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用电池系统及用于电池系统的托盘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370733阅读:188来源:国知局
车辆用电池系统及用于电池系统的托盘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电池散热技术,更为具体地,涉及汽车用电池系统及其托盘。



背景技术:

对混合动力汽车以及纯电动汽车来说,电池系统都是其不可或缺的部分。

在为车辆提供动力时,电池系统会产生大量热量。如果不能将这些热量及时排出,随着时间的积累,容易产生电池组温度过高或温度分布不均衡,这在夏天可能更为明显。电池组温度过会降低电池系统充放电循环寿命,影响电池的功率和能量发挥,甚至造成热失控,最终影响电池组的安全性与可靠性。

为此,车辆中的电池系统一般都配置了散热系统,冷水循环散热是散热方案之一。常规的水冷方案,是通过布置在电池模块与电池托盘之间的水冷板来实现,具体而言,就是电池模块放在冷水板上,然后整体又放在托盘上。这种常规的冷水方案占据空间较多。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车辆用电池系统,可改善上述问题。根据本发明示例的车辆用电池系统包括电池模块,其中,该电池系统包括用于承载电池模块的托盘,所述托盘内部设置有用于流体流动的液流回路。

可选地,该车辆用电池系统中,所述液流回路中各液流道的形状和/或大小相同。可替代地,该车辆用电池系统中,所述液流回路中各液流道被设置成部分或全部液流道的形状和/或大小彼此不同。

可选地,该车辆用电池系统中,所述托盘包括与液流道中至少一个连通的用于将液体引入液流回路的引流道,以及与所述液流道中另一液流道连通以便液体流出液流回路的引流道。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还提供用于电池系统的托盘,其中,所述托盘内部设置有用于流体流动的液流回路。

可选地,该用于电池系统的托盘中,所述液流回路中各液流道的形状和/或大小相同。可替代地,该用于电池系统的托盘,所述液流回路中各液流道被设置成部分或全部液流道的形状和/或大小彼此不同。

可选地,该用于电池系统的托盘中,所述托盘包括与液流道中至少一个连通的用于将液体引入液流回路的引流道,以及与所述液流道中另一液流道连通以便液体流出液流回路的引流道。

根据本发明示例的电池系统,可有效降低电池系统的高度,有助于减少其在车辆内所占据的空间。

附图说明

图1是常规的应用在车辆中的电池系统的采用冷水方案的电池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发明示例的车辆用电池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中托盘20的一个截面,该截面是沿着图中所示的A平面切割托盘20而形成,该A平面垂直于该托盘20的两个侧面20a(见图2)于20b(见图2)。

图4是图3中液流道沿平行于托盘20的顶面(见图2)方向的布置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参照附图描述本发明的示意性示例。相同的附图标号表示相同的元件。下文描述的各实施例有助于本领域技术人员透彻理解本发明,且意在示例而非限制。除非另有限定,文中使用的术语(包括科学、技术和行业术语)具有与本发明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普遍理解的含义相同的含义。

图1是常规的应用在车辆中的电池系统的采用冷水方案的电池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托盘10上面设置了冷水板12,电池模块16则设置在冷水板14之上。如此,整个电池系统的高度至少包括托盘10的厚度、冷水板12的厚度以及电池模块16的高度。

图2是根据本发明示例的车辆用电池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该电池系统包括托盘20与电池模块30,托盘20承载电池模块30,两者之间没有如图1所示的额外设置的冷水板。在该示例中,托盘20的内部设置有液流回路(未图示)。流入该液流回路的液体可在其中流通,并最终流出。流入该回路的液体在本发明如下示例中被示意为冷却液,但是根据本发明示例的液流回路也可以用于具有一定温度的液体流通,例如需要为电池模块增温时,在液流回路中流通热的液体等。

图3是图2中托盘20的一个截面,该截面是沿着图中所示的A平面切割托盘20而形成,该A平面垂直于该托盘20的两个侧面20a(见图2)于20b(见图2)。如图3所示,托盘20的液流回路由液流道220、221、222、223、224、225构成。液流道是连通的。如果液流入口是在液流道220的一个端口,流出口是在液流道225的一个端口处,则诸如冷却液的液体可从液流道220流入、一直流动到液流道225,最后流出。需要说明的是,图3中仅示意了六条液流道,但液流道的数量可根据需要设置,而不局限于文中所示例的。

图4是图3中液流道沿平行于托盘20的顶面(见图2)方向的布置示意图,顶面在此指的是承载电池模块的那个面。需要说明的是,各液流道设置在托盘22内,且除液流入口与液流出口外,从托盘22的各侧面都看不出各个液流道,因此,图2中看不出液流回路。为了使本领域技术人员更为清楚地了解本发明,图4特别示意了液流道沿平行于托盘20的顶面方向的布置,其实也是液流回路沿平行于托盘20的顶面方向的布置。需要说明的是,图4仅意在示意液流道的布置与走向,并未示意出液体流道的形状与大小,也未严格与图3比例对应。

如图4所示,该液流回路的液流道220、221、222、223、224、225,彼此连通,且该示例中,它们具有相同形状与大小。进一步,该布置中,每个液流道基本是直行流道。所示例的各液流道可以是圆柱形通道。可替代地,所示例的各液流道可以是方形通道。在各液流道是圆柱形通道的情况下,各液流道沿着图2中A平面的截面为圆形或椭圆形,在各液流道是方形通道的情况下,各液流道沿着图2中A平面的截面为方形。

作为图4中示例的替代,液流回路的液流道220、221、222、223、224、225彼此连通,但形状可全部彼此不同也可部分彼此不同。例如液流道220为方形通道,液流道221为与冷却液流道220连通的圆形通道等。

无论是图4中的示例,还是所述的图4的替代示例,其中的液流道可以是直行的,也可以有一定的弯度。

上文所描述的根据本发明示例的电池系统中,结合图3描述的示例中,液流道220的一个端口为液流入口,液流道225的一个端口为液流出口。作为替代,也可以是在托盘22靠近液流道220的位置处设置了一个可以将液体引入到流道220的引流道,类似地,可在液流道225的一个端口处设置将液体引出液流回路的引流道。如此,在用根据本发明示例的电池系统提到常规的电池系统时,输送液体到常规电池系统的冷却液入口可被连接到靠近液流道220的引流道,将液体从常规电池系统输出的冷却液输出口可被连接到靠近液流道225的引流道。

当然,在没有设置如上所述的引流道,即,将液流道220的一个端口作为液体流入口而流道225的一个端口作为液体流出口,输送液体到常规电池系统的冷却液入口可被连接到流道220的该端口,将液体从常规电池系统输出的冷却液输出口可连接到流到225的该端口。

以上各示例中,各液流道设置在托盘22内且设置成除液流入口与液流输出口外,从托盘22的各侧面都看不出来各个液流道。

根据本发明,还提供托盘,其如上文结合图2、图3以及图4所述的那样。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托盘的形状并不以图中所示的为限,例如,托盘也可具有向上的侧面,或具有支撑脚等。

根据本发明各示例,托盘的厚度与如图1所示的常规电池系统中的托盘相比,可以略大。托盘可采用铝等金属制成。用于制造常规电池系统中的托盘的材料可用于制造根据本发明示例的托盘。

根据本发明示例的电池系统,因为将液流回路直接设置在了托盘中,由此,减少了整个电池系统的高度,从而减少其在车辆内所占据的空间。

尽管已结合附图在上文的描述中,公开了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到,可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的情况下,对公开的具体实施例进行变形或修改。本发明的实施例仅用于示意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