插座连接器及其连接器组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408092阅读:154来源:国知局
插座连接器及其连接器组件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插座连接器及其连接器组件,尤其是指一种在插头连接器与插座连接器对接时实现保护及接地的插座连接器及其连接器组件。
背景技术
:习知的一种连接器组件,包括一插头连接器与一插座连接器,其中所述插座连接器包括一绝缘本体及设于绝缘本体的多个端子,绝缘本体具有一中央插槽,多个端子设于中央插槽的两侧,每一端子具有一接触部凸伸入中央插槽;插头连接器包括一绝缘体及一电路板,绝缘体具有一基部及自基部向前凸伸的一延伸板,电路板凸伸出基部的部分作为一对接部,对接部的前端上下表面均设有多个接触点,对接部与延伸板平行间隔设置;当插头连接器与插座连接器对接时,对接部插入中央插槽,端子的接触部与对接部上的接触点接触形成电性连接,延伸板则位于绝缘本体的一侧外。上述结构,当插头连接器与插座连接器频繁插拔时,对接部的两侧均与中央插槽两端的绝缘本体进行摩擦,且多次插拔的过程中,易发生插头连接器对接部的两侧碰撞插座连接器中央插槽两端的绝缘本体,造成两者之间的碰撞及磨损;且上述连接器组件均未设置接地结构,不能对插座连接器与插头连接器对接过程中信号的传输进行接地屏蔽。随着连接器组件的传输速率高的需求,连接器组件需多个插座连接器并排紧密设置,从而可同时对接多个插头连接器,如此多的插座连接器与插头连接器同时进行信号传输,彼此之间会受到信号干扰。因此,有必要设计一种新的插座连接器及其连接器组件,以克服上述问题。技术实现要素:本实用新型的创作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插座连接器及其连接器组件,插座连接器设置同时具有保护件及接地片的金属件,实现在插头连接器与插座连接器对接时,不仅防止插头连接器与插座连接器之间插接时的磨损,而且同时实现插头连接器与插座连接器对接时的接地屏蔽。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插座连接器,用以沿一对接方向与至少一插头连接器插接,包括:至少一第一绝缘本体,设有一中央插槽;至少一第一金属件,设于所述中央插槽的一端,所述第一金属件具有一第一保护件位于所述中央插槽内,及一第一接地片凸伸出所述第一绝缘本体外用以与所述插头连接器接触形成接地;多个第一端子,设于所述中央插槽的至少一侧,每一所述第一端子具有一接触部凸伸入所述中央插槽与所述插头连接器接触形成电性连接。进一步,所述第一绝缘本体具有位于所述中央插槽两侧的二侧壁及位于所述中央插槽两端的二端壁,所述第一金属件设于其一所述端壁,多个所述第一端子设于至少一所述侧壁。进一步,所述第一金属件具有一第一本体部,所述第一本体部于所述端壁处位于所述第一绝缘本体外,所述第一保护件自所述第一本体部的一端弯折延伸入所述中央插槽内。进一步,所述第一本体部于其另一端的两侧分别延伸形成一扣持臂,所述端壁设有二扣槽,所述扣持臂对应固持于所述扣槽内。进一步,所述第一本体部弯折延伸形成一延伸部,所述延伸部于所述对接方向延伸形成所述第一接地片。进一步,所述第一绝缘本体于其中一个所述侧壁与其中一个所述端壁的连接处凹设有一凹陷槽,所述凹陷槽显露于所述第一绝缘本体外,所述延伸部及所述第一接地片位于所述凹陷槽。进一步包括设于另一所述端壁的一第二金属件,所述第二金属件具有一第二保护件位于所述中央插槽内,所述第一、第二保护件位于所述中央插槽的相对两端。进一步,所述第二金属件设有一第二接地片凸伸出所述第一绝缘本体外与所述插头连接器接触形成接地,所述第一、第二接地片凸伸出同一所述侧壁外。进一步,所述第二金属件还设有延伸出所述第一绝缘本体外的一导接部,所述导接部用以与一主电路板上的接地导电片导接。进一步包括至少一主体部及至少一密封板,多个所述第一端子设于所述中央插槽的两侧,所述第一绝缘本体位于所述主体部的前方,所述密封板具有多个通孔供多个所述第一端子穿过,所述密封板位于所述第一绝缘本体与所述主体部之间,所述主体部具有一第一电路板及包覆于所述第一电路板外的一绝缘体,所述第一电路板具有一第一边,所述第一边设有多个第一接点与多个所述第一端子对应连接。