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排连接器及端子组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371813阅读:155来源:国知局
铜排连接器及端子组件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一种连接器,特别是有关于一种能够稳定传输大电流的铜排连接器,以及应用于该铜排连接器中的端子组件。



背景技术:

铜排连接器的特点是额定电流高、能量损耗低,现有的铜排连接器的导电端子均采用了弹性臂的设计,以提供充分可靠的接触来适应尺寸或位置的偏差。通常,为了提高该弹性臂的导电性,该弹性臂的弹性下降,但这并不利于与对接连接器的可靠连接及频繁插拔。相反,若该弹性臂的弹性越大,其与对接连接器之间的接触力及导电性就会变差,从而无法很好地满足大电流的应用场合。

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电气性能佳、电流传输稳定、连接可靠的铜排连接器,以及一种具备高导电性、高稳定性和高弹性特点的端子组件。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铜排连接器,具备高导电性、高稳定性和高弹性的端子组件,能够提供更佳的电气性能、稳定的电流传输和可靠的连接。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端子组件,具备高导电性、高稳定性和高弹性的特点,能够提供更佳的电气性能、稳定的电流传输和可靠的连接。

本发明的其它目的和优点可以从本发明所揭露的技术特征中得到进一步的了解。

为达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铜排连接器包括一基座、一组装于该基座上的端子组件、以及一固定该端子组件的固定件。该基座包括一位于该基座前方的对接空间、一位于该基座后方的安装空间、一将该对接空间与该安装空间分隔开的隔板、以及两个对称地位于该对接空间两侧并贯穿至该安装空间的端子通道。该端子组件包括有一第一电源端子、一与该第一电源端子对称设置的第二电源端子、一贴靠于该第一电源端子外侧的第一补强端子、以及一贴靠于该第二电源端子外侧的第二补强端子。其中该第一电源端子与该第二电源端子结构对称,二者均包括有一主体部、多个与该主体部的前边缘相连并竖直排列的弹性片、一与该主体部的后边缘相连的固定部、以及一位于该固定部下方的安装端;该第一补强端子与该第二补强端子均包括一直立部、一与该直立部的前边缘相连并朝向相对应的第一或第二电源端子弯折而成的按压部、一位于该直立部的内侧的扣持部。其中该第一补强端子还包括有一连接该直立部与该扣持部的连接带、以及至少一个形成于该连接带上的穿孔;而该第二补强端子的扣持部则是由至少一个弯勾组成。其中该第一补强端子的按压部的末端抵压在该第一电源端子的弹性片的外侧,该第一补强端子的按压部的末端抵压在该第二电源端子的弹性片的外侧,从而使得该第一、第二电源端子的弹性片产生一向内的夹持力;该第二补强端子的弯勾则穿过该第一补强端子的相对应的穿孔,使得该第一、第二补强端子的扣持部形成互扣形式。该固定件呈U型,其具有一竖直板及两个对称位于竖直板两侧的侧板,该固定件是从后方抱紧该端子组件且其两侧板分别紧紧地夹持在该第一、第二补强端子的直立部的外侧,从而将该端子组件固定成一个整体。当该端子组件安装于该基座上时,所述弹性片均插入相对应的端子通道内并暴露于该对接空间中。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该基座包括两侧壁,该对接空间、该安装空间以及该隔板均位于这两个侧壁之间,这两个端子通道形成于这两个侧壁上;该基座还包括有两个对称设置于这两个侧壁上的导引槽,这两个导引槽沿着该侧壁向前延伸至该隔板的位置处;该基座还包括有两个对称地设置于该安装空间的下方的固定臂,每一固定臂的一端连接至该基座上,而该固定臂的另一端是一个朝向与其相邻的基座侧壁的卡勾状自由端,其向后水平伸展。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每一弹性片均包括一弯折形成的并凸伸于该对接空间内的弧形接触部,而该弹性片的前端则折弯成曲线状;该第一电源端子的弹性片与该第二电源端子的弹性片的前端共同构成喇叭状。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位于同一电源端子上的固定部与主体部平行且二者构成U型结构;在该固定部的后侧边缘靠近下方的位置还形成有一凹槽,能够与该基座的固定臂相啮合;该固定部的上方还设置有一朝向外侧折弯而成的扣片,能够与该基座的相对应的导引槽配合并沿着导引槽向前滑移。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该按压部呈L型,位于该第一电源端子上的扣持部是一个平行于该直立部的片体,该连接带与该穿孔均呈U型。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在该固定件的每一侧板的上边缘均设置有一朝向外侧折弯而成的固定扣片,能够插入该基座的相对应的导引槽中,并沿着导引槽向前方滑移。

