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129812阅读:113来源:国知局
连接器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适合电路基板彼此的连接的连接器。



背景技术:

近年来,根据连接器的用途,要求该连接器越来越小型化、窄宽度化。能举出例如用于内置于便携型设备的电路基板彼此的连接的基板对基板型连接器。在这种用途的连接器的情况下,排列达数十根的接触部的连接器,要求例如长度10mm以下、宽度1.5mm以下这一极小型的尺寸。

在此,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具备具有从嵌合面竖起的立壁的外壳和沿着该立壁的侧面的壳体的连接器。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5-135806号公报。



技术实现要素: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在上面的专利文献1的连接器的情况下,外壳的构造会成为障碍而难以进行连接器的更进一步的窄宽度化。

另外,如果推进连接器的小型化、窄宽度化,则用于嵌合连接器彼此的对位变得越来越困难。即,在达成小型化、窄宽度化之上,如何能做到容易且安全的嵌合这一点也是个课题。

鉴于上述情形,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窄宽度化且对象连接器的嵌合容易的连接器。

【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案】

达成上述目的的本发明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具备:

树脂外壳,具有大致长方形状的嵌合面;

多个接触部,沿长度方向排列并被树脂外壳支撑;以及

金属壳体,具有:从上述嵌合面周缘立起并沿着该周缘延伸而以大致长方形状围绕嵌合面一周的基部、与该基部的上端相连并向内侧以半圆形弯曲而引导对象连接器的弯曲部、和从弯曲部沿着基部的内壁面向嵌合面下垂的、支撑对象连接器的支撑部,

上述树脂外壳不具有沿着在金属壳体的长度方向延伸的部分的侧面的立壁,而金属壳体支撑对象连接器的宽度方向内侧面。

本发明的连接器的情况下,树脂外壳不具有沿着金属壳体的、在长度方向延伸的部分的侧面的立壁。而且,本发明的连接器成为金属壳体支撑嵌合起来的对象连接器的宽度方向内侧面的结构。因而,对应于树脂外壳不具有沿着金属壳体的侧面的立壁的量,能够进一步窄宽度化。

另外,本发明的连接器的金属壳体具备上述弯曲部。该弯曲部向内侧弯曲,因此不会扩大连接器的宽度尺寸。另外,嵌合起来的对象连接器被该弯曲部正确地引导到嵌合位置,因此嵌合变得容易。进而,该金属壳体具备上述支撑部。该支撑部担负支撑嵌合起来的对象连接器的任务。该支撑部进而对照上述基部而成为2倍的厚度,还担负将金属壳体保持在对象连接器的支撑所需要的强度的任务。

在此,本发明的连接器中,优选金属壳体的弯曲部及支撑部形成在基部的大致长方形状的除4角区域之外的区域,金属壳体的4角区域仅由除弯曲部及支撑部之外的基部形成。

金属壳体的4角区域仅由除弯曲部及支撑部之外的基部形成。因此,对象连接器的长度方向两端部以比除其两端部之外的中央部分大的宽度形成。该以大的宽度形成的两端部,只能嵌合到仅由基部形成的金属壳体的长度方向两端部。即,对象连接器仅在关于长度方向处于正确的位置关系时能够嵌合。因而,防止对象连接器以在长度方向上偏移的位置的状态,误嵌合该对象连接器的一个端部的情况,防止连接器的错误嵌合而造成的破损等。

本发明的连接器中,优选上述金属壳体由一体形成的1个部件构成。

在金属壳体由1个部件构成的情况下,与金属壳体由多个部件的组合构成的情况相比能够高精度地进行与树脂外壳的对位,能够将对象连接器引导到更加正确的位置。

另外,本发明的连接器中,上述金属壳体由多个部件的组合构成也是优选方式。

在上述金属壳体由1个部件构成的情况下,用于形成围绕树脂外壳的嵌合面的开口部的构造的深冲加工(絞り加工)等需要工时数,通过由多个部件的组合构成金属壳体,制造变得容易。