进一步包括至少一绝缘座及设于绝缘座上的多个第二端子,所述第一电路板具有与所述第一边垂直设置的一第二边,所述第二边设有多个第二接点与多个第二端子连接,多个所述第一接点与多个所述第二接点之间形成电性连接。进一步,所述第一绝缘本体为多个且并排设置,每一所述第一绝缘本体具有所述中央插槽,所述第一金属件为多个且对应设于多个所述第一绝缘本体。进一步包括至少一桥接板,所述桥接板一体连接于每相邻两个所述连接板。进一步包括一桥接板,所述桥接板搭接于每一所述连接板。进一步,相邻两个所述第一金属件的所述第一接地片位于对应所述中央插槽同一方位的所述侧壁。进一步包括一屏蔽壳体及并排设置的多个主体部,多个所述第一绝缘本体对应位于多个所述主体部的前方,所述屏蔽壳体遮蔽多个所述主体部,所述第一金属件具有一连接板搭接于所述屏蔽壳体。进一步,所述连接板与所述屏蔽壳体搭接的地方通过焊接或镭射的方式连接在一起。一种连接器组件,包括:一插座连接器,其包括:至少一第一绝缘本体,设有一中央插槽,至少一第一金属件,设于所述中央插槽的一端,所述第一金属件具有一第一保护件位于所述中央插槽内,及一第一接地片凸伸出所述第一绝缘本体外,多个第一端子,设于所述中央插槽的至少一侧,每一所述第一端子具有一接触部凸伸入所述中央插槽;至少一插头连接器,包括:一第二本体,具有一基部,一对接部,凸出所述基部设置,多个接触点,设于所述对接部,一接地件,设于所述第二本体,其中,当所述插头连接器与所述插座连接器沿一对接方向插接时,所述对接部插入所述中央插槽与所述保护片抵接,所述接触点与所述第一端子接触形成电性连接,所述接地件与所述第一接地片接触形成接地。进一步,所述第一绝缘本体具有位于所述中央插槽两侧的二侧壁及位于所述中央插槽两端的二端壁,所述第一金属件设于其一所述端壁,多个所述第一端子设于至少一所述侧壁。进一步,所述插座连接器包括设于另一所述端壁的一第二金属件,所述第二金属件具有一第二保护件位于所述中央插槽内,所述第一、第二保护件位于所述中央插槽的相对两端。进一步,所述第二金属件设有一第二接地片凸伸出所述第一绝缘本体外,且所述第一、第二接地片凸伸出同一所述侧壁外与所述接地件接触。进一步,所述第二本体具有自所述基部向外延伸的一延伸板,所述延伸板与所述对接部间隔平行设置,所述延伸板的两侧分别设有所述接地件对应所述第一、第二接地片设置,当所述插头连接器与所述插座连接器插接时,所述延伸板及所述接地件位于所述第一绝缘本体外,所述第一、第二接地片分别与对应的所述接地件接触。进一步,所述第一接地片于所述端壁处位于所述第一绝缘本体外,所述第一保护件自所述第一接地片的一端弯折延伸入所述中央插槽内。进一步,所述第一接地片于其另一端的两侧分别延伸形成一扣持臂,所述端壁的外侧设有二扣槽,所述扣持臂对应固持于所述扣槽内。进一步,所述第二本体具有自所述基部向外延伸的一延伸板,所述接地件具有一板体,所述板体与所述延伸板位于所述对接部的相对两侧,于所述板体的至少一端朝向所述延伸板延伸形成一侧板,所述板体、所述侧板与所述延伸板形成一对接框口,当所述插头连接器与所述插座连接器插接时,所述第一绝缘本体收容于所述对接框口,所述对接部收容于所述中央插槽,所述接触点与所述第一端子接触形成电性连接,所述侧板与所述第一接地片接触。进一步,所述对接部是由一第二电路板凸出所述基部的部分形成,所述对接部设有一缺口,所述中央插槽内凸设有与所述缺口配合的一防呆部。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所述中央插槽一端所述端壁上设置所述第一金属件,所述第一金属件同时具有所述第一保护件与所述第一接地片,且所述第一保护件设于所述中央插槽内,如此当所述插头连接器与所述插座连接器对接时,可使所述插头连接器插入所述中央插槽内的部分抵接所述第一保护件,使得所述第一保护件保护所述中央插槽对应端的所述端壁不易在插接过程中受到碰撞及磨损,而所述第一接地件凸伸出所述第一绝缘本体可与所述插头连接器接触形成接地,从而在插座连接器与插头连接器之间形成接地,满足屏蔽需求。