为达上述目的,本发明还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端子组件包括有一第一电源端子、一与该第一电源端子对称设置的第二电源端子、一贴靠于该第一电源端子外侧的第一补强端子、以及一贴靠于该第二电源端子外侧的第二补强端子。该第一电源端子包括有一第一主体部、多个与该第一主体部的前边缘相连并竖直排列的第一弹性片、一与该第一主体部的后边缘相连的第一固定部、以及一位于该第一固定部下方的第一安装端。该第一补强端子包括一第一直立部、一与该第一直立部的前边缘相连并朝向该第一电源端子弯折形成的第一按压部、一位于该第一直立部的内侧并与该第一直立部大致平行的第一扣持部、一连接该第一直立部与该第一扣持部的连接带、以及至少一个形成于该连接带上的穿孔。该第二电源端子包括有一第二主体部、多个与该第二主体部的前边缘相连并竖直排列的第二弹性片、一与该第二主体部的后边缘相连的第二固定部、以及一位于该第二固定部下方的第二安装端;

该第二补强端子包括一第二直立部、一与该第二直立部的前边缘相连并朝向该第二电源端子弯折形成的第二按压部、以及至少一与该第二直立部的后边缘相连并经过多次弯折后位于该第二直立部的内侧的第二扣持部;其中该第二扣持部是由至少一个弯勾组成。当该第一补强端子与该第一电源端子结合时,该第一直立部与该第一扣持部环抱该第一主体部与该第一固定部,并且该第一按压部的末端抵压在该第一弹性片的外侧,使得该第一弹性片产生一向内的夹持力。当该第二补强端子与该第二电源端子结合时,该第二直立部与该第二扣持部环抱该第二主体部与该第二固定部,该第二按压部的末端抵压在该第二弹性片的外侧,使得该第二弹性片产生一向内的夹持力。当该第一补强端子与该第二补强端子结合时,该第二补强端子的弯勾能够穿过该第一补强端子上的相对应的穿孔,从而与该第一扣持部形成互扣形式。

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发明铜排连接器具备高导电性、高稳定性和高弹性的端子组件,能够提供更佳的电气性能、稳定的电流传输和长期可靠的连接。此外,由于该铜排连接器还采用了一个U型固定件,能够将这两个端子组件整体固定,从而进一步提高其结构稳定性及电流传输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铜排连接器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铜排连接器的另一方向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所示本发明铜排连接器的结构分解示意图。

图4为图2所示本发明铜排连接器的结构分解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铜排连接器的又一方向的结构分解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基座沿图5所示A-A的横截面示意图。

图7至图9为本发明端子组件的爆炸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铜排连接器的部分结构拆解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端子组件与该固定件结合后的平面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发明两补强端子在结合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上述附图中的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铜排连接器 1 基座 10

侧壁 101 对接空间 102

安装空间 103 隔板 104

端子通道 105 固定臂 106

自由端 1061 导引槽 107

端子组件 20 固定件 30

竖直板 31 侧板 32

固定扣片 320 凸包 321

第一电源端子 40 第一主体部 41

第一弹性片 42 第一弧形接触部 420

第一固定部 43 第一凹槽 430

第一扣片 431 第一安装端 44

第二电源端子 50 第二主体部 51

第二弹性片 52 第二弧形接触部 520

第二固定部 53 第二凹槽 530

第二扣片 531 第二安装端 54

第一补强端子 60 第一直立部 61

第一按压部 62 第一扣持部 63

连接带 64 穿孔 65

第二补强端子 70 第二直立部 71

第二按压部 72 第二扣持部 73。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实施例的说明是参考附加的图式,用以例示本发明可用以实施的特定实施例。本发明所提到的方向用语,例如「上」、「下」、「前」、「后」、「左」、「右」、「顶」、「底」等,仅是参考附加图式的方向。因此,使用的方向用语是用以说明及理解本发明,而非用以限制本发明。

请参照图1至图12所示的本发明铜排连接器1,图1为本发明铜排连接器1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发明铜排连接器1的另一方向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所示本发明铜排连接器1的结构分解示意图;图4为图2所示本发明铜排连接器1的结构分解示意图;图5为本发明铜排连接器1的又一方向的结构分解示意图;图6为本发明基座10沿图5所示A-A的横截面示意图;图7至图9为本发明端子组件20的爆炸示意图;图10为本发明铜排连接器1的部分结构拆解示意图;图11为本发明端子组件20与该固定件30结合后的平面俯视结构示意图;以及图12为本发明两补强端子在结合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如图1至图5所示,本发明铜排连接器1包括一基座10、一组装于该基座10上的端子组件20、以及一固定该端子组件20的固定件30。

