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压直流接触簧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122619阅读:436来源:国知局
一种高压直流接触簧片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高压直流接触簧片。



背景技术:

目前,高功率电连接器多采用低压高流来实现,这样使得传输过程中的功率损耗大大增加,同时也因此使得使用环境温度大大升高。若采用高压低流,当电压超过一定数值时,其接触对在插合与分离过程中都会产生电弧。电弧实际上是解除对(接触对)间在强磁场(强电场)作用下产生的空气电离现象,会产生高温并发出强光,从而将触头烧损,严重时还会引起火灾或者其他事故。因此,如何避免在高压电连接器中的电弧,是实现高压电连接器实际应用中必须解决的问题之一。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高压直流接触簧片,以解决解决高压电连接器应用过程产生的电弧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高压直流接触簧片,包括头部和悬臂,以及设置在头部和悬臂之间的向下凸起的接触区。接触区与头部的连接处设有向下凸起呈弧形的凸部。

进一步地,悬臂与簧片基座过盈配合。

进一步地,悬臂与簧片基座连接处设有向外突出的尖刺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接触簧片上设置凸部及接触区,与插针进行插入和拔出运动,实现高压直流热插拔功能。通过牺牲凸部对电弧的燃烧来保护接触区的正常使用,当插针由左向右进行插入,在高压直流系统中的最先接触是插针上的凸点与接触件簧片上的凸点,这个时候就已经有电弧产生并进行电弧燃烧,当插针继续向右运动到接触区的时候,这个时候的电弧燃烧已经明显低于才进行接触的凸点,对簧片实际使用的接触区有明显的保护作用。同时向左运动的时候,整个结构实现相反的过程,在分离的时候最大电弧也是出现在凸点上。

2、本实用新型还通过在悬臂与簧片基座连接处设有向外突出的尖刺部,使悬臂与簧片基座的固定采用过盈配合,使簧片安装更稳固。

附图说明

图1为采用高压电连接器对插开始的示意图;

图2为采用高压电连接器对插后的示意图;

图3为采用高压电连接器簧片俯视的示意图;

图4为采用高压电连接器簧片仰视的示意图

图5为采用高压电连接器簧片边缘在基座内的安装示意图;

图6为采用高压电连接器簧片在基座内的示意图。

其中:1、头部;2、凸部;3、接触区;4、悬臂;5、簧片基座;6、插针;7、尖刺部;A、悬臂与基座连接处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描述,以便于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理解本实用新型,但应该清楚,本实用新型不限于具体实施方式的范围,对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只要各种变化在所附的权利要求限定和确定的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内,这些变化是显而易见的,一切利用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发明创造均在保护之列。

如图1和图2所示的高压直流接触簧片,包括头部1和悬臂4,以及设置在头部1和悬臂4之间的向下凸起的接触区3。接触区3与头部1的连接处设有向下凸起呈弧形的凸部2。本实用新型通过牺牲凸部2对电弧的燃烧来保护接触区3的正常使用,当插针6由左向右进行插入,在高压直流系统中的最先接触是插针6上的凸点与接触件簧片上的凸点,这个时候就已经有电弧产生并进行电弧燃烧,当插针6继续向右运动到接触区3的时候,这个时候的电弧燃烧已经明显低于才进行接触的凸点,对簧片实际使用的接触区3有明显的保护作用。同时,向左运动的时候,整个结构实现相反的过程,在分离的时候最大电弧也是出现在凸点上。并且,如图5和图6所示,接触簧片前端的头部1起支撑结构作用,能快速安装在基座5的边缘上,增加了簧片的稳定性,能保证簧片安装在塑料件上,防止簧片在装配时产生变形。

此外,如图3、图4和图5所示,悬臂4与簧片基座5连接处设有向外突出的尖刺部7,其作用是通过与簧片基座5中的凹槽配合来定位簧片在基座5中的位置,使簧片安装更稳固,且使悬臂4与簧片基座5通过过盈配合固定连接(如图6中A所示)。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