【附图说明】图1为本实用新型连接器组件较佳实施例插头、插座连接器插接前的局部立体图;图2为图1插头、插座连接器配合时的俯视图;图3为图2的剖视图;图4为图1中插座连接器的立体图;图5为图4插座连接器的另一视角立体图;图6为图1中插座连接器的局部立体分解图;图7为图6插座连接器与插头连接器插接的对接端的立体分解图;图8为本实用新型连接器组件第二实施例插头、插座连接器插接前的局部立体图;图9为本实用新型连接器组件第三实施例插头、插座连接器插接前的局部立体图;图10为图9插头、插座连接器配合时的立体图;图11为图9中插座连接器的局部立体分解图。具体实施方式的附图标号说明:连接器组件100插座连接器1主体部10第一电路板101第一边1011第二边1012第一接点1013第二接点1014绝缘体102凸部1021卡槽1022凸肋1023第一绝缘本体11中央插槽110防呆部111侧壁112端壁113端子槽114扣槽115凹陷槽116固持槽117凹槽118狭缝槽119第一端子12第一固定部121接触部122焊脚123密封板13通孔131第一金属件14第一本体部141扣持臂142第一保护件143延伸部144第一接地片145连接板146第二金属件15第二本体部151第二保护件152连接部153第二接地片154导接部155绝缘座16穿孔161密封槽162第二端子17第二固定部171焊接部172接脚173屏蔽壳体18第一屏蔽板181第二屏蔽板182扣孔183固持片184开孔185桥接板19插头连接器2,2'第二本体20,20'基部21,21'接地件22,22'板体221'侧板222'对接部23,23'缺口24,24'接触点25,25'延伸板26'对接框口27'主电路板200接地导电片201排列方向P对接方向H安装方向B【具体实施方式】为便于更好的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目的、结构、特征以及功效等,现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请参阅图1、图3和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连接器组件100的较佳实施例,所述连接器组件100包括一插座连接器1及至少一插头连接器2,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插座连接器1具有并排设置的多个插接口(未图示),所述插座连接器1以一安装方向B安装于一主电路板200,所述主电路板200上设有一接地导电片201。多个所述插头连接器2以一对接方向H可与所述插座连接器1的多个插接口(未图示)对应插接,其中所述排列方向P、所述安装方向B及所述对接方向H两两互相垂直,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安装方向B为上下方向,所述排列方向P为左右方向,所述对接方向H为前后方向。请参阅图6和图7,所述插座连接器1包括多个主体部10、多个第一绝缘本体11、多个第一端子12、多个密封板13、多个第一金属件14、多个第二金属件15、多个绝缘座16、多个第二端子17、一屏蔽壳体18及多个桥接板19。多个所述主体部10在所述排列方向P上并排设置。多个所述第一绝缘本体11同样在所述排列方向P上并排设置,且对应设于多个所述主体部10的前方,多个所述第一端子12对应设于多个所述第一绝缘本体11,多个所述密封板13对应设于多个所述第一绝缘本体11的后方,多个所述第一金属件14及多个所述第二金属件15均对应设于多个所述第一绝缘本体11。所述多个绝缘座16也在所述排列方向P上并排设置,且对应设于多个所述主体部10的下方,多个所述第二端子17对应设置于多个所述绝缘座16。请参阅图3、图6和图7,每一所述主体部10具有一第一电路板101及包覆于所述第一电路板101外的一绝缘体102。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电路板101所在的平面在所述安装方向B与所述对接方向H构成的平面内,所述第一电路板101具有一第一边1011及一第二边1012,所述第一边1011与所述第二边1012相互垂直,所述第一边1011位于所述第一电路板101的前端,所述第二边1012位于所述第一电路板101的底端,所述第一边1011设有多个第一接点1013,多个所述第一接点1013对应分布于所述第一边1011相对的两个表面,所述第二边1012设有多个第二接点1014,多个所述第二接点1014对应分布于所述第二边1012相对的两个表面,多个所述第一接点1013与多个所述第二接点1014在所述第一电路板101上对应电性连接。