在此,在由多个部件的组合构成上述金属壳体的情况下,优选该金属壳体由在长度方向两端的中央分开的、互相同一形状的两个部件的组合构成。

若采用该构造的金属壳体,则制造变得更加容易。

【发明效果】

依据以上的本发明,能提供窄宽度且与窄宽度无关对象连接器容易进行嵌合的连接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作为第1实施方式的连接器的外观立体图。

【图2】是图1所示的连接器的分解立体图。

【图3】是对象连接器的外观立体图。

【图4】是对照嵌合的姿态而示出图1、图2所示的连接器与图3所示的对象连接器的、嵌合前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5】是沿着图4所示的箭头A-A及箭头B-B的、两个连接器的截面图。

【图6】是图1、图2所示的连接器和图3所示的对象连接器的、嵌合状态的立体图。

【图7】是沿着图6所示的箭头A-A及箭头B-B的、两个连接器的截面图。

【图8】是本发明的作为第2实施方式的连接器的外观立体图。

【图9】是图8所示的连接器的分解立体图。

【图10】是对象连接器的外观立体图。

【图11】是对照嵌合的姿态而示出图8、图9所示的连接器和图10所示的对象连接器的、嵌合前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12】是沿着图11所示的箭头A-A及箭头B-B的、两个连接器的截面图。

【图13】是图8、图9所示的连接器和图10所示的对象连接器的、嵌合状态的立体图。

【图14】是沿着图13所示的箭头A-A及箭头B-B的、两个连接器的截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

图1是本发明的作为第1实施方式的连接器的外观立体图。

另外,图2是图1所示的连接器的分解立体图。

该连接器1具备树脂外壳10。该树脂外壳10在图1、图2所示的上表面,具有以大致长方形状形成的、与对象连接器的嵌合面11。

另外,该树脂外壳10形成有从嵌合面11向上方(嵌合时的对象连接器侧)突出而沿嵌合面11的长度方向延伸的嵌合突条12。在该嵌合突条12排列有多个接触部20。这些接触部20一体成形在树脂外壳10。在树脂外壳10的未图示的下表面,排列有这些接触部20的焊接部21。这些焊接部21沿着接触部20的排列,在树脂外壳10的下表面左右交替地延伸。这些焊接部21焊接在搭载有该连接器1的电路基板(未图示)。

另外,该连接器1具备金属壳体30。本实施方式中的金属壳体30由其全体相连成一体的1个部件构成,经过减颈加工和弯曲加工而形成。该金属壳体30具有基部31、弯曲部32、和支撑部33。基部31具有从树脂外壳10的嵌合面11的周缘立起、沿着该周缘延伸而以大致长方形状围绕嵌合面11一周的形状。另外,弯曲部32与基部31的上端相连并向内侧以半圆形状弯曲。该弯曲部32通过以该半圆形状弯曲的形状,担负将想要嵌合的对象连接器容易引导到正确的嵌合位置的任务。

进而,支撑部33具有从弯曲部32沿着基部31的内壁面、向树脂外壳10的嵌合面11下垂的形状。该支撑部33担负支撑嵌合起来的对象连接器的任务。该支撑部33对照基部31而成为2倍厚度的金属板,以加强该部分。由此,成为将对象连接器进一步牢固支撑的构造。

另外,该金属壳体30的弯曲部32及支撑部33形成在基部31的大致长方形状的除4角之外的区域。该金属壳体30的4角区域仅由除弯曲部32及支撑部33之外的基部31形成。因此,接受对象连接器的宽度在仅由基部31构成的长度方向两端部比中央的部分宽。

