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锂离子电池自动入壳机入壳导向膜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859569阅读:465来源:国知局
一种锂离子电池自动入壳机入壳导向膜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属于锂离子电池生产制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自动入壳机入壳导向膜,具有电芯入壳时不会被刮伤的功能。



背景技术:

目前,锂离子电池采用自动入壳机生产时,方形铝壳内含有绝缘袋,绝缘袋贴在方形铝壳内壁及方形铝壳底部,绝缘袋边缘距离方形铝壳开口处3mm左右。电芯厚度为17±1(mm),方形铝壳内壁宽度20mm,绝缘带厚度为0.1mm。当自动入壳机将电芯插入方形铝壳内时,方形铝壳内(含有绝缘袋)空间较小,电芯表面会被方形铝壳内绝缘袋的边缘刮伤,从而造成电芯的报废,降低了锂离子电池生产的合格率。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减少电芯自动入壳时,表面被刮伤而造成的报废,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芯自动入壳机入壳导向膜,可以减少电芯表面被刮伤而造成的报废现象,提高锂离子电池生产的合格率。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锂离子电池自动入壳机入壳导向膜,该入壳导向膜包括第一导向膜、第二导向膜、第三导向膜和第四导向膜,上述四个导向膜分布在含有绝缘袋的方形铝壳开口的四个边上方,并被固定在自动入壳机的入壳夹具上;

所述的第一导向膜与第三导向膜相对设置,其导向膜宽度均与方形铝壳开口宽度相适应,且位于方形铝壳开口宽度边上方;

所述的第二导向膜与第四导向膜相对设置,其导向膜宽度均与方形铝壳开口长度相适应,且位于方形铝壳开口长度边上方。

所述的第一导向膜、第二导向膜、第三导向膜和第四导向膜均用绝缘袋做成。

所述的第一导向膜、第二导向膜、第三导向膜和第四导向膜伸入方形铝壳内的长度a、b、c、d均大于3mm。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含有绝缘袋的方形铝壳开口的上方,增加四个用绝缘袋做成的导向膜,当电芯竖直向下插入到方形铝壳内时,电芯表面会被光滑的导向膜保护住,顺着导向膜插入到铝壳内部,因此导向膜能将方形铝壳内的绝缘袋边缘覆盖住,电芯表面不会碰到绝缘袋边缘,从而大大减少了被绝缘袋边缘刮伤而造成的报废。

附图说明

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图1是入壳导向俯视图;

图2是电芯入壳时导向膜在方形铝壳内的示意图;

图3是电芯入壳时电芯、导向膜及方形铝壳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锂离子电池自动入壳机入壳导向膜,如图1、2和3所示,该入壳导向膜包括用绝缘袋做成的第一导向膜1、第二导向膜2、第三导向膜3和第四导向膜4,上述四个导向膜分布在含有绝缘袋的方形铝壳6开口的四个边上方,并被固定在自动入壳机的入壳夹具上;

第一导向膜1与第三导向膜3相对设置,其导向膜宽度均与方形铝壳6开口宽度相适应,且位于方形铝壳6开口宽度边上方;

第二导向膜2与第四导向膜4相对设置,其导向膜宽度均与方形铝壳6开口长度相适应,且位于方形铝壳6开口长度边上方;

当自动入壳机将电芯5入壳时,电芯5会贴着第一导向膜1、第二导向膜2、第三导向膜3和第四导向膜4插入方形铝壳6内,此时上述四个导向膜也部分进入到铝壳内部,参见图2和3,四个导向膜伸入铝壳内的长度a、b、c、d均大于3mm,因此能覆盖住方形铝壳6内绝缘袋7的边缘,该边缘距铝壳开口上方距离e=3mm,避免电芯5与方形铝壳6内绝缘袋7的边缘接触,在电芯入壳过程中电芯表面会受到光滑导向膜的保护,从而减少了此种电芯表面被刮伤而造成的报废。

以上所述实施方式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设计精神的前提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出的各种变形和改进,均应落入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书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