所述绝缘体102完全包覆在所述第一电路板101外,所述绝缘体102在其顶端及后端分别设有至少一凸部1021,且所述绝缘体102在其后端还设有一卡槽1022,所述卡槽1022自所述绝缘体102的后端向内凹设形成,所述卡槽1022位于后端的所述凸部1021的下方,所述绝缘体102具有于所述卡槽1022的上侧槽壁向所述卡槽1022内凸伸的一凸肋1023。请参阅图6和图7,每一所述第一绝缘本体11具有一对接面(未图示),其中所述对接面即为所述第一绝缘本体11的前端面。每一所述第一绝缘本体11具有自所述对接面向后凹设形成的一中央插槽110(即为插接口),所述中央插槽110沿所述安装方向B延伸,所述第一绝缘本体11于所述中央插槽110内凸设一防呆部111。所述第一绝缘本体11具有位于所述中央插槽110两侧的二侧壁112,及位于所述中央插槽110两端的二端壁113,所述侧壁112沿所述安装方向B延伸,所述端壁113沿所述排列方向P延伸,所述二侧壁112与所述二端壁113围设形成所述中央插槽110。每一所述侧壁112上设有成一排设置的多个端子槽114,所述端子槽114在所述对接方向H上延伸,且贯穿所述第一绝缘本体11,所述端子槽114与所述中央插槽110在所述排列方向P上连通设置。其中位于所述第一绝缘本体11上端的所述端壁113两侧分别设有自所述对接面向后凹设的一扣槽115,且所述扣槽115在靠近所述对接面的地方向外贯穿所述端壁113的外壁面。所述第一绝缘本体11于其中一个所述侧壁112与上端的所述端壁113的连接处凹设有一凹陷槽116,所述凹陷槽116显露于所述第一绝缘本体11外,即所述凹陷槽116向外贯穿所述第一绝缘本体11的外壁面,所述凹陷槽116与所述扣槽115连通设置。位于所述第一绝缘本体11下端的所述端壁113设有自所述对接面向后凹设的一固持槽117,其中一个所述侧壁112设有自所述对接面向后凹设的一凹槽118,所述凹槽118与所述凹陷槽116位于所述中央插槽110的同一侧,且所述凹槽118向外贯穿所述侧壁112的外表面,所述凹槽118通过一狭缝槽119与所述固持槽117连通。请参阅图6和图7,每一所述第一端子12具有一第一固定部121、一接触部122及一焊脚123,其中所述第一固定部121固持于所述端子槽114,所述接触部122自所述第一固定部121的一端向前延伸形成,所述接触部122在所述排列方向P上凸伸入所述中央插槽110,所述焊脚123自所述第一固定部121的另一端向后延伸形成,所述焊脚123与所述第一接点1013焊接。请参阅图3和图6,每一所述密封板13位于对应的所述第一绝缘本体11与所述主体部10之间,所述密封板13上设有多个通孔131,多个所述通孔131与多个所述端子槽114对应设置,所述焊脚123先穿过对应设置的所述通孔131再与所述第一接点1013焊接。请参阅图6和图7,所述第一金属件14为一金属板材冲压形成,每一所述第一金属件14位于所述第一绝缘本体11上端的所述端壁113,其具有一第一本体部141,所述第一本体部141于所述端壁113处位于所述第一绝缘本体11外。所述第一本体部141于其后端的两侧分别向后延伸形成一扣持臂142,所述扣持臂142插入所述扣槽115中,使所述第一本体部141紧贴对应的所述端壁113。所述第一金属件14具有一第一保护件143,所述第一保护件143自所述第一本体部141的前端弯折延伸入所述中央插槽110内。所述第一本体部141的一侧弯折延伸形成一延伸部144,所述延伸部144与所述第一本体部141大致垂直设置,所述延伸部144靠近所述第一本体部141的前端设置。所述延伸部144在所述对接方向H上从前往后延伸形成一第一接地片145,所述延伸部144与所述第一接地片145位于所述凹陷槽116,且所述第一接地片145的自由端凸伸出所述第一绝缘本体11外。所述第一金属件14具有自所述第一本体部141后端向后延伸的一连接板146。请参阅图3、图6和图7,所述第二金属件15为一金属板材冲压形成,每一所述第二金属件15设于位于所述第一绝缘本体11下端的所述端壁113,其具有固持于所述固持槽117的一第二本体部151。