进而,在该金属壳体30的长度方向两端部的支撑部33a,形成有向内侧突出的锁定部34(一并参照图5、图7)。该锁定部34担负将对象连接器锁定在嵌合的状态的任务。

进而,在该金属壳体30的长度方向两端部,形成有与基部31的下端相连并沿水平延伸的焊接部35。这些焊接部35与接触部20的焊接部21一起焊接到搭载有该连接器1的电路基板(未图示)。而且,这些焊接部35通过焊接将连接器1牢固地固定在电路基板。

在此,嵌合起来的对象连接器的宽度方向两侧部,因金属壳体30的支撑部33中的沿长度方向延伸的支撑部33b、即宽度方向两侧的支撑部33b而被以从两侧夹持的方式支撑。但是,在本实施方式的树脂外壳10,没有形成沿着金属壳体30的、支撑对象连接器的两侧面的支撑部33b的侧面的立壁。即,该部分的金属壳体30的支撑部33b成为无树脂外壳10的支持而单独支撑对象连接器的宽度方向两侧面的构造。

本实施方式的连接器1通过设为该构造,即在树脂外壳10不形成沿着金属壳体30的支撑部33b的侧面的立壁而由金属壳体30从宽度方向两侧支撑对象连接器的构造,实现窄宽度化。

另外,本实施方式的连接器1通过在金属壳体30设置上述的弯曲部32,从而设为将对象连接器引导到正确的嵌合位置的构造,因此成为实现窄宽度化的同时,进而使对象连接器的嵌合容易的构造。

在树脂外壳10形成有将具有大致长方形状的嵌合面的4角的每一个进行划分而竖起的L字形的台部13。金属壳体30以使该基部31的4角承载于这些台部13上的姿态,固定在树脂外壳10。在该树脂外壳10设有保持部14,该保持部14在比4角的L字形的台部13更靠近4角的4个角部保持金属壳体30。金属壳体30被稍微强势地嵌入被这些4角的保持部14所夹持的区域。于是,成为金属壳体30的基部31的4角的外表面被保持部14按压的状态,由此,金属壳体30保持在树脂外壳10。该金属壳体30的长度方向两端的焊接部35焊接在电路基板(未图示)。因此,由树脂外壳10进行的对金属壳体30的保持,仅仅是由4角的保持部14进行的保持就足够。

图3是对象连接器的外观立体图。该对象连接器2是与图1、图2所示的本实施方式的连接器嵌合的连接器。该图3中,以使与图1、图2所示的连接器1嵌合的嵌合部朝上的姿态示出对象连接器2。

该对象连接器2具备:树脂外壳40;多个接触部50;以及长度方向两端的加强金属零件60。在树脂外壳40形成有沿长度方向延伸的嵌合槽41。当该对象连接器2嵌合到图1、图2所示的连接器1时,连接器1的设在树脂外壳10的嵌合突条12嵌入该对象连接器2的设在树脂外壳40的嵌合槽41。

在该嵌合槽41中压入排列有多个接触部50。当图1、图2的连接器1的嵌合突条12嵌入该嵌合槽41时,图1、图2的连接器1的多个接触部20和该对象连接器2的多个接触部50按互相对应的每个接触部20、50接触而电连接。

该对象连接器2以使图3所示的姿态下的下表面与未图示的电路基板相接的姿态搭载到该电路基板。搭载该对象连接器2的电路基板,是与搭载图1、图2所示的连接器1的电路基板不同的电路基板。在各接触部50设有以针形突出的焊锡连接部51(参照图4、图6)。若该对象连接器2搭载到电路基板(未图示),则接触部50的焊锡连接部51插入设在该电路基板的孔,在该状态下焊锡连接部51焊接到电路基板。

另外,加强金属零件60固定在外壳40的长度方向两端部。在该加强金属零件60的长度方向朝外侧的面设有锁定孔61。当该对象连接器2嵌合到图1、图2所示的连接器1时,连接器1的设在金属壳体30的锁定部34进入该锁定孔61。而且,因为锁定部34进入锁定孔61,被锁定成连接器1和对象连接器2的嵌合不易脱落。

