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片取中夹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089580阅读:137来源:国知局
晶片取中夹具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晶片取中夹具,包括托盘、凹槽、螺柱和预留把手孔,托盘的一侧设置有一个U形的缺口;凹槽位于U形缺口下部托盘的侧壁上;凹槽边缘的托盘上对应设置有两个螺孔;预留把手孔为两个分别位于螺孔的外侧;螺柱贯穿托盘上的螺孔与螺帽拧紧连接;螺柱的头端呈六角圆柱形;凹槽为半圆形凹槽。本实用新型设计科学合理,定位精准,而且可以用较低的成本得到较为准确的取中效果。
【专利说明】晶片取中夹具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夹具,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寻找晶片中心位置的晶片取中夹具。

【背景技术】
[0002]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晶片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起到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各种家用电器的组成都离不开晶片,晶片的质量直接影响到产品的质量,由于晶片制作过程尤为复杂所以晶片的成本普遍过高,若在安装中损坏会带来极大的损失。
[0003]目前市场上大多数晶片加工工艺中,大多数的工艺需要用吸盘吸住晶片,然后旋转使其表面附着液体分布均匀。但是在旋转过程中,如果晶片位置不在吸盘中心,很容易将晶片甩飞,造成不必要的损失。目前市场上常用人工操作定位或机械手定位,但是人工操做定位不准确,机械手操作成本又过高。
实用新型内容
[0004]为了解决上述技术所存在的不足之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晶片取中夹具。
[0005]为了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晶片取中夹具,包括托盘、凹槽、螺柱和预留把手孔,托盘的一侧设置有一个U形的缺口 ;凹槽位于U形缺口下部托盘的侧壁上;
[0006]凹槽边缘的托盘上对应设置有两个螺孔;预留把手孔为两个分别位于螺孔的外侧;螺柱贯穿托盘上的螺孔与螺帽拧紧连接;
[0007]螺柱的头端呈六角圆柱形;凹槽为半圆形凹槽。
[0008]本实用新型设计科学合理,定位精准,而且可以用较低的成本得到较为准确的取中效果。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09]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0]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0011]本实用新型包括托盘、凹槽、螺柱和预留把手孔,托盘5的一侧设置有一个U形的缺口;凹槽6位于U形缺口下部托盘5的侧壁上;
[0012]凹槽6边缘的托盘5上对应设置有两个螺孔2 ;预留把手孔3为两个分别位于螺孔2的外侧;螺柱1贯穿托盘5上的螺孔2与螺帽4拧紧连接;
[0013]螺柱1的头端呈六角圆柱形;凹槽6为半圆形凹槽。
[0014]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两个螺柱1与半圆凹槽6的定位,使晶片的位置固定在吸盘中心。在使用时将凹槽6套在吸盘上,由于凹槽的形状为半圆形,大小与吸盘一致;将螺柱1通过螺孔2与螺帽4相连,然后将晶片放置在位于托盘5上边缘与螺柱1圆柱头边缘相切的位置上,通过调整螺柱1在螺孔2里的位置,使晶片位置处于吸盘正中心,调整好后用螺帽4将位置固定,此时晶片的位置恰好处于吸盘中心。3为预留把手孔,装上把手后更方便操作。
[0015]本实用新型设计科学合理,定位精准,整体材料使用轻质塑料或金属,减少了很大一部分成本,用较低的成本就可以得到较为准确的取中效果。
[0016]上述实施方式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实用新型也并不仅限于上述举例,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范围内所做出的变化、改型、添加或替换,也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晶片取中夹具,包括托盘、凹槽、螺柱和预留把手孔,其特征在于:所述托盘(5)的一侧设置有一个U形的缺口 ;所述凹槽(6)位于U形缺口下部托盘(5)的侧壁上; 所述凹槽(6)边缘的托盘(5)上对应设置有两个螺孔(2);预留把手孔(3)为两个分别位于螺孔⑵的外侧; 所述螺柱(I)贯穿托盘(5)上的螺孔(2)与螺帽(4)拧紧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晶片取中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柱(I)的头端呈六角圆柱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晶片取中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为半圆形凹槽。
【文档编号】H01L21/68GK204130513SQ201420531492
【公开日】2015年1月28日 申请日期:2014年9月16日 优先权日:2014年9月16日
【发明者】马鋆梁, 张敬钧 申请人:北京中讯四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