所述第二金属件15具有一第二保护件152,所述第二保护件152自所述第二本体部151的前端弯折延伸入所述中央插槽110内,所述第一保护件143与所述第二保护件152位于所述中央插槽110的相对两端。所述第二本体部151的一侧向外延伸形成一连接部153,所述连接部153与所述第二本体部151位于同一平面内,且所述连接部153靠近所述第二本体部151的前端设置,所述连接部153设于所述狭缝槽119内。自所述连接部153的延伸末端弯折延伸形成一第二接地片154,所述第二接地片154在所述对接方向H上从前往后延伸,所述第二接地片154位于所述凹槽118,且所述第二接地片154的自由端凸伸出所述第一绝缘本体11外,且相邻两个所述插座连接器1的所述第一接地片145与所述第二接地片154位于对应所述中央插槽110同一方位的所述侧壁112,即相邻两个所述插座连接器1的所述第一接地片145与所述第二接地片154均位于相应所述中央插槽110相同侧的所述侧壁112。所述第二本体151的后端向后延伸形成一导接部155,所述导接部155延伸出所述第一绝缘本体11抵接所述接地导电片201。请参阅图4、图5和图6,每一所述绝缘座16具有多个穿孔161,多个所述穿孔161在所述排列方向P上成两排设置。所述绝缘座16具有二密封槽162,所述密封槽162在所述对接方向H上延伸,且所述密封槽162自所述绝缘座16的顶面向下凹设形成,成两排设置的多个所述穿孔161分布于所述二密封槽162之间,在所述绝缘体102成型于所述第一电路板101的过程中,形成所述绝缘体102的塑胶材料填充入所述密封槽162,从而使所述绝缘座16与所述绝缘体102牢固连接在一起。所述绝缘座16于其前后两端分别设有一锁定部163,两个所述锁定部163位于所述绝缘座16的相对两侧,且两个所述锁定部163在所述排列方向P上朝相反的方向延伸形成,所述锁定部163位于所述绝缘体102外侧。两个相邻所述绝缘座16相对设置的所述锁定部163交错设置。所述锁定部163上设有一锁定孔(未图示),通过一连接件(未图示),例如螺钉将所述绝缘座16与所述主电路板200固定在一起。请参阅图3和图6,多个所述第二端子17对应设置于多个所述穿孔161。每一所述第二端子17具有一第二固定部171、一焊接部172及一接脚173,其中所述第二固定部171固持于所述穿孔161,所述焊接部172自所述第二固定部171的上端向上延伸形成,所述焊接部172与对应的所述第二接点1014焊接,所述接脚173自所述第二固定部171的下端向下延伸形成,所述接脚173向下露出所述绝缘座16用以与所述主电路板200连接。请参阅图4、图5和图6,所述屏蔽壳体18具有一第一屏蔽板181与一第二屏蔽板182,所述第一屏蔽板181与所述第二屏蔽板182大致呈90度设置,其中所述第一屏蔽板181位于多个所述主体部10的上方,所述第二屏蔽板182位于多个所述主体部10的后方。所述第一屏蔽板181及所述第二屏蔽板182上分别设有多个扣孔183,分别与对应位于所述绝缘体102顶端的所述凸部1021卡扣配合,所述连接板146搭接于所述第一屏蔽板181前端的上表面,所述连接板146与所述第一屏蔽板181搭接的地方可通过焊接或镭射的方式连接在一起,也可不焊接或镭射。所述第二屏蔽板182于其下端弯折延伸多个固持片184,每一所述固持片184对应卡持于所述卡槽1022,且所述固持片184上设有一开孔185对应收容所述凸肋1023,使所述第二屏蔽板182紧紧固持所述绝缘体102。请参阅图4和图7,每一所述桥接板19一体连接于每相邻两个所述连接板146,即所述连接板19与所述第一金属件14为同一金属板材冲压成型。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插座连接器1可只包括一个桥接板19,所述桥接板19搭接于每一所述连接板146上。请参阅图1,所述插头连接器2包括一第二本体20,所述第二本体20为铝合金材质制成,所述第二本体20具有一基部21及自基部21一端向外延伸形成的一接地件22。所述插头连接器2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二本体20上的一第二电路板(未图示),所述第二电路板凸出所述基部21的部分形成一对接部23,所述对接部23与所述接地件22均在所述基部20的同一方位向外凸出设置,且所述对接部23与所述接地件22间隔平行设置,所述对接部23上设有一缺口24,所述对接部23的两个相对表面设有多个接触点25。