另外,在该加强金属零件60设有沿水平延伸的焊接部62。该焊接部62与接触部50的焊接部51一起焊接到搭载有该对象连接器2的电路基板(未图示)。而且,加强金属零件60的焊接部62通过焊接将对象连接器2牢固地固定在电路基板。

在此,该对象连接器2的、安装有加强金属零件60的长度方向两端部中的宽度尺寸,比长度方向中央部分的宽度尺寸大。该两端部嵌入图1、图2所示的连接器1的两端部的、金属壳体30仅由基部31形成的宽度大的部分。该对象连接器2的长度方向两端部宽度大,因此不能嵌入连接器1的金属壳体30的、形成有沿长度方向延伸的支撑部33b的部分。假设,设为对象连接器2的长度方向两端部具有与长度方向中央部分相同的宽度尺寸。即,设对象连接器的长度方向端部具有嵌入从连接器1的两端部脱离的中央部分的宽度尺寸。于是,在对象连接器2相对于连接器1在长度方向偏离的状态下,对象连接器2成为倾斜,有使该对象连接器2的一个端部误嵌合到连接器1之虞。若发生该误嵌合,则使连接器1的嵌合突条12或接触部20变形,有成为故障的原因之虞。在本实施方式的情况下,金属壳体30的4角仅由基部31相连,因此连接器1的两端部宽度变大,对象连接器的两端部能够只嵌入该宽度大的部分。即,在本实施方式的情况下,能防止偏离长度方向的状态下的嵌合。

图4是对照嵌合的姿态而示出图1、图2所示的连接器和图3所示的对象连接器的、嵌合前的状态的立体图。

在此,由于对照嵌合的姿态,所以朝上示出对象连接器2的下表面。

图5是沿着图4所示的箭头A-A及箭头B-B的、两个连接器的截面图。

在此,图5(A)是沿着箭头A-A的、两个连接器的长度方向的截面图。另外,图5(B)是沿着箭头B-B的、两个连接器的宽度方向的截面图。图5(B)的宽度方向的截面图,为了易于观察,与图4、图5(A)相比放大示出。

另外,图6是图1、图2所示的连接器和图3所示的对象连接器的、嵌合状态的立体图。

进而,图7是沿着图6所示的箭头A-A及箭头B-B的、两个连接器的截面图。

在此,图7(A)、(B)是除了嵌合前后的差异之外,分别与图5(A)、(B)同样的图。图7(B)的截面图,其也与图5(B)同样,为了易于观察而放大示出。

在图5(A)、图7(A)中,表示连接器1的设在金属壳体30的锁定部34、和对象连接器2的设在加强金属零件60的、该锁定部34进入的锁定孔61。

在向连接器1嵌合对象连接器2时,关于其长度方向,对象连接器2的加强金属零件60与连接器1的金属壳体30的长度方向两端的弯曲部32相接并被引导而嵌合。若连接器1及对象连接器2互相嵌合,则锁定部34进入锁定孔61,该嵌合不会容易脱落。

在向连接器1嵌合对象连接器2时,关于其宽度方向,如图5(B)、图7(B)所示那样,对象连接器2的外壳40与连接器1的金属壳体30的宽度方向两侧的弯曲部32相接并被引导而嵌合。通过该嵌合,连接器1的接触部20与嵌合突条12(参照图1、图2)一起进入对象连接器2的嵌合槽41。而且,连接器1的接触部20以从两侧被对象连接器2的接触部50夹持的方式,与对象连接器2的接触部50接触。此外,图7(B)中示出为对象连接器2的接触部50陷入接触部20,这是因为示出弹性变形前的形状。实际上,对象连接器2的接触部50因接触部20的嵌入而弹性扩展,这些接触部20、50以预期的接触压接触。

接着,关于本发明的第2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图8是本发明的作为第2实施方式的连接器的外观立体图。

