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小型断路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389525阅读:218来源:国知局
一种小型断路器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低压电器领域,具体讲就是涉及一种小型断路器,提高了断路器分断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背景技术:

低压断路器按其使用范围分为小型断路器、塑壳断路器和空气断路器,是一种既能手动分合电路,又能对电路过载、短路等故障进行自动保护的电器,其在功能上相当于熔断器与继电器的组合,且在分断故障电流后一般不需要变更零部件,已获得了广泛应用。

小型断路器的传统结构一般分为四个区域:磁脱扣器区、操作机构区、灭弧室区和跑弧道区,动静触头位于操作机构区并固定在操作机构上,在动静触头和灭弧室区之间,为跑弧道区。当短路故障发生时,动静触头在电动斥力和操作机构作用下打开,产生电弧,电弧在吹弧力作用下,首先通过跑弧道,然后进入灭弧室的栅片,电弧电压明显升高并最终熄灭。

小型断路器的短路分断能力,与电弧电压直接相关,电弧电压上升越快、持续峰值越高,短路分断能力也越高。在这种传统结构中,由于跑弧道区的存在,电弧必须通过跑弧道才能进入灭弧室,从而限制了电弧电压的上升速度,降低了短路分断能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上述现有小型断路器的跑弧道区,电弧进入栅片前运动时间长,限制了电弧电压上升速度,使得短路分断能力降低的技术缺陷。重新设计一种小型断路器,取消跑弧道区,从而大大提高电弧电压上升速度,增 强短路分断能力。

技术方案

为了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发明设计了一种小型断路器,它包括壳体,操作机构、触头系统、灭弧室、热脱扣系统、密封系统和电磁脱扣系统,所述触头系统包括动触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系统包括第一壳体筋,第二壳体筋和密封件,所述热脱扣系统包括双金属片,电磁脱扣系统位于灭弧室上方,触头系统位于灭弧室右侧,操作机构位于电磁脱扣系统和灭弧室右侧,引弧板位于灭弧室下方,一端伸入灭弧室腹部,另一端与双金属片连接,动触头一端穿过密封件延伸至灭弧室内部,另一端与操作机构的下连杆连接,密封件与第一壳体筋和第二壳体筋接合形成密封腔。

所述密封系统包括第一壳体筋,第二壳体筋和密封件,动触头装在密封件内,所述第一壳体筋,第二壳体筋和密封件,壳体内壁,静触头和密封件形成一个密闭空间将灭弧室包围在其中。

所述第一壳体筋一端与静触头相接,另一端连接到壳体左侧壁上。

所述密封件包括上密封件和下密封件,动触头装在上密封件和下密封件形成的密封空腔中,动触头的头部穿出密封空腔伸进灭弧室中,尾部伸出密封件,所述下密封件伸出突起部,所述密封件两侧与静触头相接。

所述操作机构包括上四连杆和下四连杆,所述上四连杆和下四连杆串联连接;

所述上四连杆包括手柄,手柄通过手柄连杆与跳扣连接,跳扣铰接装在上机架上,锁扣铰接在上机架上,锁扣转动过程中能够限定跳扣行程;

所述下四连杆包括下机架,下机架通过下连杆与动触头连接,动触头装在密封件中,拉簧一端装在下机架上,另一端装在动触头上;

所述上机架和下机架通过扭簧装在一起,下机架运动过程中能够推动锁扣对跳扣解锁。

所述下机架上设有凸柱,扭簧套装在凸柱上,扭簧的一端卡装在下机架上 的凹槽中,另一端装在上机架的安装槽中,所述上机架和下机架通过扭簧并排装在一起。

所述下机架上伸出挂钩,拉簧一端挂在挂钩上,下机架上还设有弧形凸出部,所述弧形凸出部在下机架运动过程中能够推动锁扣解除对跳扣的锁定。

所述上机架上设有行程限位槽,跳扣一端铰接装在上机架上,另一端连接手柄连杆,手柄连杆一端装在跳扣上深申入行程限位槽。

有益效果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小型断路器,取消跑弧道区,从而大大提高电弧电压上升速度,增强短路分断能力,整个机构开距大,吹弧磁场强,结构简单,装配方便。

附图说明

附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的内部布局结构图。

附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一壳体筋和第二壳体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中动触头安装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中动触头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中密封件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中上密封件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中下密封件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8是本发明实施例中操作机构安装结构示意图。