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插头连接器2为固态硬盘。请参阅图1、图2和图3,当所述插头连接器2沿所述对接方向H与所述插座连接器1插接时,所述对接部23收容于所述中央插槽110,所述防呆部111卡持于所述缺口24内,所述接触点25与所述接触部122接触形成电性连接,所述对接部23的两侧分别抵接所述第一保护件143与所述第二保护件152,所述接地件22位于所述第一绝缘本体11外,所述第一接地片145与所述第二接地片154分别与所述延接地件22接触,此时所述主电路板200、所述第二金属件15、所述第二本体20、所述第一金属件14及所述屏蔽壳体18形成接地路径。请参阅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连接器组件100的第二实施例,在该实施例中,所述插座连接器1的结构与上述较佳实施例中的所述插座连接器1的结构相同,而所述插头连接器2'则不相同,在该实施例中,所述插头连接器2'包括一第二本体20',所述第二本体20'为一塑胶材料制成,所述第二本体20'具有一基部21'及自基部21'向外延伸形成的一延伸板26'。所述插头连接器2'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二本体20'上的一第二电路板(未图示),所述第二电路板凸出所述基部21'的部分形成一对接部23',所述对接部23'与所述延伸板22'位于所述基部21'的同一方位且两者间隔平行设置,所述对接部23'上设有一缺口24',所述对接部23'的两个相对表面设有多个接触点25'。所述插头连接器2'还包括对应所述第一接地片145、所述第二接地片154设置的二接地件22',所述二接地件22'位于所述延伸板26'的相对两侧,所述二接地件22'在所述第二本体20'内形成电性连接。请参阅图8,当所述插头连接器2'沿所述对接方向H与所述插座连接器1插接时,所述对接部23'收容于所述中央插槽110,所述防呆部111卡持于所述缺口24'内,所述接触点25'与所述接触部122接触形成电性连接,所述对接部23'的两侧分别抵接所述第一保护件143与所述第二保护件152,所述延伸板26'及所述接地件22'位于所述第一绝缘本体11外,所述第一接地片145与所述第二接地片154分别与所述延伸板26'两侧的所述接地件22'接触,此时所述主电路板200、所述第二金属件15、所述二接地件22'、所述第一金属件14及所述屏蔽壳体18形成接地路径。请参阅图9,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连接器组件100的第三实施例,在该实施例中,所述插座连接器1的结构与上述较佳实施例中的所述插座连接器1的结构大致相同,但有个别地方结构不同,在该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金属件14未设置所述延伸部144及所述第一接地片145(参阅图7),而所述第一本体部141则在该实施例中作为接地片使用,所述第二金属件15也未设置所述连接部153、所述第二接地片154及所述导接部155(参阅图7),因此所述第一绝缘本体11对应未设置凹陷槽116与凹槽118与所述狭缝槽119(参阅图7)。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屏蔽壳体18设有接地脚(未图示)与所述主电路板200形成接地连接。请参阅图9、图10和图11,所述插头连接器2'包括一第二本体20',所述第二本体20'具有一基部21'及自基部21'向外延伸形成的一延伸板26'。所述插头连接器2'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二本体20'上的一第二电路板(未图示),所述第二电路板凸出所述基部21'的部分形成一对接部23',所述对接部23'与所述延伸板26'位于所述基部21'的同一方位且两者间隔平行设置,所述对接部23'上设有一缺口24',所述对接部23'的上下表面设有多个接触点25'。