在此,图8(A)是使与对象连接器(后述)嵌合的嵌合面朝上方的姿态的立体图。另外,图8(B)是使搭载于电路基板(未图示)的下表面朝上的姿态的立体图。

另外,图9是图8所示的连接器的分解立体图。

该连接器101具备树脂外壳110。该树脂外壳110在图8(A)、图9所示的上表面,具有以大致长方形状形成的、与对象连接器的嵌合面111。

另外,该树脂外壳110形成有从嵌合面111向上方(嵌合时的对象连接器侧)突出而向嵌合面111的长度方向延伸的嵌合突条112。在该嵌合突条112排列有多个接触部120。这些接触部120一体成形在树脂外壳110。在树脂外壳110的下表面(参照图8(B)),排列有这些接触部120的焊接部121。这些焊接部121沿着接触部120的排列,在树脂外壳110的下表面左右交替地延伸。这些焊接部121焊接在搭载有该连接器101的电路基板(未图示)。另外,该连接器101具备金属壳体130。本实施方式中的金属壳体130与前述的第1实施方式的连接器1的金属壳体30不同,经过冲裁加工和弯曲加工而形成。但是,前述的第1实施方式中的金属壳体30是由其全体连成一体的1个部件构成的金属壳体。相对于此,本实施方式中的金属壳体130由在其长度方向两端的中央分开的两个部件130a、130b构成。这两个部件130a、130b彼此具有同一形状。而且,它们两个部件130a、130b配置成由它们两个部件130a、130b共同围绕嵌合面111一周。

该金属壳体130具有基部131、弯曲部132、和支撑部133。基部131具有从树脂外壳110的嵌合面111的周缘立起、沿着该周缘延伸而以大致长方形状围绕嵌合面111一周的形状。另外,弯曲部132与基部131的上端相连并向内侧以半圆形状弯曲。该弯曲部132通过以该半圆形状弯曲的形状,担负使想要嵌合的对象连接器容易引导到正确的嵌合位置的任务。

进而,支撑部133具有从弯曲部132沿着基部131的内壁面,向树脂外壳110的嵌合面111下垂的形状。该支撑部133担负支撑嵌合起来的对象连接器的任务。该支撑部133对照基部131而成为2倍厚度的金属板,从而加强该部分。由此,成为将对象连接器更加牢固支撑的构造。

另外,该金属壳体130的弯曲部132及支撑部133,形成在基部131的大致长方形状的除4角之外的区域。该金属壳体130的4角区域,仅由除弯曲部132及支撑部133之外的基部131形成。因此,接受对象连接器的宽度,在仅由基部131构成的长度方向两端部比中央的部分宽。

进而,在该金属壳体130的长度方向两端部的支撑部133a,形成有向外侧凹陷的凹坑部134(一并参照图12、图14)。该凹坑部134担负将对象连接器锁定为嵌合的状态的任务。

进而,在该金属壳体130的长度方向两端部和该两端部附近的两侧部,形成有从基部131的下端进一步向下方延伸的焊接部135。这些焊接部135与接触部120的焊接部121一起焊接到搭载有该连接器101的电路基板(未图示)。而且,这些焊接部135通过焊接将连接器101牢固地固定在电路基板。

在此,嵌合起来的对象连接器的宽度方向两侧部,通过金属壳体130的支撑部133中的沿长度方向延伸的支撑部133b、即宽度方向两侧的支撑部133b,被以从两侧夹持的方式支撑。但是,在本实施方式的树脂外壳110中,没有形成沿着金属壳体130的、支撑对象连接器的两侧面的支撑部133b的侧面的立壁。即,该部分的金属壳体130的支撑部133b成为无树脂外壳110的支持而单独支撑对象连接器的宽度方向两侧面的构造。

