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导体器件的结构和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1836383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形成半导体器件的方法,包括:

提供具有第一器件区和第二器件区的半导体衬底,其中,所述第一器件区包括第一源极/漏极(S/D)区,并且所述第二器件区包括多个第二S/D区;

在所述第一S/D区中蚀刻多个第一凹槽,并且在所述第二S/D区中蚀刻多个第二凹槽;

在所述第一凹槽中生长第一多个第一外延部件,并且在所述第二凹槽中生长第二多个第一外延部件;以及

在所述第一多个第一外延部件上方生长第三多个第二外延部件,并且在所述第二多个第一外延部件上方生长第四多个第二外延部件,其中,所述第三多个第二外延部件合并为合并的第二外延部件,而所述第四多个第二外延部件彼此分隔开。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还包括:

在所述合并的第二外延部件上方生长第三外延部件,同时保持所述第四多个第二外延部件彼此分隔开。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外延部件、所述第二外延部件和所述第三外延部件中的每个均包括SiGe。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外延部件、所述第二外延部件和所述第三外延部件均具有在从约10%至约80%的范围内的Ge与Si的比率。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中,用硼原位掺杂所述第一外延部件、所述第二外延部件和所述第三外延部件,其中,掺杂剂浓度在从约2×e20cm-3至约3×e21cm-3的范围内。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外延部件、所述第二外延部件和所述第三外延部件均包括通过周期沉积和蚀刻(CDE)工艺形成的SiGe。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中,形成所述第一外延部件的所述 CDE工艺使用在H2中具有约1%至约10%的GeH4的沉积气体混合物、蚀刻气体HCl,并且所述沉积气体混合物的流量与所述蚀刻气体的流量的比率为约2.5至约10。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沉积气体混合物的流量为约100标准立方厘米每分钟(sccm)至约1000sccm,并且所述蚀刻气体的流量为约50sccm至约1000sccm。

9.一种形成FinFET器件的方法,包括:

提供具有第一器件区和第二器件区的硅衬底,其中,所述第一器件区包括第一硅鳍,并且所述第二器件区包括多个第二硅鳍;

在所述第一硅鳍的S/D区中蚀刻多个第一凹槽,并且在所述第二硅鳍的S/D区中蚀刻多个第二凹槽;

在所述第一凹槽中生长第一多个第一外延部件,并且在所述第二凹槽中生长第二多个第一外延部件;

在所述第一多个第一外延部件上方生长第三多个第二外延部件,并且在所述第二多个第一外延部件上方生长第四多个第二外延部件,其中,所述第三多个第二外延部件合并为合并的第二外延部件,而所述第四多个第二外延部件彼此分隔开;以及

在所述合并的第二外延部件上方生长第三外延部件,同时保持所述第四多个第二外延部件彼此分隔开。

10.一种半导体器件,包括:

衬底,具有第一器件区和第二器件区,其中,所述第一器件区包括第一源极/漏极(S/D)区,并且所述第二器件区包括多个第二S/D区;

多个第一凹槽,位于所述第一S/D区中;

第一外延部件,具有底部和位于所述底部上方的顶部,其中,每个所述底部均位于所述第一凹槽中的一个中,并且所述顶部位于所述第一S/D区上方;

多个第二凹槽,每个所述第二S/D区中均具有一个所述第二凹槽;以及

多个第二外延部件,每个所述第二外延部件均具有位于所述第二凹槽中的一个中的底部,其中,所述第二外延部件彼此分隔开。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