所述插头连接器2'还包括设于所述基部21'的一接地件22',所述接地件22'具有一板体221',所述板体221'与所述延伸板26'在所述排列方向P上位于所述对接部23'的相对两侧,于所述板体221'的两侧分别朝向所述延伸板26'的方向延伸形成一侧板222',所述板体221'、两个所述侧板222'与所述延伸板26'形成一对接框口27'。请参阅图9、图10和图11,当所述插头连接器2'与所述插座连接器1沿所述对接方向H插接时,所述第一绝缘本体11收容于所述对接框口27',所述对接部23'收容于所述中央插槽110,所述防呆部111卡持于所述缺口24'内,所述接触点25'与所述接触部122接触形成电性连接,其中一所述侧板222'与作为接地片使用的所述第一本体部141接触,此时所述主电路板200、所述屏蔽壳体18、所述第一金属件14及所述接地件22'形成接地路径。请参阅图9,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所述接地件22'具有只于所述板体221'的一侧朝向所述延伸板22'的方向延伸形成的一侧板222',而在所述插头连接器2'与所述插座连接器1插接时,所述侧板222'与所述第一本体部141接触形成接地。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插座连接器及其连接器组件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所述第一绝缘本体11于所述中央插槽110的相对两端设置所述第一金属件14及所述第二金属件15,所述第一保护件143与所述第二保护件152位于所述中央插槽110内,如此当所述插头连接器2/2'与所述插座连接器1对接时,所述对接部23/23'的两侧分别抵接所述第一保护件143与所述第二保护件152,使得所述第一保护件143与所述第二保护件152保护对应端的所述端壁113不易在插接过程中受到所述对接部23/23'的碰撞与磨损,而所述第一接地件145与所述第二接地件154凸伸出所述第一绝缘本体11而与所述接地件22/22'接触形成接地,满足屏蔽需求。2、所述第一绝缘本体11设有所述凹陷槽116与所述凹槽118分别容设所述第一接地片145及所述第二接地片154,防止所述第一接地片145及所述第二接地片154全部外露所述第一绝缘本体11受到外力影响而变形等现象出现。3、所述第一本体部141于其后端的两侧分别向后延伸形成所述扣持臂142,所述扣持臂142插入所述扣槽115中,使所述第一本体部141紧贴对应的所述端壁113,防止所述第一本体部141外翘,进而促使所述连接板146紧贴所述第一屏蔽板181实现电性稳定连接,或使两者搭接重叠的地方有效焊接在一起。4、所述绝缘座16具有所述密封槽162,如此在所述绝缘体102成型于所述第一电路板101的过程中,形成所述绝缘体102的塑胶材料填充入所述密封槽162,从而可使所述绝缘座16与所述绝缘体102牢固连接在一起。5、所述插座连接器1包括并排设置的多个所述第一绝缘本体11、多个所述第一金属件14及多个所述桥接板19,每一所述桥接板19一体连接于每相邻两个所述第一金属件14的所述连接板146,因此可通过一金属板材按一定间距冲压成型多个所述桥接板19与多个所述第一金属件14,可实施一次性多个所述第一金属件14与多个所述第一绝缘本体11的安装。6、相邻两个所述第一绝缘本体11上的所述第一接地片145与所述第二接地片154位于对应所述中央插槽110同一方位的所述侧壁112,如此在所述插头连接器2/2'与所述插座连接器1插接时,与所述第一接地片145与所述第二接地片154接触的所述接地件22/22'会隔开屏蔽相邻所述插座连接器1与之对接的所述插头连接器2/2'的传输信号干扰。以上详细说明仅为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的说明,非因此局限本实用新型之专利范围,所以,凡运用本创作说明书及图示内容所为之等效技术变化,均包含于本创作之专利范围内。当前第1页1 2 3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