附图9是本发明实施例中上四连杆结构示意图。

附图10是本发明实施例中下四连杆结构示意图。

附图11是本发明实施例中上机架和下机架安装结构示意图。

附图12是本发明实施例中上机架主视方向结构示意图。

附图13是本发明实施例中上机架后视方向结构示意图。

附图14是本发明实施例中下机架主视方向结构示意图。

附图15是本发明实施例中下机架后视方向结构示意图。

附图16是本发明实施例中扭簧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

如附图1所示,一种小型断路器,它包括壳体1,操作机构2、触头系统3、灭弧室4、热脱扣系统5,密封系统6和电磁脱扣系统7,所述触头系统3包括动触头301,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系统6包括第一壳体筋601,第二壳体筋602和密封件603,所述热脱扣系统5包括双金属片501,电磁脱扣系统7位于灭弧室4上方,触头系统3位于灭弧室4右侧,操作机构2位于电磁脱扣系统7和灭弧室4右侧,引弧板8位于灭弧室4下方,一端伸入灭弧室4腹部,另一端与双金属片501连接,动触头301一端穿过密封件603延伸至灭弧室4内部,另一端与操作机构2的下连杆2202连接,密封件603与第一壳体筋601和第二壳体筋602接合形成密封腔。

所述密封系统6包括第一壳体筋601,第二壳体筋602和密封件603,动触头301装在密封件603内,所述第一壳体筋601,第二壳体筋602和密封件603,壳体1内壁102,静触头302和密封件603形成一个密闭空间将灭弧室4包围在其中。

如附图2所示,所述第一壳体筋601一端与静触头302相接,另一端连接到壳体1左侧壁上。

如附图3~7所示,密封件603包括上密封件6301和下密封件6302,动触头301装在上密封件6301和下密封件6302形成的密封空腔中,动触头301的头部3201穿出密封空腔伸进灭弧室4中,尾部3202伸出密封件603,所述下密封件6302伸出突起部6302a,所述密封件603两侧与静触头302相接。

如附图8所示,操作机构2包括上四连杆21和下四连杆22,所述上四连杆 21和下四连杆22串联连接;

如附图9所示,上四连杆21包括手柄2101,手柄2101通过手柄连杆2102与跳扣2103连接,跳扣2103铰接装在上机架2104上,锁扣2105铰接在上机架2104上,锁扣2105转动过程中能够限定跳扣2103行程;

如附图10所示,下四连杆22包括下机架2201,下机架2201通过下连杆2202与动触头301连接,动触头301装在密封件603中,拉簧2205一端装在下机架2201上,另一端装在密封件603上;具体地,下密封件204b伸出突起部204b01,拉簧205的一端装在突起部204b01的拉簧孔204b0101中。

如附图11和16所示,所述上机架2104和下机架2201通过扭簧23装在一起,下机架2201运动过程中能够推动锁扣2105对跳扣2103解锁。

如附图14和15所示,下机架2201上设有凸柱2201a,扭簧23套装在凸柱2201a上,扭簧23的一端卡装在下机架2201上的凹槽2201b中,另一端装在上机架2104的安装槽2104a中,所述上机架2104和下机架2201通过扭簧23并排装在一起。

下机架2201上伸出挂钩2201c,拉簧2205一端挂在挂钩2201c上,下机架2201上还设有弧形凸出部2201d,所述弧形凸出部2201d在下机架2201运动过程中能够推动锁扣2105解除对跳扣2103的锁定。

如附图12和13所示,上机架2104上设有行程限位槽2104b,跳扣2103一端铰接装在上机架2104上,另一端连接手柄连杆2102,手柄连杆2102一端装在跳扣2103上深申入行程限位槽2104b。

本实施例优化回路结构排布,增大动、静触头最大开距;动触头初始打开位置在栅片内部,这样引弧磁场强,电弧经过很短的时间到达栅片腹部,中间燃弧时间大大缩短;动、静触板及灭弧室区域增加了密封装置,在此区域呢分断产生的气压推动电弧向灭弧室腹部方向运动。操作机构具有快速脱扣功能,杜绝了分断时动触板回落造成的反复拉弧现象。整个断路器短路分断能力增强。

本实施例所附图式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 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发明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发明所揭示的技术内容得能涵盖的范围内。同时,本说明书中所引用的如“上”、“下”、“左”、“右”、“中间”、“顺时针”、“逆时针”等的用语,亦仅为便于叙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发明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技术内容下,当亦视为本发明可实施的范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