如图3、图4、图5所示,该基座10大致呈长方体状,其包括两侧壁101、一位于这两侧壁101之间并位于该基座10前方的对接空间102、一位于这两侧壁101之间并位于该基座10后方的安装空间103、一将该对接空间102与该安装空间103分隔开的隔板104、以及两个对称地位于该对接空间102两侧并沿着相对应的侧壁101向后延伸贯穿至该安装空间103的端子通道105。该对接空间102的前方、顶侧与底侧均呈开放式,并且能够供一外部插头连接器(未图示)自该对接空间102的前方插入其中,与其形成电性连接。该安装空间103的后方与底侧均呈开放式,能够供该端子组件20自后方组入其中。

如图6所示,在该基座10中,该隔板104是直立这两个侧壁101之间并沿前后方向分隔该对接空间102与该安装空间103。这两个端子通道105是对称地位于该对接空间102两侧,并分别沿着相对应的侧壁101向后延伸至该安装空间103中。

如图4、图6所示,该基座10还包括有两个对称地设置于该安装空间103的下方的固定臂106,每一固定臂106的一端连接至该基座10上或具体地讲是连接至该隔板104上,而该固定臂106的另一端是一个自由端1061,其向后水平伸展,并形成卡勾状。这两个固定臂106的卡勾状自由端1061相对设置并均分别朝向与其相邻的该基座10的侧壁101。

如图4、图5所示,该基座10还包括有两个对称设置于这两个侧壁101上的导引槽107,这两个导引槽107沿着该侧臂101向前延伸至该隔板104的位置处,用来引导该端子组件20组入该基座10。

如图7、图8、图9所示,该端子组件20包括有一第一电源端子40、一与该第一电源端子40对称设置的第二电源端子50、一贴靠于该第一电源端子40外侧的第一补强端子60、以及一贴靠于该第二电源端子50外侧的第二补强端子70。

如图7、图8、图9所示,该第一电源端子40包括有一第一主体部41、多个与该第一主体部41的前边缘相连并竖直排列的第一弹性片42、一与该第一主体部41的后边缘相连的第一固定部43、以及一位于该第一固定部43下方的第一安装端44。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7、图9所示,上述第一弹性片42的数量是五个,每一第一弹性片42均包括一弯折形成的并朝向该第二电源端子50的方向凸伸的第一弧形接触部420,而该第一弹性片42的前端则折弯成曲线状,以有利于一对接导体(未图示)插入。在该第一固定部43的后侧边缘靠近下方的位置还形成有一第一凹槽430(标号见图9),能够与该基座10的固定臂106相啮合。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7、图9所示,上述第一固定部43是自该第一主体部41的后边缘经过多次折弯后位于该第一主体部41的外侧,并且该第一固定部43与该第一主体部41大致平行,从而构成U型结构。此外,该第一固定部43的上方还设置有一朝向外侧垂直折弯而成的第一扣片431,能够与该基座10的相对应的导引槽107配合,以引导该端子组件20组入该基座10中。

在本实施例中,上述第一安装端44是一插脚,呈竖直片状结构,能够焊接至相对应的电路板(未图示)的焊孔中。但在其它实施例中,上述第一安装端44还可以被折弯成水平焊片,呈水平片状结构,能够焊接至相对应的电路板的表面上。

如图7、图8、图9所示,该第一补强端子60包括一第一直立部61、一与该第一直立部61的前边缘相连并朝向该第一电源端子40弯折形成的第一按压部62、一位于该第一直立部61的内侧并与该第一直立部61大致平行的第一扣持部63、一连接该第一直立部61与该第一扣持部63的连接带64、以及至少一个形成于该U型连接带64上的穿孔65。

在本实施例中,该第一按压部62呈L型。该第一扣持部63是一个大致平行于该第一直立部61的片体。该穿孔65的数量是二个,并且连接带64与该穿孔65均呈U型。

下面将介绍该第二电源端子50与该第二补强端子70。

如图7、图8、图9所示,该第二电源端子50包括有一第二主体部51、多个与该第二主体部51的前边缘相连并竖直排列的第二弹性片52、一与该第二主体部51的后边缘相连的第二固定部53、以及一位于该第二固定部53下方的第二安装端54。

同样地,如图7、图9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每一第二弹性片52均包括一弯折形成的并朝向该第一电源端子40的方向凸伸的第二弧形接触部520;而该第二弹性片52的前端则折弯成曲线状,以有利于该对接导体插入。该第二固定部53是自该第二主体部51的后边缘经过多次折弯后位于该第二主体部51的外侧,并且该第二固定部53与该第二主体部51大致平行,从而构成U型结构。此外,在该第二固定部53的后侧边缘靠近下方的位置还形成有一第二凹槽530,能够与该基座10的相对应的固定臂106相啮合。该第二固定部53的上方还设置有一朝向外侧垂直折弯而成的第二扣片531。该第二安装端54是一竖直片状插脚。