本实施方式的连接器101,通过设为该构造,即在树脂外壳110不形成沿着金属壳体130的支撑部133b的侧面的立壁而由金属壳体130从宽度方向两侧支撑对象连接器的构造,实现窄宽度化。

另外,本实施方式的连接器101通过在金属壳体130设置上述的弯曲部132,从而设为将对象连接器引导到正确的嵌合位置的构造,因此成为实现窄宽度化的同时,进而使对象连接器的嵌合容易的构造。

在树脂外壳110,形成有将具有大致长方形状的嵌合面的4角的每一个进行划分而竖起的L字形的台部113。金属壳体130以使该基部131的4角承载于这些台部113上的姿态,固定于树脂外壳110。在该树脂外壳110,在两侧部的、4角的L字形的台部113分别邻接的位置设有保持金属壳体130的保持槽114。在这些保持槽114,上述焊接部135之中的、形成在长度方向两端部附近的两侧部的总计4个焊接部135a通过轻轻压入而嵌入分别对应的保持槽114。由此,构成金属壳体130的两个部件130a、130b被保持在树脂外壳110。金属壳体130的焊接部135焊接在电路基板(未图示)。因此,由树脂外壳110进行的金属壳体130的各部件130a、130b的保持,仅仅由两个保持槽114进行的保持就足够。

图10是对象连接器的外观立体图。该对象连接器102是与图8、图9所示的本实施方式的连接器嵌合的连接器。在该图10中,以使与图8、图9所示的连接器101嵌合的嵌合部朝上的姿态示出对象连接器102。

该对象连接器102具备树脂外壳140、多个接触部150、和长度方向两端的加强金属零件160。在树脂外壳140形成有沿长度方向延伸的嵌合槽141。当该对象连接器102嵌合到图8、图9所示的连接器101时,连接器101的设在树脂外壳110的嵌合突条112嵌入该对象连接器102的设在树脂外壳140的嵌合槽141。

在该嵌合槽141压入排列有多个接触部150。若图8、图9的连接器101的嵌合突条112嵌入该嵌合槽141,则图8、图9的连接器101的多个接触部120和该对象连接器102的多个接触部150按互相对应的每个接触部120、150接触而电连接。

该对象连接器102以使图10所示的姿态下的下表面与未图示的电路基板相接的姿态搭载到该电路基板。搭载有该对象连接器102的电路基板,是与搭载有图8、图9所示的连接器101的电路基板不同的电路基板。在各接触部150,设有沿着树脂外壳140的下表面142在树脂外壳140的宽度方向左右交替延伸的焊锡连接部151(参照图11、图13)。若该对象连接器102搭载到电路基板(未图示),则接触部150的焊锡连接部151焊接在该电路基板的表面。

另外,加强金属零件160固定在外壳140的长度方向两端部。在该加强金属零件160,设有在朝向长度方向外侧的面向外侧突出的突起部161。该突起部161在该对象连接器102嵌合到图8、图9所示的连接器101时,进入连接器101的设在金属壳体130的凹坑部134。而且,因为突起部161进入凹坑部134,被锁定为使连接器101与对象连接器102的嵌合不易脱落。

另外,在该加强金属零件160,设有沿水平延伸的焊接部162。该焊接部162与接触部150的焊接部151一起焊接到搭载有该对象连接器102的电路基板(未图示)。而且,加强金属零件160的焊接部162通过焊接将对象连接器102牢固地固定在电路基板。

