋转轴400的一侧设置有两个用于安装线缆卷筒的中心支承柱406,中心旋转轴400远离中心轴驱动电机401的一端设置有中心分线板403和中心导线机构404,中心导线机构404位于中心分线板403远离中心轴驱动电机401的一侧,机架100上并位于中心旋转轴400与主旋转轴200之间设置有中心绞线调节板
405。具体地,中心旋转轴400与中心绞线调节板405配合完成扭绞后获得的线缆通过主旋转轴200的中心空腔到达主绞线调节板205,并在主绞线调节板205位置作为中心线缆再次进行扭绞操作。
[0060]实施例二:
[0061]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区别:
[0062]主轴放线架202远离主旋转轴200的一侧设置有三个可独立完成多根线缆的扭绞结合的预绞组件。相应的,主分线板203上开设有三个主过线孔2031,每个主过线孔2031的位置与所述预绞组件相对应;第一主引导盘2041、第二主引导盘2042和第三主引导盘2043上的主导线孔2044的数量均为三个;所述预绞组件和主分线板203之间对应三个所述预绞组件设置有三个第一主导向轮206和三个第二主导向轮208。第一主导向轮206和第二主导向轮208通过同一个导轮支架安装在主旋转轴200上。
[0063]另外,副轴放线架302远离副旋转轴300的一侧设置有三个用于安装线缆卷筒的副轴支承柱309。相应的,副分线板303上开设有三个副过线孔3031,副过线孔3031的位置与副轴支承柱309相对应;第一副弓I导盘3041、第二副弓I导盘3042和第三副弓I导盘3043上的副导线孔3044的数量均为三个。
[0064]本文中的“第一”、“第二”、“第三”仅仅是为了在描述上加以区分,并没有特殊的含义。
[0065]需要声明的是,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仅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及所运用技术原理,在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技术范围内,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所容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权利要求】
1.一种复合扭绞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和可转动设置在所述机架上的主旋转轴,所述主旋转轴上固定设置有主轴放线架,所述主轴放线架远离所述主旋转轴的一侧设置有至少两个可独立完成至少两根线缆的扭绞结合的预绞组件,所述主旋转轴的一端设置有主分线板和主导线机构,所述主导线机构位于所述主分线板远离所述主轴放线架的一侧,所述预绞组件和所述主分线板之间对应每个所述预绞组件设置有主导向轮,所述机架上并位于所述主导线机构远离所述主轴放线架的一侧设置有主绞线调节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扭绞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预绞组件包括可转动设置在所述主轴放线架上的副旋转轴和固定设置在所述主轴放线架上的用于驱动所述副旋转轴转动的副轴驱动电机,所述副旋转轴上固定设置有副轴放线架,所述副轴放线架远离所述副旋转轴的一侧设置有至少两个用于安装线缆卷筒的副轴支承柱,所述副旋转轴远离所述副轴驱动电机的一端设置有副分线板和副导线机构,所述副导线机构位于所述副分线板远离所述副轴驱动电机的一侧,所述主旋转轴上对应所述预绞组件设置有副绞线调节板。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复合扭绞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导向轮固定设置在所述主旋转轴上,所述主导向轮包括第一主导向轮和第二主导向轮,所述第一主导向轮绕所述主旋转轴转动的轨迹的半径大于所述第二主导向轮绕所述主旋转轴转动的轨迹的半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复合扭绞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副旋转轴上对应每个所述副轴支承柱固定设置有副导向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复合扭绞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副轴放线架上对应每个所述副轴支承柱设置有用于给所述线缆卷筒提供阻尼力的张力控制装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复合扭绞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分线板上开设有若干主过线孔,所述主过线孔的数量与所述预绞组件的数量相匹配,所述主过线孔的位置与所述副旋转轴相对应; 和/或,所述副分线板上开设有若干副过线孔,所述副过线孔的数量与所述副轴支承柱的数量相匹配,所述副过线孔的位置与所述副轴支承柱相对应。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复合扭绞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分线板的外圆周上套设有主轴轴承,所述主旋转轴远离所述主分线板的一端套设有主轴轴承,所述主轴轴承固定安装在所述机架上。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复合扭绞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副分线板的外圆周上套设有副轴轴承,所述副轴轴承通过支撑架固定安装在所述主旋转轴上,所述副旋转轴靠近所述副轴驱动电机的一端通过副轴轴承安装在所述主轴放线架上。
9.根据权利要求1至8任一项所述的复合扭绞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旋转轴为空心轴,所述机架上远离所述主绞线调节板的一侧可转动设置有中心旋转轴,所述中心旋转轴远离所述主绞线调节板的一端设置有中心轴驱动电机,所述中心旋转轴上固定设置有中心轴放线架,所述中心轴放线架远离所述中心旋转轴的一侧设置有至少两个用于安装线缆卷筒的中心支承柱,所述中心旋转轴远离所述中心轴驱动电机的一端设置有中心分线板和中心导线机构,所述中心导线机构位于所述中心分线板远离所述中心轴驱动电机的一侧,所述机架上并位于所述中心旋转轴与所述主旋转轴之间设置有中心绞线调节板。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复合扭绞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心旋转轴的轴线与所述主旋转轴的轴线位于同一直线上。
【文档编号】H01B13/02GK204029477SQ201420390170
【公开日】2014年12月17日 申请日期:2014年7月15日 优先权日:2014年7月15日
【发明者】杨旭 申请人:广东奥美格传导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