可见,该第二电源端子50与该第一电源端子40的结构是相互对称的。

如图7、图8、图9所示,该第二补强端子70包括一第二直立部71、一与该第二直立部71的前边缘相连并朝向该第二电源端子50弯折形成的第二按压部72、以及至少一与该第二直立部71的后边缘相连并经过多次弯折后位于该第二直立部71的内侧的第二扣持部73。

在本实施例中,该第二按压部72呈L型。该第二扣持部73是两个大致呈U型的弯勾。如图12所示,这两个弯勾(即该第二扣持部73)能够穿过相对应的穿孔65,从而与该第一扣持部63形成互扣或锁扣形式。

如图11所示,当该第一补强端子60与该第一电源端子40结合时,该第一直立部61与该第一扣持部63环绕在该第一主体部41与该第一固定部43的外侧;或者是说,该第一主体部41与该第一固定部43被该第一直立部61与该第一扣持部63环抱。此外,该第一按压部62的末端抵压在该第一弹性片42的外侧,使得该第一弹性片42产生一向内的夹持力。

如图11所示,当该第二补强端子70与该第二电源端子50结合时,该第二直立部71与该第二扣持部73环抱该第二主体部51与该第二固定部53,该第二按压部72的末端抵压在该第二弹性片52的外侧,使得该第二弹性片52产生一向内的夹持力。

同时,请参照图12所示,该第二补强端子70的第二扣持部73还会穿过该第一补强端子60的穿孔65,使得这两个补强端子60、70的扣持部63、73互相连接并锁扣在一起。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外侧是指该第一电源端子40远离该第二电源端子50的那一侧;所述内侧是指该第一电源端子40朝向该第二电源端子50的那一侧。

如图11所示,该第一电源端子40的第一弹性片42与该第二电源端子50的第二弹性片52的前端构成喇叭状,以有利于对接导体顺利插入其中;同时,由于该第一补强端子60与该第二补强端子70的按压部62、72夹持着这两个电源端子40、50的弹性片42、52,从而提高这两个电源端子40、50的导电性。

如图3、图4、图5所示,该固定件30呈U型,其具有一竖直板31及两个对称位于竖直板31两侧的侧板32,每一侧板32的上边缘均设置有一朝向外侧折弯而成的固定扣片320,而在每一侧板32上均形成有至少一个凸包321。

如图10所示,该固定件30是从后方环抱并夹紧该端子组件20,以进一步将该端子组件20固定成一个整体。详细来讲,如图11所示,该固定件30的两侧板32分别紧紧地夹持在该第一补强端子60的该第一直立部61的外侧与该第二补强端子70的该第二直立部71的外侧,从而使得该端子组件20的整体结构非常坚实。

下面将说明该端子组件20与该基座10的组装关系。

请参照图10所示,当需要将该端子组件20安装于该基座10上时,该第一电源端子40与该第二电源端子50的弹性片42、52将率先从该基座10的后方进入该安装空间103内,再插入相对应的端子通道105并伸入该基座10的前方,其上的弧形接触部420、520凸伸于或暴露于该对接空间102中,如图1所示,以准备与对接导体电性连接。此外,如图10所示,形成于该第一电源端子40与该第二电源端子50上的扣片431、531将分别插入该基座10的相对应的导引槽107内,以引导该端子组件20继续插入该基座10中。同时,形成于该固定件30上的这两个固定扣片320也分别进入该基座10的相对应的导引槽107内,以共同引导该端子组件20组入该基座10中;而位于该固定件30的侧板32上的凸包321则可以帮助该固定件30与该基座10的配合更加稳固。当该端子组件20完全进入该安装空间103后,位于该基座10上的这两个固定臂106的卡勾状自由端1061将分别卡入该第一电源端子40与该第二电源端子50的相对应的凹槽430、530内,从而防止该端子组件20向下脱落。至此,除了弹性片42、52进入该对接空间102之外,其余构件均保留在该安装空间103内。

综上所述,本发明铜排连接器1通过在该第一电源端子40与该第二电源端子50上增加相对应的补强端子,使得该第一电源端子40与该第二电源端子50能够与对接连接器保持较大的电性接触力,从而具备高导电性。同时,由于该第一补强端子60与该第二补强端子70形成互扣或互锁形式,使得这两个电源端子能够连接在一起。此外,由于该铜排连接器1还采用了一固定件30,能够从后方抱紧该端子组件20,以进一步将该端子组件20固定成一个整体,使得该端子组件20结构稳定,可以提供更佳的电气性能、稳定的电流传输和长期可靠的连接。本发明端子组件20具备高导电性、高稳定性和高弹性的特点。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