在此,该对象连接器102的、安装加强金属零件160的长度方向两端部中的宽度尺寸,成为比长度方向中央部分的宽度尺寸大。该两端部嵌入图8、图9所示的连接器101的两端部的、金属壳体130仅由基部131形成的宽度大的部分。由于该对象连接器102的长度方向两端部宽度大,所以不能嵌入连接器101的金属壳体130的、沿长度方向延伸的形成支撑部133b的部分。假设,对象连接器102的长度方向两端部具有与长度方向中央部分相同的宽度尺寸。即,设对象连接器的长度方向端部具有嵌入从连接器101的两端部脱离的中央部分的宽度尺寸。于是,在对象连接器102相对于连接器101在长度方向偏离的状态下,对象连接器102倾斜,有使该对象连接器102的一个端部误嵌合到连接器101之虞。若发生该误嵌合,则使连接器101的嵌合突条112或接触部120变形,有成为故障的原因之虞。在本实施方式的情况下,金属壳体130的4角仅由基部131形成,因此连接器101的两端部宽度大,对象连接器的两端部能够只嵌入该宽度大的部分。即,在本实施方式的情况下,能够防止偏离长度方向的状态下的嵌合。

图11是对照嵌合的姿态而示出图8、图9所示的连接器和图10所示的对象连接器的、嵌合前的状态的立体图。

在此,由于对照嵌合的姿态,所以朝上示出对象连接器102的下表面。

图12是沿着图11所示的箭头A-A及箭头B-B的、两个连接器的截面图。

在此,图12(A)是沿着箭头A-A的、两个连接器的长度方向的截面图。另外,图12(B)是沿着箭头B-B的、两个连接器的宽度方向的截面图。图12(B)的宽度方向的截面图,为了易于观察,与图11、图12(A)相比放大示出。

另外,图13是图8、图9所示的连接器和图10所示的对象连接器的、嵌合状态的立体图。

进而,图14是沿着图13所示的箭头A-A及箭头B-B的、两个连接器的截面图。

在此,图14(A)、(B)是除了嵌合前后的差异之外,分别与图12(A)、(B)同样的图。图14(B)的截面图,其也与图12(B)同样,为了易于观察而放大示出。

在图12(A)、图14(A)中,表示连接器101的设在金属壳体130的凹坑部134和对象连接器102的设在加强金属零件160的、进入该凹坑部134的突起部161。

在向连接器101嵌合对象连接器102时,关于其长度方向,对象连接器102的加强金属零件160与连接器101的金属壳体130的长度方向两端的弯曲部132相接并被引导而嵌合。若连接器101及对象连接器102互相嵌合,则突起部161进入凹坑部134,该嵌合不会容易脱落。

在向连接器101嵌合对象连接器102时,关于其宽度方向,如图12(B)、图14(B)所示那样,对象连接器102的外壳140与连接器101的金属壳体130的宽度方向两侧的弯曲部132相接并被引导而嵌合。通过该嵌合,连接器101的接触部120与嵌合突条112(参照图8、图9)一起进入对象连接器102的嵌合槽141。而且,连接器101的接触部120以被对象连接器102的接触部150从两侧夹持的方式与对象连接器102的接触部150接触。此外,在图14(B)中,示出为接触部120被对象连接器102的接触部150陷入,这是因为示出弹性变形前的形状。实际上,对象连接器102的接触部150因接触部120的嵌入而弹性扩展,这些接触部120、150以预期的接触压接触。

此外,在前述的第1实施方式中,示出了接触部20在长度方向排列20根的连接器1。另外,在第2实施方式中,示出了接触部120在长度方向排列10根的连接器101。但是,排列的接触部的根数不限于20根、10根,该根数为任意。连接器的长度尺寸能通过接触部的排列根数来调整。

另一方面,关于连接器的宽度尺寸,与接触部的长度方向的排列根数无关而维持窄宽度化。

标号说明

1、101连接器;2、102对象连接器;10、110树脂外壳;11、111嵌合面;12、112嵌合突条;13、113台部;14保持部;20、120接触部;21、121焊接部;30、130金属壳体;31、131基部;32、132弯曲部;33、133支撑部;34锁定部;35、135焊接部;40、140树脂外壳;41、141嵌合槽;50、150接触部;51、151焊锡连接部;60、160加强金属零件;61锁定孔;62、162焊接部;114保持槽;130a、130b部件;134凹坑部;161突起部。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